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訓練中先衝擊大重量,甚至每次都衝擊最大重量,之後再開始進行正式組的訓練是很多訓練者會採用的做法,這樣感覺起來很粗糙的沒什麼合理性的做法是很容易受到人們抨擊的。
說直接點,這麼練在有的人看來就是瞎練,先不去說這麼做的訓練者內心是怎麼想的,但事實是不少人這麼做取得了還不錯的效果,也獲得了訓練表現的提高,排除新手期排除天賦極高這樣的情況,之所以會這樣產生效果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歪打正著的獲得了下面這個原理的好處。
首先要明確的是,的確先進行大重量的練習可能能提升接下來的運動表現,專門解釋這種現象的術語是延後活躍性增強(Post 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利用較大重量或者爆發性動作來提升訓練表現的方式。俄羅斯體能訓練專家Yuri Verhoshansky是這麼在解釋PAP的工作機制的:
用大白話來解釋就是當你用大重量調動起更多肌肉並讓神經系統更為興奮高效運轉之後,這種效果能持續一小段時間,而如果在你還保持肌肉跟神經系統活躍的情況下去進行訓練,你就能獲得更好的表現,你會覺得要完成的重量比往常更輕,也能有更高的功率輸出,實現更快的動作速度。
而為了更好的應用PAP效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掌控好大重量組的重量範圍跟完成次數,我會建議把重量控制在2-5RM之間,同時一定不要做到力竭,完成對身體的刺激即可(比如用5RM做2-3次,用3RM做一次),之後則要注意的就是大重量訓練跟接下來訓練的間隔時間。
明顯我們已知的是在做完大重量練習後馬上進行訓練,表現會下降,而如果休息的太久這種效應又會消失,那麼最好的選擇是間隔多長時間呢?
有研究找了4組人先使用極限重量的臥推做了一組動作,再採用較輕的重量儘可能快速的完成了幾組動作,而各組人採用的間歇分別是1、3、5、7分鐘,而在用設備測試了受試者做後幾組訓練時的最大輸出功率後發現,在使用極限重量臥推以後,休息7分鐘,受試者能夠獲得最大的PAP效應。(休息更久獲得的效果會更多嗎還是會下降目前不得而知)
做其他動作時需要的間隔時長是多久,個人覺得比較合理的邏輯就是越複雜能用更大重量的動作需要的間隔時間會更長,比如硬拉會比臥推長,臥推會比引體向上長,不過也有可能間隔時間過久訓練狀態會下降,因此還是需要自我嘗試後再調整。
很簡單,一來你可以在相對訓練時間空餘的時候嘗試這樣的策略來幫助提升主要動作的訓練表現,突破平臺期;另外你也可以拿來做為提升自己某項測試能力的方式,比如NBA會有84kg臥推最多完成次數的測試,比如你也有可能在某一次訓練中想要測試自己某個重量或者動作的最大完成次數,而採用PAP的原理去進行測試,可能就會比熱身後直接訓練更好。
這不單是在同一個動作中是奏效的,在不同的動作,比如說測試最大彈跳之前先練習大重量深蹲,甚至在臥推之前先做大重量硬拉,都有可能幫助到你,這也是不少訓練者會採用倒金字塔訓練同時又獲得了不錯效果感覺很好的原因,(不過我個人還是更支持正金字塔的安排,效率高)
缺點當然會有,首先你的熱身時間會有所增加,按照常規的熱身流程,如果你用100kg的深蹲做組,那麼熱身到80-90kg就夠了,但是加入了140kg的大重量組,那麼你就要繼續熱身到120-130kg左右,這可能就需要增加2-3組的熱身組,再加上你完成大重量組之後還需要最長5-7分鐘的休息時間才能獲得最大的正式組收益提升,因此你整體訓練的效率可能就降低了,而且也會有體力的消耗,這種消耗不一定能馬上體現出來,可能在做第二個第三個動作時你的表現會變差,因此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
我會建議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嘗試著按照這樣的思路試試看,能否真的獲得比原先更好的訓練表現,而如果適合你,同時時間又沒問題的話可以成為你的常用手段之一,如果沒法獲得理想的效果,那麼可能是你沒有很好的控制休息時間,或者提前體力消耗過多,亦或者你並不適合這種訓練方式。
人人都能從健身補劑中得到幫助,但前提你得根據個人的情況作出合適的補劑選擇,別擔心,我們團隊只會實事求是給出回答,與其在魚龍混雜的營銷中迷亂了眼,不如認準用心做事的我們,魁奇年貨節,在節前快遞還可以正常發貨的當下,配上專屬優惠,正是囤貨的最好時機!
#尋找下一個EP夥伴#
EP明星教練現已全面開啟招募!從18年成立EP至今,這是第三次開啟大規模的教練招募,抱歉讓熱愛這個行業的你久等了!
我們懂你的困惑無力,也擁抱你的進取與不忘初心;在EP,釋放你的所有熱愛,享受全新的職業生涯,與我們一起開創健身新紀元,下一個,會是你嗎?
快掃下圖二維碼填寫入職問卷,總有些人會因你而有所不同,加入EP,我們一起讓改變發生!
真正高品質的護具,不單會凸顯出你跟其他訓練者的不同,也能夠真正的讓你的每一次訓練更安心更有保障,讓你能夠心無旁騖的去突破自我變得更加強大,希望收到魁奇裝備的你,在今後都能度過一帆風順的鍛鍊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