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常識】現代人太重視晚飯,忽視了早午飯,是許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個原因

2021-02-13 菁華錄

  

           萬承奎 第四軍醫大學教授     

  生於1933年,江西人。第四軍醫大學教授、原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

第四軍醫大學著名教授、原衛生部首席健康專家萬承奎教授曾榮獲世界和平基金會「自然醫學功勳獎」。如今已經年過80歲,還應邀到全國各地和軍隊系統進行21世紀健康新概念和健康自我管理演講,沒一點架子,被稱為「青年人的良師益友」「中老年人的健康衛士」。 

  在70歲那年,遇到有人問他多大時,他總是回答:「35歲。」萬教授不僅有35歲的外表,而且血壓、血脂等各項指標以及心臟等各個臟器的功能,都和30多歲的年輕人沒有兩樣。健康長壽的因素中間60%是取決於自己的,萬承奎教授是如何在古稀之年後保持35歲人一般的精力和健康呢?他自己總結了6句話,今天分享給大家:晚飯不吃、吃飯不用嘴要用腦、營養太多也會中毒、……趕緊記錄下來~

 晚飯不吃,餓「治」百病

  萬承奎說:愛吃晚飯,是我們人類發生疾病的一個原因,也是許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個原因。這是因為現代人太重視晚飯了,忽視了早飯,輕視了午飯。早飯午飯馬馬虎虎,晚飯夜宵大吃大喝,這是百病之源!許多人認為,晚間餓了就要吃東西。其實不然,晚間餓了不吃東西,才是正確的養身之道。中醫和佛教都說:「過午不食」。所謂「午」,就是中午11點—13點,過了13點就不能再吃飯了。餓了怎麼辦?可以喝果汁、吃水果。中醫和佛教提倡不吃晚飯,不是為了節約糧食,而是為了養生。人不吃晚飯就會餓,其效果與喝開胃湯同功。因此不吃晚飯不吃虧,因為等於你喝了免費的開胃湯。這是大自然看見你不吃晚飯,而賞賜給你的,你不感到快樂嗎?緊接著,你餓一會兒就不餓了,大肥膘慢慢地消失了,你慢慢地苗條了。這就是「晚飯不吃,餓治百病」的道理。

 


晚飯太豐盛,全身撐出病!

1、肥胖

  據統計,90%的肥胖者緣於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動量小,能量消耗低,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肥胖也就形成了。

2、糖尿病

  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肥胖也會引發糖尿病。

3、腸癌

  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進入睡眠狀態中,使得腸壁蠕動緩慢,延長了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了腸癌發生的風險。

4、高血脂症

  晚餐若採用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進食方式,會刺激肝臟製造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形成高血脂症。

5、高血壓

  晚餐內容若偏葷食,加上睡眠時的血流速度減緩,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引起小動脈收縮,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使血壓突然上升,也加速全身小動脈的硬化過程。

6、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飽,血糖和脂肪酸的濃度會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間活動量小,也加速脂肪的轉化,極易形成脂肪肝。

7、急性胰腺炎

  晚餐暴飲暴食,吃得太多,再加上飲酒等,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

 健康晚餐的6條建議

1、分配好一天飲食的比例

  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一句諺語,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公主,晚餐吃得像乞丐,就是告訴大家要合理分配吃飯的比例。

根據中國營養膳食指南,一天三餐攝入量比例,最好是「343」原則:

即:早餐佔3成,午餐佔4成,晚餐佔3成

2、晚餐要在下午5~7點間吃。

  按照古代人的說法,一般日落後就不吃東西了,但考慮到現代人的生活作息時間,推薦人們在晚上5點~7點間吃晚餐,並儘量保持規律。即使加班不能保證每頓都按時吃飯,也最好在此時間段內時吃些健康零食、水果,喝杯牛奶。

3、晚餐要「查漏補缺」。

  吃晚飯前,回想一下早餐和午餐都吃了什麼,在晚上把今天缺的營養都補上。比如,沒吃足500克蔬菜,晚餐就該吃一大盤青菜;如果前兩頓沒吃粗糧,晚上就來碗雜糧粥;如果沒吃豆製品,晚上就該來個豆腐……補足前兩頓缺了的食物,晚餐才能成為全天營養找到平衡。

4、吃晚飯時一心一意。

  「邊吃飯邊看視頻、邊吃飯邊說話」,這樣最影響消化了。邊吃飯邊幹別的會分散吃飯的注意力,影響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加之食物嚼不爛,必然會增加胃的負擔。

