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很意外的發生了政變,紅衫軍帶頭向皇室進發,揚言要廢了國王,即使是這樣,國王也不敢逃走。談到泰國,該國與東方國家有許多合作項目,在英拉任職期間,兩國就水稻和其他作物的問題上達成了協議。最重要的是她代表人民的利益,更多可能性的為人民製造很多的福利,她在這一點上和我們的初衷是一致的。因此,有著相同目標的兩個國家自然會達成統一。然而正式因為她長期的這樣做,使自己成為了她們王室和國家官員們的敵人,最後踏上了流亡國外的老路。
英拉和他信的「瀆職」成就了泰國的政變。事實上,這個國家是世界大國中政變最多,並次數最多的國家。她們的軍隊不領名於政府和人民,而是徹底的服從皇室。2006年,當皇室擁有最大的權力時,政變把權力和財富都偏向了皇室,國王的管轄範圍非常的大,以至於他可以直接向內閣總理和兩院下達命令,它屬於泰方頂級領導人和軍隊最高指揮官。眾所周知,英國制度和泰方是相同的,都是屬於君主立憲制,但前者是表面形式,後者是真正的在實施著這項制度。
英拉政府在任職期間,除了擔任將軍、空軍和警衛團團長外,為何會有如此多身份的存在,並且還很容易的推翻了當時的政權,那是因為國王在暗中的同意以及還讓巴育接替了總理的職位。現在,由於政變而推遲了5年的泰國大選,現於3月結束,選舉期間的選票管理規則也制定了下來,但是結果並沒有對外公布,以至於具體的票數無人知曉不透明。如果說是被國王和首相控制了整個局面的發展,想必也不會太過分。為了讓巴育連任,他為了讓自己贏得選舉,兩人都否認了英拉兄弟他信的一切功勞。
而皇室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樣的行為會招來災難,因為泰國政黨的紅衫軍對於民主得不到自由,表示很不滿意,並爆發了大規模遊行。他們要求選舉計數的透明度,並要求王室在此次選舉中給出合理的解釋。事實上,拉瑪十世不同於拉瑪九世的高聲望。哇集拉隆功因其行為屢遭媒體和人民批評,大家都認為他不能很好地治理一個國家。與英拉相比,她除了大米瀆職外幾乎沒有閒言碎語,但是哇集拉隆功的私生活不僅混亂而且古怪。在紅衫軍抗議活動的現場,遊行群眾指責普選就是暗中溝通好的結果。並且人民群眾還對著攝像機說道這不是真正的勝利,勝利者應該是泰黨,這就足以證明國王可能會在紅衫軍的攻擊下被廢除。
叩謝賞恩 多鼓勵中國外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