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夢的菲律賓海——馬裡亞納海戰(上)

2021-02-18 kcwiki艦娘百科

寫在前面:新挖巨坑馬裡亞納,先出個「馬裡亞納(上)」預熱一下。希望能像中途島和追殺俾斯麥一樣順利完成。先放個預告,「馬裡亞納(下)」會在19號出。

 

馬裡亞納海戰(日語:マリアナ沖海戦),美方稱菲律賓海海戰。是二戰太平洋戰場上最大,也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對決。

中途島海戰以後,美軍開始逐漸進行戰略反攻。到了1943年下半年,憑藉著南太平洋一系列作戰的勝利,美軍在太平洋已完全處於主動優勢。陸軍上將麥克阿瑟自澳大利亞向印尼、菲律賓發動跳島作戰,到了1944年時,戰線已迅速接近日本,勢不可檔。

所謂的跳島作戰是鑑於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已擁有海空支配權,可以自由選擇就戰爭全局而言具有較大戰略價值的島嶼加以奪取,同時繞過戰略價值較低或日軍防守較為堅固的島嶼,僅以海空封鎖癱瘓其作戰力量。美軍就這樣一路跳著逼近了日本的「絕對國防圈」,劍指被日軍視作「太平洋防波堤」的馬裡亞納群島。

    圖:日本稱所謂絕對國防圈

 

馬裡亞納群島位於琉球、臺灣和菲律賓以東,硫磺列島以南,加羅林群島以北,正扼住太平洋航道的咽喉及亞洲與美洲的海上交通要衝,是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進攻日本本土必經之路。如果馬裡亞納群島被美軍佔領,日本本土與東南亞的海上生命線就將被切斷,臺灣和菲律賓也將處在美軍直接打擊範圍下。而且在當時,B-29僅能藉助中華民國西南地區的機場從中國本土對日本九州地區空襲。由於B-29航程的限制,而未能進一步攻擊日本工業核心地區。因此,盟軍理所當然的將注意力放在了馬裡亞納群島上。

另一方面,日本海軍剛領悟航空母艦在海戰中不可取代的強大地位,在1944年上半終於首次將航空母艦的編制列在戰列艦之上,但此措施已經落後美國兩年半。在美軍進攻塞班島之際即派出剛整編完成的艦隊主力—由小澤治三郎指揮的第一機動艦隊和由第一航空艦隊司令角田覺治中將指揮的在馬裡亞納部署數百架陸航飛機去迎戰美軍第五艦隊。

很快日軍就察覺美軍奪佔馬裡亞納的企圖,原本為抵擋麥克阿瑟戰線而發動的「渾」作戰被迫中止,作戰列艦艇往北支援小澤,轉而發動日本帝國大本營苦心策劃的「阿」號作戰。其作戰核心思想是以岸基飛機與航空母艦機動艦隊挑起海上大決戰,以一口氣打敗盟軍主力艦隊來扭轉劣勢。

 

雙方兵力對比如下:

美方

15艘航空母艦

7艘戰列艦

12艘輕巡洋艦

8艘重巡洋艦

67艘驅逐艦

潛艇28艘和900架飛機

日方

9艘航空母艦

5艘戰列艦

2艘輕巡洋艦

11艘重巡洋艦

20艘驅逐艦

約450架艦載機、300架岸基飛機

圖:馬裡亞納海戰態勢圖

 

但是,另日方沒有想到的是,斯普魯恩斯的第五艦隊和特納的聯合遠徵軍部隊在剛進入這一作戰海域的時候,就橫掃了日軍的陸航部隊。

6月14日,以為日軍不會有任何動作的斯普魯恩斯便帶著第五艦隊主力第58特遣艦隊其中的第1與第4支隊前去攻擊硫磺島與小笠原群島的父島,把北面的日本陸航飛機清除殆盡。不久之後的18日,美國潛艦飛魚號(USS Flying Fish SS-229)在聖貝納迪諾海峽發現一支日本艦隊;19時45分,另一艘美國潛艦海馬號(USS Seahorse SS-304)在菲律賓蘇裡高海峽北部岷答那娥附近也發現另一支日本艦隊;17日夜裡,又一艘美國潛艦傳來接觸報告。

