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18A「大黃蜂」超音速戰鬥機

2022-01-09 軍事科技前沿

↑↑↑↑關注我獲取更多你想不到的資訊!

F/A-18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和諾斯羅普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的艦載單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攻擊機,主要用於艦隊防空,也可用於對面攻擊。1974年美國海軍提出研製低成本的輕型多任務戰鬥機的VFAX計劃,1975年5月在YF-16和YF-17兩個假選方案中,美國海軍選中YF-17飛機,在此基礎上進行重新設計,由於要求該機既可用於空戰又能進行對地攻擊,因此編號為F/A-18。1978年11月18日第一架F/A-18A/B原型機首飛,1980年5月開始交付美海軍。



結構特點

肩部安裝的後掠翼; 戰鬥機類型的氣泡狀駕駛艙; 雙垂尾; 前緣根部邊線長長地伸展開。

研製歷程

1974年,美國國會取消了海軍的VFAX輕型多功能戰鬥機計劃後,建議將注意力放在生產海軍型的通用動力公司的YF-16或諾斯羅普公司的YF-17上,這兩種飛機本來是為美國空軍贊助的輕型戰鬥機計劃生產的。兩家公司都沒有生產海軍飛機的經驗,因此,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和諾斯羅普公司合作,而通用動力公司則和沃特公司結成合作夥伴。採用了雙發設計的諾斯羅普YF-17明顯比YF-16有利,因為海軍在做決定時,通常傾向於雙發戰鬥機。

1975年2月,任決定把YF-17原型機發展為一線飛機後,諾斯羅普公司和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得到指令,要求他們製造獨立的F-18戰鬥機和A-18噴氣式攻擊機。然而,為了節約經費,這兩種設計被合成了一種飛機,最終生產的是F/A-18A「大黃蜂」。1978年11月18日,首批11架發展型噴氣式「大黃蜂」飛機進行了首飛,這種飛機和輕型的YF-17大為不同。「大黃蜂」比YF-17大,也比它重,由兩臺F404渦輪風扇發動機驅動、配備有休斯APG-65雷達。它還被加以海軍化,也就是說,裝配了強化起落架和著艦攔阻鉤,機翼中安裝了摺疊裝置。

1980年5月,生產型飛機抵達海軍,而兩年前,海軍陸戰隊已接收了它的第一批「大黃蜂」。到1986年,一共有371架A型和40架雙座的F/A-18B型交付到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這一年,生產轉向了F/A18C/D。F/A-18C/D改進了航空電子設備、裝備了新的中央計算機、武器攜帶量更大,到1999年停產時,已交付海軍和海軍陸戰隊464架。其中大約有161架是雙座的D型,包括96架夜間攻擊型,被海軍陸戰隊用於空中前進控制平臺機。2002年~2003年,200架F/A-18A被升級到A+規格,配備了C型的航空電子設備,重新回到一線服役。1986年,「大黃蜂」在利比亞上空首次參戰,無論是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還是在岸基基地,它都為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做出了巨大貢獻。

使用情況

F/A-18的第一次作戰巡航行動於1985年2月至8月,美海軍第25、113攻擊機中隊部署在星座號航母,前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執行部署任務。1986年,利比亞卡扎菲將錫德拉灣視為利比亞的領水,其它國家的艦隻不得通過。美國裡根總統命令珊瑚海號航母前往錫德拉海灣展開航海自由行動。航母上的F/A-18執行作戰空中巡邏任務保護航母戰鬥群。F/A-18經常對利比亞的米格-23、25和蘇-22進行攔截,有時與利比亞的飛機相距幾米。在1986年3月的「草原烈火」行動中,F/A-18首次參與實戰,對利比亞的岸基設備實施打擊,其中包括SA-5的飛彈基地。此次行動也是AGM-88A哈姆反輻射飛彈首次參與實戰行動。1986年4月15日的「黃金峽谷」行動中,F/A-18與A-7E使用哈姆飛彈攻擊了利比亞的薩姆飛彈陣地。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共190架F/A-18參戰,海軍有106架,陸戰隊有84架。在行動中,一次損失於戰鬥,兩架損失於非戰鬥事故。另外有3架受到地空飛彈攻擊,但是返回基地,經過維修又恢復作戰行動。在1991年1月17日,美海軍兩架F/A-18C與伊拉克的兩架米格-21機遇,F/A-18C使用AIM-9擊中了這兩架米格飛機後,對伊拉克的目標又投放908公斤的炸彈。

