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在軍國主義的引領下,日本幾乎侵佔了整個亞洲。
時至今日,我們總能從日本的一些文學、影視、外交關係裡窺視出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大和民族到底是什麼性格,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
有一點值得強調:
這個民族不僅對對手狠,對自己也足夠狠!
筆者在前面的文章《揭秘!這才是安倍晉三辭職的真相!》中簡析過,日本的外交政策是戰略投機,政治和軍事上緊抱美國大腿,但經濟上卻緊靠中國。
一個投機分子不可能得到中美兩個國家的信任,最多也就是利用其價值而已。
在最近《美國再次宣布,對中國這家網際網路巨頭下手!》一文中,筆者寫過,安倍辭任後,菅義偉首訪越南而非美國,主要是因為日本在看到美國主子對中國經濟示緩後,無所適從,只能出此下策。
二戰中,日本一度"所向披靡"。
二戰後,日本經濟也用"工匠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其頑強的生命力。
但一個被閹割的日本,沒有戰略的獨立性,實質上已經在國際舞臺上"腦死亡"了。
更不能妄想恢復昔日"大日本帝國"的強盛。
人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夢想還是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舉個例子:
日本防衛省曾一度將日本地圖倒過來看,這樣一來,日本位於我國的左側,處在大陸板塊的上方(北)。
實際上,日本防衛省的寓意是將自己認定為亞洲的"英國"。
足以看出日本右翼分子的政治野心。
歷史對過去早已蓋棺定論。
一
晴天霹靂
這幾天,全世界被日本政府的一條消息刷爆了。
根據日本方面報導,日本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23萬噸核汙染水稀釋後排入海中。
從2011年開始,產生的大量核汙水遠遠超越了日本方面的處理能力,所以日本只能建設大型汙水儲存設施,將產生的汙水注入儲存設施封存,而且每年產生的汙水也同時注入儲存設施。
這麼多年來產生的核汙水已經達到了100多萬噸,但是儲存設施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預計將在三年以後也就是2022年到達極限。
所以日本單方面稱,核汙染對於本國來說已是不堪重負,準備在2022年秋季開始實施這項計劃。
消息一出,全球譁然!
外媒"炸鍋"!
除了隔海相望的老大哥美國外,各國紛紛質疑並譴責日本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其中,韓國外交部明確表示,政府方面已經啟動跨國應對機制,來嚴格跟蹤日本方面的排汙情況,並要求全球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此進行調查。
日本政府表示,會稀釋後再排入海,達到環保標準。
這種話誰信呢?
標準是什麼?
接受全球科研機構的監測了嗎?
連日本國內漁業協會和福島民眾也強烈反對這一做法。
汙水一旦進入海洋,周邊國家何去何從?
這會讓整個人類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新冠疫情還在歐美各地"肆意虐殺"。
如果日本一旦把一定劑量的核洩漏汙染水排入大海中,會不會導致海洋生物變異?
海鮮還能吃嗎?
這些都需要專業機構的解答。
日本也必須接受監督。
實際上,日本這次排放計劃根據其洋流走向,也會對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西方國家造成重大影響。
但日本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橋頭堡,在西太平洋安全框架裡是西方資本不可或缺的錨點。
日本實質上利用西方面對中國當前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開始向西方要條件了。
當然這樣也會部分解決當下日本的經濟窘境。
因為核汙水的處理需要非常繁瑣的程序,而且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要耗費大量的金錢。
100萬噸核汙水,所需要的處理費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日本方面捨不得。
目前,核汙染還被儲存在日本福島縣的儲水罐裡。
谷歌地圖就能看得到:
針對日本的這項瘋狂舉動,全球頂尖海洋機構德國GEOMAR Helmholtz Centre 對汙水的擴散和危害進行了高精度的計算機模擬。
其中,藍色為輕微輻射汙染,紅色則為警報高危汙染。
這是近60天後的場景,汙染已經明顯放大。
半年後範圍已經非常大了。
按照上述推斷,美國和加拿大受到汙染僅需3-4年時間。
十幾年後,太平洋就被覆蓋掉了。
矛盾轉移到別處,無異於掩耳盜鈴。
自己的問題解決了,但別人呢?
同住一個屋簷下,日本這樣做是想引起世界人民的討伐?
自己搞不定,完全可以找聯合國、世衛組織等權威機構一起商量對策。
這種"破罐破摔"的處理方式簡直是"懦夫"行為!
