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萬河谷戰鬥視頻首次公開!我方4名官兵壯烈犧牲,印軍傷亡...

2021-02-28 工程知訊

視頻製作:軍事報導

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他們與數倍於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鬥……這段視頻,記錄了喀喇崑崙那場英勇戰鬥。銘記烈士,致敬英雄!2020年4月開始,有關外軍違反兩國協議協定,抵邊越線搭建便橋、修建道路,頻繁在邊境越線爭控,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導致邊境局勢陡然升溫。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

祁發寶組織官兵一邊喊話交涉,一邊佔據有利地形,與數倍於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鬥。增援隊伍及時趕到,官兵們奮不顧身,英勇戰鬥,一舉將來犯者擊潰驅離。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丟下大量越線和傷亡人員,付出了慘重代價。在前出交涉和激烈鬥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

戰士肖思遠,突圍後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戰鬥至生命最後一刻;戰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衝散的戰友脫險,自己卻淹沒在冰河之中。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邊關!

去年底,這個團服役期滿的戰士全部主動申請留隊,繼續在英雄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戰鬥。

戰士付忠義說:「以前本打算服役期滿了就回家。但是,經歷了去年的邊防鬥爭,我更加認清了邊防軍人的價值。邊關雖苦,但總要有人守。只要邊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

致敬!英雄團長曾怒喝印軍「不想打仗就滾」

英雄是什麼,一個廣為流傳的答案是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在中國西部邊陲有一群戍邊官兵常年生活在被譽為「生命禁區」的地方,他們在這樣的地方一呆就是十幾年,忠誠地履行使命,甚至為祖國奉獻生命。他們也許並不知道羅曼.羅蘭的名言,但他們毫無疑問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英雄。

19日,官方媒體報導了祖國西部邊陲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其中包括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官兵的先進典型事跡。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英雄」從來不是一日長成的,是經歷過百般磨難成長起來的,這一點可以從「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的經歷中品味出來。根據中央電視臺的報導,1997年,18歲的祁發寶因為家境貧窮,上不起大學而選擇入伍參軍。在其後的軍旅生涯中,他一直不忘自己是個農民的孩子,無論什麼崗位都力求做到最好。2000年6月祁發寶以南疆軍區軍事課目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烏魯木齊陸軍學院,畢業後祁發寶選擇了西藏阿里。多年的堅守造就了榮譽,2015年,祁發寶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他先後被蘭州軍區表彰為「戍邊先進個人」,被新疆軍區評為「百名優秀基層主官」,被南疆軍區表彰為「崑崙衛士」,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祁發寶資料圖,圖源:解放軍報

英雄團長怒喝印軍「不想打仗就滾」

以命相託的生死情誼和戰鬥力量

是怎樣煉成的?

很多人選擇驅車萬裡去阿里遊玩,但在祁發寶眼中,阿里是「沒有最苦,只有更苦的地方」。阿里的低含氧量,方圓幾十裡見不到人煙的營區,貧瘠到寸草不生的荒漠和雪山,一下成了生活的全部。祁發寶說,「我找對象的時候,很多女青年問我是哪裡的,我說在阿里當兵,一聽這個就不願意談了。」當時的種種遭遇讓祁發寶產生了嚴重的自卑情緒,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不願意告訴別人自己在阿里當兵。祁發寶之所以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紮下根來,與當年一次意外有關。一次在支普齊前哨,為了完成裝備架設任務,祁發寶帶領五名戰士在雪山之巔奮戰了4個小時,就在下山途中,一名新兵因為體力透支嚴重,從300多米的山上滾下,直接昏迷過去。祁發寶一邊流著眼淚一邊給戰士擦身體,並喊道「你不要這樣,你不要嚇唬我」。戰士恢復意識後第一個動作就是拿手砸自己胸膛,「一邊砸,一邊喊營長,我疼。他又說不清是哪裡疼。」鏡頭中祁發寶雙眼噙滿淚水,「著急的,我說咋弄啊」。然而這名戰士恢復後又立即投入到巡邏任務中,沒有絲毫怨言,這讓他既心疼又感動,「十七八歲離開溫暖的家庭,隻身來到這艱苦的地方,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這也是支撐我堅持這麼多年的主要原因。」恰是因為邊防一線各級指揮員與官兵同住地窩子、同爬執勤點、同吃大鍋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給養物資,平時鉚在一線、戰時帶頭衝鋒,才能凝聚起以命相託的生死情誼和團結戰鬥的強大力量。在2020年6月份中印邊境對峙衝突中, 時任團長的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蹚過齊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過程中,對方早有預謀地