2002年11月6日,林肯號航母上部署的F/A-18E/F首次參與實戰行動,使用精確制飛彈藥對伊拉克的兩套薩姆飛彈、1個指揮、控制和通信設施實施了打擊。

型號演變

·                     F-18A
是第1種生產型,主要用於艦隊防空和艦載攻擊機的護艦,也用於執行空對面攻擊任務,用來取代A-4和A-7單座攻擊機。首飛時間為1978年11月18日,共有9架F-18A、2架TF-18A和2架全面規模發展飛機參入了繁重的試飛中。1979年10月30日開始,3架全面規模發展飛機在「美國」號航母上著陸進行航母資格測試。第1架生產型F-18A於1980年進行首飛。1983年F-18A擔負作戰任務,很快成美國海軍戰鬥群的頂梁柱。美國海軍共生產了371架F-18A型機。

·                     F/A-18B
是A型機的教練型,串列雙座,可用於作戰,正式編號為TF/A-18A,燃油攜帶能力比F/A-18A下降6%。共生產了39架。

·                     F/A-18C
是1986財政年度起購買的單座型。F/A-18C還可帶先進中距空對空飛彈和「幼畜」空對地飛彈。採用機載自衛幹擾機、偵察設備、新的「空中通用救生系統」彈射座椅、新型機載計算機、飛行故障記錄儀和監視系統等。C型於1986年作首次試飛,1987年9月開始交付。從1989年10月以後交付的C型,可攜帶供全天候夜間攻擊飛行任務使用的設備,包括前視紅外探測系統導航吊艙,新的平視顯示器和飛行員夜視鏡。從1991年1開始,F/A-18C開始使用F404-GE-402EPE增進性能型發動機,推力為7900公斤,比前一型增加700公斤。並且原來的AN/APG-65雷達換裝成AN/APG-73雷達。共生產了398架。

·                     F/A-18D
是C型機的雙座型,僅有前艙對飛機具有飛行控制能力。它除了作為一種雙座教練機外還作來一種雙座夜間攻擊飛機使用。位於後座的飛行員主要進行武器系統的操縱。它的武器控制系統與C型機相似。第一架飛機於1988年5月6日首飛,第1架生產型D型同於1989年12月1日裝備帕特森河的海軍試驗中心。第1架執行夜間攻擊任務的D型機於1999年5月1日交付第121攻擊戰中隊。共生產113架。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平臺「環球軍事」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走進「軍事科技前沿」官方網站

