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電站響起漏水警報,洩露總量超過110噸,釋放一個危險信號

2021-02-08 網易

2021-01-14 18:33:04 來源: 要塞陣地官方

舉報

  世界上能夠製造核武器的國家並不多見,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是核大國,而且在法律上被承認,當然,全球所有的國家都非常清楚核武器的威力,特別是遭受核武器攻擊的國家,比如日本,日本也是當今世界上惟一的受到核武器實戰攻擊的國家,當年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兩座城市投放了「小男孩」「胖子」兩顆原子彈,使得兩座城市損失巨大。

  日本雖然不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是日本也是擁有核電站的,其實擁有核電站的國家往往是具備製造核武器的能力的,日本作為戰敗國是不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的,更不要談核武器,但是日本作為美國的盟友,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美國對日本的政策也是發生微妙的變化。近期,日本媒體曝光出了一則消息,位於靜岡縣的濱岡核電站響起漏水警報,洩露的總量超過了110噸,向外界釋放了一個危險信號。

  

  濱岡核電站發生漏水事件

  還記得在2011年的時候,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洩漏,對於日本來講,那是繼地震之後帶來的又一大損失和威脅,時至今日,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排放都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現在,日本媒體又曝光出濱岡核電站發生事故,不過這一次還比較幸運,因為洩露的不是核廢水,而是消防用水。據悉,本次發生洩水的是濱岡核電站一號機組,總共洩水量大約是110噸。

  

  在110噸當中,約有十五噸流進了核反應堆裡,當警報響起之後,日本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們才發現核反應堆建築已經積滿了消防用水,隨後他們採取了進行調水措施。據悉,當時的1號機組進行著廢爐作業。這件事情發生在凌晨時分,其實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時的核電站工作人們失職,據了解,濱岡核電站內部懷疑在夜裡值班的工作人員打瞌睡,或者是不在1號機組附近,疏忽了相應的工作進程,從而造成了事故,當然,這還只是外界的猜測。

  

  幸虧不是核廢水洩露

  日本媒體在報導此件事情的時候,也是長嘆一口氣:幸虧不是核電站核廢水的洩露,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核廢水一旦洩露到外邊,那產生的影響是不可挽回的,雖然這些核廢水也已經進行了降低氚濃度的處理,但是依然存在輻射的威脅,當年人們已經看到了核洩漏之後,生物的變異,這種變異同樣適用於人。

  不得不說,核電站的工作人員是需要時刻警醒的,沒有人能夠保障不發生洩露事故。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洩露其實已經給日本包括其他國家的核電站工作者們一個很大的教訓,對於核電站的管控一直是很嚴格的一件事情,一般的人員是不被允許進入核電站的。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在進行作業的時候,是必須身穿防輻射服的。

  

  這一次洩水事件沒有造成任何的外界的損失,但是到是給這些日本工作人員們很大的教訓,靜岡縣政府也就洩水事件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相關的管控,現在已經對涉事的工作人員進行警告和相應的處罰,這樣的懲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據悉,除了十五噸消防用水流入到核反應堆之外,還有95噸的水流到了為核廢水而準備的水槽裡。

  

  對於擁有核電站的國家,核電站的管理是一定要到位的,一旦發生事故,往往誰都承擔不起。現在日本濱岡核電站只有加強相應的防控措施才能夠避免此次事件的再次發生,同時也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養,他們的懈怠也會成為引發事故的原因之一,這些都是人們需要注意的。這次事件給其他國家再一次提了個醒。

