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500「家族」這一年 | 不僅是讓邊防將士喝上新鮮牛奶!

2021-03-01 看航空

近日,AR-500B艦載型無人直升機在江西鄱陽試飛基地成功首飛。

試飛期間,AR-500B相繼完成了起飛、自動懸停、懸停機動,降落等試飛科目,首飛取得圓滿成功。AR-500B最大起飛重量500公斤,任務載荷重量70公斤,最大續航時間4小時;使用半徑100千米,最大續航速度140千米/時,巡航速度120千米/時,實用升限4000米,可廣泛用於執行海面廣域監視與識別任務。艦載型無人機,面臨著停放空間小、海上工作環境惡劣、起降過程風險大、電磁環境複雜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為了克服這些不利因素,航空工業直升機所在原型機的基礎上換裝重油發動機,對燃油、結構、電氣、飛控系統進行適應性改裝設計,最終成就了AR-500B的出色性能。今年,對於AR-500系列無人直升機來說,是值得回顧的一年——


AR-500無人直升機首次通過用戶驗收,順利實現產品交付。


我國首款高原無人機AR-500C在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完成首次高原試飛。


AR-500無人直升機及多旋翼無人機在西藏墨脫地區邊防哨所組織實飛實投驗證攻關,首次打通「雪域孤島」哨所空中物資投送通道。

這一年AR-500系列無人直升機為我們帶來了太多驚喜。在航空業界一直期待實現新的技術突破、開拓更廣闊市場的眼下,AR-500系列無人機正在將新的可能性化為現實。AR-500系列無人機(原型號名為AV500系列)目前主要包括三個型號:AR-500基本型,AR-500B艦載型無人機和AR-500C高原型無人直升機。作為AR-500系列無人機中的基本型號,AR-500最大起飛重量500餘公斤,續航時間5小時,最大平飛速度約170千米/小時。優良的性能為後續無人直升機的系列化發展打下了優秀的基礎。AR-500B是在基於AR-500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海上使用需求後設計製造的艦載型無人直升機。按照其設計標準,中大型水面戰鬥艦艇和勤務保障艦艇的起降條件完全可以滿足AR-500B無人直升機的使用條件。基於AR-500所研製的AR-500C則是我國首款高原無人直升機。今年9月27日,AR-500C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值得注意的是,AR-500C在試飛過程中跳過了一般高原機場的試飛,實現了直接在高高原機場試飛成功,創造了國產無人直升機的新紀錄。

 

上艦是無人直升機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目前,世界上的艦載直升機主要為載人直升機,但眾所周知,在惡劣多變的海洋條件下,艦載直升機的起降風險相當大,對於飛行員和機務人員都存在相當的危險性。相比而言,艦載型無人機首先能夠極大的減少飛行員和機務人員的傷亡風險,在執行小件貨物的補給上也能夠更加靈活高效。在海浪之巔外,高海拔地區是無人直升機的另一個重要舞臺。我國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其中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就佔據了我國國土面積的約1/4,在這些地區修築地面交通設施,存在氣候嚴峻、成本巨大等現實困難,雖然目前我國已經建有16座高高原機場(機場標高在2438米以上的機場稱之為高高原機場),但是輻射領域依然有限。尤其是在廣大的西藏地區,綿延不絕的國境線與嚴酷的戍邊條件,考驗著人民解放軍的戰力與意志,也一直呼喚著更高效的物資運輸需求……戰士的需求就是祖國的召喚。在這樣的情況下,無需機場進行起降、維護保障成本較低的無人直升機是承擔這一工作的最佳角色。

AR-500C墨脫邊防哨所演示飛行紀實—— 

2020年8月,航空工業直升機所收到了客戶使用無人直升機去墨脫邊防哨所開展飛行演示的請求,無人機團隊立刻安排精幹力量奔赴千裡之外的墨脫。9月初,墨脫之行正式開始。從林芝機場下了飛機後,直升機所無人機試飛團隊驅車向墨脫進發。

到達墨脫後,試飛機組需要從1800米的地點徒步上山至海拔近4000米的邊防站點。在三天的徒步爬山路途和半個月的設備調試期內,無人機試飛團隊經歷了暴雨、泥石流等惡劣氣象和地貌災害,克服了雨林中密布的螞蟥、貧瘠簡陋的生活條件、嚴重的高反等困難…… 

試飛過程中,AR-500無人直升機只花了半個多小時就飛到了站點的上方,在邊防戰士的歡呼聲中自動降落到預定地點,進一步凸顯了無人直升機在山地飛行中可垂直起降、無需機場跑道、適應性強的優勢。

第一次飛行中,AR-500給大家帶的蔬菜、肉類、水果極大改善了邊防戰士的夥食,戰士們甚至吃上了雞蛋。邊防戰士在接受採訪時說:「通過無人機運輸投送的方式,戰友們第一次吃上新鮮的果蔬,雞蛋和肉食,還喝上了牛奶,非常開心!

