美國律師幫助蘇聯間諜成功脫罪,竟還被視為美國的英雄?

2021-02-23 軍武次位面

新春換新裝,強勢一整年

99即可包郵,最高立減100元,

讓你的2019年更強勢!

冷戰版的《阿甘正傳》

在20世紀,以蘇聯和美國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陣營進行了長達將近半個世紀之久的冷戰對抗,從意識形態到文化輸出,從政治外交到經濟封鎖,從地緣博弈到核彈威懾,雙方你來我往,在一切可能的領域展開輸死博弈。

這其中,既有暗流湧動的諜影風雲,又有驚刺蒼穹的血灑長空,當然,也缺不了小人物牽動大歷史的非凡人生。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部影片,就完美承襲了以上三點。它完美地將間諜、飛行員、律師這三個看起來毫不相干的角色融入歷史與藝術的煉爐。這看起來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但這部電影做到了,並且,這就是改編自活生生的歷史。

▲相信對冷戰有興趣的朋友

看到這個海報就會直接去看了

《間諜之橋》,2015年史匹柏導演的作品,由科恩兄弟執筆,湯姆·漢克斯領銜主演。該片在世界各地獲得了1.65億美元的票房,遠超出4000萬美元的預算成本。2016年,《間諜之橋》獲得了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等5項奧斯卡獎提名。

▲IMDb7.6分成績不錯~

故事的鏡頭拉回到上個世紀60年代,美蘇雙方在德國的格列尼克大橋上進行了一次人質交換。一邊是被FBI俘獲的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一邊是被蘇聯俘獲的加入CIA的U-2飛機間諜飛行員加裡·鮑爾斯,兩位肩負使命、身陷囹吾的諜報人員在格列尼克大橋上擦肩而過,等待他們的又會是怎樣的命運?

▲現實中,該事件發生於1962年2月10日


影片高潮部分的這一橋段,就取自現實中的格列尼克大橋,這座橋橫跨在柏林和波茨坦之間的哈弗爾河上,這既是東西德的分界線,也是美蘇兩國這次交換間諜的事發地。繼這次事件後,1985年又在此進行了一次換俘事件,這讓格列尼克大橋聲名遠揚,人們開始稱它為「間諜之橋」。《間諜之橋》劇組在格列尼克大橋取景期間,德國總理默克爾還親自到場參觀。

▲影片拍攝期間的格列尼克大橋

如今在德國升起這兩面旗估計是要犯法的


影片中飾演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的是英國演員馬克·裡朗斯,就是《敦刻爾克》中那位主動去海峽對面接同胞的英國船主,2018年在《頭號玩家》中飾演詹姆斯·哈利迪。老戲骨馬克·裡朗斯爐火純青的演技將一名出色間諜的臨危不亂展現的淋漓盡致。這也讓他斬獲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現實中真正的間諜,當然不可能全是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那些風流倜儻、濃妝豔抹的俊男靚女。有誰能想到,這個成天叼著香菸、提著畫板的「糟老頭子」,竟會是克格勃歷史上最出色的間諜之一。

 

魯道夫·伊萬諾維奇·阿貝爾,1903年生在英國,原名威廉·奧古斯特·費舍爾。正如他父親一樣,他在數學、科學、語言、音樂、藝術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天賦。年輕時候,阿貝爾一家搬回蘇聯,在蘇聯軍中服役一段時間之後,他擔任了蘇聯情報部門的無線電操作員。戰後,他被派到美國從事情報工作。1957年,阿貝爾被捕,這正是《間諜之橋》影片中開始的橋段。

▲FBI突然闖入,沉著冷靜地將放

在桌上的秘密情報悄悄銷毀


克格勃這個擁有五十萬精英的情報機構,在二戰前後以及冷戰期間派往美國的情報人員自然不在少數。我們都聽過科涅庫娃色誘愛因斯坦的香豔諜史,魯道夫·阿貝爾同樣也極富盛名。這位精通諜術、善於偽裝的克格勃上校,被西方情報部門稱為「千面人」,並榮獲「當代諜王」的美譽。

 

▲真實人物和劇中形象對比


▲1990年,蘇聯紀念郵票上的魯道夫·阿貝爾

其實也表示他在被引渡回國一樣受到蘇聯禮遇


阿貝爾被捕之後,隨即被以蘇聯間諜的身份起訴。上法庭就需要請律師,但是沒人願意接這樣的活兒。儘管在司法的要求之下,法庭上是必須要有辯護律師的,但是美國民眾認為,給這樣的蘇聯間諜做辯護,這毫無疑問是絕對的賣國行為。布魯克林律師協會在被幾位富有政治野心的知名律師拒絕之後,找到了保險律師詹姆斯·多諾萬。

