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朝的軍人楷模 ——薩鎮冰

2021-02-23 大科技

封建王朝的軍人首先需要的就是忠君愛國。不過,清末海軍大臣薩鎮冰在關鍵戰役開打前棄艦出走,如此一位不忠君的軍人,竟然被當時的社會名流、冰心女士的父親謝葆璋奉為「模範軍人」,豈不是怪哉?

海軍大員也曾勵精圖治

清末亂世,不中看也不中用的清軍竟然組建了一支新式軍隊——海軍,這是清朝不惜重金置辦的「新武器」,不僅船炮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就連第一批海軍人才也是送到海外培養出來的。薩鎮冰(1859年—1952年)就是是晚清首批海軍留學生,他出身於著名的福州薩氏家族。薩氏家族是中國的一個名門望族,來自遙遠的西域,元代史籍將他們作色目人,根據色目人的源流,不少學者將薩氏當作回族,但薩氏在元代已經蒙古化。

薩鎮冰在英國留學期間,和伊藤博文、嚴復是同期同學,不過這兩位成績斐然的優秀學生對各自國家的海軍貢獻卻遠遠不及分數勉強混在及格線上的薩鎮冰。

薩鎮冰能從一個軍艦大副成為清朝海軍大員,也曾經在動蕩不安的時代裡鞠躬盡瘁,立志成為一個對百姓、對朝廷有用的軍人。光緒六年(1880年),薩鎮冰從英國學成歸國,在「澄慶」艦擔任了一年的大副後就到李鴻章在天津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擔任教習。平時除了教課外,他還親自帶領學生操練,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還處處以身作則,大得軍心。他一再表示:「軍人不能貪圖安逸,在岸上應和海上一樣。」因而,他自己睡覺的床鋪是一張特製的窄小木床和軍艦上的窄小床鋪一樣,他還堅守不貪財的立場,他曾說:「人家做船主,都打金鐲子送太太戴,我的金鐲子是戴在我的船上。」「不貪」在貪汙腐敗橫行的清朝海軍陣營中實屬難得可貴,而且當薩鎮冰九十高齡的時候,還把這一品德視為自己長壽的秘訣。

可惜,清朝的海軍強國夢經過甲午海戰一役就破碎了,就連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一幹將領也不得「善終」,朝廷不分青紅皂白就把福建籍的海軍將領全部革職遣返,薩鎮冰也遭遇了人生際遇中的第一次滑鐵盧。

不過,隨著西方列強一次次展示何為船堅炮利,清朝終於還是認識到沒有海軍是萬萬不行的,於是在戊戌變法之後開始重振海軍。薩鎮冰被復職啟用,被委任為籌備海軍大臣和海軍提督。

薩鎮冰決定大展拳腳好好整治海軍,讓自己在西方的所見所學都能有所用處。他對所轄海軍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合併了過去分裂的南北水師,建立起統一的指揮系統,統一官制、旗式、軍服、號令,還兩度遊歷歐洲,訂購新艦。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次用比較完整和科學的方式組建和管理海軍,大大提高了海軍在清朝軍隊中的地位。薩鎮冰堪稱中國近代海軍軍制的開創者,可惜正當他想大展身手的時候,清政權卻已經風雨飄搖,他的軍人夢又戛然而止了。

關鍵戰役棄船而走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時任海軍提督的薩鎮冰奉旨前去布防。初時,因為他麾下海軍實力超群,雖然沒有和起義軍正式開戰,但是嚴密的巡邏已經間接地配合了陸上清軍的作戰,後來又很快奪取了漢口。

一日,薩鎮冰在軍艦上瞭望正在漢口鐵路線上激戰的清軍和起義軍民,起義軍民作戰勇敢、不怕犧牲以及附近百姓積極配合的場面,給了他極大的震撼,他說:自從當兵以來,也沒有見過如此壯烈的場面,可見大清朝廷已經失去民心很久了!為了弄清武昌起義的真相,薩鎮冰派「楚有艦」輪機士兵劉倫發到武昌調查革命軍情況,劉倫發回來報告說:革命軍秩序良好,人們同心協力要推倒清朝建立共和,青年學生紛紛投入軍隊,準備作戰。薩鎮冰聽了不發一語,當他聽到革命政府每人每月能領到20元生活費時卻連連點頭稱讚。

