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萬衝突詳情公開,我軍70人打垮外軍兩個營,用木棒也能一敵十

2021-02-28 大國競爭




















來源: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keluoliaofucn)

千裡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日前,《解放軍報》刊發報導,公布了加勒萬河谷衝突的事實真相和衝突過程的詳情。去年6月份,在西部邊境發生了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這個事件的責任不在中方,事件也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儘管中方取得了重大勝利,但中方為了維護兩國兩軍關係大局,推動局勢降溫和緩和,保持了高度的克制。

在邊境衝突中誓死捍衛國土,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現場視頻顯示,去年6月15日,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穩定邊境局勢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我方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

當時外軍人數大約有600多人,相當於2個步兵營。但祁團長還是帶著10名官兵,在增援部隊沒有到達的情況下奮不顧身、英勇戰鬥。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戰士肖思遠,突圍後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戰鬥至生命最後一刻;戰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衝散的戰友脫險,自己卻淹沒在冰河之中。

「頂著外軍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5位戰鬥英雄的戰地日記和留下的書信首次公布,其中:「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陳祥榕對一次戰鬥的記錄。

然後我方有大約2個排70人前來增援,將來犯之敵擊潰驅離。據《解放軍報》報導: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丟下大量越線和傷亡人員,付出了慘重代價。此次衝突發生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衝突中雙方使用的是冷兵器,也就是石頭、棍棒

衝突當晚,我方打死外軍包括一名上校、二名少校在內的20人,有18人在潰退過程中墜河死亡。此外還抓獲了外軍一名中校,三名少校和七名士兵。再加上有上百名外軍受傷。如果算上搶救不及時 過後死亡的印軍的傷亡人數可能更多,因為有來自印方的運送遺體的C-17運輸機機艙的照片顯示,印軍死亡人數遠遠多於20人。

這些人分別來自印度步兵第3師第81旅的6個單位,包括比哈爾聯隊16營,比哈爾聯隊12營,第3中型炮團,第81野戰炮兵團,第三旁遮普營,第81旅的信號部隊。能把如此眾多的部隊組織起來,需要有旅一級指揮機關的統一調度和協調

按照完整的交戰過程看,這一次衝突,我軍是以大約兩個步兵排的兵力擊潰了外軍的一個旅部,外加兩個步兵營。同時還斃傷俘外軍一百多人,這相當於殲滅了他們的一個步兵連,而且是用冷兵器殲滅的

三天後,6月18日晚,包括1名中校和3名少校在內的外軍被俘人員被我方釋放回去。加勒萬河谷衝突中,中國軍隊和外軍都使用冷兵器作戰。照片顯示中國士兵佩戴防爆頭盔,手持長棍,硬質的肩甲和胸甲,就像是古代戰爭裡的武士

雙方之所以都使用冷兵器作戰,主要原因有邊境協定的約束。中國曾與外方印1996年籤署過《關於在實際控制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至今二十五年來,中國和外軍數千公裡的漫長的未定邊界上,都嚴格遵守,不動用熱兵器。近十幾年來存在嚴重對峙的兩國幾十萬軍隊,全沒發生過熱兵器的交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這個雙邊協定存在。

《邊境協議》要求「任何一方的軍隊都不得在距實際控制線的2公裡以內開火或使用槍枝或爆炸物進行交戰」。這一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嚴重敵對交火行動的發生。於是就出現了使用冷兵器作戰的奇怪場景

2017年洞朗危機時,網上曾有一個「大衣哥」軍官的視頻,這位「暴躁」營長硬剛印度軍官,當時在網絡上相當火。這位營長就是去年6月中印邊境對峙時受重傷的祁發寶團長。當時在視頻中我們能聽到祁團長喊出「不想打仗就滾!現在立馬滾!」

祁發寶團長1979年出生,照這張照片的時候是2015年,那時候他只有36歲,但這位「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看面相就像是一個60歲的老人。由此可見西北戍邊之艱苦,要靠堅定意志和對國家的責任和熱愛,才能堅持下來。向英雄致敬!在去年六月加勒萬河谷衝突中,祁團長身受重傷,此外我方還有一名營長和三名戰士犧牲,但是他們實現了諾言,打的印軍崩潰,嚇得印軍跌落山谷,向英雄們致敬!

加勒萬河谷衝突中,被中國邊防軍用真理耐心說服的,是印軍陸軍的最精銳的比哈爾聯隊,也是印度陸軍中擁有最多勳章的榮譽部隊。也是印度陸軍中擁有最多勳章的榮譽部隊

比哈爾聯隊擅長夜戰,是印軍的重點夜戰部隊。結果到了我軍面前,這支印軍「夜老虎」就成了「夜老鼠」。他們非但不投降,還滿山亂跑!

