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要放棄核航母?5萬噸兩攻艦代替10萬噸超級航母,忽悠誰呢

2021-02-13 利刃號

(全球最大的福特級航母)

據參考消息1月23日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20日發表了戴維·阿克斯的題為《什麼可以取代美國航母?》的文章。在文章中,阿克斯表示美國政府和軍方高層目前面臨選擇,到底是建造更多巨型核動力航母,還是在小型非核(常規)動力"輕型航母"上"加倍下注"。

其實這已經不是美國政府和軍方高層公開質疑超級航母了,早在1948年美國軍方就發起了著名的"十字路口"行動,也就是後來著名的"比基尼核試驗"。美軍在太平洋比基尼環礁附近分別以空爆和潛爆兩種方式進行核武器測試,然後對外宣稱在核武器時代,"航母是漂浮在海上的鐵棺材"。以此誤導當時自己最大的敵人蘇聯。

("十字路口"行動中,水下核爆壯觀而恐怖的畫面)

在1970年代,美軍本來已經建成了10萬噸"尼米茲"級超級航母,但是卻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尼米茲"級航母太過龐大,因此目標明顯,容易遭到攻擊,"根本不實用"等等。進而鼓吹發展4~5萬噸可以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輕型航母,美國人稱其為"制海艦",並由五角大樓牽頭,拿出多種方案,再一次成功忽悠了蘇聯高層。

(美軍尼米茲級航母與兩棲攻擊艦大小對比)

可以說,每隔十幾、二十年,美國就會上演一波"航母無用論",這幾乎成為美國五角大樓和美國海軍的"傳統節目"。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美國一邊忽悠其他國家,自己卻不斷加緊開發全新的大型航母。例如在1946年忽悠了蘇聯之後,美國開發了"福萊斯特"級常規動力航母、"小鷹"級常規航母和"企業"級核動力航母,同時對"中途島"級航母進行了大規模改裝,將其升級為大型航空母艦;在1970年代成功忽悠蘇聯發展"基輔"級輕型航母后,美國隨後開始大規模列裝"尼米茲"級超級航母。由此不難看出,美國軍方從來都是"說一套、做一套",如果聽信他們說的話,那肯定會"跑偏",蘇聯在這方面足足被美國忽悠了30年,等到醒悟過來,國家已經接近崩潰。

(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具備強大的航空作戰能力,具備客串航母的基本條件)

同樣,如今的美國又把這套老劇本拿出來想再如法炮製一番。這一次,可以說美國軍方是實實在在下了大本錢。因為美國軍方這一次的論調是說,滿載排水量約5萬噸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可以客串航空母艦,承擔遠洋戰備值班任務,這樣可以大大節省美國航空母艦的部署使用強度,並且,"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確實也具備相當強大的海上制空能力。在完全執行航空任務時,"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可以攜帶大約22架F-35B型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由於技術的進步,如今的F-35B雖然是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但是該機是一款五代隱身戰鬥機無疑,對於各國當前列裝的四代、四代半戰鬥機有技術上的優勢,這和當年的"海鷂"戰鬥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美軍為了"戰略忽悠",在建造"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1號艦和2號艦時,乾脆真的取消了該艦的塢艙,作出一副要客串航母的架勢。

(滿載F-35B戰鬥機時,"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戰鬥力甚至高於一般的輕型航母)

從美軍自身的角度上說,使用兩棲攻擊艦或者"輕型航母"用來部分替代現役的超級航母,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省經費,並且能夠滿足美國海軍355艘軍艦的總體規模。儘管美國國會已經批准,允許美國海軍重新恢復到12艘航母的編制,但是如果不設法調整航母戰鬥群的規模,美國海軍可能只能維持11艘航母,因為美國國會批准美軍航母建造計劃的同時,並沒有增加美國海軍的造艦經費,而目前的福特級航母,每艘的造價高達130億美元,即使是美國海軍也很難承擔如此高昂的建造費用,而相對而言,"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造價就便宜得多,每艘平均約為40億美元,而且該艦還能攜帶超過20架的F-35B型戰鬥機,客串輕型航空母艦毫無問題。

