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政客聲稱「莫迪已決定何時會與中巴交戰」,印媒忙「滅火」

2021-02-15 鳳凰新聞客戶端

有關中印邊境局勢的談判還在繼續,個別印度政客卻跳出來「拱火」。

「莫迪總理已決定印度何時會與中巴交戰。」當地時間25日,《今日印度》、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報導標題中的這句話立刻引起巨大關注。這句話來自印度人民黨北方邦負責人斯瓦坦特拉·德·辛格(Swatantra Dev Singh)。

不過很快,該說法就被嚴重質疑。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反問斯瓦坦特拉,總理莫迪「知道這事兒嗎」?與此同時,印度媒體也急忙「滅火」,稱有關言論與印度國防部長的表態相矛盾——後者於25日發表聲明,稱印度希望結束與中國在所謂「拉達克地區」的對峙。

《今日印度》:人民黨(北方邦)負責人發表奇怪言論聲稱,莫迪總理已「決定」印度何時會與巴基斯坦和中國交戰

NDTV:人民黨(北方邦)負責人:總理已決定何時與中巴交戰

據上述兩家印媒報導,斯瓦坦特拉是當地時間23日在北方邦的一次活動中發表的上述言論。報導說,談及中印在「拉達克地區」東部的軍事對峙時,斯瓦坦特拉將其與「廢除憲法第370條」和「在阿約提亞修建廟寺」相提並論。

印度報業託拉斯(PTI)援引斯瓦坦特拉的話說:「就像對『羅摩神廟』和第370條的決定一樣,莫迪總理已經決定了何時會與巴基斯坦和中國交戰。」斯瓦坦特拉用印地語說道,「日期已經決定了。」他還聲稱,這是印度的外交政策立場。

斯瓦坦特拉談到的其他兩項內容至今仍存在爭議。去年8月,印度政府宣布廢除當前執行的憲法第370條,取消此前憲法賦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巴基斯坦外交部予以強烈譴責,表示將利用所有可能的選項反對印度這一非法措施。

阿約提亞則是印度北方邦著名宗教聖地。1992年,印度教教徒拆毀了清真寺,聲稱要在此建造傳說中的羅摩神廟,導致大規模宗教衝突,約有3000人喪生。2019年11月,印度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判令稱阿約提亞市一處極具宗教爭議的「聖地」屬於印度教徒,允許他們在此處修建印度教羅摩神廟。儘管部分印度穆斯林對判決結果並不滿意,但仍表示尊重法律及最高法院判決。

不僅發表上述「奇怪」言論,《今日印度》還援引PTI說,斯瓦坦特拉在此次講話中把印度社會主義黨和大眾社會黨成員稱為「恐怖分子」。而印度人民黨地方議員拉溫德拉·庫瓦哈(Ravindra Kushwaha)在談及有關斯瓦坦特拉講話時表示,斯瓦坦特拉是為了鼓舞人民黨成員的士氣。

斯瓦坦特拉的言論隨即招致不少網友抨擊。↓

有人指責道:「別來愚弄人民。」

還有人調侃說:「總理知道這事兒嗎?」

更有不少人鄙夷稱,「我想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政客,政客可以為了選舉利益說任何話。」

與此同時,印媒也趕忙「滅火」。

《今日印度》提醒稱,斯瓦坦特拉的言論與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的聲明相矛盾。NDTV也表示,斯瓦坦特拉的言論似乎偏離了印度的立場。

當地時間25日,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在蘇格納(印度陸軍第33軍在西孟加拉邦的總部)的一次活動中發表講話說,「印度希望結束與中國之間持續的邊境緊張局勢,恢復和平。這是我們的目標。」

關於中印邊境最新局勢,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13日曾介紹說,10月12日,中印兩軍在楚舒勒舉行第七輪軍長級會談。任國強說,雙方重點圍繞兩國一線部隊在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脫離接觸坦誠、深入和建設性地交換了意見。雙方認為本輪會談是積極和建設性的,增進了對彼此立場的相互理解。雙方同意繼續通過軍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對話溝通,儘快就脫離接觸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雙方同意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不讓分歧上升為爭端,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同一天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不承認印度非法設立的所謂「拉達克中央直轄區」和「阿魯納恰爾邦」,反對在邊境爭議地區開展以軍事爭控為目的的基礎設施建設。根據雙方共識,任何一方都不應在邊境地區採取任何導致局勢複雜化的行動,以避免影響雙方為緩和局勢所做的努力。趙立堅強調,一段時期以來,印方持續在中印邊境地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兵力部署,這是中印邊境局勢緊張的根源。