▲湯姆·漢克斯飾詹姆斯·多諾萬

《阿甘正傳》裡的愣頭青已經變成老男人了


當多諾萬與阿貝爾談到他可能被送上電椅時,阿貝爾的反應如同幾乎所有的老特工一樣,是那麼的鎮定自若、泰然處之。

▲「那樣有用嗎?」

影片中的阿貝爾不止一次的提到這句話

他拒絕叛變幫助美國政府

就這樣,多諾萬與阿貝爾交談過後,後者同意他擔任辯護律師。在法律的框架下,多諾萬盡其所能,為阿貝爾提供強有力的辯護。在當時冷戰的背景下,多諾萬拼盡全力為蘇聯間諜提供辯護做法,無疑會激起美國民眾的質疑與憤慨,包括他的家人。

▲這些話,更加堅定了多諾萬為阿貝爾辯護到底的決心

▲當然,他的行為招致美國人的不解

連他的妻子都認為他是在為賣國賊辯護


▲連法官都早已認定

走法律程序只是走走過場


法官對他的認真感到不解,CIA派人對其進行勸說……這都沒能動搖多諾萬為阿貝爾辯護到底的決心。在電影中,他的家甚至在半夜遭到持槍者的襲擊,來到現場調查的警察面對被襲擊的多諾萬,同樣充滿鄙夷。不過,這只是電影中的渲染手法,在真實的歷史中,多諾萬並沒有遭到類似的槍擊。

▲教育已經將核戰作為大前提

連小孩子都在考慮美蘇開戰之後的事情

在法庭上,阿貝爾被判了30年的有期徒刑,但是激憤的民眾認為他應該被以上帝的名義吊死。「不知足」的多萬堅持認為FBI在搜查時沒有搜查令,因此向聯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在多諾萬勸說法官的時候

法官家的電視正在放蘇聯閱兵的畫面

暗示了法官也會受到意識形態宣傳的影響


就在此時,美國派出U-2偵察機前往蘇聯進行高空偵察。加裡·鮑爾斯在出發前接受了在緊急狀態下如何啟動U-2的相關自毀程序。

 

▲影片中U-2被蘇聯地對空飛彈擊中,急速下墜

當然了,歷史中的攔截場面遠比電影中要精彩的多。實際上除了發射飛彈之外,蘇聯還派出一架米格-19和一架蘇-9進行攔截。米格-19戰機因被自家飛彈擊中,飛行員謝爾蓋·薩夫羅諾夫犧牲,蘇-9被命令撞擊U-2,但因二者速度差距較大(U-2:0.6馬赫;蘇-9:1.1馬赫),撞擊失敗。

▲U-2飛行計劃路線圖(時間:1960.5.1)

(實線虛線的交匯處,就是U-2墜機的地點)

▲影片中,加裡·鮑爾斯試圖啟動自毀程序

很遺憾,他就差那麼一點點

一封來自阿貝爾妻子的信傳到美國,暗示蘇聯當局放出消息,願意用鮑爾斯交換阿貝爾,這讓多諾萬看到了事情的轉機。然而兩國政府都不願出面,美國這邊派出了律師多諾萬前往蘇聯駐東德大使館談判。就這樣,一名普通的保險律師,挑起了美蘇兩國之間換俘談的判重擔。他瞞著家人,獨身去了柏林。

▲1960.8.19,鮑爾斯被判間諜罪,處10年監禁

這個美國人眼裡的蘇聯法庭很經典


就在多諾萬來柏林前不久,東德國家安全局抓獲了一名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生普萊爾,他到東德留學學習經濟。東德妄圖通過這名美國留學生來交換蘇聯間諜阿貝爾,並由阿貝爾家人之前在東德僱的律師—沃格爾來主導這場交易。

電影中的這些情節設置與真實的歷史有很大的出入。據普萊爾在一次採訪中回憶:「柏林圍牆」在建造時,他正在在丹麥,他也不可能穿越正在修建的「柏林圍牆」。事實上,普萊爾去東德是為了看望一位朋友的妹妹,返回途中就被捕了。另外,普萊爾聲稱電影中對於沃格爾的描寫也有失偏頗。