潛藏、調動大量兵力…

祁發寶張開雙臂擋在外軍面前,大聲呵斥:「你們破壞共識,要承擔一切後果!」同時組織官兵佔據有利地形。祁發寶成為重點攻擊目標,頭部遭到重創。看到祁發寶受到攻擊重傷倒地,營長陳紅軍當即帶著官兵,衝進「石頭雨」、「棍棒陣」營救團長。聽到有人喊「營長連長被圍攻了」,陳祥榕迎著對手衝去,用身體和被砸壞的盾牌護住營長連長。發現還有戰友被圍攻,肖思遠再次衝向前去,拼死營救戰友,用身體為戰友遮擋石塊、棍棒的攻擊。這是一個英雄的集體,團長頂在最前面阻擋外軍,營長救團長、戰士救營長、班長救戰士。

與戰友用腳步丈量雪山 

曾半年經歷7次生死考驗

剛到阿里的時候,祁發寶蹲守的前哨執勤點靠近中印邊界線,海拔超過5500米,極度嚴寒和缺氧,連帳篷都難見到,戰時們在夜間執勤的時候只能在睡袋中打個噸。對於在前哨執勤的人來說,吃飯睡覺是大事,「晚上睡覺的時候,戴著棉帽,戴著頭套,穿著毛衣毛褲,棉衣棉褲,蓋兩床被子,上面還壓上大衣,還是凍得整夜整夜睡不著覺。」邊防巡邏是祁發寶和戰友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巡邏路上,亂石鋪地,溝壑林立, 夏季山洪不斷,冬天大雪封山。每次走都會面臨新的兇險。央視攝製組在巡邏路上出現了缺氧現象,甚至產生了「就算死在這裡,也不想再挪動半步」的感覺。正是在這種環境下,祁發寶和戰友們多年來用自己的腳步一步步丈量著無邊無際的雪山,多次經歷生死挑戰。新華網一篇報導提到,有一次,祁發寶帶領官兵騎馬涉越巴拉河時,不料軍馬突失前蹄,幸虧他死死抱住了馬脖子。在河中漂流10多米後,軍馬才騰蹄出水。這條河流,曾奪走兩名執勤官兵年輕的生命。
而那次落水,是祁發寶近半年來經歷的第7次生死考驗。半個月前,有人員違規越境。祁發寶率官兵騎馬攔阻。不料,軍馬前蹄不慎踏入旱獺洞後受驚,將他從馬背上甩在了7米開外的碎石路面上。人被當場摔暈,背部也掛出一條長長的血口。甦醒後,祁發寶又忍著劇痛,讓執勤官兵將他抬上馬背,匆匆趕向邊境一線。十多年來,祁發寶曾40餘次遭遇暴風雪和泥石流,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有16人掉入冰河和雪坑遇險,2人長眠於雪山。可祁發寶從未退縮過,為了守護身邊的兄弟,他紮根在雪域高原。

喀喇崑崙高原資料圖

怒喝外軍的鐵漢的另一面:

對家充滿柔情 為國無怨無悔

十幾年艱苦卓絕的考驗,讓當兵在阿里的祁發寶從自卑變得自豪。西部戰區陸軍官方視頻號 「西陸強軍號」發布了一段祁發寶和印軍在一線商談的畫面,展示了一線官兵在維護領土主權時的強硬,畫面中祁發寶對越境的外軍怒喝:「不想打仗就滾,否則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由你們承擔。」但另一面,祁發寶內心充滿柔情。中央電視臺報導提及,一次在執勤中有一匹馬不幸把大腿摔斷,最終沒有搶救過來。祁發寶和戰友挖好坑,埋葬了馬,修了一座墳,立了碑。根據中國青年網報導,一次由於任務需要,祁發寶曾經8個多月沒給家人打過一個電話,直到任務結束才向家人報平安。電話那頭的妻子泣不成聲地說:「你還活著呀?我還以為你不要我和孩子了呢!」祁發寶曾說過:「假如我能活到60歲,那麼前20年我獻給了學校,我在那裡學習與成長;中間20年我獻給了祖國,哪裡需要我,哪裡就是我必須堅守的陣地;未來20年,我要獻給家庭,盡最大努力去補償妻兒為我受過的委屈、流過的眼淚。」祁發寶曾說,」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選擇,但我卻無怨無悔!」

中國軍方昨天公布了去年中印兩軍加勒萬河谷衝突中我軍英勇鬥爭乃至犧牲生命的五位英雄的事跡,我軍在那場衝突中四人犧牲的真實情況同時為世人所知。此時做出上述披露和宣布,顯然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第一,表彰祁發寶團長等所有英雄,告慰四名犧牲了的烈士英靈。當時前方情況緊急,不對比雙方傷亡情況更有利於穩定邊境局勢,如今那波邊事告一段落,將英雄們的事跡公之天下,國人共同景仰、緬懷他們,了解這個時代和平的真實重量,是我們必須做的。中國已經很久沒有軍人在對外衝突中犧牲了,包括95後和00後年輕軍人的英勇獻身因此帶來了舉國震動。第二,中印軍隊已經脫離接觸,但是印方並未真正善罷甘休,美國等一些勢力仍對侵犯中國利益想入非非。印方一直在宣揚他們在邊境軍事挑釁中國的「勝利」,迎合、鼓勵其國內囂張的民族主義。中國公布我方的實際傷亡數字,對印方的謊言形成徹底的揭穿,讓在加勒萬河谷中損失慘重的印方很難繼續自嗨,愚弄其國內公眾。第三,這次表彰和紀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有堅定意志和充分能力捍衛國家領土主權、殲滅一切來犯之敵的又一宣示。解放軍既遵循規則,又忠於職守,無論怎麼較量,都戰之必勝。誰都休想將中國的領土主權和國家利益割走一塊肥己,誰都莫妄想能夠以某種方式壓倒或者束縛住人民解放軍。印度1962年吃了大虧,這一次自以為強大了,又在冒進中被解放軍給予沉痛教訓。希望他們的這次痛感能多記一些年。第四,中國的對印邊境鬥爭是有理有力有節的。解放軍緊急時打得贏,必要時也收得住。我們既堅決回擊印方挑釁,也為不將邊境摩擦擴大成全面衝突營造條件,給兩國積極管控邊境糾紛留足空間。和平永遠是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的願望,這次中方的通報在針對印度的用詞上非常克制,與我們的這一長期哲學一脈相承。第五,中印的邊境問題很複雜,不斷有兩國領土糾紛之外的很多東西湊上來,包括大國競爭的烽煙鼓點。中國此時公布一些詳情,展現了這個國家處理複雜事務的戰略智慧和節奏感。我們作為大國的威嚴,以及作為鄰邦的善意,都包含其中。中國崛起牽動了世界,各種迴響錯綜交織,中國不是只顧一己之私且蠻幹的力量,我們始終進退有據,因而穩健、充滿後勁。總之,中國是很好的朋友和合作者,也是講理、耐心的處理糾紛者。我們的雙手首先是用來握手和擁抱的,但是也請記住,我們友好的手也會在遭到侵犯時變成強有力的拳頭。我們有14億勤勞勇敢的人民,我們有為了祖國安好而勇於犧牲的軍人戰士。友好合作、共築和平永遠是中外共同的最好選擇。

