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被偷襲,唯一投票反對開戰的美國女議員,最後結局怎麼樣?

2021-02-15 天朝趣史

有時候太過標新立異,卻會引得眾人的議論,在芸芸眾生當中,你越是與眾不同,越是會受到他人的關注,如果你想用你獨特的觀點取得一定獨特的成就,那麼你就需要逐漸地獲得眾人的支持,如果你是單槍匹馬,那你的力量肯定是遠遠不夠的,畢竟想要用一根槓桿撬動地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珍珠港的重要作用

當時的珍珠港放著美國所有的艦艇以及兩艘航空母艦,而日本偷襲珍珠港也是想要成就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

在當時美國並不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他在這其中卻大發了戰爭財,他將自己的軍隊以及各種軍事武器租借給了德意志,並且幫助蔣介石培養飛行員,在這次戰役中,美國雖然保持中立,但卻是保持著有傾向性的中立。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目的

而日本想要偷襲珍珠港,是他們當中一個非常有特色的軍事將領做出的決定,山本五十六是一個賭徒,越是有風險的事情,越是想要進行豪賭,而他這一次指揮偷襲珍珠港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豪賭,贏了就是就可以為國家贏得霸主的地位,輸了就為祖國找來了滅國之災。

他本來以為偷襲珍珠港是釜底抽薪,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需要處理這些問題需要幾年時間,在這幾年裡,美國無法插手其他國家的事務,而其他同盟國缺乏了美國的支援,他們的戰爭估計也無法長久。

就像中國有一句俗話說得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日本以為他可以靜候時機,等待亞洲以及歐洲戰場結束,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兩敗俱傷之時,迅速佔領亞洲;同時還寄希望於希特勒可以打敗史達林統治歐洲,之後日本和希特勒進行聯盟,日本和德意志就可以分別統治亞洲和歐洲,而忙於解決珍珠港殘局的美國,也已經無法掌控日本和德意志。

相比較於二次戰爭之後,日本被美國所控制,這樣的結局再好不過。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幻想終歸是幻想,珍珠港襲擊之後,徹底被激怒的美國決定就此攻擊日本。

日本方面在得到消息之後,事件策動者山本五十六隻說了一句話,「我們吵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這句話也預示了日本的幻想落空,最終只會落得被美國控制的下場。

投票表決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美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就是珍珠港事變。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在兩小時以內,日軍重擊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美軍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被摧毀,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自美國建國以來就沒有受到過如此大的損失,並且還是一場沒有預料到的偷襲。

但是美國一直奉行的都是孤立主義,即不與任何一個國家結成聯盟,也不參與任何列強瓜分整個世界的列強侵略活動,除了自衛式的戰爭不捲入任何外部其他戰爭當中。

在當時各國列強爭奪殖民地的時代當中,美國並不會盲目地瞎摻和其他事情,這一觀點是當時的總統華盛頓提出來的,而在被提出來之後,美國也一直奉行這樣的政策。

珍珠港事件的爆發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馬上採取了應對措施,全國國民的憤怒是一致的,他們決定一致對外,並且請求總統馬上攻擊日本。

珍珠港被炸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馬上公開發表了電視講話,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事情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對這次事件的受害者家屬表示慰問……同時提出投票表決是否對日本發動戰爭。

當然在一個有制度的國家,任何一個舉措都不能是總統一個人做出來的選擇,在此時,美國屬於聯邦制國家,任何一個命令的下達都需要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各議員進行投票表決,再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結果統計,最終確定方案的實施。

此時決定是否攻擊日本,國民和眾議員們的意見是出奇的一致,美國想要對戰日本是眾望所歸,國家的憤怒與民眾的憤怒集合在一起,就連軍隊的戰士們也是迫不及待,一心只想要為自己犧牲的戰友們報仇。

投票結果出來了,結果卻是令人意外的,所有的投票中竟然出現了一張反對票,雖然並不影響整體的大局,但這一票的反對,卻讓人們將憤怒全部發洩到了這位投反對票的議員身上。

他們認為這位議員沒有站在美國國民的角度思考問題,看著其他國家殘害祖國國民居然可以無動於衷,作為議員,應該為民眾服務,代表民眾的意願。

這一位投反對票的人是女性的標杆,曾經解救了無數女性的被壓迫,淪為奴隸的命運,她就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議員——珍妮特·蘭金。