5、晚餐要注意粗細搭配。

  很多人知道晚飯要吃得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太濃汁厚味,適當吃些肌纖維短、好消化的海產品、瘦肉、蛋類都可以,注重粗細搭配,多吃些蔬菜和粗糧,少吃肥肉,從而增加胃腸動力,有助消化。

6、在外應酬時管住嘴。

  在外應酬更要把握好自己的飯量。在國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應酬、聚餐安排在中午,晚上回家吃晚飯,這不僅有利於維繫家人的感情,更對健康有利,值得提倡。

 

用腦子吃飯保健康

  除了不吃晚餐之外,萬承奎教授還強調,健康要從每一天開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他說:「用肚子吃飯求溫飽,用嘴巴吃飯講享受,用腦子吃飯保健康。」吃飯不要用嘴吃,要用腦子吃,怎麼用呢?一定要記住能吃能喝不健康,會吃會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

 

要做到七個方面:

第一,一定要吃好3頓飯;

第二,一定要睡好8個小時覺;

第三,每天堅持運動半個小時;

第四,每天要笑30分鐘,身心健康;

第五,很特殊的,每天一定要會大便。人們只管這一頭,不管那一頭,它都是自然的,拉不出來你硬拉也不行;

第六,一定要跟愛人搞好關係,每天給愛人說3句他(她)喜歡聽的話。老婆關係搞不好,你啥事也弄不成。當然了,女人也要跟老公搞好關係;

第七,不吸菸,不酗酒,每天齊步走。

 

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

 

  人哪能不生氣?人是感情動物,喜怒憂思悲恐驚。高興就要笑,不高興就要哭,生起氣來還要罵兩句呢,這是人感情豐富的表現。假如人只有一種感情,這個人就不健康。

一個人感情很豐富,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是你千萬記住:

第一個不要過度,第二個過度了但是不要長時間,很快就調整過來,這才是健康的。《黃帝內經》早就講得很清楚:「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百病皆生於氣。」講得很絕。很多人說老實話,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氣死的。當不了官,氣死了;提不了教授,氣死了;賺不了錢,氣死了;很多老年人為很小的事,氣死了,我這裡有很多例子。所以我說:「人不能不生氣,但一定要會生氣;一定不要當情緒的俘虜,一定要做情緒的主人;一定要去駕馭情緒,不要讓情緒駕馭你。」

 

紅薯是超級抗癌食物

  請大家記住一個原則,吃植物性的東西,一定要佔70%—80%,動物性的東西只能佔20%—30%。我們現在相反了,所以很多病都來了,肥胖也來了,糖尿病也來了,痛風也來了。不能不吃蔬菜,不吃水果,現在尤其是孩子不吃蔬菜,很多人沒有吃水果的習慣,大家記住,一天兩到四種水果,三到五種蔬菜,綜合抗癌,保護心臟,這是21世紀營養新戰略。

 

纖維素不是最多,但是最好。

  紅薯所含的纖維素雖不如菜葉多,但以水溶性的為主,總纖維含量也不少,是防治便秘較好的食物。挑選時,儘量選顏色深的,所含的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更豐富。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指出,紅薯是超級抗癌食物。這主要歸功於紅薯含有的一種特殊成分:脫氫表雄酮。這種激素可以防癌並且延緩衰老。

  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成分對於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尤其有效。同時,紅薯中的胡蘿蔔素含量絲毫不比胡蘿蔔遜色。而胡蘿蔔素有幫助身體抵抗輻射的作用,從而也具有防癌作用。此外,紅薯富含膳食纖維,可以通宿便,改善便秘,也能預防大腸癌。不過,胃潰瘍及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食用紅薯。 

 

喝醉一次白酒,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提出六種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菸,第二是酗酒,過量飲酒。喝醉一次白酒,等於得一次急性肝炎。大家記住,喝酒不僅傷肝,為什么喝酒多的人,記憶力不行,認知能力下降?因為大腦細胞大量死亡。一天一兩白酒,這叫安全量。少量喝還有好處,比如每天喝白酒一兩,喝葡萄酒尤其紅葡萄酒二兩,啤酒半斤到一斤。過多了以後傷害身體,傷肝,傷腦,傷心,傷各個臟器。