如此大量的接觸,使得斯普魯恩斯坐實了日軍支援馬裡亞納的企圖,由於斷定雙方艦隊18日時極可能接觸,於是斯普魯恩斯推遲了登陸關島的時程,17日召回剛擊潰硫磺島及父島航空兵力的第1與第4支隊,並從特納的聯合遠徵軍艦隊抽出8艘巡洋艦、21艘驅逐艦來強化第58特遣艦隊的軍力,聯合遠徵軍的登陸艦隊則先開往東方海域避風頭,第58特遣艦隊則準備與日艦隊接戰。全部五個特遣群共十五艘航空母艦於18日擺開陣勢,以七艘戰鬥艦為主的第7支隊擺在日本艦隊與四個航艦特遣群之間,以防日本水面艦隊接近美國航空母艦除掩護第7支隊的第4支隊航空母艦外,其餘第1、2、3支隊皆部署在戰列艦艦隊東方,擋在塞班島西側,準備面對日軍攻擊的到來。

日軍方面,15日晚上6時被美國潛艦飛魚號於聖貝納迪諾海峽發現的就是由小澤指揮的主力第一機動艦隊,而15日晚上7時在岷答那娥被美國潛艦海馬號發現的另一支日本艦隊就是先前參與「渾」作戰計劃的第一機動艦隊另一部分兵力,他們在接獲「阿」作戰計劃命令後立刻終止「渾」作戰,趕赴北方與小澤會合。第一機動部隊中共有九艘航空母艦,搭載四百餘架飛機,此外還有包括大和武藏在內的五艘戰列艦,聯合艦隊基本可謂主力盡出。這支對日方來說已經許久未有過的龐大艦隊分為由小澤親自率領的甲隊、城島高次海軍少將的乙隊,以及在往後雷伊泰灣海戰中因帶領主力艦隊進行「迷之反轉」而成名的慄田健男中將所率領的前衛艦隊。

值得一提的是小澤治三郎在這次作戰首次提出的「穿梭轟炸」的航母作戰方案。該方案利用日本在關島、羅塔島等地設有航空基地的地利以及日本零式、以及在當時新式的彗星和天山等攻擊機航程遠的優勢,將艦隊部署在美國艦載機打擊半徑以外,同時日本艦載機起飛攻擊美艦隊。在穿越美軍艦隊後,飛行至羅塔島與關島等地降落加油掛彈準備下一波攻擊。如此就能大大延長日本艦載機的打擊範圍,而美國艦隊則無法攻擊日本艦隊。可馬裡亞納群島的日本守軍指揮齊藤義次隱瞞美國艦載機已重創角田航空隊的事實,而未告知小澤真實情形。這也使得日方後來在執行作戰時吃了大虧。(以後一定要和大家好好講一講小澤治三郎,是位非常有想法的日軍指揮官。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這是一位對自己在做什麼有著非常清楚的認知的指揮官,也算是天良未泯的一位了)