1917年是她第一次當選眾議院議員,整個國會議事廳當中響起了一片雷聲般的掌聲,她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政客,也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和平主義者,她反對戰爭堅持和平,無論在任何時候她都相信和平可以解決一切,暴力只會造成兩敗俱傷。

在一戰的時候,眾議院和參議院也進行了投票,是否願意美國參與一戰當中,而當時的珍妮特·蘭金,提出了這樣的看法「我非常想要站在我的國家這一邊,但是我堅決的反對戰爭,堅持和平,所以我還是要投反對票 」。

當時通過她的講話,使得投反對票的人多了起來,和珍妮特·蘭金站在了一邊。其實一戰當中考慮到多方的利益,許多議員可能都會選擇投反對票,因為美國當時需要的並不是侵略擴張,而是修養身息,鞏固自身的地位,夯實民眾基礎。

在此次的珍珠港襲擊,民憤,民怒,被害者家屬的抱怨,作為國家,應該給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們一個交代,而這交代並不是美國此時可以以和平的手段解決的。

在所有人都堅持一個方向的時候,珍妮特·蘭金卻提出了相反的態度,此時她就變成了眾矢之的。她提出「我是一名女性,我不能上戰場,但是我堅決反對任何一個人,把自己投身於戰場當中,這並不是必須的,我投反對票 」。

正是由於她堅持己見,使得其他議員對她的意見非常的大,也致使她在下一次選拔議員的時候落選了,一直到1940年,她才再次競選議員成功。

眾人唾棄,世人唾罵

珍妮特·蘭金是蒙大拿的一員,當時此次事件在全國掀起軒然大波的時候,她所處的一區的一員民眾發了電報給她,告訴她蒙大拿的民眾100%的反對她。

在她回家的路上,有人質問他,「當自己的國家受到襲擊的時候,你竟然反對我們去進行反擊,這是一種怎樣的人性才能做出這樣的判斷」。

這還只是語言攻擊,更甚者還有人向她丟菜葉,丟雞蛋,丟擲雜物等各種侮辱行為,使得她最後還得請保鏢保護自己。此次的投票也直接結束了珍妮特·蘭金的政治生涯。

但是這一次的失敗卻並沒有打敗珍妮特·蘭金對待和平的態度,她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和平才能解決一切。

從那以後,雖然她的政治生涯結束了,但是她依然投身於為更多的女性謀求更多的教育機會以及政治權利,她並沒有在自己的中心世界上丟失自己的方向,她還是覺得她的和平才是正確的,只是現在沒有人意識到而已。

1965年越南戰爭並沒有結束,而當時的美國卻打算加入這場戰爭,許多人遊行示威表示反對,而此時,86歲高齡的珍妮特·蘭金依舊參與了這場遊行,他始終堅持戰爭是錯誤的,戰爭並不能解決問題。

珍妮特·蘭金一生致力於為女性爭取更大的權利,由於她在位議員期間並不長,她並沒有看見美國的國家選舉權,已經由全體男性擴大到了全體公民。

小結:

在珍妮特·蘭金死後,還留下了一筆非常豐厚錢財,成立了珍妮特·蘭金基金會,在這裡面她將大部分的錢財都致力於投身貧窮女性的教育事業,給予他們更多受教育的權利,雖然說她在位議員時間並不長,但是她為人民做出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

她為女性謀求了更多的權利,雖然兩次投票都沒有達到珍妮特·蘭金的期望,戰爭還是爆發了,但是世界的總體趨勢還是和平的,她的意見只是太過於前衛,並不符合當時的時代特徵。

現在中國奉行的宗旨就是和平主義,戰爭固然可以決出勝負,但是和平也可以獲得你想要的結局,戰爭除了殺戮,傷害以及悲劇,不會帶來任何的歡喜,和平卻可以以毫無硝煙的方式解決矛盾。

腰疼這麼多年,原來只要這樣就能改善!

500個成語被畫成了畫,濃縮了《史記》《論語》《詩經》,大人小孩都愛不釋手

脾胃虛,則九竅不通。學古人用最簡單的方法來養護,值         得收藏!

用古詩詞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格局上!

刷牙刷這裡,能有效緩解失眠多夢、易醒!

韓國變態發明!360度溶解陳年牙垢,比洗牙還乾淨9528         倍!