在短暫的時間裡,AR-500徵服了高山,戰勝了熱帶雨林的多變氣候,戰勝雨霧天氣等不良因素的影響,飛行了數十架次,運了上百千克物資上山,極大提升了邊防站點的後勤物資保障水平。

在飛行中,AR-500的性能得到進一步驗證,其可靠性、實用性得到現場官兵的認可。無人直升機降落後,山上的機組通過一鍵起降等簡單的操作,無人直升機精準地飛往山下,在實戰中驗證了AR-500異地起降功能。

  


在海浪之巔和高原之遠外,AR-500系列無人直升機未來還會在哪些領域大放光芒?大膽預測一下,或許下一個市場會在警用領域。日前,我國警用直升機正在迅速發展中,裝配數量遠遠不夠,而無人直升機在警用巡邏、稽查偵查、打擊犯罪、追捕逃犯等方面都具備能夠匹敵載人型無人機的功能,這裡或許將成為無人直升機大顯身手的另一個舞臺。 

排版:藍   風

文案:趙勇、鍾飛

編審:武   晨

監製:王   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相關焦點

  • 全軍500多個邊防哨所連通國家電網
    全軍500多個邊防哨所連通國家電網解放軍報訊 記者孫興維、通訊員李少華報導:近日,
  • 邊防官兵測評新一代防寒被裝,他們說:「不僅保暖,還很實用!」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曾經,一幅邊防軍人「飲冰止渴」的照片,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畫面中,一名邊防戰士在巡邏間隙,拿出一袋已凍成冰坨的牛奶,放在嘴唇上暖化飲用。在高寒、高原邊防一線,官兵們在執行戰備巡邏、作戰訓練任務時,首先要戰勝的就是惡劣的自然環境,這不僅考驗著邊防軍人的自我防護能力,同時也檢驗著我軍野戰被裝的保障能力。
  • 邊防官兵用上了新型多功能保溫水壺,「飲冰止渴」成為歷史
    邊防官兵用上新型保溫水壺「飲冰止渴」成為歷史曾經,一幅邊防軍人「飲冰止渴」的照片,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畫面中,一名邊防戰士在巡邏間隙,拿出一袋已凍成冰坨的牛奶,放在嘴唇上暖化飲用。在高寒的高原邊防一線,官兵們在執行戰備巡邏、作戰訓練任務時,首先要戰勝的就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嚴寒天氣下的飲用水保溫問題,是我軍科研人員展開創新攻關的重點和難點。近日,新疆軍區可可託海邊防連官兵用上了新型多功能保溫水壺,水壺採用雙層真空保溫結構,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可在-30℃環境下,實現24小時保溫。
  • 熄燈號 丨鮮為人知,老一輩西藏邊防軍人和國旗的那些故事
    在行軍途中,捨不得把筆記本打到背包裡,總是把它緊緊地揣在懷裡,有時掏出來寫上幾個字的時候,它都是熱乎乎的。凝視著戰士高舉著囯旗攀登喜瑪拉雅雪山的畫面,覺得俺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個。俺在筆記本上寫下自己的決心:「再苦再累也不能掉隊,就是爬也要爬進西藏」。爬雪山,淌冰河,歷時一年多,所有進藏部隊勝利到達了拉薩。
  • 新鮮出爐,歐新社為我們盤點過去一年的最佳新聞攝影
    不知不覺你的2016餘額已不足50天,這即將過去的一年你過得如何?如果還有沒實現的目標可不要錯過接下來的這一個月!2016年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有的值得高興,有的令人沮喪。從西班牙的奔牛節狂歡到土耳其的軍事事變,從日本東京的求職大軍到備受關注的美國大選,新鮮出爐的歐新社(EPA)年度最佳新聞照片,帶我們回顧這一年全球新聞萬象。
  • 《牛奶配送員的奇幻人生》:戰爭傷痛下的傳奇世界
    前南斯拉夫解體後的波赫戰爭,歷時三年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戰爭,為當地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電影《牛奶配送員的奇幻人生》的時代背景就是在波赫戰爭結束之際。航拍俯視鏡頭又被稱作上帝視角,具有強烈的宗教意味,與前面蛇與女人的宗教暗示相呼應,這類鏡頭在片中多次出現,像是上帝注視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 蘇格蘭 舌尖上的蘇格蘭