(福特級航母固然先進,然而實在是太貴了……)

從戰略上說,美國海軍即使真的使用"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客串航母的話,對美國海軍全球戰略的影響也不大。這是因為,美國的衰落並非是絕對衰落,而僅僅是相對衰落。美國和歐洲、俄羅斯、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之間的差距依然在拉大,僅僅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經濟差距在縮小。

而且放眼全球,除了中國的殲-20戰鬥機外,沒有其他戰鬥機能夠有效對抗美軍的F-35型戰鬥機,即使是俄羅斯的蘇-57,也存在隱身技術方面的缺陷,所以F-35B對於蘇-57依然有一定的技術優勢,而且蘇-57今年才剛剛交付第一架量產型,等到2028年才能交付76架,而F-35戰鬥機即使在2020年受新冠的影響,其產量也沒有少於120架。所以"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憑藉著F-35B戰鬥機已經可以在除中國外,世界任何國家的海岸線附近耀武揚威。

(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南年西北風!中國就是要發展航母,而且是大型帶彈射器的航母)

雖然不知道美國五角大樓本次推出的"兩棲攻擊艦客串航母"方案,是否是美國政府新一輪的"戰略忽悠",但是這個方案對於世界除中國外的其他所有國家確實都有效,也就是說,也許美國人這次可能真的會依照這個方案做出嘗試:在世界其他非熱點地區部署搭載了F-35B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充當航母執勤。而在西太平洋地區,則集中美國的主要航母,和中國搞軍事對峙。不過,不管美國人怎麼想,我們中國不是蘇聯,我們的航母建造計劃是不會因為美國人指手畫腳而做出任何改變的,畢竟,中國不是蘇聯,我們有自己的打算。