此後,曾是薩鎮冰學生的革命軍總督黎元洪給他寫了三封信策反,雖然薩鎮冰在回信中以共和政體不適合中國國情為藉口推脫了,但是明確表示了不忍心見到同胞相殘,不願與革命軍為敵。其實,薩鎮冰的部屬中贊成革命的也不在少數,他們紛紛向薩鎮冰提出舉起義旗的要求。彼時,薩鎮冰不想做清廷的罪人,又不願當那為後人唾罵的歷史罪人,於是他做出了獨自棄艦出走的決定,出走之前他用燈語示知停泊的各軍艦:「我去矣,以後軍事,爾等各船艇好自為之。」實際上就是默許部下改旗起義,1911年11月,他的麾下海軍宣布起義。

薩鎮冰的棄艦出走以及他所轄海軍的起義對清王朝的打擊是難以想像的,對歷史的走向產生了不容忽略的影響,對他個人更是,這就意味著他放棄了清海軍提督的官職和軍人忠君愛國的信仰,不僅個人安身立命的居所難以維繫,精神家園也崩塌而需要重建了。

很快,舊的王朝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始了。薩鎮冰仍然積極參與國家事務,民國時期,他出任過海軍臨時總司令、海軍總長以及福建省省長等職。1949年解放前夕,蔣介石邀請他逃往臺灣,年屆91歲高齡的薩老嚴詞拒絕,他留在了大陸走上和中國共產黨合作的道路。