來源:環球網

點擊閱讀原文,

來鳳凰新聞客戶端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印媒:中巴或使用電磁武器擊落印軍米格21,兩國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儘管印度官方的正式調查結果尚未正式出爐,但這家印媒談及墜機的米格-21戰鬥機時卻表示,很有可能是被中巴的電磁脈衝武器擊落的,並揚言兩國必將要為此付出代價。據報導,印度官方和印媒之所以有這種猜測,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這架米格-21戰機墜毀在蘇拉特加爾,而該地區距離巴基斯坦邊境地區只有大約200公裡,由於長期的緊張關係,印度天然地聯想到巴基斯坦身上。
  • 印媒叫囂扶植「親印派」上臺!
    但在印度霸權的影響下,部分南亞國家政客形成一個非常不好的政治習慣:總是藉助印度來爭奪權力。據悉,馬爾地夫最高法院已經向印度請求幫助。總統亞明則批評最高法院越權。如果馬爾地夫依靠印度的力量推翻亞明,那麼這種行為無疑是喪權辱國,也為外國幹涉馬代內政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
  • 中巴軍演,殲-10C上中國空軍標誌去哪了?印媒不想看到的一幕出現
    我國國防部近期宣布,將與巴基斯坦舉行「雄鷹-IX」空軍聯合訓練,並持續到12月下旬。
  • 印戰機開年首摔,美國安一份報告嚇到印度,印媒:怪中國
    印媒還強調,那可能意味著在過去幾年,巴基斯坦一直幫中國測試EMP設備。這種說法還是很離譜的,假設中國真的幫助巴基斯坦使用電磁脈衝武器,那受幹擾的就不止天上一架戰機了,該地區的通信、手機、網絡等都會受到影響,但是沒有這方面的異常。
  • 幾周內,微信要遭「毒手」……丨印媒想賴中國,遭伊朗的「打臉」有意思了丨燃燒4天美軍艦「好人理察」號大火被撲滅
    他聲稱,目前有許多川普政府的官員正在關注TikTok、微信所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問題」,因為這些應用「涉嫌收集美國公民信息」。隨後,梅多斯又表示,川普政府可能馬上就會對TikTok、微信等中國應用「動手」。「我不知道這方面的行動是否會有最後期限,但我想說,一定會在數周之內看到,而不是數月之久。」
  • 印空軍揮舞拳頭:先發制人讓殲20不能起飛
    此前喊打喊殺的印媒、政客和某些重要軍方人士,這段時間開始反思一些客觀問題了。印度《東線》網的文章稱:拉達克的軍事對峙進入第六個月,印度軍隊被迫迅速填補在拉達克的一系列嚴重漏洞和劣勢。情報機構彙編的這份報告指出,印軍在拉達克對抗中,面臨行動和戰術準備不足。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而印度軍隊在拉達克東部地區最大的漏洞就是後勤保障問題。
  • 印媒自吹印軍軍力保障厲害,而解放軍不適應高海拔部署
    文章聲稱,中國軍隊「沒有預料到印度會在寒冷的冬季繼續在邊境地區佔領高地」,那裡的溫度已經開始下降到零下20度以下,印媒在文中聲稱「中國軍隊此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在上個月,為應對印度的部署,解放軍給邊境部隊提供了更多的後勤保障。」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都具有寒區部署經驗一位印軍官員說:「低溫和嚴寒因素已開始成為巨大的挑戰。
  • 印媒又黑中國,稱中國偷走一條河,這腦子一定是進水了!
    繼借衛星圖片渲染「中國軍隊在洞朗搞建設」後,12月13日,印媒又拿著衛星圖說中國人在西藏建了「秘密隧道」,把本該流向印度的水轉引到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國處在雅魯藏布江上遊,印度處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下遊,這個地理事實不改變,印媒對中國的疑神疑鬼恐怕就無法改變。
  • 印媒稱印軍將緊急採購輕型坦克,但從哪買是個難題
    此次採購將在加勒萬河谷衝突後印軍進行緊急採購的節點下進行,以加強印軍的防禦能力。印媒聲稱,中國於4月下旬在中印邊境實控線沿線部署了新型的15式輕型坦克。消息人士對印度《經濟時報》說,印度陸軍正在尋找能夠空投或空運到前沿地區的坦克,以實現快速部署「遏制侵略」。與中國擁有連接邊境的廣泛公路網絡不同,印度的基礎設施仍在完善和升級中,儘管印度在戰略性地點已經修建了前沿機場。
  • 印媒造謠不成反自黑,貽笑大方!
    文章提醒部隊裡的男士們「要小心引誘他們的女人」,並聲稱「情報部門已向部隊發出警告,並要求轉達給各層,小心敵方的這類行動。」文章寫得非常具體:小心那些長得好看的中國和巴基斯坦女性,她們能說流利的印度語和英語,針對印度軍官設下陷阱。
  • 印媒:黑匣子找到了!
    綜合《印度時報》、《今日印度》、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多家印媒消息,印度國防部官員9日在墜機現場找到了墜毀軍機的黑匣子,已帶走並展開調查。《印度時報》稱,黑匣子將提供關於此次事故的關鍵數據。 據印媒報導,印度國防參謀長比平•拉瓦特乘坐的一架軍用直升機8日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墜毀,機上14人中,13人死亡,其中包括拉瓦特。關於傷亡情況,印度空軍隨後證實,事件中共13人死亡,包括拉瓦特及其妻子,以及4名機組成員。唯一倖存者是國防參謀學院的一名軍官。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事後在推特上說,墜機可能與天氣狀況惡劣有關。
