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制度體系改革,組團來了。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戰鬥力。」
依靠科學系統,健全完善的法規體系實施精準化管理,把管理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尤為重要。
特別是火車頭的管理,比如軍官的管理體制。
剛剛,涉及到軍官制度體系管理的配套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拉個清單---
1.《現役軍官管理暫行條例》。
2.《現役軍官選拔補充暫行規定》。
3.《現役軍官教育培訓暫行規定》
4.《現役軍官考核暫行規定》
5.《現役軍官晉升任用暫行規定》
6.《現役軍官交流暫行規定》
7.《現役軍官退役暫行規定》
8.《現役軍官待遇級別管理暫行規定》
9.《專業技術軍官管理暫行規定》
10.《關於推進軍官崗位管理的意見》
11.《關於推進軍官職業發展路徑管理的意見》
12.《關於規範軍官制度改革中等級轉換辦法和過渡政策的通知》
具體涉及到軍官管理、選拔、教育培訓、考核、晉升任用、交流、退役、待遇、級別、崗位、路徑、等級,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軍官職業化的前奏,軍官制度體系的「打包式」!
單從12個公布的名稱來看,幾乎涵蓋了軍官職業生涯的管理體系,緊前出臺的配套政策,是具有歷史的厚重感,也在逐步推進軍官職業化的前景規劃。
可以看出,此次配套政策的施行,圍繞的方向,用一句話概括---著眼建立中國特色軍官職業化制度,調整重塑軍官等級制度,創新完善軍官分類管理、服役、職業發展管理、待遇保障等制度。
總得來說,用四個「注重」可以引申一下:注重「應措施」與「軟手段」結合,注重科學理論與先進技術融合,注重統一創新與分類管理並重,注重管理手段與路徑發展統一。
再具體一點,用三個「化」可以明確了軍官制度體系的導向性:
專業化、精細化、科學化。
特別是此次《現役軍官管理暫行條例》及相關配套法規的印發,對軍官的地位、基本條件、來源和培訓、考核晉升、交流迴避、任職和服現役的年齡年限、工資福利待遇、退役安置等政策制度作出了具體的規定,為加強新時代軍官隊伍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支撐。
「手中一管墨,心中墨一桶。」
任何配套的政策,都是有上下篇章,落實到管理上,「手與心」的統一結合很必要,當前配套政策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軍官未來走向職業化的一個探索。
眾所周知,前段時間,軍銜制為主導的職業化靴子終於落到了基層。當時,職務副營、技術11級以上的軍官可以套改為少校,算是個很好的紅利。
但,不得不承認,現在軍官有很多新的情況,戰士也是一樣,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一個是把別人的錢袋裝進自己的口袋,一個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腦袋。
隨著軍官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比如,此次配套的12個制度,任何一項都關乎軍官當下的前景發展,與職業構想,也能感受到,完善軍官的配套制度,是特定時機和環境下的一次革新,一次調整,一次布局。
所以,立足當下的軍官現狀,緊前出臺配套政策,就等於讓軍官「心中有墨水」。當然,也要看到,配套政策的管理,立足軍官人才實施一體化管理,戰略層面要靠懂管理的專家,基層部隊主要靠會管理的軍官。
隨著軍改的不斷深入,涉及到軍官制度配套政策的跑步到來,從大方向來看,軍隊建設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特別是軍官崗位分工的精細化,需要更多技能的職業化人才。只有這樣,才能集約人才資源,保持指揮與技術崗位的相對穩定性,提高人才利用效率,降低人才使用成本。
我們在2018年建立了軍轉幹部文職制度體系,士官從之前的士官長制度延伸拓展如今「官改士」的士官參謀、士官幹事、士官助理員,都是集大成於國家和軍隊的改革步伐。可以看出,官職業化是這些系統性、配套性改革的「水到渠成」之果,而非「突如其來」的激進冒進。
只有當出口關係理順、各層次職業化人才初步形成梯隊之後,軍官職業化才能全面落地並發揮作用。當然,這並不影響在一些個別領域、區分先後地推進一些相關政策的先行。
這次制度設計,我們感到,有5個方面的考慮和趨勢:
一是,建立軍銜主導的等級制度,把軍銜作為反映軍官能力的主要標尺,基於軍銜構建軍官管理制度體系。並作為系統設計和安排軍官的服役年限、培訓交流、選拔任用、待遇保障以及退役和安置等各項制度的基礎。
二是,建立和實行嚴格的任職資格制度,把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條件資格化、要素化、剛性化,確保軍官上任即勝任。
三是,設計發展路徑,就是軍官什麼時候該入校培訓、交流任職,具備什麼經歷能夠走到什麼位置,什麼情況下需要退役等,將有清晰的發展路徑。
四是,待遇保障提擋升級。軍官以高昂的從業代價和特殊的軍事勞動,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國家和社會理應給予軍官崇高的社會地位和聲望,並保障軍官享有與其地位、使命、實績相稱的待遇保障。
五是,退役安置更加科學。職業化條件下,軍官依法服役的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將組織需要和個人意願有機統一起來。軍官只要願幹、能幹、幹得好,一般都能長期穩定服役,並且退役後的安置方式與軍官服役表現掛鈎,服役年限長、貢獻大,安置上將會有更多選擇,獲得更好保障,以此減少軍官的後顧之憂,增強職業安全感。
當然,可以預見的是,各銜級最低服役年限和最高服役年限可能會有所延長,並採取按照職稱確定具體服役年限範圍的辦法。
路線確定之後,軍官就是決定因素。
從歷史上看,配套政策的落地實施,成敗往往繫於吏治。正風肅紀、清理流毒以來,我們的思想領域和軍官隊伍有了很大改觀。
當然,也有基層反映出一些棘手問題,正在突破和解決:
比如,一是,邊遠地區服役的軍官職業相對艱苦危險以及工資待遇與付出相比不成比例的問題;二是,軍事職業缺乏職業設計規劃、個人無法進行有效的職業規劃;三是,以及職業培訓缺少軍事職業針對性、基層幹部囿於事務性工作無法接受高質量的培訓;四是,知識與學歷並不能直接與個人成長和利益掛鈎等問題,都會影響軍官職業化的進程,或者是並不能保證實行職業化之後就一定能招到、留住部隊需要的人。
衡量一次制度改革是否成功,標準可能有多種多樣,但是最根本的一條,是看經過這種改革的軍隊能否經得住戰爭的考驗。
當然,以軍官為職業、有著更完備的職業規劃與職業待遇,再一個是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突出,勝任軍事職業;還有一個就是職業精神,包括對榮譽的追求與熱愛,更加敬業與自律,富有職業操守。
一言以概之,就是在敬業與專業的基礎上實現樂業,是軍官未來面向備戰打仗的首要。
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我們相信,這是一次軍官職業的重大突破!
新年第一天,新年新氣象,相信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