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徑測量不合格?奇瑞工程師有辦法!

2021-12-25 AI汽車製造業


在箱體類零件的加工中,鑽孔是其工藝技術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孔徑直接影響後續的加工及裝配,甚至會導致整機性能變差。在奇瑞汽車公司發動機廠,某缸體線OP20序鑽回油孔直徑也曾遇到了測量不合格的問題,他們是怎樣解決的呢?


缸體是汽車發動機上所有零件的基體,其他部件通過螺栓連接到缸體本體上,而缸體上的油孔則是連接所有部件油路的中間通路,其中缸體回油孔是其內部潤滑通路的主要組成部分。

目前,我公司缸體回油孔採用塗層硬質合金麻花鑽進行鑽孔,其孔徑及深度採用通止深度規進行在線檢測。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在線檢測回油孔孔徑和深度時,偶發性出現通止深度規的通端無法檢測到回油孔底端,即表現為回油孔直徑不合格,間接表現為回油孔深度不合格。但現場採用遊標卡尺檢測其孔徑及深度均滿足要求。針對此異常問題,我們對加工回油孔孔徑及深度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了排查分析,並給出了解決方案。

排查影響因素


1.設備方面

加工回油孔工序共有2臺臥式加工中心,其型號不同,所用夾具、刀具及加工工藝均相同。加工過程中都偶發性出現了孔徑通止深度規測量孔徑及深度不合格問題。因此排除了設備因素對加工的影響。


2.刀具方面

(1)刀具尺寸不合格

對回油孔加工鑽頭直徑進行檢測,其結果均在合格範圍內,且對在刀具公差範圍內的不同直徑的刀具進行現場加工驗證,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從驗證結果分析,其刀具直徑不是導致加工測量不合格的原因。

(2)刀具磨損

鑽頭在加工過程中隨著壽命的增加而磨損,刀具異常磨損將體現為加工回油孔直徑偏小或加工過程中出現「喇叭口」形狀。通過對2臺設備的加工刀具壽命進行跟蹤,從驗證結果分析,排除了刀具磨損對回油孔孔徑不合格的影響,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

3.工藝參數

在極限情況下,孔內壁的表面粗糙度過大很可能影響孔徑的測量,而平時我們不太關注鑽孔內壁的表面粗糙度。一般認為鑽孔內壁粗糙度產品要求的公差較大,刀具自身及加工中心即可保證。

通過對鑽頭工藝參數的調整驗證(見表3),增加鑽頭切削線速度,降低鑽孔內壁的表面粗糙度。現場更改刀具切削參數進行驗證,仍偶發性出現孔徑測量不合格,排除了工藝參數對孔徑異常的影響。

4.加工工藝方式

產品要求回油孔深度75±0.5mm,孔徑Ø16±0.2mm,長徑比約4.7,回油孔屬於中深孔。而回油孔加工採用普通鑽孔循環加工:一次性G1進給、G0快速退回的方式。考慮到工具機和夾具的剛性、精度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而變差,導致加工過程中工件的剛性不足,因此採用深孔加工的工藝方案進行驗證。

方案一:在鑽孔到位後增加0.5s暫停,同時以G1退回(見圖1)。現場加工驗證跟蹤仍然偶發出現回油孔孔徑測量不合格。

方案二:將鑽頭加工工藝方式改為深孔鑽的加工方式,即G1進給加工深度約1/4處+G0快速退刀+G1進給加工深度約2/3處+G0快速退刀+G1進給加工到底+G0快速退刀(見圖1)。現場驗證後,連續跟蹤兩臺工具機的回油孔刀具的多個加工壽命周期,未出現孔徑測量不合格工件,此方案驗證有效。

通過更改回油孔刀具加工工藝方式,回油孔孔徑測量不合格問題得以解決,為了找到最終導致孔徑測量不合格的原因,我們進行再次深入分析:

通止深度規在檢測回油孔直徑與深度時無法檢測到孔底部,初步分析是回油孔直線度超出檢具所能包容的範圍。為了驗證分析的正確性,用內徑千分尺分別對回油孔不同截面進行測量,測量結果顯示從回油孔孔口到回油孔底部所有截面直徑均滿足產品尺寸要求。隨後採用三坐標對失效件檢測其孔的直線度,其直線度達到0.12mm,即回油孔呈現「彎曲」(見圖2),直接反應至通止深度規無法測量到位,即「測量不合格」。

圖2 失效件與合格件狀態對比

制定改進措施

通過上述驗證找到了問題的真因,我們採取了如下改進措施:

1. 更改回油孔加工刀具

油孔刀具直徑過大且為中深孔加工,由於選用麻花鑽頭自定心效果較差及切削負載較大等因素,加工過程中回油孔出現了輕微的扭曲變形,導致回油孔直線度差進而測量不合格。為了不影響生產線工序節拍平衡率,恢復了鑽頭原有的加工工藝方式:將麻花鑽改為直槽鑽(見圖3);並且通過優化鑽頭的頂尖角度及橫刃長度,提高鑽頭自定心能力,降低回油孔的扭曲變形量。改進後回油孔的直線度均值在0.06mm。跟蹤現場生產加工情況,未出現回油孔測量不合格,措施實施有效。

2. 更改檢具

檢具通端設計為整體直徑下限結構,理論上檢測了孔徑最小值和「直線度」尺寸,而此油孔因功能設計,對直線度要求比較寬泛。檢具的結構設計導致了對孔徑尺寸的過嚴要求。由於檢具通端直徑控制在15.819~15.829mm之間,回油孔壁稍有變形就會導致檢具通端根部與回油孔變形部分發生幹涉。從產品功能性及加工經濟性考慮,對檢具通端結構進行改進。減小檢具通端靠近根部的直徑(見圖4),直徑由理論值15.824mm改為15.00mm,檢具不會與回油孔壁發生幹涉,規避了檢具要求過嚴而誤判的尺寸不合格。解決了加工過程失效點以及測量過程失效點。

從以上兩方面對失效原因展開分析並採取解決措施,至此鑽孔孔徑測量不合格問題得以徹底攻克。

結語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這種質量缺陷對於沒有經驗的工藝工程師而言,短時間內很難直接鎖定問題產生的原因,而長時間停機又會影響生產效率。通過分析驗證,我們最終找到了失效原因,解決了底面回油孔孔徑加工、測量不合格的問題,保證了產品質量。希望本案例能對業界各位同仁有所啟示。

擴展閱讀:

雷射珩磨技術大幅提升發動機性能!

發動機缸體曲軸孔加工,三種方式大比拼!

發動機缸體、缸蓋加工刀具怎麼選?

