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瑰馥:講好天福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如今這段紅色故事還在延續——天福山女子民兵班正以滿腔熱情進行紅色宣講。天福山女子民兵班是威海市首個女子民兵班,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現有15名民兵,肩負著國防教育、徵兵政策、民兵教育鼓動等宣傳講解任務。她們與紀念館之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她們為守護歷史作出過怎樣的努力?她們又具備著怎樣的素質,才能在眾多的講解員中脫穎而出呢?本周《877面對面》我們邀請到的就是,文登黨性教育基地業務科科長鄒瑰馥。
-
軍號——紅色基因的傳承
軍號承載著傳承紅色基因、強化號令意識、提振軍心士氣的作用,特別是在戰場上發揮著指揮通信、克敵制勝的重要功能。夏日五月,武警貴州總隊第一批司號員集訓開訓,作為首批集訓隊員,每一名都是精挑細選的基層戰鬥骨幹。對於音樂基礎較為薄弱的他們來說,一切都將從零開始,但他們有信心有決心扛起「衝鋒」重任。
-
【聲聲不息 音為有你】| 詹忠義:用生命譜寫忠義
「聲聲不息 音為有你」 作為橫跨建黨99周年—100周年的主題項目,「聲聲不息 音為有你」旨在為廣大黨員群眾搭建音頻互動展示平臺,用聲音回顧歷史,重溫經典,歌頌先進 六、風採展示 1.從2020年7月1日開始,陸續在「通惠河畔文化創意產業園」微信公眾平臺推送故事音頻,敬請關注; 2.每月開展微信線上投票,根據得票數評選出月度「悅讀之星」,並將悅讀之星的音頻故事報送「北京閱讀季」組委會,被選定的作品將會在北京文藝廣播等媒體播出; 3.每季度我們將組織線上參與朗誦的朋友們
-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活動紀實
傳承海天精神根續紅色血液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活動紀實根據學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理論集訓工作安排,4月22日,氣象海洋學院組織各級黨委委員共計80餘人,驅車200餘公裡,遠赴江蘇淮安周恩來紀念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現地教學活動,而這次現地參觀教育僅僅只是該學院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項。
-
【第734期】尋訪紅色印記,傳承百年初心——高城山小學秋季社會實踐活動
在這個收穫的季節裡,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傳承紅色精神,提升綜合素養,探索自然奧秘,高城山小學於2021年9月8日順利開展了秋季實踐活動。踏著清新的露珠,呼吸著秋的清爽,孩子們在高城山小學各位領導和老師們的精心安排和細心組織下有序排隊,文明乘車,歡快地開啟了今天的旅程。
-
四川紅軍第一村:牛角溝的紅色經濟
2020年8月,蓬溪縣依託曠繼勳蓬溪起義遺址的紅色資源,採用「文化+旅遊+產業」模式,在牛角溝村打造了投資1.5億元的「中國·四川紅軍第一村」紅色文化旅遊項目,深挖當地紅色資源,促進農業文旅融合發展。歷史與現實交匯,牛角溝村再次踏上新時期的紅色徵途。牛年新春將臨,生活在牛角溝村的村民正在排練節目,籌備著他們的「牛年春晚」。
-
讓武術文化傳承下去是我的動力
學習武術的過程領悟的不僅僅是武術,更有透過武術所表現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比如,武術中最常見的抱拳禮就頗有講究:男子用左手抱右手稱為「吉拜」,反之稱為「兇拜」。武術界的抱拳禮是由「作揖禮」加以提煉、規範、統一而成,可見武術以獨特的方式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抱拳禮也體現了武術中的「謙」,為人謙遜、謙和、謙卑,才能包容萬象,海納百川。
-
文化塑造育精兵!
陸軍部隊歷史榮譽連隊多,傳承運用好紅色文化,既能增加新兵對我軍和各自部隊發展的了解,也能豐富他們關於部隊文化的知識面,還能培養其榮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放眼陸軍各個連隊,縈繞在官兵心頭的是激越、傳承與希望。金剛鑽旅是「三個沒有」精神的發源地,一代代官兵在戰火硝煙中積澱出的「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精神,正是這支部隊賴以致勝的紅色基因。
-
【迪加幼兒園戶外研學活動】——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我們在行動!
原本計劃的迪加娃娃圍繞爺爺膝邊聽故事因為疫情的原因,也只能改成線上視頻雲連線的方式去進行了,迪加娃娃們把對爺爺的問候、祝福以及他們對於戰爭的疑問放進了視頻中由園長奶奶和老師帶去給了孫爺爺,孫爺爺又通過了視頻回應了迪加的娃娃們,距離阻不斷情長,更阻擋不了」紅色基因「的傳承!
-
23種連隊文化,你為哪一種轉身?