腳癢腳氣有救了!這個古方,讓我們和痒痒癢徹底告別!


相關焦點

  • 珍珠港被日本偷襲,美國對日宣戰時唯一的女議員投了唯一的反對票
    但嚴重的是,這次日本偷襲珍珠港是19世紀美墨戰爭經過100年後,第一次有國家對美國領土進行的攻擊。整個美國憤怒了。最終國會以僅有一票反對順利通過了對日本宣戰的投票,在全國上下齊心準備自衛戰爭時,唯一投反對票的那個奇葩是誰?
  •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4.美國對日本實行了戰略物資的禁運,是日本覺的與美國開戰不可避免,既然要打,就要先發制人。5.日本偷襲珍珠港一方面企圖一次擊垮美太平洋艦隊,另一方面使得美國暫時沒有力量顧及東南亞。就在空襲珍珠港的同時,日本在菲律賓登陸,全面進攻東南亞。6.日本對自己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很有信心。事實證明確實很成功「諸位對於這次作戰的意見,我都了解了。」
  • 原創: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四)
    這小說裡面就寫了有朝一日,日本人突然襲擊美國,用飛機轟炸軍港,就跟後來偷襲珍珠港一模一樣,這書在當時來講純屬於科幻,幻想小說,這書一九二幾年就出版了。美國人也經常喜歡寫這樣的小說,拍這樣的電影。比如說美國經常拍一些美國被攻佔的電影,白宮陷落,恐怖分子把佔領白宮,總統被刺殺,黑客把美國的電網控制了,外星人把美國佔了,美國就有這種居安思危的意識。
  • 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
    【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歷史節點,近日,世界多個國家舉行珍珠港事件75周年紀念儀式。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夏威夷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摧毀、重創多艘美國軍艦和上百架飛機,導致美方大約2400人死亡。隨後美國對日宣戰,揭開太平洋戰爭的序幕。
  • 揭秘: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背後的真實原因,絕不是為了資源!
    如果日本維持東北四省不擴大戰爭規模,會被蘇聯持續放血而死,當時的蘇聯共產黨已經在東北布局,到處惹事放火,工業無法有效開戰,龐大開銷根本無法維持,假如進攻蘇聯也只能獲得大片的荒地和原始森林,戰線補給困難度會成倍增加,即使蘇聯被滅掉,補給線太長,日本人根本進不了城市,能進城的也只會是乞丐兵,好處也只會是德國人的,最後能有什麼後果不難想像,打英美情況則大不一樣,如果贏了會有成片的油氣資源,吞下整個中國完全沒有問題
  • 二戰時,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南雲忠一,最後是什麼下場?
    1941年12月初,戴笠所領導的軍統已經提前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事情,並且通知了美國,但美國並未重視,12月7日,日本名將南雲忠一指揮著海軍偷襲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
  • 實力差距懸殊,日本為什麼還要偷襲珍珠港?
    羅斯福,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4屆的總統。推行新政幫助美國經濟復甦,推動美國加入反法西斯陣營。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的策劃者,1943年視察部隊時座機被美軍擊落身亡。 05偷襲行動 千裡奔襲難度極高,一旦被發現,美軍以逸待勞,艦隊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山本的賭博格言是「要麼大贏,要麼大輸」。只有這種固執的賭徒才敢於孤注一擲,豪賭一把。 之前他一直是強烈反對和美國開戰的代表人物。
  • 偷襲珍珠港的山本五十六,當初為何極力反對侵華戰爭?
    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國海軍大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偷襲美軍珍珠港和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謀劃者。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的父親高野家是一名武士。他出生那一年他父親56歲,所以給他取名為「高野五十六」。他自幼受到了武士道和軍事的薰陶,具有堅強的意志和爭強好勝的進取精神。
  • (下)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長期的和平,對國防軍事的疏忽,致使美國國內出現了一股「和平主義」風潮,「單邊主義」和「孤立主義」盛行。所謂「和平主義」就是主張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反對發展軍備、加強戰備、準備戰爭。所謂「單邊主義」和「孤立主義」就是反對美國同英國、法國和亞洲國家結盟,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當初美國的這種國家戰略與戰後美國的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形成鮮明對照。