相關焦點

  • 合成孔徑雷達系統
    , 合成孔徑雷達不受光照和氣候條件限制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對地觀測, 甚至可以透過一些地表或植被獲取被掩蓋的信息。雷達的基本功能因此可簡單概括為一句話:判斷目標在什麼方向離我有多少距離?而回答這兩個問題就分別對應了雷達的兩個核心指標:方位解析度和距離解析度。研究合成孔徑雷達的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不斷提高這兩維解析度。
  • 被國人捧上天的「奇瑞技術」,是真牛,還是吹牛?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疆哥還是覺得,要用事實來說話,看看奇瑞手上到底有哪些拿得出手的技術?1、發動機點評:有技術底蘊,至今實力強大奇瑞的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當時主攻業務便是發動機。
  • 什麼是合成孔徑雷達(SAR)
    這正是通過合成孔徑雷達(SAR)獲取的影像。合成孔徑雷達(SAR)是一項成像技術,可捕獲複雜的元素,包括位置,距離,速度和運動方向。在SAR成像系統中,安裝在衛星或飛機上的有源遙感器向感興趣區域發射射頻(RF)能量脈衝。這些雷達信號與地球表面相互作用。
  • 詳細分析: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技術
    當時,有些科學家想突破經典解析度的限制,提出了一些新的設想:合成孔徑雷達天線往往僅用單個輻射單元,沿一直線依次在若干個位置平移,且在每一個位置發射一個脈衝信號,接收相應發射位置的雷達回波信號並儲存起來,然後通過信號處理的方法產生一個等效的長的線性陣列天線。合成孔徑雷達的特點是解析度高,能全天候工作,可有效地識別偽裝和穿透掩蓋物。
  • 政審、體檢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
    建議:①儘早對照計算公式測量體重。測量時挺胸、收腹、抬頭、身體繃直,看是否符合標準。②超重需減肥。適情增加運動量,適當節食,飲食清淡,作息規律。③偏輕需增肥。適情增加運動量,適當多飲多食,葷素搭配,作息規律。標準:任何一眼裸眼視力不低於4.5。任何一眼裸眼視力低於4.8,需進行矯正視力檢查,任何一眼矯正視力低於4.8或矯正度數超過600度,不合格。
  • 合成孔徑雷達手冊,2019年4月發布超300頁
    旨在向可能不具備合成孔徑雷達專業知識但有興趣在林業部門利用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的遙感專家提供易懂、易於吸收的技術資料。下面是關於這份手冊的詳細介紹,需要英文原文的請給「雷達通信電子戰」微信公眾號發送消息「190925」查看,有效期為7天,僅供學習參考。
  • 合成孔徑雷達的研究熱點
    點上方藍字" 微波仿真論壇 " 關注導讀:合成孔徑雷達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利用合成孔徑原理,實現高分辨的微波成像,具備全天時、全天候、高分辨、大幅寬等多種特點,最初主要是機載、星載平臺,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彈載
  • 大孔徑磁共振|孔徑大,用途廣
    從技術層面上來看,隨著磁共振設備的孔徑變大,會導致磁場均勻度急劇下降,從而導致成像質量的損失。所以必須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實現了在孔徑提升的同時,磁場均勻度同步提升,成像的質量也會得到相應提升。此外,大孔徑的磁共振的有效成像範圍也較傳統產品提高5-10釐米。
  • 測量不確定度的概念
    2)測量結果:通常兩部分組成:一個數和一個測量單位。2、什麼是測量不確定度?• 1)測量不確定度是對任何測量的結果存有懷疑。• 2)測量不確定度的表述:由於對任何測量總是存在懷疑的餘量,所以我們需要回答「餘量有多大?」和「懷疑有多差?」
  • 先進合成孔徑雷達,系統應用及設計細節
    ASAR系統旨在提供與ERS SAR兼容,同時還通過利用其各種工作模式以及開發的新算法和數據產品來擴展測量範圍。地面部分將允許生成近實時和離線的精確圖像,以滿足科學、機構和商業數據用戶的需求。本文將詳細介紹先進合成孔徑雷達的應用,設計中的相關細節,供大家參考學習。文末給出了本譯文的英文原文,歡迎大家下載學習。
  • 徵兵體檢中常見不合格項目及解決方法,想當兵的同學請收藏!
    ▲標準:①男青年為不超過標準體重的30%,不低於標準體重的15%;②女青年為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不低於標準體重的15%。(標準體重kg=身高cm-110)。建議:①儘早對照計算公式測量體重。測量時挺胸、收腹、抬頭、身體繃直,看是否符合標準。②超重需減肥。適情增加運動量,適當節食,飲食清淡,作息規律。③偏輕需增肥。