相關焦點

  • 【軍海鉤沉】馬裡亞納海戰:航母艦載機的瘋狂對決!
    【軍海鉤沉】馬裡亞納海戰:航母艦載機的瘋狂對決!
  • 著名戰役系列|馬裡亞納海戰
    馬裡亞納海戰也被稱為菲律賓海海戰(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日本帝國海軍與美國海軍之間在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是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決戰。
  • 【歷史科普】菲律賓海海戰(上)
    轉自"艦娘們歷史上的今天"感謝"艦娘們歷史上的今天"的轉載許可點擊「閱讀原文」折躍至作者微博背景美軍美軍在1943年11月發動了針對吉爾伯特群島的艦總司兼海軍作戰部長金海軍上將對於未來的作戰,堅持表示要先奪取馬裡亞納;再加上陸航總司令阿諾德陸軍上將的附和,尼米茲最終決定對馬裡亞納群島發動進攻。本次作戰的代號為「徵糧者行動」,開始日期為1944年6月15日。日軍日軍在太平洋戰場連遭失利。1944年2月17日至18日,特魯克遭到美第58特混艦隊的空襲;3月30日至31日,帛琉也遭到了第58特混艦隊的空襲。
  • 轉載|召忠開講之馬裡亞納海戰(一)
    本文轉載自第五情報處作者:張召忠軍事專家   特約評論員馬裡亞納海戰也被稱為菲律賓海海戰(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日本帝國海軍與美國海軍之間在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一次海戰。
  • 召忠大講堂:馬裡亞納海戰(一)
    今天,局座將從馬裡亞納海戰的第一天說起。登陸蜻蜓FM收聽最新節目,以下為文字版馬裡亞納海戰也被稱為菲律賓海戰(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日本帝國海軍與美國海軍之間在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是歷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決戰。
  • 太平洋海戰系列 史上最大規模航母對戰
    1942年底,日本海軍在索羅門群島海戰中最終失利,被迫讓出了南太平洋的制海權。1943年春,盟軍在索羅門群島反攻中勝利,取得太平洋戰場主動權。尼米茲海軍上將隨即在中太平洋展開攻勢,麥克阿瑟陸軍上將從澳大利亞向印尼、菲律賓發動跳島作戰,日軍被迫固守,日本海軍1年多不敢輕易出擊。1944年,美軍佔領了馬紹爾群島,並直指包括塞班島、關島在內的馬裡亞納群島。
  • 二戰馬裡亞納海戰:航母編隊的巔峰對決
    但是美方實力更勝一籌,美太平洋第五艦隊第58特混編隊由米切爾指揮,轄有航空母艦15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21艘、驅逐艦67艘,合計大中型水面艦艇110艘、艦載機890架,艦員10萬餘人;與日本的第一機動部隊相比,大中型水面艦艇為2比1,艦載機超過2比1,艦員為2.5比1,整體上佔有2比1以上的絕對優勢。6月19日,日艦隊的航空母艦派出326架艦載機鋪天蓋地殺向美艦隊。
  • 跨海捉鱉 力斬六艇!日本潛艇的噩夢——「英格蘭」號護航驅逐艦
    不過中途島海戰後,日軍形勢很快就急轉直下陷入困境中。1944年初,麥克阿瑟的部隊跳島前進,尼米茲的艦隊從海上進攻,兩路大軍如尖刀一般直插日軍。▲太平洋戰爭中盟軍進攻路線日軍大本營心知不妙,於是計劃在千島群島、馬裡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和紐幾內亞島西部一線建立防線,組建所謂的「絕對國防圈」,禦敵於國門之外。馬裡亞納群島就是這條防線的核心。
  • 【諸葛】馬裡亞納獵火雞
    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更是對麥克阿瑟分外惱火,覺得這個傢伙是不是有毛病,非要給海陸之間插上一個釘子?陸軍自己也對麥氏頗有微詞,陸軍航空兵參謀長阿諾德將軍差點心臟病都被麥克阿瑟氣出來。他和海軍合作的好好的,只要海軍拿下馬裡亞納,建立空軍基地,他的超級航空堡壘B-29就可以直接轟炸日本本土。
  • 如果沒有這幾樣黑科技武器,菲律賓海戰美軍也不能完勝日軍
    ▲ 絕對國防圈馬裡亞納射火雞大賽▼地處絕對國防圈上的馬裡亞納群島戰略地位重要,奪取了這裡,美軍的B-29戰略轟炸機就可以襲擊日本本土。在馬裡亞納群島,等待日本人的是他們根本無法想像的對手。最終,這次歷史上空前絕後的航母大決戰,呈現出一邊倒的尷尬結局。聯合艦隊期待再現對馬海戰的輝煌勝利,卻遭到了美國人單方面的屠殺。在1944年6月19日中午,僅僅一次交鋒中,日軍就有70架飛機被擊落,而幾乎沒有給對手造成任何實質性傷害。
  • 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上)
