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時,隨著空中一聲巨響,80公裡外駐紮的士兵們從護鏡後面,看到一團巨大火球翻滾著形成蘑菇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觀看的士兵沸騰了,跳起來扔帽子,高呼「毛主席萬歲」。這一刻,大家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所參與的,正是實驗基地上上下下一直在講——「偉大的任務」。
代號永紅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實驗基地,新疆馬蘭基地,即總裝備部第21試驗訓練基地,是1958年由中國軍人在羅布泊西部一片戈壁灘上建設而成的原子彈試驗基地。在成立之初,部隊代號為8023部隊,後改為89800部隊,是曾經在地圖上無法找到的神秘地方。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96年7月29日最後一次核試驗,共進行了45次試爆任務,歷時32年。曾經前前後在這片戈壁灘裡參加試驗的基地官兵和技術人員不下10萬人。楊天玉就是其中之一。
1964年10月16日,楊天玉接到任務要在爆炸後開車將防化兵送進爆心附近取樣。原子彈爆炸成功的一小時後,當大家還沉浸在喜悅中時,楊天玉隨著車隊身著防護服載著防化兵駛向爆心。向爆心距離越來越近,周圍的溫度也越來越高。悶熱得快要暈厥的楊天玉一心想著完成任務,最終打開防毒面具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打起精神繼續衝。這些後來讓老兵們回憶起來都讓人熱血湧動甚至有些後怕的故事,幾乎每人都有幾段。
70年技術總隊的老兵馮立友,曾經負責地爆試驗後打井取樣的工作,爆炸之後的半年就開始了挖洞採樣,「和挖煤打井是一樣的。那時沒有電瓶車,挖出石子靠人工推小車出來。每個人帶著計量筆,裡面的計量達到100侖人就不能進去,我們自己也能看了,最高達到268 -286侖。」越是困難越有幹勁正是軍人的無畏。
獻完青春獻終身
「以為就是像個大炮仗,放完就完了。」 大多數士兵為原子彈的威力震驚,但對於核危害的了解卻並不多。除了部隊的硬性紀律要求,大多數新兵對輻射的了解來源於老兵。而最終真正讓大家認識到這「炮仗」的威力卻是退伍後在老兵群體裡高發的相關各種疾病。
免疫力低下,莫名其妙就得病,是老兵中的普遍現象。皮膚病、皮癬發病率也極高。更為嚴重的是癌症發病率和血液病變。白血病、肺癌,肝癌,食道癌,都是老兵們群體中最兇猛的「殺手」。據老兵統計,吉林省通榆市77年徵集的一批300餘名老兵,有37人死於各類癌症和血液疾病。
「我們不知道這些和輻射有沒有關係,但為什麼就我們這批兵回來病的多,死的多。」吉林老兵趙大偉說。
獻完終身獻子孫
寧繼明,77年入伍,在8023部隊124團,據他回憶,當年的一個班23個人,4個最常進場區作業的老兵,三個得了癌症白血病去世,算算自己就是那第四個,但擔心來擔心去這個要命的噩運卻降臨到了孩子身上。大兒子先天耳聾,二兒子白血病,孫子智力發育不全。這些病症在被稱為「馬蘭二代」的參核老兵子女裡屢見不鮮。據洮南參核老兵戰友會統計,僅洮南的170名參核老兵裡,已發現的白血病子女有8人,相比白血病自然平均發病率的10萬分之3高出千餘倍。
除了白血病,先天性殘疾和智力障礙的子女人數也比正常比例高得多。趙大偉曾育有1子,8歲死於白血病,後生育1女,同樣患上了由血液類病變引起的紫癜。
這些看似小概率的疾病,卻是隨便一個就可以毀掉一個家庭。身在吉林鄉村,以種地養羊為生的寧繼明舉家變賣房屋土地,距離上百萬的移植費用仍遙不可及,絕望時候寧繼明曾帶著兒子跪在長春街頭乞討。
「當一趟兵就得三個證」
寧繼明掂量著手裡的退伍證,立功證和殘疾軍人證,這三個軍旅行生涯的「紀念品」像是對寧繼明一生最簡約的概括。大多數老兵,退伍回來,手裡都有兩個證,退伍證和立功證,近幾年陸陸續續地辦上了殘疾軍人證。這曾是他們最不想沾手的,而現在殘疾軍人證甚至一證難求。
隨著老兵們顯出輻射影響的人數不斷變多,國家對於老兵問題日漸重視,民政部、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國家部委相斷髮出多條文件,逐步落實了關於老兵身體體檢、評殘、補助等等問題,對老兵子女也制定了相關政策。但這些政策仍未覆蓋到整個參核群體。寧繼明的長子寧旭文先天性耳聾,在政策裡可以參與評殘,但後患白血病的二子寧旭東並未獲得評殘資格和相關照顧。
2012年寧旭東花費110萬醫藥費,僅按大學生保險報銷了4萬6千元。吉林省洮南市,如果認定子女身患白血病即可以提高軍殘等級到六級。洮南的蘇春財,85年到89年的四年間前後夭亡一兒一女,苦於之前醫療設備差,沒有完全確診並開具證明,現在蘇春財一直評定的九級軍殘。而九級和六級之間在醫療報銷範圍和補貼上都有很大差別。而相對於已經拿到殘疾軍人證,領到補助金的老兵來說,還有一些老兵連評殘這一關都還難以通過。
隨著核試驗的解密,曾經「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死了帶到棺材裡」的任務,終於不再是不能說的秘密,各地的戰友聯誼會紛紛成立,一年一小聚,幾年一大聚,聊聊曾經肩負的使命和親歷過的榮耀。
核試驗停止了,希望曾經受到核輻射危害的老兵能夠安度晚年,得到更多的更合理的優待撫恤和幫助。
收集老兵訴求,分享老兵甘苦,領取老兵紅包,請加微信:laobing84893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