  參考資料: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強震再襲日本東北部,福島第二核電站冷卻水輕微洩漏
    日本氣象廳官員鐮谷紀子在14日凌晨的記者會上表示,此次地震或為2011年「3·11」大地震(即東日本大地震)的餘震。近兩三天乃至一周內仍可能發生強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太平洋地區發生芮氏9.0級地震, 震中位於北緯38.1度,震源深度約10公裡。日本氣象廳當時發布了海嘯警報。根據後續研究表明海嘯最高達到23米。10年前的那場強震傷亡超過5萬人。
  • 「最強颱風」重創日本,列車被淹,福島第一核電站發多次警報,超市被一搶而空
    在首都以北的福島,東京電力公司(Tepco)報告說,監測福島第一核電站水的傳感器出現了不正常讀數。該核電站在2011年的地震和海嘯中受損。「至於停電、停水、交通停運等問題,我們將全力爭取早日恢復……我們要求公眾對山體滑坡和其他危險保持警惕。」日本氣象廳(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發布了包括東京在內的12個地區的最高警報,氣象模型預測,這場巨大的風暴在登陸後將繼續沿著西北方向移動。
  • 日本突然宣布一個大動作!可怕!
    根據日本方面報導,日本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23萬噸核汙染水稀釋後排入海中。100萬噸核汙水,所需要的處理費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日本方面捨不得。目前,核汙染還被儲存在日本福島縣的儲水罐裡。谷歌地圖就能看得到:
  • 揭秘|福島核洩露整整8年!日本向世界隱瞞了真相
    由於海嘯引起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一系列設備損毀、堆芯熔毀、輻射釋放等核能災害使得這場該震災成為日本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經濟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在2011年的地震和海嘯中,大約1.85萬人死亡或失蹤,超過47萬人被迫離開家園疏散。截至2019年1月,仍有超過3.2萬人沒有返回家園。
  • 警報響起,「解放軍打過來了」
    9月21日是臺灣防災日,但在昨天(20日)下午,臺東市區就突然響起防空警報,持續了十幾秒。臺媒稱,由於正值解放軍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防空警報讓島內許多人嚇了一大跳,有人甚至懷疑「解放軍來襲」。臺東有人下午4點50分左右聽聞防空警報大作。防空警報器示意圖。
  • 對馬海峽警報響起,海軍054A護衛艦現身,日本戰鬥機上躥下跳
    面對中國和俄羅斯轟炸機的聯合行動,日本航空自衛隊多個基地警報響起,派出了多款戰鬥機對於中俄轟炸機進行了監視和伴飛。中國和俄羅斯在2019年已經進行過一次轟炸機的聯合戰巡,在2020年12月份的行動的規模和範圍更大,期間中國和俄羅斯的轟炸機還前往了西太平洋進行遠海訓練活動。
  • 中國150噸巨型鍛件建造成功,核電站最大難題被解開
    中國150噸巨型鍛件建造成功,核電站最大難題被解開作為一種新型的能源物質,核能的威力是巨大的,然而提到核能源的利用,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核武器的毀滅性作用,在歷史上美國曾經在日本境內投放核彈,給當地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損失,經歷了多年的時間才有所緩和。同時世界上知名的核洩漏事故,也讓很多人談「核」色變。那麼為何如今人類研究沒有徹底放棄核能源呢?
  • 日本地震後續影響!福島核電站反應堆的冷卻水位持續下降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兩個機組安全殼內水位出現下降。洩漏的冷卻水被研究人員認為仍然留在反應堆機組所在的建築物內,因為並沒有發現任何產生外部影響的信號出現。」2011 年,一場裡氏 9.1 級的強烈地震和隨之而來的海嘯破壞了福島核電站的冷卻系統,這導致三個反應堆的堆芯熔化,核燃料落入主安全殼的底部。對此,Keisuke Matsuo 說:「東京電力公司將會密切監測密封容器底部的水和溫度。」
  • 日本的47噸鈽可造6千枚核彈
    《日本經濟新聞》日前披露稱,日本鈽材料儲量已超過47噸,遠超出核電站所需,如用於製造核武,可生產6000多枚原子彈。
  • 我闖入了世界上最危險的禁區(車諾比攝影展&分享會)