相關焦點

  • 055要裝東風26?萬噸大驅配航母殺手,超級航母還有活路嗎?
    去年建國70周年閱兵式上,我國公開展示了東風-21D和東風-26兩款大型反艦彈道飛彈,展示了中國反航母作戰最頂尖的武器裝備,也讓全世界為之震動,如今有傳聞稱,這兩款目前世界頂尖的反艦彈道飛彈即將裝備055大型驅逐艦,這會是真的嗎?
  • 排水10萬噸的中國首艘核航母多牛逼,PK美軍福特級超級航母
    據美媒曝料,中國003型航母(首艘核航母)本身排水量約為9萬噸至10萬噸,搭載70至100架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並具有多個飛機升降舵和一個超級艦島
  • 觀察丨中國萬噸執法船來了,這是要「撞沉敵艦」嗎?
    再看下這兩艘艦的航行狀態:(海巡09先用效果圖代替)所以,就有不少媒體稱其」滿載排水量可達1.3萬噸」,這樣等於和055相當。不過單就25節來說,也要比海警2901和3901要快上3節。可別小看增加的這3節,雖然夠不上055的30節,但也達到了一個」重要標準」。舉個例子:我國的」航母奶媽」——901型綜合補給艦,就是因為航速可達25節,所以能全程伴隨航母戰鬥群。
  • 中國「055版」萬噸執法船將服役,這是要「撞沉敵艦」的節奏?
    1月1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宣布,我國自行研製的首艘萬噸級海巡船將於今年年中正式列編,由廣東海事局管理。看到」萬噸級海巡船」,這個詞,大家肯定會想到幾年前服役的萬噸海警船,2901和3901,「世界最大海警船」是他們的標誌性頭銜。
  • 遼寧艦每天消耗12噸食物,人均12斤,是什麼原因讓水兵胃口大開?
    這些複雜的高強度工作,使得航母艦員的體力精力消耗也成倍增加,這就需要有個良好的海上生活保障系統。其中夥食保障最為重要。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從2012年正式服役至今已有5年,夥食保障系統是遼寧艦作戰保障大系統的重要模塊之一。早在2012年,遼寧艦入役時央視採訪艦長張崢:「艦上僅從食物來說,一天消耗食物要達到10噸到12噸,產生垃圾也以噸計算。
  • 核航母換一次燃料能航行100萬海裡,與常規航母誰更划算?
    導語:核航母換一次燃料能航行100萬海裡,與常規航母誰更划算?
  • MK48重型魚雷1000萬美元一枚,按照噸價算比洲際飛彈還貴!
    那麼到底誰最貴?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倒是可以按照單位重量的價格換算,再進行對比。比如一輛一流的三代主戰坦克60噸,採購單價在600萬美元,單位噸價10萬美元。一艘航母10萬噸,單純船體的採購單價在130億美元,單位噸價13萬美元。一艘神盾1萬噸,國際採購單價一般在15億美元,單位噸價15萬美元。一枚戰斧飛彈大約在1.5噸,採購單價200萬美元,單位噸價133萬美元。
  • 中國未來核航母初探,載機80架排水量超過10萬噸!總體性能和福特持平
    航空母艦作為國之重器,目前世界上能夠擁有和獨立製造航母的國家寥寥無幾。截至今年,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之中,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僅有9個,其中擁有大型航母的國家只有美、英、中、俄4個國家。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就更少了,目前世界上只有美、法兩個國家擁有核動力航空母艦,美國核動力航母獨佔鰲頭,擁有11艘核動力超級航母,還有三艘在建航母,後續計劃建造6艘核動力航母。
  • 超級巨艦的悲慘結局: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航母的唏噓艦生
    【話說軍世】在世界航空母艦的發展史上,核動力航母是目前「進化」的最高等級,自二戰成為海戰主角後,世界上造過許多航母,不過除美國外,目前只有法國擁有一艘核動力航母,實際上歷史上也曾建造過一艘核航母,可惜它坎坷的艦生,只留下了唏噓和感嘆。
  • 排水量8萬噸的超級航空母艦,吐血大甩賣了,1美分一艘!
    8萬噸超級航母吐血大甩賣了,1美分一艘。美國海軍決定以每艘1美分(沒錯,你沒看錯,是一美分)的價格將退役封存十餘年的滿載排水量8.1萬噸的「小鷹」號和「約翰·甘迺迪」號超級航母出售給拆船公司。此舉標誌著美國海軍歷史上曾經的「強大無比」的影子航母艦隊,也就是退役封存的大型航母艦隊,到今天將不復存在。
  • 中國18萬噸超級航母露真容,世界第一艘雙體航母,戰鬥力比美軍強