相關焦點

  • F/A-18「大黃蜂/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載彈模式
    從航程角度看,F/A-18E/F型「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這一不足,因其機體尺寸較原型機增大不少,機體內部燃料儲量也得以提升,其「腿短」的問題亦得以緩解,當然如果要遂行遠程作戰任務,仍需加掛外部副油箱。美國海軍用F/A-18系列戰鬥機取代原有的F-14「雄貓」,F-14戰鬥機具有更大的航程能搭載並使用超遠程的AIM-54「鳳凰」空空飛彈,使其能夠與目標交戰的距離更遠。
  • 飛行員報告:在F/A-18「大黃蜂」戰鬥機上飛行和戰鬥(上)
    我在VMFAT-101中隊(F/A-18訓練中隊)結束了我的職業生涯,在這裡飛了F/A-18A/B/C/D。VMFA-232「紅魔」中隊你覺得「大黃蜂」好看嗎?  我在加州埃爾託羅海軍陸戰隊航空站長大,陸戰隊在1983年獲得了第一批F/A-18。
  • 統治航母甲板的蟲族,F/A-18「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近況
    波音F/A-18戰鬥機通常被戲稱「蟲子」和「超級蟲」,目前這兩種戰鬥機已經統治了美國海軍航母的甲板,成為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戰術打擊主力。
  • 印度要生產F / 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能飛不,會摔嗎?
    4月12日,波音公司與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和馬辛德拉防務系統公司(MDS)籤署了工業合作協議,印度將生產F / A-18E / 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F / A-18E / F超級大黃蜂是美國海軍重要的艦載機,屬於第三代戰鬥機,既可用於海上防空,也可進行對地攻擊,F/A-18超級大黃蜂可以滿足印度對航空母艦和陸地多功能戰鬥機的需求,增強印度的防禦能力。
  • 美軍F/A-18 Block III超級大黃蜂究竟新在何處?
    F-35C是第五代隱形戰機F-35三種型號中專為海軍研製的一種,為了適應航空母艦上的使用,其機身經過加強和防腐蝕處理,機翼面積增大了約30%,外側機翼可以摺疊,加強了起落架並增加了尾鉤,具備卓越的隱身性能、信息化優勢,以及超音速巡航能力,號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艦載戰鬥機之一。2019年2月28日,美國海軍宣布F-35C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 敘利亞繳獲美國「大黃蜂」!仔細一看,原來並不是航母艦載機F-18
    (航母艦載戰鬥機F-18"大黃蜂")提及"大黃蜂",大家第一反應想到的絕對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引擎、全天候、多用途戰鬥機F/A-18"大黃蜂"戰鬥機。F/A-18"大黃蜂"歷史悠久,在1978年就實現了第一次飛行,幾乎參加了冷戰後美國的所有海外軍事行動。F/A-18大黃蜂首次參戰是1986年空襲利比亞的"埃爾多拉多峽谷行動"。起源於美國海軍的VFAX(海軍實驗戰鬥機)計劃,從原型戰鬥機YF-17"眼鏡蛇",歷經46年,"大黃蜂"經歷了多種型號的改進和實戰行動,建造數量在1458架以上,是歷史上的一款經典機型。
  • F/A-18的綽號「大黃蜂」怎麼來的
    對於F/A-18戰鬥機為什麼得到「大黃蜂」的綽號,《F/A-18「大黃蜂」和「超級大黃蜂」》一書做了解釋。我們先參看下面兩張照片。
  • 美國海軍超級猛禽F-18大黃蜂戰鬥機
    1974年美國海軍提出研製低成本的輕型多任務戰鬥機的VFAX計劃,1975年5月在YF-16和YF-17兩個假選方案中,美國海軍選中YF-17飛機,在此基礎上進行重新設計,由於要求該機既可用於空戰又能進行對地攻擊,因此編號為F/A-18。1978年11月18日第一架F/A-18A/B原型機首飛,1980年5月開始交付美海軍。
  • 世界空戰發展史43之海空先鋒:F/A-18「大黃蜂」
    F/A-18「大黃蜂」艦載攻擊機                                                                          F/A-18幸運地來源於一次失敗的競標。20世紀70年代,美國以F-4為代表的二代戰機逐漸落伍,從而誕生了三代戰機——重型的F-15和輕型的F-16。
  • 【講堂113期】美軍航母上的常客,F/A-18大黃蜂戰鬥機
    ,來自老美的F-18大黃蜂艦載單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並且,大黃蜂還是美國軍方第一種兼具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型號所以,它的編號為:F/A-18,那麼這款作為美國航空母艦上比較出色的艦載戰鬥機,到底多麼出色呢?
