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偵察機測試人工智慧,美軍高層:這是飛躍,將擁有決定性優勢

2021-02-14 電波震長空

美國U-2「龍夫人」偵察機雖然已服役65年,但仍然在升級改進,以適應新的任務需求。近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比爾空軍基地,第9偵察聯隊一架U-2偵察機,首次測試了人工智慧(AI)在機載傳感器控制和導航中的作用。

U-2偵察機測試的人工智慧被稱為"Artoo",它控制導航定位系統和一系列偵察傳感器;而飛行員則控制飛機並進行了協調,以確保傳感器的正常運行。

試驗模擬了U-2偵察機在敵方飛彈攻擊期間的行動。"Artoo"的主要任務是搜索敵方飛彈發射裝置,而飛行員則搜索和跟蹤可能威脅U-2偵察機的敵機。

美國空軍將這次試驗描述為國防能力的巨大飛躍。"Artoo"由U-2偵察機聯邦實驗室研發,該實驗室訓練人工智慧系統執行各種專業飛行工作,減少飛行員負荷,提高戰鬥態勢感知能力。

美國空軍採購負責人威爾·羅珀博士稱,"Artoo"的實驗是三年來旨在建立數位化力量的發展成果;人工智慧首次控制美國軍事系統,標誌著人與機器之間協調以及算法競爭時代的開始,誰掌握人工智慧就能比對手多一個決定性的優勢。

洛克希德研發的U-2偵察機,是美國空軍的標誌性的「間諜飛機」。它經過專門設計,能夠在各種天氣條件下,在對手攔截武器難以到達的高度上飛行。

雖然偵察衛星和無人機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U-2偵察機的功能,但經過評估,美國空軍仍然保留了U-2偵察機,並不斷進行現代化升級。當前的U-2偵察機已具備更強的性能,它們可以直接與地面聯通以提供實時情報共享,並協助處理更多的突發情況。