二
核汙水的始末
時間追溯到2011年3月11日。
這一天,日本發生了9級特大地震。
這是日本歷史上最大的地震,對於局部地區,宛如世界末日。
而當時的福島核電站因為建造設備簡陋,無法應對此次特大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嘯直接衝毀了福島核電站,導致多處地方受損,反應堆無法正常冷卻。
就這樣,含有氫氣的三個反應堆直接爆炸,造成重大洩露,這就是震驚世界的"福島核洩漏事件"。
由於核電站反應堆遭到破壞,200餘噸冷卻水外洩,必須緊急管制。
同時為了應對堆芯熔化,需要大量的水來冷卻核反應堆的溫度,以免造成重大核洩漏風險。
也就是說,需要建立一個循環:
把內部高溫水放出去,重新澆注冷水來冷卻。
放出去的水就是要處理的核汙水。
據統計,每天需要的冷水達到上百噸。
問題來了,每天需要這麼多水,還要確保排放,這上百噸的水進入核反應堆後會被核汙染,怎麼處理?
於是我們看到了上述那些密密麻麻的儲水罐,就像電子內部元件。
日本政府知道,如果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該地早晚有被放滿的一天。
就算放到福島以外的地方,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畢竟有一定的汙染,總不能讓整個日本都處於"被汙染"中,那跟自殺有什麼區別。
因此才決定稀釋後向海洋排放。
看看這個發言人的表情,一臉的"生無可戀",亦透露出一絲詭異。
此前,日本想了很多解決方式,主要是:
1、用高溫轉化為水蒸氣
把廢水放進超大型的鍋爐裡燒,這樣水就會化為水蒸氣,消失在空氣中。
這樣一來,空氣就受到極大的汙染。
2、電解
我們都知道,水在電的作用下可以分解為氫氣和氧氣,然後釋放到大氣中。
但電解需要消耗極大的電量,根據目前日本的電力供應水平,需要消耗很大的資源。
3、稀釋到海洋
這是現在公布的方案。
4、融合到地下掩埋
加入水泥,廢水,攪拌成水泥塊後埋入地下。
但這個方式對土地資源的消耗也非常大,日本本來土地就非常寶貴。
5、直接埋在地下深處
打一個幾千米的地洞,用管道將核汙染水輸送到裡面。
這個方法,會極大地汙染地下水。
就這樣,日本算來算去選擇了第3種,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稀釋後的汙水交給海洋處理,省時省力。
然而,這個方法也是治標不治本。
這些核汙染水一直產生,就一直排放到海洋裡嗎?
地球生態怎麼辦?
對海洋一點損害也沒有嗎?
此前有媒體報導我國海關截獲了部分日本"輻射海鮮"。
加拿大三文魚體內檢測出了銫-134(核事故汙染物)。
美國西海岸也發現了銫-134。
就連白令海峽也出現了福島核汙染物。
早在2015年,有媒體就報導了福島未成年人甲狀腺癌發病率是日本全國水平的50倍!
世衛組織也發布了提醒。
今年,美國調查機構曾入駐福島進行取證,發現核電站外的輻射依然超標,測量儀發出撤離警報。
今天,我們可能並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不達標的核汙染水流入到了海洋中。
三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寫過一段話:
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我們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
達爾文也說過:
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2020年本就是命運多舛的一年,新冠病毒、伊波拉病毒、瘟疫、蝗蟲災害、山林大火、核廢水……
2020年之前,大家都憧憬著"2020"的到來,因為這是百年一遇的雙數年。
但如今的一切仿佛在告訴我們:
地球生病了,有很多問題需要人類去自省解決。
對大自然的貪婪、自私、欲望,總會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反噬。
從伽利略,到牛頓,再到愛因斯坦,人類對宇宙生態始終處在探索中。
甚至可以說,對宇宙和地球的理解僅僅是微不足道的。
誰也不能確定和否定是否有更高維度的文明在"安排"著我們的一切。
但越來越多的科學機構發現,宇宙中並不是只有地球文明。
老祖宗常講:舉頭三尺有神明。
一切言行,皆有因果。
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導我們:
要學會保護地球。
看來日本部分政客在這方面的教育嚴重缺失。
那些鼓吹日本教育如何高明的精日分子也該反思下了。
人類的演化和發展對地球來說不值得一提,面對災難,我們始終是脆弱的,只有時刻敬畏自然,才能在地球上和諧生存。
不要覺得這和自己很遙遠。
日本這種做法必然引起全球愛護地球生態者的公憤,也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戒。
在閃光燈前打掃乾淨場地的優良品德似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
不負責任的傲慢終將成為生存的絆腳石!
相關閱讀:
美國再次宣布,對中國這家網際網路巨頭下手!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
加星標
發現更多財商價值
點「分享」,眾樂樂
點「在看」,不白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