    當前,遼寧艦已經具備真正戰鬥力。中國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也已經完工下水,交付海軍只是時間問題。此外大型電磁彈射核動力航母也在有序推進。但也有媒體報導稱,中國未來或許將建造一艘超級航母。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稱,中國未來將會打造一艘排水量達到18萬噸級的雙體超級航母,這一消息引起了巨大轟動。
  • 中國最新型航母排水量11萬噸核動力驅動,連美國人都驚動了!
    在國產航母接近試航之際,國際上的目光已經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了中國下一艘國產航母上。5月5日,美國《國家利益》以此為題刊文稱,過去10年,中國邁出大步,獲得和改良了一艘蘇聯老航母,在建一艘同款的新航母。對於美媒分析的003號航母使用核動力,排水量超過11萬噸的說法。米粒兒認為,從航空母艦的大小來看,「遼寧號」航母的排水量是65000噸,採用最新技術的001 A型航空母艦的排水量約為70000噸,因為國產航母較多的採用了遼寧號的技術,而採用直通甲板的002型航空母艦的排水量將上升到80000噸左右。
  • 川普想讓航母換回蒸汽彈射,忽悠誰呢!
    最近川普興奮勁來了,展開了瘋狂的「忽悠」行動,竟然口出狂言:美國的航母不搞電磁彈射了,要改回蒸汽彈射。
  • 2030年中國海軍軍艦清單:10萬噸核動力航母2艘,055型驅逐艦20艘
    但是很顯然的是,中國海軍的造艦狂潮還遠沒有到停止的時候。近期社交媒體流傳一份2030年中國海軍的軍艦清單,勾勒出10年之後中國海軍的大致規模。清單大型軍艦具體如下:  航空母艦:常規動力3艘,核動力2艘(10萬噸);  055型\055A型驅逐艦(1.2萬噸):16~20艘;  052D\052E型驅逐艦(七千噸):36~40艘;
  • 日本萬噸「宙斯盾」艦不簡單,「八八艦隊」走向巔峰
    其中三妹"羽黑"號於1929年4月建造完工,排水量10000噸,最大航速35.5節,主炮為5座雙聯裝合計10門203mm火炮(改裝後)。太平洋爆發後於1941年12月在菲律賓方向首次參戰,整場戰爭期間四處奔波,先後參與過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等大型戰役,幾乎打滿全場。
  • 首艘大平板8.8萬噸起步,最小也比小鷹號大6000噸,上不封頂!
    全艦長度都在323.6米;輕載吃水10.8米,滿載吃水11.4米;飛行甲板尺寸,長318.8米,寬76.8米;水線長度大約307米。這些指標,本身在建造前就定準了的。但是最終成型後4艘的實際測量噸位卻有明顯差異。4艘中有3艘標準排水量是61174噸;唯獨CV66是60100噸。
  • 張召忠說 | 中國共享單車用鋼30萬噸夠造5艘航母!這個梗在網上瘋傳,快來圍觀
    看看印度航母的內部組合:發動機是美國的、雷達是以色列的、艦載機是俄羅斯的米格-29K、艦體結構鋼材是俄羅斯提供,裡裡外外從設計到關鍵設備全是外包,印度整個就是一個代工地位。說到這個艦體結構的鋼材,「維克蘭特」號航母下水三次也著實是沒辦法。之前為了保證「維克蘭特」號的工程進度,印度曾向俄羅斯購買了1000噸特種鋼材。
  • 4年造艦超過中國1萬多噸!
    近日,英國老牌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發布最新統計報告,對中國海軍2014年到2018年4月的造艦規模進行了大數據分析,結果卻既在意料之中,又有意外發現。意料之中的,是中國海軍4年來下水戰艦約67.8萬噸,超過同期的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韓國、西班牙等地區海軍強國。但中國卻不是這一時期造艦最多的國家,甚至不是位於第二的國家!
  • 重大事件;7萬噸裝甲艦,被俯衝轟炸機灌頂,魚雷機擊沉,美軍記住一個教訓
    在航空母艦發現以前,水師的王牌即是領有厚重裝甲和巨炮的戰列艦,誰的裝甲更厚重,誰的火炮射程更遠口徑更大,非常大水平上就會佔有上風。而大和級戰列艦現實上即是這種頭腦引導下,日本水師變成非常強兵艦。從紙面數據看,大和級是統統的戰艦王牌,昔時的戰列艦裡險些沒有敵手。大和號的滿載排水量為72810噸,火力空前壯大。
  • 剖析二戰日本海軍超級航母信濃號
    按比較通行的說法,信濃號載機量為烈風艦戰18+2架,流星艦攻18+2架,彩雲艦偵7架(加號後數字為拆散的備份機,彩雲艦偵採用甲板系留),合計43+4架。造艘7萬噸的巨型航母,帶著47架飛機,這是為了玩勺子去嗎?當時美軍主力航空母艦埃塞克斯級,滿載排水量也就3萬多噸,載機數是91—100架。不說戰爭後期美軍一個特混編隊都是好幾艘航母,就是單挑這也打不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