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熱土育英雄!又一「遵義兵」成為陸軍楷模

2021-03-05 黔貨出山進軍營

遵義,紅色熱土,最不缺的便是英雄故事。繼「排雷英雄戰士」杜富國成為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後,又有一名遵義籍軍人走進了這個陸軍的最高榮譽殿堂。

「雪域煉筋骨,極地礪魂膽。出川西平原入藏東高原,潛心研戰為勝戰;從山步連長到合成營長,攥指成拳鑄鐵拳。新時代一線優秀指揮員,身在前沿、贏在前沿!」日前,陸軍評出10名第三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第77集團軍某合成旅營長、遵義籍軍人簡春成功入選,讓「遵義兵」再度成為全陸軍楷模。


轉型拼搏拔節成長

 基層任職7年多,帶兵是把好手;又任機關參謀2年多,業務能力出色;從步兵營到合成營,從連長越級提升為營長,不到3年時間更實現兩個跨越、兩大轉變……翻開簡春的履歷,轉型拼搏、拔節成長的從軍路躍然眼前。

「合成營是我們的基本作戰單元,只有轉型徹底,才能勝戰託底。作為一線指揮員,營長必須帶頭革命,動刀子、轉身子、換腦子。」簡春在領獎時說,幾年下來,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只有先打倒自己、然後再爬起來,才能脫胎換骨、蝶變新生。

猶記得2018年底,剛越級提拔為營長的簡春,信心滿滿地帶領營隊遠赴高原陌生地域參加實兵對抗演習,不料卻吃了個敗仗。通信抗幹擾能力差,應對手段缺乏;指揮鏈路不通暢,下達指令要素不全……戰後復盤導演部一語中的,點出的問題如同鞭子抽打在簡春身上。

「身子進了合成營,思維習慣還停留在傳統步兵營。」簡春開始思考,尋找自身的不足。他從思想「格式化」開始,重當學生、從頭學起,光是探索合成營訓練模式和戰術運用,就給國防大學、陸軍指揮學院專家打了40多個求教電話。

2019年盛夏,簡春所在單位沿著川藏線整建制移防進藏,高寒缺氧的環境下,武器裝備效能下降,官兵出現了高原反應,加之山高谷深,支援力量送不上去,傷員送不下來,通信頻頻斷聯……這一切都讓簡春茶飯不思、徹夜難眠。

面對高原惡劣環境,簡春儘快熟練掌握手中武器裝備,帶領官兵戰缺氧,鬥嚴寒。在海拔近5000米的陌生地域展開駐訓,每天休息不足3小時,超負荷連續奮戰,在不到20天的時間裡,他把全營所有輕重火器都至少打了6遍,把所有車輛裝備都拉到雪域天路走了7遭……徹底摸清全營數十種武器裝備性能,吃透全營上百種專業崗位知識,積累了上萬組高原作戰數據。

為了練強官兵體能,他讓連隊每兩天組織一次3公裡武裝越野,每月開展一次不少於50公裡的長途拉練,並把自己編入班排,當成普通一兵,跟著戰士們一起訓練。每次組織3公裡武裝越野時,他都自己帶頭裝石塊,一米不落地跑完全程。

武器裝備的底數摸清了,體能基礎打好了,探索出適合高寒山地聯合作戰的戰法訓法也迫在眉睫。

簡春帶領單位千裡機動,在海拔近4500米的陌生地域獨立開展駐紮備訓,帶隊奔襲百餘公裡驗證戰法,不分天候、不分時段、不分晝夜連貫演練,梳理形成16個戰法成果,為高寒山地條件下開展多兵種協同作戰蹚開新路子。

2020年7月,高原演兵場硝煙滾滾,一場營級山地進攻戰鬥演練再次打響。

「火力分隊迅速佔領發射陣地,掩護步兵分隊行動」「前沿攻擊分隊注意,迅速佔領陣地、構築工事、嚴密偽裝」「向旅指揮所呼叫火力支援」……簡春嘴裡的命令「連珠炮」似的下達,10餘個兵種專業各顯神通,配合默契,圓滿完成任務。

這次演練,他新探索出的高寒山地進攻穿插戰鬥戰法得到充分檢驗,組織兵力與火力協同的能力得到凸顯,指揮所屬偵察、工兵和呼叫上級火力支援使用時機和方法也受一致好評。

紅色基因鑄就「遵義好兵」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遵義出「好兵」,根,在於這是一片具有紅色基因的熱土。

在這片土地上,處處盛開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澆灌的精神之花,這裡的空氣,瀰漫著革命理想美麗綻放的永恆芳香。遵義會議會址、苟壩會議會址、婁山關戰鬥遺址、四渡赤水紀念館,舉目皆是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這裡的紅色故事代代相傳,紅色基因綿延不絕。