相關焦點

  • 【悟石觀察】中國證實4軍人死亡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細節公開
    中印兩軍在兩國爭議邊境西線撤軍的同時,中國軍方已公開宣布解放軍在邊防鬥爭中取得重大勝利。中共軍委機關報《解放軍報》2月19日報導稱,解放軍邊防部隊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邊防鬥爭」中,堅決反擊非法越線侵權挑釁,取得重大勝利。今天,中國國防部首次披露4名解放軍官兵在中印邊境犧牲全過程。
  • 首次披露!4名解放軍官兵在加勒萬河谷犧牲全過程
    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 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視頻首次公開
    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 中印衝突:我軍4名官兵犧牲,最小年僅19歲!官方視頻公開
    2020年6月,中印度在萬勒河谷的邊境衝突,我軍的傷亡終於公開!4名解放軍官兵,在中印邊境衝突中犧牲!事件過程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
  • 為什麼會在這時公開 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實情 ?
    這兩天,一條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現場的視頻全網刷屏了   這段視頻,真實的記錄下了那場英勇的戰鬥:   2020年6月16日晚上,印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過中印邊境線挑釁。   我方團長祁發寶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印軍早有預謀,潛藏在山崖後的大量兵力湧出,黑壓壓擠滿了河灘,企圖憑藉人多勢眾迫使我方退讓。
  • 運20送英烈回家,火箭軍超燃致敬加勒萬河谷英雄,五大戰區亮決心
    2月19日晚,央視軍事頻道的《軍事報導》欄目首次公開了去年6月中印邊境西段加勒萬河谷衝突的全過程。
  • 向犧牲的英雄致敬!中印加勒萬河谷戰鬥視頻刷屏,血債要血償
    然而,就在2月19日晚間,央視軍事頻道首次披露了2020年6月份在中印兩軍在邊境加勒萬河谷發生衝突的細節。看完這段視頻記錄後,筆者心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憤怒、悲傷、自豪種種情緒充斥著內心。在喀喇崑崙山發生的那場抵禦外敵侵略的英勇戰鬥中,在敵眾我寡且早有預謀的情況下,狹窄的河岸上,中方官兵與數倍之餘的印軍展開殊死搏鬥。
  • 中印衝突4名解放軍犧牲!為何時隔八個月後才披露傷亡情況?
    中國官方此前並未公布這次衝突的自身傷亡數字,但這是50多年來雙方之間發生的規模最大的流血事件。在時隔八個月後,中國官方首度披露了相關細節。據《解放軍報》報導,其中三名中國士兵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毫不畏懼、英勇戰鬥,直至壯烈犧牲」,另一名士兵王焯冉則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為救助戰友犧牲」。
  • 加勒萬河谷交涉視頻曝出,印軍撤退後還耍無賴,金一南透露內情
    前不久,印度媒體突然爆料,中印在錫金段發生衝突,解放軍「入侵」造成4人受傷,中方至少受傷20人。  這則新聞已經被證實是在造謠,不過也有人表示印度這是為下一次衝突造勢。  果不其然在29日,印度總統拉姆·納特·科溫德在會議上公開表示,印度已經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中印邊境地區加強了軍力部署,我們向邊境部署了更多的部隊。
  • 中印衝突現場視頻公開,印軍想佔便宜卻被暴打,5個細節必須牢記
    中印衝突現場視頻公開,印軍想佔便宜卻被暴打,5個細節必須牢記去年6月15日中印兩國士兵在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爆發了衝突,隨後印度媒體大肆炒作,除了報導了關於印軍方面至少有
  • 加勒萬衝突詳情公開,我軍70人打垮外軍兩個營,用木棒也能一敵十
    在邊境衝突中誓死捍衛國土,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現場視頻顯示,去年6月15日,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穩定邊境局勢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我方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
