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東北亞局勢波譎雲詭,劍撥弩張,這其中中國苦口婆心呼籲半島和平的聲音似乎不太顯眼。隨著韓國總統文在寅訪華之旅剛剛結束,中國又一次出手了,18日上午,中國空軍出動轟炸機、殲擊機、偵察機等組成編隊,首次飛越對馬海峽前往日本海,動作之大,前所未有。
官方發布!中國空軍首次飛越對馬海峽
近年來,中國海軍頻頻遠航,出入第一島鏈各大海峽前出西太平洋,逐漸已讓美日韓等國習以為常,這其中就包括韓日之間的對馬海峽。
中國戰機首次飛越對馬海峽
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12月18日在華東某機場發布消息說,中國空軍於18日出動轟炸機、殲擊機、偵察機等多型多架戰機,成體系飛越對馬海峽赴日本海國際空域訓練,檢驗遠洋實戰能力。他表示,「這是中國空軍年度訓練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地區和目標。」
日本海不是日本的海,對馬海峽屬於非領海海峽。依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有國家均享有航行和飛越的自由。中國空軍飛越對馬海峽赴日本海國際空域遠洋訓練,合法、合理、合情。
申進科大校介紹,這次遠洋訓練,是中國空軍首次飛越對馬海峽。空軍轟-6K、蘇-30等多型多架戰機從部署機場完成出動準備,編隊飛越對馬海峽赴日本海國際空域訓練,應對了外國軍機的幹擾,達成了既定訓練目的,提升了遠洋機動能力。
此前,中國海軍航空兵也兩次進入日本海空域:2017年1月9日,中國海軍航空兵6架轟-6型轟炸機、1架運-8系列偵察巡邏機和1架運-9系列電子偵察機穿越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2016年8月18日,中國海軍航空兵運8警戒機一架,轟6轟炸機2架經由對馬海峽飛入日本海上空。
中國海軍航空兵還將繼續赴日本海
正值半島敏感時刻,中國空軍遠洋訓練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申進科大校就此表示,空軍最近開展的一系列海上方向實戰化軍事訓練,響應了練兵備戰的號令,回應了人民群眾的期盼;空軍堅決聽從號令、推進強軍事業,在實戰化軍事訓練中抓緊抓實備戰、提高打贏本領,以大國空軍的使命責任,扛起備戰打仗的擔子,讓黨和人民放心。
韓媒:中國軍機飛越蘇巖礁 穿越日韓防空識別區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稱,當地時間18日上午10點10分左右,5架中國軍用飛機一度進入蘇巖礁西南部的韓國「防空識別區」,韓國空軍緊急出動F-15K戰機等。
韓聯參表示,中國軍用飛機飛越日本「防空識別區」後經由韓國「防空識別區」,在當地時間下午1點47分左右到達蘇巖礁西南部的韓國「防空識別區」周邊區域,最終飛回中國。
蘇巖礁是中韓之間最大的心病之一
韓軍聯合參謀本部18日突然發布消息稱,韓國空軍於當天上午10時許發現5架中國軍機從「離於島」西南部進入韓國防空識別區,韓軍隨即緊急出動F-15K和KF-16戰鬥機編隊前往該空域進行巡邏。中方2架轟-6轟炸機、2架殲-11戰機和1架圖-154偵察機在日本防空識別區飛行後,經過韓國防空識別區,於下午1時47分許向中國方向飛離。韓軍表示,最初在「離於島」西南方發現不明航跡後,韓軍中央防空控制所利用直通電話確認這是中國軍機。報導稱,中方在直通電話中表示,這5架軍機是在執行日常訓練。
部分韓國媒體藉機大肆炒作。韓聯社稱,今年1月也曾有10餘架中國軍機「侵犯」韓國防空識別區,去年中國軍機「侵犯」次數更多達數十次。韓國《每日經濟》稱,中韓首腦會談剛結束,中國就派遣轟炸機、戰鬥機飛來,這是「武力示威」。《韓國經濟》稱,中方此舉是為向日本和韓國施壓。