為什麼我軍在冷兵器作戰中也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呢?這與解放軍的高度組織性和紀律性有關係。嚴密的組織和訓練,加上堅強的戰鬥意志,這是在軍陣對抗中取勝的法寶。

從古到今,冷兵器作戰的最大傷亡都發生於潰退過程中,實際上在面對面的鋒線交手中,要想徹底殺死一個敵人,是很困難的。在進行冷兵器作戰時,戰場上看著規模很大,但實際的交戰鋒線都不太長,所以直接交手的傷亡並不多。給敵人最大的殺傷,基本都發生在將敵人打的崩潰以後,然後在追擊無組織的潰退的敵人時,進行大面積殺傷。

古代軍事體制下的舊式軍隊,對傷亡十分敏感,無法承受大的損失,往往在出現一成或兩成傷亡以後,整個軍隊就崩潰了。而現代的軍隊則不然,具有堅定信仰,愛國信念,集體榮譽和科學組織化的現代軍隊,能夠忍受異常殘酷的戰場環境和巨大傷亡

有人說,古代有那麼多的名將,例如白起,王翦,廉頗,李牧,韓信,衛青,霍去病,難道不能打敗現代軍隊麼。一樣的,我們這個邊防團如果穿越回古代,用木棒也一樣完勝這些古代名將。無他,現代軍隊的組織力量是降維打擊。

(解放軍的嚴密戰陣和外軍的零散隊形的鮮明對比)

也有人說,冷兵器時代中國的老祖宗們可是將各兵種的陣法演練到極致,要不是手下留情阿三這種烏合之眾再讓它們的傷亡翻倍也是小菜一碟。其實不一定,明末的官軍最怕的就是白刃戰,鴉片戰爭時,清軍面對英軍軍官指揮的印度兵也是一敗塗地,拼刺刀都不是英印殖民地軍的對手。冷兵器作戰不是看誰祖宗厲害,而是看誰組織厲害。

看圖為例,印度作為挑起爭端的一方,卻沒有嚴整的組織陣型,很散亂的一字長蛇陣,就像是流氓鬥毆。而我方儘管人數處於絕對劣勢,但是人牆戰陣已經組織好,雙方的訓練水平和執行力高下立判

一支組織堅定、紀律嚴明、勇於犧牲的現代軍隊,哪怕手持木棒,也能打敗無組織的烏合之眾軍隊。即使是使用冷兵器,人民解放軍也能戰勝任何敵人!