  • 賭徒的計劃:偷襲珍珠港將成為摧毀美國太平洋海權的決戰
    對山本五十六來說,在戰爭伊始就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以便海軍能夠暢通無阻地掩護陸軍南進是至關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短期戰爭是日本唯一有希望贏的戰爭——在初期打一場漂亮的勝仗,將使同時面臨兩洋戰爭且有意見分歧、氣勢受挫的美國與日本達成保留日本新獲領土的和平協定。正是從這一前提出發,山本構思了對珍珠港的奇襲(不過,正如他所理解的那樣,攻擊將發生在正式宣戰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之內)。
  • 福利 | 揭秘日本偷襲珍珠港決策始末——
    新華出版社引進的譯著《日本大敗局——偷襲珍珠港決策始末》(原著名「Japan 1941: Countdown To Infamy」,下稱《大敗局》),可以幫助讀者理清1941年12月8日之前那段關鍵時期的脈絡。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必須向美國宣戰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德國有一個極為現實的處境,在徹底徵服英國和蘇聯之前要避免與美國開戰。
  • 珍珠港事件︱如果沒有日本當年的偷襲,世界又會怎樣?
    珍珠港事件,亦稱:偷襲珍珠港(美國人介紹此事件時稱之為:Surprise 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本人則稱之為:「シンジュワン攻撃」或者「ハワイ作戦」/進攻珍珠港 或 夏威夷作戰)。
  • 日本偷襲珍珠港絕不是一個愚蠢的行為
    當然了,你這個從後世穿越回去的天皇,可以把偷襲珍珠港的嚴重後果告訴大家,問題是,這種嚴重後果,在當時肯定就被人們說濫了,因為隨便拉出一個人也知道,美國並不是你隨便可以招惹的。   如果你這個天皇,為了讓大家知道這種選擇的嚴重後果,就告訴大家一個秘密,總而言之,你是穿越回來的人,所以日本偷襲珍珠港是會給日本帶來災難性後果的。
  • 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原因真相
    但以日本方面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絕非愚蠢的決定,而是日本國內諸多的軍事、政治、外交人才,經過長時間反覆討論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確決策。日本襲擊珍珠港一、二戰中的日本說起二戰中日本戰敗的原因,很多時候都離不開資源問題。沒錯,日本國土面積小,國內資源少是日本一直以來都面臨的困境。
  • 偷襲珍珠港解讀
    研究此次事件的成敗得失,有利於我們了解二戰歷史和今天美日關係之緣,對未來戰爭的偷襲戰也有一定借鑑或啟迪作用。偷襲珍珠港(英文: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真珠灣攻撃)是指由二戰時期日本政府策劃的一起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的軍事事件。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始末,這是美國給日本挖的坑嗎?來源:麥田讀史我相信我們把一個熟睡的巨人吵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這是戰爭電影《虎!虎!虎!》中日本海軍上將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成功後說的一句話。或許歷史上的山本並沒有說過這句話,但他確實有這種感覺,其後戰爭態勢的發展也如他所料,美國在此後不久後參戰,珍珠港事件成為二戰重大轉折點。
  • 日本距珍珠港3500海裡,它是如何瞞天過海,千裡偷襲珍珠港?
    實際上,山本五十六從1924年任日本海軍霞浦航空隊教練起,他就預判航空兵將是未來海軍作戰的一種利器。在任期間,他不僅嚴格訓練士兵的作戰水平,自己也親身一同參加飛行演練。40歲那年,他的飛行技術超過了不少青年學員,甚至達到了單飛教練機的水平。
  • 獵殺偷襲珍珠港的大老虎——山本五十六!
    又名《偷襲珍珠港》,是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影片,主要描寫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策劃實施這次偷襲行動的大老虎就是山本五十六,原名高野五十六。他的父親高野貞吉,是一位已經育有五男一女的貧窮老師,當第七個小孩出生時,高野貞吉說:「我已經五十六歲了,就叫他五十六吧!」二十九歲,高野五十六繼承母姓,改名為山本五十六。
  • 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相,其實只是走入絕境後的無奈選擇
    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都是美國的殖民地。日軍南下要佔領這些地區,就不可避免的與這些國家正面交鋒發生利益衝突。日本執行南進策略,是很難繞過美國的。然而在當時,美國對日本也不是太友好,早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就已經參加了戰爭。只不過,美國的參與方式有些另類。他並沒有直接派軍隊來參加,而是以經濟、資源封鎖的形式間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