  • 科普:先進合成孔徑雷達的工作原理及系統組成
    這種處理過程等效於一個長天線(稱為「合成孔徑」)照射目標。合成的孔徑大小等於衛星在積分時間內移動的距離。使用SAR原理可獲得的沿軌道解析度(相當於地面處理中的方位)是物理天線長度的一半。可以在圖像解析度與其他圖像質量參數(如輻射解析度)之間權衡。垂直於軌道方向的解析度或距離解析度是發射雷達帶寬的函數。考慮到儀器的峰值功率限制,利用了脈衝壓縮技術來提高其性能。
  • 9.25-29 武漢 2017 SARscape雷達幹涉測量國際高級技術培訓班(附培訓日程)
    該軟體架構於專業的ENVI遙感圖像處理軟體之上,提供圖形化操作界面,具有專業雷達圖像處理和分析功能。同時可為客戶自有的雷達數據格式定製接口。為推廣和傳播幹涉雷達測量技術和應用,武漢大學、Esri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瑞士sarmap公司將聯合舉辦為期五天的「SARscape雷達幹涉測量國際高級技術培訓班」。
  • 合成孔徑雷達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描述的是合成孔徑雷達的原理,感興趣的盆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7502.htm1.合成孔徑雷達原理--簡介  合成孔徑雷達
  • DDR信號測量的那些事兒
    DDR晶片工程師有兩種:一種是用示波器測量過信號的,另一種是即將用示波器測量信號的。本期聊聊DDR信號測量那些事兒。毫無疑問,DDR系統屬於高速接口。因此,為了確保SOC與DRAM之間的信號能正確傳輸,JEDEC針對各種信號(例如CLK、C/A、DQ、DQS)在時序、形狀等方面進行了細緻的規範。通常認為,滿足這些規範是DDR接口能夠正確運行的最低要求。
  • 超簡單的距離測量,硬體工程師趕快收藏
    距離測量大體分兩種:一種是點到點距離的測量,另一種是邊到邊距離的測量(邊緣間距的測量)。這種測量主要用於對某兩個對象之間大概距離的一個評估。執行菜單命令「報告-測量距離」(快捷鍵「Ctrl+M」或者「RM」),激活點到點距離測量命令,再用滑鼠單擊起點和終點位置,系統測量之後會彈出一個標出X軸與Y軸長度的報告,如圖11-19所示。
  • 什麼叫逆合成孔徑雷達?
    Hu:什麼叫逆合成孔徑雷達?  熊偉:逆合成孔徑雷達,可以看作是把合成孔徑雷達,反過來:合成孔徑雷達,裝在一個運動的平臺上,探測固定目標;逆合成孔徑雷達,是用一部固定雷達,探測一個運動目標。兩者都是通過對雷達回波頻率的精細處理,把角度解析度提高几十倍甚至幾百倍。  合成孔徑雷達、逆合成孔徑雷達具備高解析度的原理,在電子理論上有多種解釋方法,下面是其中一種。
  • 【解放軍三三〇三工廠】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通信工程師、電子技術工程師、可編程硬體工程師等
    工廠在致力軍隊裝備保障的同時,躋身於汽車零部件配套行列,在武漢、上海、安徽、廣西等地建有獨資合資企業,為上海大眾、上海通用、武漢神龍、蕪湖奇瑞、合肥江淮、柳汽等多家汽車主機廠配套生產汽車座椅總成及零部件。工廠先後榮獲「全軍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環境保護優秀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文化建設50強企業」、陸軍裝備部「先進工廠」等多項榮譽稱號。
  • 「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專刊」編者按
    合成孔徑雷達(SAR)從最初簡單樸素的概念,到現在複雜多樣的系統和卓有成效的應用,已歷經近七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國的合成孔徑雷達及應用技術,雖然起步較晚,但也已有四十多年發展歷程。從1975年國家確立發展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的決策,到1979年我國首部機載合成孔徑雷達首飛的成功;從1986年首批863計劃項目的支持,到2010年國家高分專項的推動;從2012年環境一號C星(HJ-1C)的星載合成孔徑雷達,到2016年高分三號(GF-3)的星載全極化合成孔徑雷達;幾代人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四十年風雨兼程、春華秋實。
  • 溫度傳感器原理,測量技巧及接線方法.
    當熱電偶一端受熱時,熱電偶電路中就有電勢差。可用測量的電勢差來計算溫度。但熱敏電阻的線性度極差,並且與生產工藝有很大關係。製造商給不出標準化的熱敏電阻曲線。溫度IC需要有外電源。通常溫度IC是嵌入在電路中而不用於探測。溫度IC缺點是溫度範圍非常有限,也存在同樣的自熱、不堅固和需要外電源的問題。總之,溫度IC提供產生正比於溫度的易讀讀數方法。它很便宜,但也受到配置和速度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