▲面對一幫蘇聯專家的審問

年輕的鮑爾斯遠不如阿貝爾那樣老練


多諾萬千裡迢迢趕赴柏林,CIA給他的任務是換回鮑爾斯,但他想用阿貝爾同時還回鮑爾斯和普萊爾兩個人。他肩上擔負的責任,除了來自政府,更多的,是來自他的內心。

普萊爾是被東德抓的,多諾萬想要讓東德放人,還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多諾萬是作為美國政府的代表來到柏林,這是一場政府間的交易,而當時的美國,並不承認東德政府。

CIA特工不斷質疑多諾萬的堅持,但這並不能動搖多諾萬「以一換二」的決心。他給東德方面撂下狠話:如果不同意同時釋放鮑爾斯和普萊爾,那麼美國也不會釋放阿貝爾。最終,東德妥協了。

 

 

當美國與蘇聯在格列尼克大橋上換俘的時候,東德也在關押普萊爾的地點將其釋放。

▲ 鮑爾斯等來了戰友的擁抱,如英雄一樣回國


最終,阿貝爾回國後繼續從事克格勃的間諜教學工作,他被蘇聯當局授予列寧勳章和蘇聯英雄稱號。最終於1971年11月15日因肺癌去世,時年68歲;鮑爾斯接受審查,1977年8月1日,鮑爾斯駕駛的飛機在洛杉磯西部墜毀,隨即身亡,年僅47歲,2000年被授予中情局局長獎章、美國空軍戰俘勳章,2012年被授予銀星勳章。

 

 鮑爾斯本人及劇中形象


相比於,職業間諜、U-2飛行員,這些光鮮亮麗的身份,多諾萬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律師,然而他卻敢於站出來,擔負起原本並不屬於他的重任。從為阿貝爾辯護,到堅持營救普萊爾,他遭到了一系列阻難和非議……這是一種不畏艱險的勇敢,這是一種胸懷天下的博愛,這是一種超越了國家利益與意識形態的人文關懷……

 ▲現實中多諾萬


後來,應甘迺迪總統之邀,多諾萬擔任了美國政府的國際外交談判代表。在1962年6月的「豬灣事件」中,多諾萬被派去古巴與菲德爾·卡斯楚談判。為了表示誠意,他在去古巴時帶上了自己十幾歲的兒子。1963年7月3日談判結束時,多諾萬共拯救了9703名男人、婦女和兒童……

 

1970年1月19日,詹姆斯·多諾萬因心臟病去世。

PS:《間諜之橋》在各大視頻網站都有正版,可以自行搜索觀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鋼雨軍事(ID:gangyujunshi)作者:旭日潮陽。只為每天給大家提供更多精彩的知識與內容,但不代表軍武完全認同此觀點。

 ▼▼▼點擊閱讀原文搶購更多好貨!!!