  • 印媒:拉達克又談崩了!印軍換前線主帥,火藥味更濃
    「印藏邊防警察」總督察迪帕姆·塞思(Deepam Seth)也是代表團的一員。值得注意的是,梅農中將(PGK Menon)也參加了會談,他是中印東段邊界(藏南)的一個印度陸軍山地師師長,他很快會升任14軍軍長,取代即將在10月初卸任的哈林德·辛格中將。但是根據印度媒體22日的最新報導稱,雙方長達13小時的會談,又談崩了。
  • 印媒竟把西藏臺灣從中國版圖上抹掉!外交部的回應刷屏了
    印軍非法越界進入我國洞朗地區,導致中印對峙已超過1個月。印度主流雜誌《今日印度》最新發布的一期封面,不僅利用中國和巴基斯坦的版圖分別做成大小「兩隻雞」,還將中國版圖中的西藏和臺灣刪掉了。對此,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指出,「這種小伎倆的東西,你還認真去看?」
  • 大批軍艦速來,印軍封鎖中國海上通道?巴方圍魏救趙,印度變小丑
    因此,有分析人士聲稱,此次印度派出大批軍艦在安達曼群島軍演,並不只是為了針對巴基斯坦,做個大膽的假設,很可能是針對中國。  要知道,拉達克地區的邊境對峙仍在繼續,以當前的局面來看,短時間內對峙不會停止。  畢竟印度迫切地希望找回1962年丟失的面子,斷然不會輕易就這麼認慫。  不過該國也明白,印度與我國的綜合實力相差有多大,真要是在邊境發生衝突,印度很難獲得勝利。
  • 美專家稱印軍從未這樣強大!我國人看不下去
    至此,美國專家聲稱印度海軍從未像現在這樣強大。一向對印度吹噓嗤之以鼻的美國,這次竟然稱讚印度強大,此舉極其不尋常,連印度人心態都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據美國專家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印度海軍擁有1艘航母,8艘登陸艦,10艘驅逐艦以及13艘護衛艦,加上3艘核潛艇及10多艘其他的艦艇。  除此之外,正在建造的除了1艘兩棲登陸艦以外,還有60多艘艦船正在建造中。
  • 【研究分享】雷定坤、馮人傑:印輿論對川普態度轉向
    例如,印民眾對川普此前用「骯髒的」(filthy)一詞形容印度耿耿於懷,印媒也極力凸顯拜登指責川普用不恰當的詞語形容「美國的朋友」。 印前外秘拉奧認為,川普可以一邊和莫迪「打得火熱」,高調舉行「你好,莫迪」和「你好,川普」互捧活動;一邊可以對印採取一系列不友好舉措,包括對印商品加收關稅、施壓印政府開放國內市場、取消印普惠制待遇、限制向印高級IT工作人員發放籤證等。
  • 印媒眼中的解放軍,原來是這樣的
    隨後,作者開始一本正經地討論:這些犛牛,會不會是中國派來的間諜?對於這個問題,作者只用一句「既然印軍還了牛,應該是檢查過的」就敷衍過去了。接著開始大講特講「科普故事」,什麼美國軍方訓練海豚監視俄羅斯潛艇,什麼西方勢力走私變色龍探測鈾設備,什麼以色列派禿鷲偵察沙特等等。人們常說,說話要講究真憑實據,不能空口白牙胡言亂語。
  • 克什米爾爆發激戰,6名印軍當場死亡,印巴局勢再次升溫
    為防止這些入侵的印度士兵給當地百姓帶來危險,巴方士兵主動開火攔截,並使用榴彈炮、迫擊炮等武器猛烈炮擊印軍陣地,隨即印軍反擊。此次炮擊共造成印軍十多個據點和哨所被毀,3輛裝甲車被炸毀,6名士兵當場死亡,另有5人受傷,巴基斯坦在炮擊結束後對外表示,並無人員傷亡,僅一處基地受損,由此可見,在此次衝突中巴方可以說是完勝。近半個月來,印巴局勢開始不斷升溫。
  • 印媒:巴基斯坦同意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進駐,又尋求中國農業支持
    >關注免費訂閱據印度防務新聞網近日聲稱,印度鄰國巴基斯坦作出了重大決定,允許中國人民解放軍(PLA)戰略支援部隊(SSF)在其境內駐紮並建立地區司令部。印媒稱,根據美國發表的所謂2020年《中國軍力報告》顯示,中國的這支部隊在巴基斯坦境內建立了指揮站,旨在針對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資產,而不是印度。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早已有言在先,稱美國發布這個報告充滿了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是極其錯誤的做法,該報告罔顧事實、充滿偏見,曲解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
  • 帝國興亡——印加帝國
    而帝國始於何時及其發祥的情況仍是個謎。(2)起源印加人的祖先是在大約1.1萬年前越過白令海峽來到美洲大陸的。印加人到達美洲後的幾十個世紀裡,歐亞大陸上的居民與印加人接觸很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印第安人在南美洲創造了自己的文明,建立起了疆域空前遼闊的印加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