老鐵們,很多讀者反映收不到推文。騰訊現在新的規則是,公眾號只有被標星、文章被點讚、點在看,才能每天及時收到更新的推文

相關焦點

  • 加勒萬河谷衝突詳情曝光,我軍以一敵十,80人打垮印軍兩個營!
    炮灰們最常抱怨的是,只有在與中國關係緊張時,印度政府才把他們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而一旦局勢緩和,他們就立刻淪為「用過的夜壺」。2解放軍如何「以一敵十」?2月19日,就在中國官方首度公布去年6月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我方傷亡情況詳情之後,微博用戶「辣筆小球」公開侮辱解放軍烈士:
  • 運20送英烈回家,火箭軍超燃致敬加勒萬河谷英雄,五大戰區亮決心
    2月19日晚,央視軍事頻道的《軍事報導》欄目首次公開了去年6月中印邊境西段加勒萬河谷衝突的全過程。
  • 【悟石觀察】中國證實4軍人死亡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細節公開
    6月在「加勒萬河谷衝突」中的英雄事跡終於被公開報導。儘管這次官方披露的戰鬥細節仍舊比較有限,但通過對比中印兩國目前已經公開的戰報,仍能從中看出一些令人感動的細節。▲無數從前線流出的視頻早已揭示了我軍冷兵器戰鬥的高超戰力根據後來印軍發表的戰報,在6月份的衝突當中,印軍共死亡20人,其中含一名上校指揮官,傷76人,被俘10人(後被中國方面釋放)。
  • 我軍加勒萬河谷衝突細節曝光!
    在這篇5千餘字的長文中,《解放軍報》以最動情的文字記錄了我軍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以及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人在加勒萬河谷衝突中的典型事跡。令人悲痛的是,除祁發寶團長外,另外4人均已不幸犧牲。英雄的中國軍人用熾熱的鮮血染紅了戰旗,換回了邊地的和平。
  • 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視頻首次公開
    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 邊境巡邏遭印方阻攔,被我軍堅決反制,反制就是又揍了他們一頓?
    昨天,還有相關網友貼出來一部分去年加勒萬河谷衝突時未透露的照片,暗示我方在這幾天的對峙中也取得了勝利。這次印度造謠的代價非常慘烈,我方用照片直接把印媒的臉打腫了。在印媒造謠扣押了我方200名邊防軍士兵以後,這兩天越來越多的去年「加勒萬衝突」中的照片被披露出來,都是以前從沒有發布過的。中國曾與外方印1996年籤署過《關於在實際控制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至今二十五年來,中國和外軍數千公裡的漫長的未定邊界上,都嚴格遵守,不動用熱兵器。
  • 歷史重演:我軍70人,幹掉印軍600人!
    去年4月開始,印軍開始違反協定,屢次在加勒萬河谷區域越界入侵,並在我方實控領土上修建道路與橋梁,頻繁滋事,妄圖單方面改變雙方實控現狀。我軍數量與現場印軍數量,顯然不是一個「數倍」可以描述的,是幾十倍。後來得知,這些印軍的數量是600多名,幾乎就是一個團的編制。印軍上前就抓住我軍團長祁發寶開始襲擊。
  • 為什麼會在這時公開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實情 ?
    這兩天,一條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的視頻全網刷屏了   這段視頻,真實的記錄下了那場英勇的戰鬥:   2020年6月16日晚上,印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過中印邊境線挑釁。   我方團長祁發寶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印軍早有預謀,潛藏在山崖後的大量兵力湧出,黑壓壓擠滿了河灘,企圖憑藉人多勢眾迫使我方退讓。
  • 中印衝突:我軍4名官兵犧牲,最小年僅19歲!官方視頻公開
    2020年6月,中印度在萬勒河谷的邊境衝突,我軍的傷亡終於公開!4名解放軍官兵,在中印邊境衝突中犧牲!事件過程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
  • 加勒萬河谷戰鬥視頻刷屏,這10個重要細節,你看懂了嗎?
    一是他知道,凝聚著我軍官兵上陣殺敵的不是嚴厲的軍法及對長官個人的效忠,而是保家衛國的崇高使命,自己以身作則,哪怕出了意外,我軍指戰員也絕不會因為指揮官的隕落而潰散,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會自發的恪盡職守。二是他知道,自己團內的戰士們平時的訓練水平十分紮實,主觀能動性足夠高,身為精銳的他們不會因為少了一個指揮官就不知道如何協同殺敵了。
  • 加勒萬河谷戰鬥視頻首次公開!我方4名官兵壯烈犧牲,印軍傷亡...
    在中國西部邊陲有一群戍邊官兵常年生活在被譽為「生命禁區」的地方,他們在這樣的地方一呆就是十幾年,忠誠地履行使命,甚至為祖國奉獻生命。他們也許並不知道羅曼.羅蘭的名言,但他們毫無疑問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英雄。19日,官方媒體報導了祖國西部邊陲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其中包括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官兵的先進典型事跡。
  •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視頻,熱搜第一!我們一定會記住你們的樣子!
    視頻公開!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我軍官兵與外軍殊死搏鬥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他們與數倍於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鬥。
  • 我軍官兵與外軍殊死搏鬥,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視頻公開!向我們的英雄致敬!
    那是2020年5月初,外軍越線尋釁滋事,李確祥和陳祥榕等緊急前出處置。李確祥問年輕的戰友:「要上一線了,你怕不怕?」陳祥榕回答:「使命所系、義不容辭!」他們趕到前沿後與對手殊死搏鬥,堅決逼退越線人員。陳祥榕在日記中自豪地寫道:「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 我軍官兵與外軍殊 死搏鬥,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視頻公開!向我們的英雄致敬!
    那是2020年5月初,外軍越線尋釁滋事,李確祥和陳祥榕等緊急前出處置。李確祥問年輕的戰友:「要上一線了,你怕不怕?」陳祥榕回答:「使命所系、義不容辭!」他們趕到前沿後與對手殊死搏鬥,堅決逼退越線人員。陳祥榕在日記中自豪地寫道:「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4名勇士殉國,細節曝光!這一幕59年前曾發生過
    ,我們就不會有和平的日子。 今天是正月初九,因為疫情影響,可能很多小夥伴還沒有復工,還在家裡享受著團圓的幸福時光,有少人因為疫情一整年沒回家,這次特意多呆幾天,就是為了和家人能多待一些日子。如此年輕,他們也不曾想到,他們會犧牲在喀喇崑崙高原。海拔5000多米,含氧量不足平常一半,有人曾做過估算,就算在高原頂上一動也不動,也相當於在內地負重2公斤行走,可見環境多惡劣。關於這場衝突的細節做過多的敘述,在網上大家可以看到。
  • 中印邊境爆發衝突,印軍死亡20人,現場照片曝光!
    原創作品,歡迎擴散未經授權,不得剽竊、不得跨平臺轉載剛剛,爆發重磅新聞:印度士兵入侵我領土,遭到我軍強力反擊。在爆發的兩軍衝突中,印軍共20人死亡!我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中印邊防人員位加勒萬河谷地區衝突對外發表聲明:6月15日晚,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引發雙方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加勒萬河谷地區主權歷來屬我。
  •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中,為何只用冷兵器肉搏,而不動用槍枝?
    最近國防部披露了2020年6月15日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中的部分細節,我軍在對入侵印軍的反抗中,英雄團長祁發寶面對數倍於己的印軍身先士卒身負重傷,
  • 衝突現場視頻,熱搜第一
    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
  • 顏值也是戰鬥力-中國軍迷再也不穿外軍迷彩了,講講我軍19式迷彩服
    後來,很多老兵在作戰時都把翻領翻進去,把帽子和頭盔上紅色五角星用泥巴糊上。隨著前期一線部隊的反饋,後續鋼盔上的紅色五角星就消失了。   80年,我軍在戰鬥中積累了許多經驗,很快,我軍偵察兵(當時特種部隊的雛形部隊)開始裝備80式,81式迷彩服,這套迷彩服也成為了中國軍隊對越反擊戰最具標誌性的軍裝。在中國軍隊中也成為特種兵的代表,能穿著它在部隊裡轉悠一圈,那可是人生巔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