相關焦點

  • 集成 Kubernetes 後,美軍 U-2 偵察機讓 AI 坐上副駕駛
    ARTUµ 搭載在 U-2 高空偵察機上,全權負責傳感器操作和雷達兩個關鍵系統。美軍方面表示,這是人工智慧首次作為空軍飛機副駕駛完成飛行,這標誌著 AI 算法在這次行動中,正式掌控了軍事系統。而 U-2 偵察機的飛行員,則負責搜尋敵機。在這次測試中,U-2 給予了 ARTUµ 對雷達的完整訪問權限,但關閉了它對飛機其它子系統的訪問。任務執行過程中,在人類飛行員沒有幹預的情況下,ARTUµ 完全能夠自主決定任務,比如將雷達專門用於飛彈搜尋還是自我保護。
  • 2萬米高空看清地面文字,美國U2偵察機,將「偷窺」做到極致
    美國就曾經在1941年日本進攻珍珠港的時候,憑藉情報的優勢,用損失1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擊沉了日本四艘航空母艦,這就是情報戰獲勝帶來的優勢。美國對情報十分的重視,成立了中情局,並且大力研發獲取情報的武器,特別是美國研製的U2偵察機,甚至能夠在萬米高空竊取所需的情報,據說它能夠在高空看清地面報紙的標題,U2偵察機究竟有多可怕?
  • 擊落美U2偵察機,毛主席接見的廣西英雄
    這是因為,父親當年參與擊落美U2偵察機並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戰鬥英雄一般的史實如今卻少有人知。那麼,這個戎馬一生的廣西轉業軍人經歷了怎樣非同一般的歷史?又是怎樣擊落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敵機呢?飛在2萬米高度的u2飛機建立飛彈營的目的是什麼?
  • U2偵察機傳奇(二)
    2005年6月22日,美國空軍一架U-2偵察機在返回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基地途中在該國墜毀,造成飛行員死亡。2005年8月,完成了美海軍通信數據鏈系統(CDLS)的關鍵改裝測試,增強戰場數據傳遞能力。2006年6月,改進型號U-2S「龍女」(Dragon Lady)高空偵察機飛抵韓國烏山空軍基地。
  • 【海圖新譯】格雷厄姆·艾利森:中國,人工智慧新霸主?
    與政府主導研發、製作和部署的核武器不同,私有企業和高校科研人員已經完成了人工智慧和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並將持續推進。美國政府和中國政府的軍事機構實際上在相互追趕,都採用和適應私營部門的產品。 要判斷這兩位競爭對手在今天的人工智慧競賽中處於什麼位置,就要考慮六大主要指標:產品市場測試、金融市場測試、研究出版物和專利、國際競賽結果、人才和國家經營環境。
  • 美軍U2偵察機闖入我軍演區域!將其擊落並不難,但不要中計
    然而,53年之後,本應該退役的U-2飛機再一次進入我們的視線,這一次美國直接將其開到了我軍實戰演習的區域。據環球時報8月25日消息報導,當天一架美制U-2偵察機擅闖我國北部戰區在青島至連雲港以東設置的實彈演習禁飛區。
  • U2偵察機傳奇(一)
    前面講了這架難開面費事的的U2偵察機,現在為大家解惑這架飛機的前世今生。
  • 美軍宣布開啟算法戰時代,AI自主控制的戰機上天了
    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在被美軍變成現實。12月15日,美國空軍首次將人工智慧(AI)副駕駛部署在一架U-2偵察機上,AI通過控制雷達和傳感器等系統,搜尋敵方的飛彈發射器。今年10月,U-2聯邦實驗室為U-2偵察機更新了軟體,這也是美國空軍首次使用自動化軟體自主控制關鍵系統。
  • 想要輕鬆擊落U2偵察機,並沒有那麼容易
    U-2偵察機雖然沒有配備任何武器系統,但是它能在飛彈來襲時撒出幹擾金屬箔片來幹擾飛彈、保護自己。此外,U-2偵察機裝備有8臺照相偵察用全自動照相機,膠捲長3.5千米,可將200千米寬5000米範圍的景物拍成4000張照片。
  • 揭秘:窺探解放軍軍演的U2偵察機是怎麼樣工作的?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5日就美軍機擅闖我演習禁飛區發表談話。他說,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此類挑釁行動,以實際行動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老照片,U-2高空偵察機鏡頭下的殲6,當年中國防空力量還很薄弱,U2偵察機可以長驅直入。
  • U2偵察機都被解放軍擊落5架了,美軍還送第6架嗎?
    美軍出動U-2偵察機後,我國防部立即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有外媒注意到,雖然北京一直批評美軍抵近偵察活動,但這次對U-2做出如此嚴厲的公開表態「並不尋常」。一個重要原因,是美軍機闖的是禁飛區。按照國際法,一個國家有權根據軍事演習或武器試驗等軍事行動需要,劃定臨時的禁航或禁飛區。