金剛鑽旅是「三個沒有」精神的發源地, 一代代官兵在戰火硝煙中積澱出的「 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精神,正是這支部隊賴以制勝的紅色基因。儀式如同一團熊熊燃燒的烈火,無聲地點燃將士們精武強能的激情, 潛移默化地塑造新兵們的鐵血品格。
-
大石鎮牛角溝村:打好紅色文化牌 拓寬鄉村振興路
牛角溝村包片領導鄧碧蓉告訴記者,大石鎮黨委政府在這兩方面下足了功夫,遊客接待中心、景區停車場、紅軍食堂、學員宿舍等紅色配套服務設施實現從無到有。同時,還協助配合市委黨校、縣委黨校在牛角溝設置黨性教育課程,並全面承接黨校學員現場講解工作。截至目前,牛角溝村已接待各類學員開展黨性教育活動、現場解說百餘場,牛角溝村正以紅色文化為依託,發生著美麗「蝶變」。
-
傳承紅色基因,聽將軍爺爺講革命故事
這是在9月26日長沙市實驗小學舉辦的「傳承紅色基因,我聽英雄講革命故事」活動上,精神奕奕、自信豪邁的湖南省軍區將軍爺爺黃祖示語重心長的一番話。80多歲的黃爺爺站在講臺上容光煥發,聲如洪鐘、剛勁有力。「同學們,我們今天就是來唱唱歌、講講故事!第一首歌就要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黃爺爺剛說完就激情澎湃地打起節拍,帶著孩子們唱起來了,唱得鏗鏘、唱得真摯。
-
淺析印度服飾文化特性及傳承
多種宗教在印度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濃鬱的宗教性特徵。宗教習俗影響了服飾款式、 結構和造型,也影響了服飾的色彩和質料。 印度是個熱帶國家,一年四季的炎熱氣候使人們薄衣輕紗。紗麗是印度教典型的女性傳統服裝,沒有經過裁剪和縫製處理,所以從公元前到現在一直保持原來的樣式,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
【軍事戰略】將「兩彈一星」文化傳承永遠
「兩彈一星」的文化傳承 「兩彈一星」偉業,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奮鬥,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防科技工業的偉大實踐,發展和形成為富有特質的「兩彈一星」文化事業。發展「兩彈一星」的戰略指導思想以及由此而創立的系統工程理論,作為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至今仍是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工程創新的戰略指導方針,仍在主導著國防科技重大工程和武器裝備建設發展的每個環節。
-
央視特別節目 | 航空人再度亮相,為勞動者獻歌
在今年這個不同尋常的「五一」,由全國總工會、中央電視臺聯合錄製的「中國夢·勞動美」致敬勞動者「五一」特別節目於5月1日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
-
中央特科成立90周年,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 推出紀錄片《紅色堡壘》
在中央特科成立九十周年之際,央視《國家記憶》欄目為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弘揚革命文化,特別推出第一部全景展示中央特科的紀錄片《紅色堡壘》,講述九十年前中國共產黨在白色恐怖下建立紅色堡壘的隱秘往事。《紅色堡壘》紀錄片共分為:《中央特科誕生》《生死情報線》《紅隊在行動》《永不消逝的電波》《守護一號機密》五集內容,分別展現了中央特科從誕生到發展壯大
-
「連橫合縱」,仰韶在品牌文化上的創新高度何在?
從文化層面看,仰韶助力的「中國傳統節日」,是與仰韶同根同源文化基因裡的深度契合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與功能在於其內涵的說服力、形式的吸引力、歷史的影響力和未來的延續力。放眼中國傳統節日,無不凝聚著民族發展的歷史,薈萃著人文理念的精華,傳承著傳統美德的基因,凝聚著發展奮進的力量。
-
姚小旋少將參觀紅嫂文化博物館
10月29日下午,原天津警備區司令員、濟南軍區善後辦副主任姚小旋少將、《戰略支援報》報社社長鄒維榮大校、95928部隊政委邵雲等一行專程來到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參觀紅嫂文化博物館。在紅嫂文化博物館序廳,朱呈鎔首先代表紅嫂文化博物館向姚小旋少將等來賓贈送了精美的「沂蒙紅嫂」雕塑併合影留念。
-
銘記歷史,祈願和平,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推出六檔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系列節目
這些節目將通過藝術作品鑑賞、訪談、歌曲等形式,帶領觀眾重溫抗戰歷史,感受火熱愛國情懷。藝術源於生活,藝術高於生活。在金秋九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推出的《海報裡的英雄》《苦難與輝煌中的藝術陪伴》《勝利時刻》節目將以藝術作品為線索,傳頌抗戰史詩,謳歌愛國精神。
-
英雄連隊傳承英雄精神
在劉英俊犧牲五十五周年之際,筆者走進劉英俊生前所在連隊——78集團軍某特戰旅火力支援連,探尋他們是如何傳承發揚英雄精神的。「我們是英雄劉英俊的傳人,更應傳承和發揚劉英俊的高尚精神……」多年來,該連官兵始終心繫群眾,想方設法為群眾幫困解難。該連主動申請與福民村的村民結對子,精準幫扶貧困戶。每年他們都會將自購的書籍送給村裡的孩子們,還把家裡孩子穿不上的衣服洗乾淨送到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