    1986年,烏克蘭北部車諾比的核電站發生爆炸,其輻射量相當於4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8噸多強輻射物質洩露,事故發生後,共有264萬烏克蘭人遭受核輻射侵害,10萬人失去家園。相鄰的白俄羅斯23%的領土受到汙染,6000平方公裡土地無法使用,400多個居民點成為無人區,這場核事故被稱作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 11月1日上午警報聲響起!請勿驚慌
    試鳴信號:09時30分發放預先警報:鳴36秒,停24秒,反覆3遍,時間3分鐘;09時38分發放空襲警報:鳴6秒、停6秒,反覆15遍,時間3分鐘;09時46分發放解除警報:連續長鳴3分鐘。之所以定在這一天,是因為湖南有幾次與防空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11月份,一是1937年11月,日本飛機第一次空襲長沙;二是1938年11月,湖南首座城市嶽陽淪陷;三是1940年11月,湖南舉辦了首次防空節;四是1941年11月,日本侵略者在湖南常德空投細菌彈。
  • 新華社記者「冒死」親測福島,日本核輻射有多嚴重?
    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但日本方面聲稱,福島輻射值處於正常水平。日本是中國遊客出境遊的一大選擇,2016年估計約有640萬人次到訪日本。福島核洩漏疑雲再起,在網友中引發爭論:
  • 2月15日周一晚6點20分,新加坡全島公眾警報系統將會響起警報!警報聲長達一分鐘~
    每年的2月15日是新加坡的全面防衛日Total Defence Day,民防部隊將於當天傍晚6時20分通過全島公眾警報系統啟動鈴聲警報。聽到警報時,公眾可以通過任何廣播電臺頻道,收聽重要民防信息。「重要信息」警報聲將長達一分鐘,公眾無須驚慌。
  • 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已33年,這座「死城」禁區部分開放,將接待觀光團(膽小者勿入)
    4號反應堆發生嚴重爆炸,8噸多強輻射物質洩露,其輻射量相當於4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甚至那些生活在禁區以外的動物,包括一些遠至德國的動物,仍然顯示出異常和危險的輻射水平。9、反應堆內仍有大約200噸放射性物質,車諾比爆炸被列為國際核事件規模的7級事故之一,另一個是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災難。
  • 夜間警報響起!舟山以東140千米東海衝突,日本驅逐艦被撞出破洞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在2020年3月30日夜間8點左右,在距離日本鹿兒島以西650千米的東海發生了衝突,一艘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舷號為172的島風號驅逐艦和一艘中國的漁船相撞
  • 日本悄悄排放的近130萬噸核廢水,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世界上最嚴重的事故之一,日本福島核電站洩露。而如果這些核汙水被直接傾倒進太平洋,影響的絕不僅僅只是日本及周邊的海域,太平洋以及其他各大洋都將面臨淪陷的危險。德國頂級海洋科學研究機構,就用電腦模擬了核汙水的擴散。藍色為輕微輻射,紅色為高劑量輻射最終,我們也要為之買單。
  • 福島發生M7.4級地震 核電站冷卻水循環系統短時停運 & 東京澀谷「青之洞窟 SHIBUYA」
    日本時間22日5:59分左右,福島縣海域發生M7.4級地震(最初發布時為M7.3),最大震度5弱,震源深度約30公裡。
  • 中國23座核電站位置被鎖定,日本花費20年繪製精密地圖,到底有何目的?
    然而在此次福島核電站事故中,日本並沒有吸取到什麼教訓,反而一直試圖將超過120萬噸核廢水直接排入大海,以減輕福島核廢水的存儲壓力。同時日本福島核電站的善後工作進展也極為緩慢,熔融反應堆至今依然沒有被拆除。
  • 琉球以南警報再次響起,美軍藍嶺號指揮艦逼近,專家:麻煩剛開始
    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就獲得了在第一島鏈的永久駐軍權,目前美國在日本和琉球就有眾多的軍事基地,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水面艦艇就是以日本為母港,其中包括裡根號航空母艦
  • 「曉以善用」,推動美國的「亞太戰略」,釋放危險信號
    【軍兵堂 2021年01月14 報導】 放到全球這個大環境下,一個國家最不缺乏的就是野心,只不過有的國家將自己的野心「曉以善用」,轉化為了為人民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