同杜富國一樣,從小聽著革命故事長大,紅色基因早已根植於簡春的骨血,「不怕艱苦、捨身奉獻」的長徵精神是他們共同的信仰。

簡春出身於遵義市習水縣坭壩鄉南天門村的一個貧困家庭,得益於黨的好政策,2003年,進入了遵義航天中學「宏志班」學習,不僅免收學費書費,還提供生活補助。懷著對黨的感恩和崇敬,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學習,品學兼優的他在高中時就成了一名共產黨員。

紅色熱土的薰陶、黨和組織的恩情,如空氣一樣伴隨著簡春的成長,注入靈魂、化入血液、融入言行,無聲地哺育著他,並在他心深深地中刻下了銘記黨恩、報效國家的烙印。

2006年,簡春以超過當地一本線70多分的優異成績,考取了原解放軍理工大學。大學畢業後,他又以三等功臣的身份,申請到最艱苦的基層一線工作,用青春熱血回報紅色熱土。

「要不怕困難、攻堅克難,勇於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經受鍛鍊,增長才幹。」在工作筆記本的扉頁上,簡春鄭重地抄錄的這段話,似衝鋒的號角、前進的航標,激勵和引領著簡春紮根基層、奉獻基層、堅守奮進。

儘管早已畢業多年,但每次休假,簡春都要往母校走一走。而母校不遠處,就是遵義會議會址。「當年只是樸素的認知,隨著學歷和閱歷的豐富,才發現這裡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營養。」簡春說,每當自己遇到困難和挑戰,流淌在身體裡的紅色血液就愈加洶湧澎湃。

如今,為了強化官兵的戰鬥精神,他正以營連戰鬥史為基本素材,狠抓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鬥精神培育,建立營「榮譽室」,廣泛開展「紅軍連魂」「光榮傳統」大討論,大力培塑官兵勇猛頑強、敢打敢衝的血性膽氣,以身作則帶領官兵紮根在藏東大地。

「只有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練就過硬本領,才能守住精神陣地,練強打贏本領。」簡春說。

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憶往昔,紅軍戰士遵義城下灑熱血,看如今,一位位「遵義好兵」正投身強軍實踐展英姿。