  • F/A-18「大黃蜂」發展歷程
    美國國會將原本用於VFAX 的資金轉移到一個新項目NACF(Navy Air Combat Fighter,海軍空戰戰鬥機)上。服役歷程1985年2月至8月,F/A-18進行了第一次作戰巡航行動,美海軍第25、113攻擊機中隊部署在星座號航母,前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執行部署任務。
  • 統治海天四十年:F/A-18「大黃蜂」首飛四十周年
    F/A-18「大黃蜂」首飛於1978年11月18日,迄今已過了整整四十年。
  • 美國F系列戰鬥機發展史
    典型機型:F-15鷹 、F-16戰隼、F-14雄貓、F-18大黃蜂;第四代戰鬥機,隱身、超機動、超音速巡航,出現時間: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設計特點:因發動機的進步、可允許作較長時間的超音速巡航、強調飛機具備「高敏捷」機動飛行性能、並在不犧牲其他指標前提下具備一定程度的(電子)隱身性、在構造和設備方面具備高可靠性和易維護性。當然它也必須配備全智能化的先進武器。
  • 波音獲得美國國防部新合同,為F/A-18E/F戰鬥機「續命」
    據防務博客網站27日報導,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周一宣布,美國航空航天巨頭波音公司又獲得一份價值1.722億美元的合同,將通過改造的手段延長23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運行「壽命」。根據合同條款,波音公司將把23架F/A-18E/F戰鬥機的運行壽命,從6000飛行小時延長到10000飛行小時。這一工作將在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進行其中59%的份額,在加利福尼亞進行25%,在密蘇裡州的聖路易斯市進行16%。預計將於2022年5月完工。
  • 【軍事】網傳印度海軍將從美國租借F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可能租用15-18架FA-18 Block III型或一個中隊的多用途戰鬥機,合同正處於談判的最後階段。這些飛機可以在印度航母「維克拉馬蒂亞」號上操作,也可以在「維克蘭特」號航母上操作。雖然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 人類第一架超音速戰鬥機——F-100「超佩刀」戰鬥機
    但是,和蘇聯的米格-19超音速戰鬥機相比,美國裝備的第一款超音速戰鬥機,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款超音速戰鬥機——F-100「超佩刀」戰鬥機,卻有點名聲不顯。 F-100「超佩刀」戰鬥機作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款超音速戰鬥機,F-100「超佩刀」戰鬥機對美國航空業來說意義非凡。
  • 你知道美軍的F-16、F-18戰鬥機都有了,那F-17去哪兒了?
    細心的軍迷都知道,美軍的F系列戰鬥機從F-14「雄貓」開始,陸續的推出了F-15「鷹式」、F-16「戰隼」、F-18「大黃蜂」系列機型,卻單單沒有定型的
  • 兵器鑑賞--F/A-18戰鬥攻擊機
    F/A-18戰鬥攻擊機(英文:F/A-18 StrikeFighter,綽號:Hornet,譯文:大黃蜂,亦稱:HornetStrike Fighter
  • 新發動機設計可以抑制F-18戰鬥機巨大的轟鳴聲 | 近期科技趣評
    雷射照亮 F-18 超級大黃蜂上使用的比例模型噴氣發動機的羽流。圖源:Andrew Higley/UC Creative + Brand辛辛那提大學和海軍研究實驗室的航空航天工程師為 F-18 戰鬥機提出了一種新的噴嘴設計,希望能夠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抑制發動機的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噴嘴的內部具有三角形翅片,如一排排鯊魚齒,在實驗室測試中顯著降低了噴氣發動機的噪音。結果表明,新噴嘴可以將發動機噪音降低 5 到 8 分貝。
  • F15,F-16,F/A-18,F22,F35,都在這兒了! 扒一扒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4)
    麥道公司(後波音公司)和諾思羅普公司研製,由20世紀70年代諾思羅普的YF-17衍生而來,英文全稱McDonnell Douglas F/A-18 Hornet,代號「大黃蜂」,雙發、超聲速、全天候、可攜帶、多用途作戰飛機,設計為戰鬥機和攻擊機(因此被稱為F/A),是美國軍方第一種兼具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型號。具備優秀的對空、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