    年輕的雜貨店老闆James Keiller便花了極便宜的錢買下來,本想轉賣出去,卻發現橘子又酸又澀根本賣不出去。但他機靈的老婆Janet顯然是個不愛浪費的節約主婦,她連皮都捨不得削掉,就把橘子熬成了果醬,但這醇厚的風味卻逐漸流行起來,也最終取代了當時一直使用的果醬原料榲桲。1797年,這個家族最終自信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Marmalade果醬工廠。
  • 中國邊防官兵用上新型保溫壺等20餘種新式防寒裝備
    從某種程度上看,這是對中國軍人一直以來犧牲奉獻精神的一種致敬,同時這些照片也讓人「心疼」,特別是在我軍需研究部門看來,更是「痛心」。他們加快更新技術,讓邊防線上的軍人喝上熱水、吃上熱食,穿得更暖,機動更快……  談兵·新技術  新型多功能保溫水壺  一口熱水變「暖男」
  • Big 20 + 1加侖牛奶計劃
    這是你開始的重量,每深蹲一次,下一次深蹲的時候加5磅, 連續6個星期。 6周結束後可以嘗試一下5X5訓練,或者再等6周然後再次實行Big20。牛奶為什麼每天需要喝1加侖,也就是 3.79升牛奶。因為這個訓練計劃及其的困難,對身體的恢復,體能要求都及其的高。
  • 萬裡邊防,小白楊茁壯成長
    這首歌曲打動人心的,不僅是高遠的意境、悠揚的旋律,還有歌曲背後的故事——  1982年春天,哨所的錫伯族戰士程富勝回鄉探親,向家人講述了哨所的惡劣環境。歸隊時,母親送給他10棵白楊樹苗,希望能給哨所添些綠意。
  • 亞丁,勇敢者的聖地​ ----牛奶海、五色海見聞
    口腔乾渴,總想喝水,這也許就是高原的一種特點吧。我帶著一天的計量,3瓶礦泉水不敢輕易喝。從距離牛奶海3.3公裡開始,開始爬坡,爬臺階,同時開始了困難的行程。照相機乾脆收起來,因為是爬山,沒有辦法照相。山下的流水聲越來越大,湍流的山水完全掩蓋住了粗粗的呼吸聲,一些人已經開始吸氧氣了,幾乎聽不到人們說話了。路逐漸難走起來,主要是高度的上升,坡度越來越大。
  • 邊防官兵用上20餘種新式防寒裝備:水壺-30℃下保溫一天
    「野牛」邊防巡邏車內部。本文圖片 北京晚報 圖很多軍迷都曾經看到過中國軍人在邊防線上「飲冰止渴」的照片。從某種程度上看,這是對中國軍人一直以來犧牲奉獻精神的一種致敬,同時這些照片也讓人「心疼」,特別是在我軍需研究部門看來,更是「痛心」。
  • 蔣曉華:伊犁邊防巡禮 (上) 【伊犁老故事】
    兵團四師有18個團場,其中13個是邊境團場,還有N個邊防駐軍連隊。      伊犁邊防戰士、武警官兵、軍墾戰士。日夜守衛在條件十分艱苦的邊境線上。      作者沿著伊犁州直464公裡邊境線走了一次,親歷了那些最可愛的人,可歌可泣的故事。讓我們認知邊境線上的故事,領略邊防人的鳳採。       本文分上下兩集,請讀者連續閱讀。
  • 六十多年的變遷,以前燕郊人夏季都會喝些什麼?
    九幾年的時候,無論去哪個館子吃飯都能看見這三樣:椰汁、露露、粒粒橙。直到如今還有家庭在喝呢。「每天一杯白白嫩嫩」,這句熟悉的廣告你還記得嗎?露露的味道非常濃鬱,微甜,是一款老少皆宜的飲品,冬天放在暖氣上加熱後喝,也是年夜飯必備。露露在當時非常火爆,然而因為太火,也混進了不少假貨,所以買的時候要睜大眼睛。
  • 非洲軍團軍官:官兵一天喝半杯水,要扛75度高溫,元帥也不例外
    ■兩名休息中的非洲軍士兵。"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中外戰場亙古不變的戰爭規律。然而,在北非戰場上,非洲軍官兵在忍受冰火兩重天的糟糕天氣之外,更要忍受變態的日常飲食。理論上德國非洲軍的補給由義大利盟友負責,然而由於航運不暢、指揮混亂以及義大利人的低效拖沓,要把足量的補給運到前線比登天還難。
  • 世界上還有這樣部落,不種地,吃牛奶喝牛血,男人須殺死一頭獅子
    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肯亞西南部與坦尚尼亞交界地區,這一地區與坦尚尼亞有名的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面積達1800平方公裡。保護區內動物繁多,數量龐大,約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 2005和2007中企思智庫兩次到馬賽馬拉,從肯亞首都奈洛比到馬賽馬拉260公裡,開車大約要六個小時的時間,全部都是土路,非常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