  • 飛彈作戰案例——擊落臺灣U2偵察機
    1962年3月1日,一架U-2偵察機對我國內陸縱深進行偵察,穿越了我國閩、浙、皖、豫、陝、甘、寧、青、蒙九個省,在銀川、蘭州、包頭、西安等地偵察,在青海湖海宴(核試驗基地)上空重點偵察後,又經鄭州、福州返回臺灣,這是U-2偵察機第二次偵察我國內陸縱深地區,重點偵察我國內地核武器及相關國防工業設施的建設情況。
  • 臭名昭著|揭秘窺探解放軍軍演的U2偵察機
    有國外網友猜測,此次美方派出的,很可能是駐韓美軍「黑貓中隊」的U-2偵查機。2020年,5月5日,位於韓國烏山空軍基地的美國第51戰鬥機聯隊慶祝第5偵察機中隊在韓國執行任務44周年。   說起世界上臭名昭著的偵察機,美軍的U-2偵察機肯定是榜上有名。U2偵察機綽號黑寡婦,是美國空軍一種高空長航時單座偵察機,能不分晝夜於21336米高空執行全天候偵察任務,問世迄今已經超過50年。
  • U2偵察機有多難對付?從未被戰鬥機擊落,連地下基地都能拍到
    而高技術戰爭的核心要素就是戰場感知能力,依靠雷達、光電、偵察機、間諜衛星等等探測手段,儘可能的形成感知上的優勢。有這麼一款偵察機中的「常青樹」,熬死了A12「牛車」,熬死了SR71「黑鳥」偵察機,目前依然在美國服役,這就是U2高空偵察機。
  • 陸克文:中美較量將在21世紀20年代進入決定性階段
    全文摘編如下:如今,華盛頓和北京的官員在很多問題上意見不一,但在一件事上他們看法一致:兩國之間的較量將在21世紀20年代進入決定性階段。無論雙方實行什麼戰略,無論發生什麼事件,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將與日俱增,競爭將加劇,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戰爭並非不可避免。兩國仍有可能設置防止災難發生的護欄:就我所說的「有管控的戰略競爭」建立聯合框架,可以降低競爭升級為公開衝突的風險。
  • 美軍首次給U2偵察機裝上人工智慧 楊總師:殲-20透露了一項技術
    故事太科幻,不過今天人工智慧正漸漸變成了現實,為什麼這麼說呢?  據美國防務新聞12月16日報導,美國空軍已經研發了一款名為Artoo的人工智慧系統,通過機器人算法,系統賦予雷達和傳感器權限,被首次安裝在U-2偵察機上進行測試。  據官員稱,空軍在一次訓練飛行中,允許一種人工智慧算法來控制U-2間諜飛機上的傳感器和導航系統,這標誌著被認為是美國軍方首次使用AI。
  • 人工智慧對未來的機動作戰意味著什麼?
    人工智慧加持的技術基於機器學習算法,這些算法通過物聯網或系統體系結構中連結的傳感器和射手來加速所謂的「殺傷鏈」,這可能會對常規進攻性軍事行動產生深遠影響。2019年美國陸軍一場戰事推演得出的結論是,啟用人工智慧加持的能力可將步兵排的進攻戰鬥力提高10倍,從而大大打破攻防平衡而受到了進攻方的青睞。
  • 重大事件強闖解放軍演習禁飛區的美U-2偵察機戰力升級,如何將其擊落?
    本文該專題第3篇,秦安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鐵黎分析了2020年8月強闖解放軍演習禁飛區的美U-2偵察機戰力升級情況。歡迎留言交流,也歡迎有識之士投稿。對於美國U-2型「龍女」偵察機,很多人已經非常熟悉,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我軍與U-2偵察機之間鬥爭過很多次,並先後擊落過5架。但是,美軍最近對該型機進行改進,並準備讓其繼續服役幾十年。
  • 人工智慧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初析
    比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期間,簡易爆炸裝置就讓美軍吃盡了苦頭。而在智能化戰爭條件下,一方在人工智慧上的技術優勢會迅速形成戰場上的壓倒性優勢,使劣勢一方無法形成有效的觀察-判斷-決策-行動循環,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況。布魯金斯學會在《人工智慧改變世界》報告中提出了「極速戰」(hyperwar)的概念,即戰爭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決策最快和執行最快的一方通常會佔上風。
  • 人工智慧意識的定義,測試和分級
    我們的機器可能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擁有自我意識。我們需要一種更好的方法來為意識做定義和測試。通常人們想像一臺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的時候,他們都會想像到這樣的場景,一個機器人在經過不懈的努力之後迅速聲名鵲起,並且在大多數的場景中都伴隨著災難。雖然它們的發明者們還記得不讓它們能夠控制核飛彈發射系統,但是人工智慧仍然會很快與突破我們的防禦來理解並控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