但不少韓國網民並沒有附和韓媒的觀點。在「News 1」網站後近4000條的留言中,韓國網友紛紛表示:「這些媒體應該先從領空和防空識別區的概念學起」「防空識別區不是領空,該地點實際上距離日本更近」。日本防衛省表示中國軍機沒有侵犯領空。或許是意識到「侵犯」一詞使用不當,不少韓國媒體在稍晚的報導中將其改成「進入」。
2012年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就蘇巖礁曾表示,中方關於蘇巖礁的立場是明確的,蘇巖礁所處海域位於中韓專屬經濟區主張重疊區,其歸屬須雙方通過談判解決。在此之前,雙方都不應在該海域採取單方面舉動。同時,中韓雙方就蘇巖礁問題也是有共識的,即該礁不具有領土地位,中韓雙方不存在領土爭端。
對馬海峽:紛爭之結 兵家必爭之地
對馬海峽是朝鮮海峽的一部分,位於北太平洋西緣,日本群島西南端,對馬島與壹歧島之間的水域,是日本海通往中國東海、黃海和進出太平洋的戰略要衝,位置重要。
在歷史上,對馬海峽屢次成為東北亞國際關係轉折點的「首要見證」。對馬海峽自古就是東亞大陸和日本列島往來、交流的捷徑。中國和朝鮮的農耕文化、手工業技術、文化藝術和佛教,就是從這條捷徑源源輸入日本的。明治維新前,日本有過數百年鎖國時代,但對馬海峽的跳板地位卻仍然保留,對馬島上的統治者宗氏被特許對外進行海上貿易。
對馬海峽,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同樣,對馬海峽也是戰爭的跳板:7世紀時,日本由對馬海峽進軍朝鮮,幹涉發生在半島的「三國大戰」,結果在白江口被唐軍和新羅聯軍一舉全殲,自此奠定東北亞地區的基本格局。13世紀,元世祖忽必烈帶領的艦隊橫越此海域準備進攻日本,在攻下對馬列島後卻遇到兩次颱風而兵敗。16世紀末,日本權臣豐臣秀吉傾舉國之力,通過對馬海峽入侵朝鮮,試圖先佔朝鮮,再佔中國,結果遭到朝鮮和明朝軍隊的痛擊。
19世紀末,通過明治維新崛起於東方的日本不僅將朝鮮變成自己的勢力範圍,還與同樣積極經營東方的沙俄正面衝撞。1905年,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逸待勞,僅以損失3艘魚雷艇的微小代價全殲繞過半個地球前來增援的俄第二太平洋艦隊,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海戰的格局,而且奠定東亞和遠東近半個世紀的格局。日本作家寺島實郎曾在《世界》一書中寫道,對馬海戰的亢奮讓日本在20世紀犯下大錯,也釀成了歷史悲劇,「21世紀的今天,望著對馬海峽更應該思考的是不重蹈歷史覆轍」。
隨著世界對海洋的更加重視,各國把海上爭奪的重心轉移到控制關鍵航道上,對馬海峽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要。1986年,美軍實施「前沿戰略」,宣布要控制世界16個最為重要的「海上咽喉通道」;此後,美軍實施「由海向陸」戰略,把全球海上重要航道劃分為8個區域性海峽群。對馬海峽在這兩項戰略中都是重點。對馬海峽歷史上多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另一方面,對馬海峽也是東北亞海上貿易最頻繁的通道,這條重要航道是相關各方的「紛爭之結」,也是這一地區的 「發展紐帶」,影響著東北亞局勢的發展。
網友:「繞島巡航」後又來個「繞日巡航」?
中國空軍罕見的及時發布如此大動作,客觀上將收到展示實力,震懾美日韓之效。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有話要說:
遠洋訓練從無到有,從一年四次到幾乎天天飛,贊
還有陪練的,真好
這種情況國人需要適應,周邊國家需要適應,未來全世界都需要慢慢適應。
來自社會主義的關懷,切莫驚慌失措
中國殲20被傳也曾前往半島周邊空域,不過美日韓沒發現
誰讓文在寅來中國碰瓷
這次竟然是主動披露的,點個讚
都木有去北海道,關島和夏威夷,實在不行去蘇格蘭也行啊,不開心
先繞小島再繞大島
「繞島巡航」後又來個「繞日巡航」?
就是喜歡這麼流氓!
點擊「閱讀原文」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