相關焦點

  • 學習時代楷模 踐行榜樣精神
    為宣傳褒揚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追授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裕民縣各族群眾通過網絡、電視觀看拉齊尼·巴依卡時代楷模發布儀式。3日晚,江格斯鄉喀拉克米爾村村民馬建林和愛人守在電腦前,通過網絡直播觀看「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先進事跡發布儀式。
  • 紅色煉獄-西安陸軍學院
    起初,我們隊叫作學員四隊,隸屬於學員二大隊,後根據學院編制調整改為學員一隊,隸屬於學員一大隊,因此我們隊的建設口號一直是「建設一流、爭創第一」,故而對我們的學習、訓練、思想、作風要求更高、標準更嚴。我剛入校時就聽學長、戰友和老鄉講,西安陸軍學院就是個紅色煉獄,隨著時間的延長,我對這個紅色煉獄的感受就更加直接、更加深刻。
  • 紅色傳家寶:習主席看過的陸軍某師師史館10件鎮館之寶
    從平江起義的星星之火到百萬雄師過大江解放全中國,從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到拱衛京畿屢擔重任,中部戰區陸軍某師作為一支毛主席曾親自指揮作戰的「英勇勝利」之師,一路領跑陸軍摩託化、機械化和數位化轉型發展,鍛造成為陸軍尖刀和拳頭力量。
  • 中宣部授予李浩「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記者張玉清、張汨汨)近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李浩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紅二代」羅援:陸軍少將軍銜,打過援老抗美戰爭,實戰經驗豐富
    「紅二代」羅援:陸軍少將軍銜,打過援老抗美戰爭,實戰經驗豐富大家可能聽說過抗美援越、抗美援朝,對於援老抗美未必了解
  • 【紅色故事會】懷念戰將陳康
    花橋是一方紅色熱土,是紅十五軍的發祥地之一,誕生了武穴市第一個黨支部,孕育了六位共和國將軍和原新華社社長等一批先輩賢達,更有一大批革命烈士書寫了花橋人民英勇抗戰的傳奇
  • 時代楷模丨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這樣抒寫種子情懷
    ——解讀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官兵的精神品格春節快到了,一個包裹從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寄到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包裹裡裝的是牧民去年採摘的花棒籽樣品。大隊長辛嘉乘把這份特殊的禮物擺進榮譽室的種子櫃。櫃中的種子粒粒飽滿,有油松、梭梭、沙拐棗、花棒……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官兵就是滿載著這些種子,用長達39年的時間,在荒山沙海做著一件鮮為人知的工作——飛播。
  • 歷經三朝的軍人楷模 :薩鎮冰丨一鎮一孝廉
    福州泉山仁壽堂(池遠/攝)縱觀薩鎮冰一生,歷經權政更迭最頻繁的幾十年浮沉,始終保持公正廉潔、一生為民,嚴於治軍,堪稱軍人的楷模。
  • 6個英雄連隊成為陸軍幹部見習鍛鍊基地
    中部戰區陸軍某師組織6個陸軍幹部見習鍛鍊基地授牌儀式◆張雅東
  • B29紅色堡壘:帶有袖珍臥室的轟炸機
    圖波列夫臨危受命,肩負仿製重任,在兩年內就生產出屬於蘇聯自己的戰略轟炸機——圖-4「紅色空中堡壘」轟炸機。在1947年10月舉行的莫斯科航空節上,圖-4戰略轟炸機正式公開,震撼了整個西方。這些「紅色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有史達林的小兒子瓦西裡領導。瓦西裡生於1921年,自小就受到史達林的喜愛,集萬般寵愛於一身。
  • 剛剛,2個英雄連隊成為陸軍幹部見習鍛鍊基地!
    3月17日,西部戰區陸軍某旅組織陸軍幹部見習鍛鍊基地授牌儀式,這標誌著從當天開始,這兩個連隊將承擔起賡續紅色血脈,培育紅色傳人的光榮使命。西部戰區陸軍某旅組織陸軍幹部見習鍛鍊基地授牌儀式,儀式現場,官兵們全神貫注。
  • 歷經三朝的軍人楷模 ——薩鎮冰
    薩鎮冰能從一個軍艦大副成為清朝海軍大員,也曾經在動蕩不安的時代裡鞠躬盡瘁,立志成為一個對百姓、對朝廷有用的軍人。光緒六年(1880年),薩鎮冰從英國學成歸國,在「澄慶」艦擔任了一年的大副後就到李鴻章在天津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擔任教習。平時除了教課外,他還親自帶領學生操練,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還處處以身作則,大得軍心。他一再表示:「軍人不能貪圖安逸,在岸上應和海上一樣。」
  • 紅色網格催化完美社區
    完美社區建設是市委市政府在全國首創,即按照"能力建設、體系重構、治理創新、回歸自治"的基本要求,建設優美的社區環境、構建健全的管理體系、提供便利的民生服務,從而提升基層能力,增強群眾福祉,激發基層活力。它以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為重要內容,其主體是社區居民,核心是社區黨組織建設。
  • 來陸軍步兵學院吧!接受鋼與火的考驗,成為 「真正男子漢」
    中國軍視網推出軍校系列,今天我們走進陸軍步兵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步兵學院,是培養新型陸軍步兵初級指揮軍官的高等教育院校。學院淵源於紅軍時期的紅軍學校,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軍政大學、華中軍政大學。
  • 【中國陸軍】修理L:第21集團軍某團堅持用紅色基因鑄魂育人
    把理想信念入腦入心,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近日,陸軍第21集團軍某工兵團修理連著眼班戰鬥單元戰鬥力生成,突出 「新職責、新使命、新徵程」目標牽引,聚力 「六愛雙爭」氛圍營造,創新開展班級命名、班魂班訓班風活動,引導官兵傳承血脈基因,樹牢「保為戰」信念信心。
  • 組建三年,這是陸軍的答卷
    向著建設現代化新型陸軍闊步前行這部長約3分鐘的短片以震撼的畫面、酷炫的鏡頭集中展示了陸軍領導機構成立以來部隊轉型建設的一系列成果記錄了人民陸軍強軍興軍的鏗鏘步伐去年初陸軍為35個單位代表頒發榮譽牌匾標誌著陸軍依託500個歷史榮譽營連創建的「幹部見習鍛鍊基地」正式成立運行500個紅色營連
  • 陸軍轉型建設成績報告單
    向著建設現代化新型陸軍闊步前行這部長約3分鐘的短片以震撼的畫面、酷炫的鏡頭集中展示了陸軍領導機構成立以來部隊轉型建設的一系列成果記錄了人民陸軍強軍興軍的鏗鏘步伐去年初陸軍為35個單位代表頒發榮譽牌匾標誌著陸軍依託500個歷史榮譽營連創建的「幹部見習鍛鍊基地」正式成立運行500個紅色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