  • 加勒萬河谷戰鬥視頻刷屏,這10個重要細節,你看懂了嗎?
    同時組織官兵佔據有利地形。」看了視頻才知道,現場的情況要遠比文字描寫的更加壯烈,祁發寶團長和英雄們阻攔的,不是幾個、不是幾十個、而是足足幾百個手持棍棒來勢洶洶的外軍。我個人感覺他可能是一條印度收留的「流浪狗」一支「流亡藏人部隊」,正在中印邊境幫著印軍跟中國對峙?真相是...看完視頻之後,我特意去翻了一下之前印度公布的當天衝突中被打死的外軍官兵的照片,很遺憾,我沒有在印度官方發布的死亡相冊當中看到他。對於死硬的反動派,叛國者,不要有任何憐憫。
  • 加勒萬河谷之戰,印軍到底死傷多少?我們雖未提及但印國內已炸鍋!
    據《央廣軍事》2月19日的消息,中央軍委決定對此前在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中犧牲的五名中國官兵,授予「衛國戌邊英雄」榮耀稱號等。事實上,在去年四月份左右印度方面公然對我邊境地區進行挑釁。不僅如此,印度軍方更是違背中印雙方達成的共識,並極為囂張地在越線地區修建道路,橋梁等多種基礎設施。
  • 寸土不讓,中國火箭軍發布超燃戰鬥MV,致敬加勒萬河谷戰鬥英雄
    謝謝據央視新聞2月20日報導,中印邊境的戰鬥視頻公布後,中國火箭軍當天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段超燃MV,向加勒萬河谷衝突中的戍邊英雄致敬。火箭軍通過這段MV鄭重宣告:「寸土不讓,就是我們的回答!」「長劍出鞘,那就戰!」
  • 視頻公開!還原了那場英勇戰鬥……外交部、國防部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戍邊英烈就解放軍官兵去年6月在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中為國犧牲和負傷,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月19日說,有關報導出來後,她反覆閱讀了好幾遍「這些戍邊英雄官兵的事跡,給了我們心靈很大的震動。其中陳紅軍烈士還有4個多月就要做爸爸了,肖思遠烈士一直憧憬著娶他心愛的姑娘,但是他們沒能等到這一天,而把生命和青春永遠地留在了高原。」華春瑩說,衛國戍邊英雄烈士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維護邊境地區安寧獻出了生命。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每一位英雄烈士都值得懷念,值得尊敬。「我們將永遠銘記他們,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
  • 現場視頻:誓死保國土!4名解放軍官兵中印邊境犧牲全程披露
    4名解放軍官兵在中印邊境犧牲全過程首次披露【930新聞眼】930老友記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 4名解放軍官兵犧牲!全過程首次披露……
    就是在這樣的生命禁區,一茬茬年輕的官兵戰鬥在衛國戍邊一線,守衛著祖國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寧。2020年4月開始,有關外軍違反兩國協議協定,抵邊越線搭建便橋、修建道路,頻繁在邊境越線爭控,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導致邊境局勢陡然升溫。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
  • 中印衝突傷亡首次公開,印度人不服:中國瞞報真相
    解放軍報首次公開披露了在去年的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衝突中的我軍傷亡情況,這一報導很快就傳到了印度國內——出人意料又在人意料之中的是,
  • 視頻勁爆:加勒萬河谷那場英勇戰鬥!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華山穹劍這應該是第一次公開披露,去年6月,印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
  • 這段視頻,還原了喀喇崑崙那場英勇戰鬥!4名解放軍官兵犧牲,一人為福建籍戰士
    立春過後,大江南北暖意漸濃,高原深處的加勒萬河谷依然嚴寒徹骨,大河冰封,群山聳立。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這段視頻,記錄了喀喇崑崙那場英勇戰鬥。銘記烈士,致敬英雄!(來源:央視軍事)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