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R-500B艦載型無人直升機在江西鄱陽試飛基地成功首飛。
試飛期間,AR-500B相繼完成了起飛、自動懸停、懸停機動,降落等試飛科目,首飛取得圓滿成功。AR-500B最大起飛重量500公斤,任務載荷重量70公斤,最大續航時間4小時;使用半徑100千米,最大續航速度140千米/時,巡航速度120千米/時,實用升限4000米,可廣泛用於執行海面廣域監視與識別任務。艦載型無人機,面臨著停放空間小、海上工作環境惡劣、起降過程風險大、電磁環境複雜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為了克服這些不利因素,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在原型機的基礎上換裝重油發動機,對燃油、結構、電氣、飛控系統進行適應性改裝設計,最終成就了AR-500B的出色性能。今年,對於AR-500系列無人直升機來說,是值得回顧的一年——上艦是無人直升機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目前,世界上的艦載直升機主要為載人直升機,但眾所周知,在惡劣多變的海洋條件下,艦載直升機的起降風險相當大,對於飛行員和機務人員都存在相當的危險性。相比而言,艦載型無人機首先能夠極大的減少飛行員和機務人員的傷亡風險,在執行小件貨物的補給上也能夠更加靈活高效。在海浪之巔外,高海拔地區是無人直升機的另一個重要舞臺。我國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其中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就佔據了我國國土面積的約1/4,在這些地區修築地面交通設施,存在氣候嚴峻、成本巨大等現實困難,雖然目前我國已經建有16座高高原機場(機場標高在2438米以上的機場稱之為高高原機場),但是輻射領域依然有限。尤其是在廣大的西藏地區,綿延不絕的國境線與嚴酷的戍邊條件,考驗著人民解放軍的戰力與意志,也一直呼喚著更高效的物資運輸需求……戰士的需求就是祖國的召喚。在這樣的情況下,無需機場進行起降、維護保障成本較低的無人直升機是承擔這一工作的最佳角色。
AR-500C墨脫邊防哨所演示飛行紀實——
2020年8月,航空工業直升機所收到了客戶使用無人直升機去墨脫邊防哨所開展飛行演示的請求,無人機團隊立刻安排精幹力量奔赴千裡之外的墨脫。9月初,墨脫之行正式開始。從林芝機場下了飛機後,直升機所無人機試飛團隊驅車向墨脫進發。
到達墨脫後,試飛機組需要從1800米的地點徒步上山至海拔近4000米的邊防站點。在三天的徒步爬山路途和半個月的設備調試期內,無人機試飛團隊經歷了暴雨、泥石流等惡劣氣象和地貌災害,克服了雨林中密布的螞蟥、貧瘠簡陋的生活條件、嚴重的高反等困難……
試飛過程中,AR-500無人直升機只花了半個多小時就飛到了站點的上方,在邊防戰士的歡呼聲中自動降落到預定地點,進一步凸顯了無人直升機在山地飛行中可垂直起降、無需機場跑道、適應性強的優勢。
第一次飛行中,AR-500給大家帶的蔬菜、肉類、水果極大改善了邊防戰士的夥食,戰士們甚至吃上了雞蛋。邊防戰士在接受採訪時說:「通過無人機運輸投送的方式,戰友們第一次吃上新鮮的果蔬,雞蛋和肉食,還喝上了牛奶,非常開心!」
在短暫的時間裡,AR-500徵服了高山,戰勝了熱帶雨林的多變氣候,戰勝雨霧天氣等不良因素的影響,飛行了數十架次,運了上百千克物資上山,極大提升了邊防站點的後勤物資保障水平。
在飛行中,AR-500的性能得到進一步驗證,其可靠性、實用性得到現場官兵的認可。無人直升機降落後,山上的機組通過一鍵起降等簡單的操作,無人直升機精準地飛往山下,在實戰中驗證了AR-500異地起降功能。
排版:藍 風
文案:趙勇、鍾飛
編審:武 晨
監製:王 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