相關焦點

  • 隱藏在布魯克林的蘇聯間諜 正午
    三位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走了進來,讓他穿上短褲坐到床上,接受訊問。他們叫他「上校」,詢問他很多問題,包括他的身份,以及間諜活動,還警告他,如果拒絕合作,就立即逮捕。多數時候,戈德富斯保持沉默,偶爾咕噥一兩個詞,通常自相矛盾或是虛假的回應,他否認一切指控。大約20分鐘後,美國移民局加入了這次臨時的「早餐談話會」,主題隨之轉換,他因違反移民法而被拘留。
  • 冷戰、U2、間諜之橋
    不久之後,美軍U2高空偵察機在執行機密任務時,被蘇聯軍方擊落,詹姆斯受僱於中情局,代表美方與蘇聯談判,試圖在極其渺茫的機會中,與蘇聯交涉換囚條件,營救被劫持的美國飛行員。   影片根據美國律師詹姆斯·多諾萬真實經歷改編。
  • 獨家 一枚硬幣引發的疑案:50年前蘇聯王牌間諜紐約落網記
    1962年,就在「冷戰」的硝煙最熾烈時,美國和蘇聯在柏林交換間諜。當年美國方面扣押的「人質」,就是號稱「千面人」的蘇聯間諜魯道夫·伊凡諾維奇·阿貝爾。二戰時,他曾竊取蓋世太保頭子希姆萊的代表同美國間諜杜勒斯在瑞士的密談內容,敵對雙方同時給予最高獎賞,這在世界間諜史上沒有前例。魯道夫·阿貝爾是克格勃上校,有「當代王牌間諜」之稱。他善於偽裝,成功地扮演了各種不同角色。西方諜報機構稱他為「千面人」。
  • 美女間諜色誘愛因斯坦 只為原子彈的秘密 讓蘇聯有實力抗衡美國
    而最可怕的是,當時只有美國掌握了原子彈製作技術。而當時世界上的蘇聯,一直想和美國分庭抗禮。可惜蘇聯沒有掌握原子彈製造技術,沒有底氣。這使得蘇聯為了獲取原子彈技術,使用了一些手段。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訴的故事,美女間諜為了原子彈秘密色誘愛因斯坦!瑪加麗塔大國風雲原子彈理論,最初由愛因斯坦提出。
  • 美國禁用微信消息刷屏,來看看律師對行政令如何解讀
    誠然,考慮到負責此次禁令實施的是美國商務部部長,必然會禁止公司層面的貿易往來,但是,經濟、金融、貿易類transaction可以涵蓋很廣,比如蘋果和谷歌的應用商店提供這兩款app下載也可以算是跟騰訊和字節跳動之間有 transaction,也應該被禁。 今日,多名律師表示,該行政令不意味著微信將在美國被封禁。
  • 間諜之橋
    1960年,美國正在與蘇聯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場戰爭不需要全副武裝的士兵而是與情報有關。  攜帶有大量的秘密情報的美國間諜飛行員加裡·鮑爾斯被任命執行一項秘密任務,然而他駕駛的美軍新型偵察機U2「黑寡婦」最終在蘇聯上空被擊落,加裡·鮑爾斯被俘。與此同時,美軍也抓到了一名蘇聯間諜阿貝爾,雙方有意交換被俘人員。
  • 高瞻間諜案-從「美國英雄」到美國累贅-高瞻的十年 !
    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中國政府被迫做出讓步,判處高瞻有期徒刑10年,並同時同意保外就醫。從而高瞻回到了美國。當時高瞻紅光滿面,春風得意地回到美國,受到美國媒體和議員們英雄般的歡迎。在機場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高瞻有一句意氣風發的發言:「為什麼我在中國法庭上不害怕?因為我的背後有美國。」美國眾議員則盛讚高瞻,稱她是一位「美國英雄」,並允諾將儘快給於高瞻美國公民的身份。
  • 【軍武MINI】鮮為人知的美國間諜衛星趣聞
    為對外界保密, 當局謊稱是用來進行生物實驗的, 還當著新聞記者的面煞有介事地在衛星中放了一隻實驗用的大白鼠。就在火箭發射前幾分鐘, 衛星中的溼度傳感器突然發出呼叫, 向指揮中心報警: 衛星內的溼度為百分之百。
  • 美國歷史上危害最大的這個間諜,卻被美國同行推崇為「間諜大師」,因為他顛覆了間諜的遊戲規則
    這個美國特工背叛國家投靠蘇聯,給美國造成空前的損失。
  • 1960年,蘇聯用陰謀擊落美軍U2高空偵察機,五年後美國才知曉真相
    早在1960年5月,蘇聯就成功擊落了一架美軍U2飛機,但當時蘇聯的防空飛彈並不具備21000米的射高,用什麼方法打下了該型飛機一度是一樁謎案。1960年5月1日由美國中央情報局駕駛員法蘭西斯·格雷·鮑華駕駛的U2間諜飛機,在蘇聯斯維爾德洛伏斯克工業中心上空被擊落,鮑華被生擒。這架間諜飛機的殘骸,包括攝影機、錄音機、雷達和無線電,都出奇地完整無缺,在莫斯科公開示眾,鮑華亦被公審,關進了蘇聯間諜機構——「克格勃」(KGB)的盧比揚卡監獄。