    以美日兩國海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雷伊泰灣海戰堪稱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二戰期間最後一次航母大戰,該戰役中,美國海軍徹底摧毀了日本帝國海軍的航母力量,掌握了太平洋的制海權。              1944年的太平洋戰場上,盟軍在攻克了馬裡亞納群島和比阿克島等戰略要地後,開始考慮他們的下一步作戰計劃。
  • 兩次世界大戰史:奪取馬裡亞納群島,日本人的內環防衛圈破防了
    美軍轟炸力量從那裡可以打擊日本本土、菲律賓。同時,他們佔領馬裡亞納群島,對日本近期徵服的南方帝國的交通線構成嚴重威脅。 和其他群島一樣,馬裡亞納群島最重要的島嶼是建有機場的塞班島、提尼安島、關島。這些島嶼的守備力量,兵力分別是3.2 萬人、9000 人、1.8 萬人。
  • 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馬裡亞納海溝,那麼馬裡亞納海溝底部還能往下嗎?是不是到地心了?
    大陸架是是大陸的延伸部分,一般水深在200米以內,大陸坡是大陸架過渡到大洋洋盆的巨大陡坡,洋盆是大洋的主體,一般內部比較平坦,海嶺是海底的山脈,一般是板塊的生長邊界,多由火山組成。海溝是海洋中最深的區域,位於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
  • 你不知道的馬裡亞納群島
    北馬裡亞納群島原住居民約2萬,其他外來工作者及投資者包括:中國人約2萬;菲律賓人約2萬;韓國、日本人約1萬;孟加拉、泰國等約1萬。雖然美國挑起美西戰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古巴,但是佔領菲律賓可以打開通向中國市場的通道,於是在戰前,美國就開始籌劃同時攻擊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勢力。美國擊敗西班牙亞洲艦隊後,為了佔領菲律賓,抽調1.1萬名士兵迅速從舊金山出發,前往圍攻菲律賓的馬尼拉城。
  • 馬裡亞納海戰,美軍靠什麼一天擊落400架零式戰機,原因有三點
    對許多喜歡軍事歷史的軍迷來說,馬裡亞納海戰絕對是最值得研究的一場戰役。
  • 世界海戰史上最大規模的航母艦隊決戰——寫在國產航母終下水之日
    而人類上最有航母大戰代表性的,當屬馬裡亞納海戰了!主角為日本帝國海軍與美國海軍!此戰役影響甚大,日本喪失西太平洋制海權,聯合艦隊的主力航空母艦損失慘重,艦載機消耗殆盡,使之無法在4個月後的史上最大海戰(雷伊泰灣海戰)派出艦載飛機支持本方艦隊。
  • 馬裡亞納海戰誤擊事件真相
    戰場緊張造成的失誤 田中一郎在擔任「築摩」號重巡洋艦的水雷長時,為了阻止美軍對塞班島的登陸,隨艦參加了著名的馬裡亞納海戰。在這次作戰中,發生了日本艦載機編隊在途經前出的前衛部隊上空時,遭到了本方艦艇誤擊的重大事件。
  • 人類史上最大規模海戰,最後一次航母VS戰列艦,1944年雷伊泰灣海戰
    二戰打到1943年,日本開始處於劣勢,而打到1944年,盟軍更是在一系列登陸行動中佔領了馬裡亞納群島,日本打造的「絕對防禦圈」被美軍突破了,這就意味著
  • 雷伊泰灣海戰
    結果如所預料,數量上遠居於劣勢的日本聯合艦隊戰敗。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沉,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基與陸基航空力量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從此日本聯合艦隊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再是一個戰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衝繩島等地打下基礎。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
  • 從「零式神話」到馬裡亞納「火雞」,日本零式戰鬥機興衰史
    接下來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零戰的興衰史,看一下零式戰鬥機是如何創造的"零式神話",又是如何淪落為馬裡亞納"火雞"的。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零戰依靠著性能上的絕對優勢,成為了美軍飛行員的噩夢。日軍能夠在珍珠港事件後快速攻佔東南亞,和零戰強大的制空能力有很大的關係。同時期美軍的P40戰鬥機根本不是零戰的對手,美軍和日軍飛機的交換比達到了6:1,每當美國飛行員看到零戰的時候,都會感覺到無比的恐懼。而且當時的日本海軍不僅擁有強大的零式戰鬥機,還擁有一群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這些飛行員用優異的戰績為零戰創造了"零式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