縱觀薩鎮冰一生,歷經權政更迭最頻繁的幾十年浮沉,始終保持公正廉潔、一生為民,嚴於治軍,堪稱軍人的楷模。

相關焦點

  • 歷經三朝的軍人楷模 :薩鎮冰丨一鎮一孝廉
    薩鎮冰(1859—1952),字鼎銘,蒙古族,閩縣(今福州)人。清光緒三年(1877),作為中國海軍第一批留學生赴英國留學,入格林尼茨皇家海軍學院學習。六年學成回國,開始進入海軍的軍旅生涯,長期擔任清朝海軍高級將領職務。
  • 薩鎮冰傳奇
    雖然他作戰勇猛,但其時的清政府卻是腐朽透頂,對外的所有海戰,也幾乎全部失敗。幸運的是,歷經多次慘烈戰鬥的薩鎮冰,最終卻活了下來。但目睹清政府搖搖欲墜,各省紛紛獨立的局面,知道大勢所趨的薩鎮冰,最終還是選擇了將炮口扭轉,對準了清政府。
  • 【百年船政】薩鎮冰
    薩鎮冰(1859-1952),蒙古族,福州人,1869年考入船政後學堂駕駛第二屆,1877年以成績第一名畢業
  • 甲午宿將薩鎮冰的四川壯遊(一)
    清末海軍時期的薩鎮冰有趣的巧合 下榻的是提督街  1938年5月18日一早,薩鎮冰從重慶上車,西駛成都。當天晚上,借宿內江。第二天,繼續行程,5月19日下午6點,薩鎮冰才抵達成都。  此時,距離薩鎮冰離家已經有7個月了。  薩鎮冰,字鼎銘,早年進船政學堂學習駕駛。
  • 清朝海軍總司令薩鎮冰,聽聞抗美援朝勝利時,老淚縱橫
    他就是第一批留學海軍學員,後來的海軍總司令——薩鎮冰。留學歸來,報效祖國1859年,祖籍在山西的薩鎮冰出生於福建福州,屬於著名的色目人薩氏家族。早年學習駕駛、天文時在校就名列前茅的他,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後,在參加過幾次捕盜巡航,後來受派赴英學習海軍相關知識。回國之後,正值李鴻章在天津創辦北洋水師學堂,便在其中任教習等要職。
  • 甲午之役(十三)――海軍之父薩鎮冰
    35歲的威遠號管帶薩鎮冰希望能率領自已手下的水兵們接管這兩座炮臺,他深知駐守炮臺的陸軍根本不堪一擊,如果日島炮臺失守的話,日軍就會用這些炮臺轟擊駐紮在劉公島的軍艦。在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留學時,教官給他的評價是:"有強韌的個性和嚴謹的作風,他將是未來中國的海軍司令。"不料這一評價反倒害了他,使他飽受排擠。當年的同學們紛紛被委以重任時,薩鎮冰卻只能管帶一艘老舊的訓練船。
  • 薩鎮冰:曾是清朝海軍總司令,聽聞抗美援朝勝利時,老淚縱橫
    1896年,兩江總督張之洞聘請薩鎮冰為吳淞炮臺總臺官,升他為自強軍幫統,薩鎮冰得以復出。兩年後朝廷重建海軍,在提督葉祖珪的推薦下,授予薩鎮冰擔任幫統兼「海圻」號管帶。1902年,薩鎮冰升任北洋海軍提督。
  • 清朝海軍總司令薩鎮冰,得知我國抗美援朝時打敗美軍,喜極而泣
    ,薩鎮冰進入福建船政學堂學習。薩鎮冰在福建船政學堂學習結束後,加入了福建水師。中法戰爭後,薩鎮冰因為福建水師全軍覆沒深受刺激。甲午海戰時,薩鎮冰是北洋水師的成員,雖然他英勇善戰,但還是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甲午戰爭後,清朝重建海軍,當時葉祖珪建議薩鎮冰擔任海軍水師統領,也就是現在的海軍總司令。不過薩鎮冰沒有擔任,後來葉祖珪等人被開除後,薩鎮冰開始擔任海軍統領。
  • 中宣部授予李浩「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記者張玉清、張汨汨)近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李浩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薩鎮冰晚年生活雜記
    薩鎮冰(1858-1952)福建福州人,字鼎銘。薩氏的名字,在福州,在福建,在國內外,特別是在海軍界,大家都很熟悉。他早年在英國學習海軍,清末任海圻艦長,北洋海軍提督等職。 薩鎮冰福州舊居,福州泉山仁壽堂一生勤勞簡樸 薩老的故鄉是蒙古的雁門關,那是他始祖發祥的地方,但他是在1858年誕生在座落於福州舊時楊橋頭河墘的故居,那時候家境非常貧困。
  • 學習時代楷模 踐行榜樣精神
    為宣傳褒揚他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追授拉齊尼·巴依卡同志「時代楷模」稱號。裕民縣各族群眾通過網絡、電視觀看拉齊尼·巴依卡時代楷模發布儀式。3日晚,江格斯鄉喀拉克米爾村村民馬建林和愛人守在電腦前,通過網絡直播觀看「時代楷模」拉齊尼·巴依卡先進事跡發布儀式。
  • 又一「遵義兵」成為陸軍楷模
    繼「排雷英雄戰士」杜富國成為陸軍首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後,又有一名遵義籍軍人走進了這個陸軍的最高榮譽殿堂。「雪域煉筋骨,極地礪魂膽。出川西平原入藏東高原,潛心研戰為勝戰;從山步連長到合成營長,攥指成拳鑄鐵拳。新時代一線優秀指揮員,身在前沿、贏在前沿!」
  • 朗讀者|寫給軍人
    小時候,我就特別敬慕軍人。長大後,敬慕之情更是與日俱增軍人的服裝,顯示出他們威武的氣質;軍人的步伐跨出其特有的剛毅;軍人的肩上,挑著祖國的安全,人民的希望。      自我的文學作品在甘肅人民廣播電臺以及各類報刊雜誌上發表以來,我結交了許多不曾謀面的軍人朋友。其中有一位在甘肅張掖服役的解放戰士曾寫信告訴我:「……別把軍人看得多偉大,多剛強。
  • 梅江村舉行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儀式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之家牌的決策部署,大力弘揚擁軍優屬優良傳統,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
  • 戎裝不再,初心不改,安邦總經理夏秋江:最美退役軍人的風採
    2021年1月29日下午,恩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萬亨東,恩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李曉玲局長、皮興崗一行來到恩施安邦保安服務公司,為公司總經理夏秋江同志授予「硒都楷模•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並做了深入交談。
  • 軍人公墓進入落地階段
    退役軍人事務部1月11日披露,軍人公墓規劃建設座談會近日在廣西南寧市召開,退役軍人事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錢鋒出席會議並講話。去年3月,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後,新組建的退役軍人事務部明確了這樣一項職責:負責烈士及退役軍人榮譽獎勵、軍人公墓維護以及紀念活動等。
  • 林鵬:退役軍人服務路上的拓荒人(短片)
    林鵬,在襄陽市穀城縣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為「老班長」們搞服務。之前,在民政局工作,2018年11月,谷城退役軍人事務局掛牌成立,他就調過來了。沒想到,一來,就接到一個棘手的活兒。局長讓他組建縣、鎮、村三級退役軍人服務體系,把「娘家人」的溫暖送到每一個退役軍人身邊。壓根沒搞過,頭都大了,回家還跟愛人鬥過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