  • 揭秘 雙重間諜險些引發世界核大戰
    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是從冷戰到核戰的臨界點,而引發這場危機的關鍵人物竟然是一個「雙重間諜」!這是英國廣播公司最新紀錄片《核秘密》向人們揭示的真相。  前蘇聯軍事情報間諜奧萊格·潘科夫斯基在仕途受阻後,竟然秘密地為美英情報機構當起了「雙重間諜」,他在短短一年時間中,竟向美英情報機構洩露了5000多份關於前蘇聯軍事、政治和經濟的絕密文件。
  • 菲林將軍脫罪,暗夜見光
    菲林將軍脫罪,暗夜見光作者:轅固小生日前,在美國發生了一件大事,美國華盛頓地區的聯邦上訴法庭正式宣告川普政府的第一任國家安全顧問菲林將軍無罪,真是大快人心。 菲林將軍之所以被起訴是有人指控他違反了1799年通過的羅根法案(Logan Act),該法案的目的是阻止個人私下與外國政府接觸,因為當時菲林還沒有正式上任,不是政府官員屬於個人身份,只是這個羅根法案通過二百多年了也沒有應用在任何一個人身上。
  • 麥卡錫拯救美國?
    今天,我們憑藉著美國國家安全局在1995-96年解密的「維諾娜計劃」文件,以及蘇聯解體後部分短暫公開的克格勃與內務部檔案可以知道,從30年代開始,蘇聯特工及在美國的代理人有系統地對美國社會進行滲透。從政府、國會到軍隊,以至媒體、好萊塢和科學文藝界,間諜無所不在。
  • 被英國通緝50多年的最強雙面間諜離世,他的一生簡比007還精彩!
    在挖掘的過程中,為了迷惑蘇聯人,美國方面派人在距兩德交界處100多米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半地下的大倉庫,用來盛放隧道裡挖出的3100噸泥土。之後美國方面還故意放風說他們在建一個雷達站,為了觀察東柏林機場附近的交通。CIA和MI6的人夜以繼日地趕工,隧道終於在1955年竣工,英美兩國在倉庫裡安放了600臺錄音機,把所有內容都錄了下來。
  • 舉國抓間諜,亂整人,美國當年這場瘋狂的政治運動,及其給川普總統的陰影
    但是,東方的蘇聯讓人不爽,它沒有按照美國和西方戰後期望的那樣老老實實「躺在手術臺上」。1949年8月末的一天,一架B-29轟炸機從遠東飛回美國。拍攝的膠捲衝洗出來,蘇聯某地上空顯示出密集的放射性塵埃,解釋只有一個。杜魯門總統發布聲明:「我們掌握的證據表明,在蘇聯發生了一次原子彈爆炸。」
  • 新聞||美國標籤中國「學術間諜」,雙重標準?
    他的2007年暢銷書《入學的代價》揭發了美國的上層階級如何用財力購買頂尖高校的入學特權,該書以他在《華爾街日報》的系列報導為基礎,還為此在2004年獲得了普立茲獎。他在2015年編輯了一系列關於美國公司如何將其總部遷往海外的文章,該系列為彭博新聞社贏得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普立茲獎。
  • 劍橋畢業後,他卻成了最優秀的雙面間諜
    外界對菲爾比在蘇聯的生活所知不多,只知他不受重用。但就在不久前,BBC找到一段從未曝光、1981年菲爾比指導東德間諜片段,當中詳細講述他雙面間諜的生涯及工作詳情。菲爾比跟另外四個潛伏在英國的蘇聯間諜一起並稱「劍橋五諜」。因為其出色的表現,很多人把他視為劍橋五諜當中最傑出的一個。
  • 美國中情局的動物間諜
    在冷戰時期,美國中情局曾經訓練了一批動物間諜。他們讓烏鴉、鴿子、貓等動物去做一些本該由間諜來做的事情。
  • 潘石屹張欣夫妻是美國間諜 !?
    那麼SOHO的夫妻檔潘石屹和張欣是美國間諜嗎?顧穎瓊博士查其言,觀其行,覺得他們兩個很有可能是美國間諜。1張欣對美國是有特殊感情的,她也在能夠申請美國國籍的時候,立刻就宣誓成為了美國人。因為她背誦過的那些英文單詞,她被國家選中留學,並且為了能夠讓張欣成功在劍橋大學留學,國家還和劍橋大學溝通,希望他們能給張欣一個考試的名額。就這樣,在國家的爭取下,張欣獲得了考試名額。可惜啊,狼子野心,農夫與蛇。除了哈佛,潘石屹張欣還向耶魯大學捐贈了1000萬美元。
  • 1954年美國間諜案, 周總理是如何處置11名美國間諜的?
    周恩來看過哈馬舍爾德的電報後,口述了一份指示給喬冠華,要他起草一個回電,闡明中方在美國間諜問題上的立場。在電報中要指出:美國間諜案是中國的內政問題,我們奇怪聯合國為什麼不譴責美國違反聯合國憲章派遣特務間諜到中國做壞事,反而幫助美國索回它的間諜?! 聯合國這樣做使聯合國的權威地位更加喪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