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活動紀實

2021-02-21 南京雙擁


傳承海天精神

根續紅色血液

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活動紀實


      「今年3月1日,習主席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在江蘇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只見一批解放軍軍官正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周恩來同志的光榮歷史。在這批軍官中,既有正師級別的大校,也有不少營連職幹部和年輕的教員。原來,這是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正在進行現地參觀教育活動。根據學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理論集訓工作安排,4月22日,氣象海洋學院組織各級黨委委員共計80餘人,驅車200餘公裡,遠赴江蘇淮安周恩來紀念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現地教學活動,而這次現地參觀教育僅僅只是該學院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項。

       為保證「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活動在全院範圍內高效有序的開展,4月24日,該學院專門組織召開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要求全體官兵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官兵。動員部署會後,下屬機關各部、各系、學員大隊等單位迅速按照學院統一部署,深入研究本單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刻把握教育特點規律,切實摸清官兵、學員思想動態,精心制定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採取召開黨委會、支委會、黨員大會等多種形式,自上而下搞好思想發動,激發官兵產生動力。

      從學院到學員隊,各級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配套活動:依託「三課」教育、「海天講堂」等平臺,搞好理論輔導;在各單位組織開展「傳承五四精神、爭當強軍先鋒」主題板報設計比賽、演講比賽,激發官兵學習熱情;開展「宣傳強軍思想、講好強軍故事、展現強軍風貌」主題宣傳活動,通過校報、紅客客戶端、強軍網等媒體平臺大力宣揚身邊立足崗位、投身改革強軍實踐的典型事跡;組織官兵遠赴周恩來紀念館、湖南韶山開展現地教育,切實領悟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開展「海天科技文化月」和「海天杯」系列文體活動,豐富官兵文化精神生活,不斷增強官兵凝聚力、向心力;因地制宜,利用好校園網、板報櫥窗、走廊文化等文化宣傳陣地,加強政治環境布置,凝練新海天精神,不斷匯聚學習宣傳貫徹主題教育活動的強大正能量。

       據悉,該院還堅持把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與推動強軍強院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各級在學習貫徹中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科學謀劃未來發展和努力方向,引導所屬人員自覺做到全院上下一盤棋、心無旁騖幹事業,以新姿態、新氣象開創新局面、推動新發展。在該學院各級黨委、黨支部積極主動、貼緊實際的精心組織實施下,有效地調動了官兵參與的積極性,極大地推動了主題教育展現新風貌,持續掀起了在全院範圍內開展、參與主題教育的熱潮。姚建興、翟向坤/文 姚建興/圖

南京雙擁精彩回顧,歡迎在此點擊閱讀:

南京籍官兵立功光榮榜、戰鬥英雄韋昌進的人生啟迪

東部戰區與七省市攜手推動擁軍支前工作紀實


南京挖掘紅色和國防資源激勵官兵擔當強軍重任


南京打造鑄牢軍魂賡續血脈矢志強軍的時代課堂


《中國雙擁》雜誌回眸輝煌五年點讚南京雙擁


中央和各地媒體聚焦首屆「南京軍中好人」


8月1日起,軍人到南京可免費乘坐公交地鐵等


中國社會報:兵城南京,滿滿雙擁正能量


一組老照片,見證南京政治學院40春秋


《南京雙擁》公眾號,手指長按上面二維碼識別加關注(或掃描),投稿郵箱(請同時發兩個郵箱):shuangyongbao@163.com,shuangyong@jlwb.net(來稿圖片請掛到附件裡,感謝分享轉發,一起為雙擁加油)(歡迎媒體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美國:中國基因編輯200萬士兵!難道是「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的翻譯鍋?
    他還強調,用基因編輯技術來控制疾病是沒問題的,但是基因編輯人類,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是絕對不允許的。漫畫《美國隊長》講述了一個原本身體瘦弱的新兵,由於參加了美國軍方的基因改造實驗,一舉成為「超級戰士」,化身愛國主義和美國精神的象徵。(圖片來源:網絡)對,你不是在看科幻小說,也不是在看喜劇脫口秀,這是真實發生在美國主流電視臺的對話。
  • 紅色基因薪火傳 ——「 商院再創輝煌」系列報導之國防教育篇
    紅色基因薪火傳——  「 商院再創輝煌」系列報導之國防教育篇……在戮力強軍的徵途上,預備役連隊的揚帆起航,折射出的是學院支持國防建設的決心與擔當,是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理念的豐富與拓展,是高校推進新時代高校國防教育的探索與創新,是高校思想政治和國防教育工作的延伸與深化,成為學院「全員、全程、全方位」綜合育人的縮影。
  • 6分鐘,了解國防科技大學!
    ),簡稱「國防科技大學」,由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位列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軍隊「2110工程」,為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及博士學位的院校、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院校。
  • 傳遞強軍故事 網聚磅礴力量
    」網絡新媒體系列宣傳活動綜述這是一次滌蕩思想靈魂的信仰之旅,是傳承者向犧牲者最虔誠的精神禮讚;這是一次網聚強軍力量的成功實踐,是紅色傳人擔當時代偉業的精彩展示。  為配合「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活動開展,連日來,武警部隊組織人民網、新華網、中國軍網、央視網等16家軍地網絡媒體記者,上哨位、下中隊、進班排,深入開展「紅色傳人·時代新人」網絡新媒體系列宣傳活動,充分展示武警官兵面對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矢志傳承紅色基因、託舉強軍夢想的嶄新風貌。
  • 第一站:國防科技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哈爾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治委員。「哈軍工」創辦於韓戰期間,是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軍事工程學院,其卓越的辦學成效鑄就了我國國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豐碑。1970年,學院主體南遷長沙,改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攜手新時代 聚力強軍夢——首屆中國軍事網絡媒體高峰論壇網絡倡議
    國防大學主辦的首屆中國軍事網絡媒體高峰論壇於2017年11月24日在北京舉辦。攜手新時代  聚力強軍夢首屆中國軍事網絡媒體高峰論壇網絡倡議在全黨全國全軍闊步邁進新時代、同心共築中國夢之際,全國軍事網絡媒體齊聚國防大學,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共繪強軍興軍願景,共話網絡媒體責任。國防和軍隊建設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軍隊正朝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邁進。
  • 【迪加幼兒園戶外研學活動】——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我們在行動!
    原本計劃的迪加娃娃圍繞爺爺膝邊聽故事因為疫情的原因,也只能改成線上視頻雲連線的方式去進行了,迪加娃娃們把對爺爺的問候、祝福以及他們對於戰爭的疑問放進了視頻中由園長奶奶和老師帶去給了孫爺爺,孫爺爺又通過了視頻回應了迪加的娃娃們,距離阻不斷情長,更阻擋不了」紅色基因「的傳承!
  • 【傳承紅色基因 擔當強軍重任】英雄四連:傳承英雄精神 鍛造制勝鐵拳
    72年前,革命先烈立下「不當英雄不下山」的錚錚誓言,用生命與熱血奪取了黑山阻擊戰的最後勝利;如今,英雄的傳人們憑藉「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的堅定信念,向強軍徵程上的一座座陣地發起新的衝鋒
  • 【軍事】十九大報告:國防和軍隊建設十大金句
    加強軍隊黨的建設,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繼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化軍官職業化制度、文職人員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進軍事管理革命,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 紅色熱土育英雄!又一「遵義兵」成為陸軍楷模
    他從思想「格式化」開始,重當學生、從頭學起,光是探索合成營訓練模式和戰術運用,就給國防大學、陸軍指揮學院專家打了40多個求教電話。2019年盛夏,簡春所在單位沿著川藏線整建制移防進藏,高寒缺氧的環境下,武器裝備效能下降,官兵出現了高原反應,加之山高谷深,支援力量送不上去,傷員送不下來,通信頻頻斷聯……這一切都讓簡春茶飯不思、徹夜難眠。
  • 解讀「一等功臣」王亮精神密碼①——紅色基因鑄軍魂
    作為一名軍人和黨員,在群眾危難之際,王亮第一時間縱身躍入激流救人,其奮不顧身救人的大愛、英勇無畏的過人膽識、應急處突時的沉著鎮靜、危難之際展現的過硬本領,以及教科書級別的施救措施,贏得廣大網友一片讚譽,充分顯現了其忠於信仰、甘於奉獻、敢於擔當的崇高品格,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立起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杆。
  • 強軍築夢正當時 |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承訓文職崗前培訓
    強軍築夢正當時——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承訓軍隊文職人員崗前培訓回眸■歐陽一鵬 馬亞茜 朱小林盛夏,近百名出版、翻譯等崗位類別的新聘文職人員來到國防大學政治學院,進行了為期50天的崗前培訓。通過培訓,他們消除了初入軍營的迷茫與顧慮,增添了邁步強軍徵途的篤定與堅毅。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 軍號——紅色基因的傳承
    軍號承載著傳承紅色基因、強化號令意識、提振軍心士氣的作用,特別是在戰場上發揮著指揮通信、克敵制勝的重要功能。夏日五月,武警貴州總隊第一批司號員集訓開訓,作為首批集訓隊員,每一名都是精挑細選的基層戰鬥骨幹。對於音樂基礎較為薄弱的他們來說,一切都將從零開始,但他們有信心有決心扛起「衝鋒」重任。
  • 鍛造新時代鐵血雄師 ——陸軍青藏兵站部聚焦使命任務推進轉型建設紀實
    賡續紅色血脈,根植忠誠信念前不久,兵站部機關工作組在檢查調研時發現,部分官兵面對改革思想活躍,有的精力不在崗位、心思不在戰場、工作不在狀態,想備戰打仗少、思進退去留多。該部黨委一班人清醒認識到,越是改革關鍵期,越要賡續紅色血脈,在深學篤行中根植聽黨指揮的忠誠基因,從思想根子上解決好「為誰當兵、為誰扛槍、為誰而戰」的問題。
  • 【頭版頭條】國動文化點亮強軍徵途
    與此同時,他們還組織開展樹紅色標兵、看紅色電影、講紅色故事系列紅色文化活動;舉辦「黨旗下的誓言」演講比賽、「嘹亮軍歌獻給黨」歌詠比賽、「重塑紅色信仰」主題黨日等活動,通過日積月累的灌輸和教化,讓紅色基因熔鑄官兵忠誠信仰,沉澱為官兵本能。
  • 那光芒一刻也沒有暗淡——武警龍巖支隊上杭中隊制勝基因圖譜解析
    紅色血脈流淌於軍隊肌體,託舉精神高地,蘊含崇高信仰,激勵著官兵闊步前行。  深刻理解紅色血脈的豐富內涵,賡續人民軍隊永誌不忘的紅色血脈,是「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應有之要義。從今日起,我們推出「紅色血脈探源——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系列報導,敬請關注。「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
  • 鄒瑰馥:講好天福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如今這段紅色故事還在延續——天福山女子民兵班正以滿腔熱情進行紅色宣講。天福山女子民兵班是威海市首個女子民兵班,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現有15名民兵,肩負著國防教育、徵兵政策、民兵教育鼓動等宣傳講解任務。她們與紀念館之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她們為守護歷史作出過怎樣的努力?她們又具備著怎樣的素質,才能在眾多的講解員中脫穎而出呢?本周《877面對面》我們邀請到的就是,文登黨性教育基地業務科科長鄒瑰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