相關焦點

  • 現代人太重視晚飯,忽視了早午飯,是許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個原因
    他自己總結了6句話,今天分享給大家:晚飯不吃、吃飯不用嘴要用腦、營養太多也會中毒、……趕緊記錄下來~萬承奎說:愛吃晚飯,是我們人類發生疾病的一個原因,也是許多疾病久治不愈的一個原因。這是因為現代人太重視晚飯了,忽視了早飯,輕視了午飯。早飯午飯馬馬虎虎,晚飯夜宵大吃大喝,這是百病之源!許多人認為,晚間餓了就要吃東西。
  • 中醫居然一個辦法就能應對?
    新冠肺炎中醫稱其為「溫疫「溫病「厲疾」「戾疾」等。在先秦時期,就有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瘍疾」(《周禮·天官·冢宰》)。經典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也有記載「五疫之至,皆向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丹溪心法·瘟疫五》記載「瘟疫,眾人一般病者是,又謂之天行時疫」。均指出了傳染病四季皆可發生,人群易感,症狀相似。
  • 每個現代人都應具備的常識
    「洛克文明底線」每個現代人都應具備的常識
  • 武術與中醫傷科
    中醫傷科也不斷地吸收武術某些功法來豐富自己,直到今天,我們仍可看到中醫傷科治療技法有明顯的武功痕跡。如中醫傷科的「一指禪推拿」便脫胎於武術的一指禪點穴術;「擎拿法」源於拳家;「拍打療法」便是沿襲武術的排打功等等。
  • 中國人均壽命63歲,西醫提高人均壽命是一個謊言
    說明預防疾病的發生,比醫學治療重要10倍!一些研究人類健康衛生的學者指出,影響人均壽命的大部分因素其實和醫學無關。和平環境第一,其次是完善衛生環境,比如給一個村莊建立下水道,當地的疾病發生率就會迅速下降90%。 2011年,香港人平均壽命達到了81歲,上升到了世界第一位。和長壽王國的日本幾乎並列全球第一。香港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 這個堅持酸鹼體質養生抗癌的神棍專家栽了!
    中醫裡也沒有酸鹼體質  江蘇省中醫院腎內科孫偉主任告訴記者,在中醫裡,也沒有酸鹼體質一說。《黃帝內經》中有「陰陽二十五人」一說,根據陰陽比例不同將人分為25種體質,比較複雜,後來有國醫大師將人體分為9種體質,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瘀血質、氣鬱質、特稟質等。
  • 中醫揭開痘痘真正的成因
    答:痘痘本質上是人體的代謝產物-毒素-垃圾。堆積在臉上,背上多見。痤瘡,溼疹本質上也和痘痘一樣,所以,痘痘的療法法,也適合。  二 為什麼會長痘痘?  長痘兩大根本原因  1、體內垃圾的產生;  2、垃圾的排洩不暢。
  • 國珍產品--九大體質養生--及調理反應
    養生:個性化的養生,要按自己的體質、選適應自己的方法做。  體質大致類型:  1、南方人:溼熱(特別是沿海一帶)。  2、高原人:血瘀、陰虛,是缺氧氣。  3、東北人:陽虛。  4、男性痰溼溼熱的多。菸酒,外出吃晚飯。  5、女性陽虛的多,小心眼、氣鬱、易著涼。
  • 為什麼中醫高手寧可把一身本領帶進棺材也不願輕傳?
    1、世家:高水平中醫的長久、持續傳承發展似乎從古至今就沒有過成功範例「各承家技,終始順舊」,意思就是單純依靠祖宗傳下的技術混飯吃,固步自封,抱殘守缺,不求進步。中醫是一門歷史悠久的醫學,而氏族制度綿延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中,自然便會有許多的醫學流派是以家族的形式進行傳承的,而「中醫世家」也便成了一個很高大上的詞。
  • 一個神奇的配方,慢性咽炎、扁桃體炎、聲帶息肉,各種咽喉疾病「一掃光
    其實不僅是軍事上,要重視「咽喉之地」,對於人體來說,咽喉的問題也是半點不能馬虎。咽喉相當於人體的門戶,是外面的邪氣侵犯我們身體時第一個要突破的關口,也是我們身體的正氣死守的關口。《黃帝內經》載,「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
  • 逍遙針道:一個越戰老兵的中醫之路
    因在戰爭中留下嚴重傷病,由此踏上了探索中醫之路。,並對民間中醫絕學有了更高的領悟。其獨創的逍遙針法理論,不用藥物便可調理任何疾病,效果驚人。4.走進大自然,辨陰陽、GPS定位、定性、定量對病症實施精準打擊,治療而不傷害病人。
  • 「開放複雜巨系統」與中醫思維(2)
    這是一個套一個的套娃模型,我把套娃編了號碼,以表示不同的系統,由1最大到10最小,來理解系統的次第(層次)。1號代表宇宙,宇宙是一個開放複雜的巨系統(見「開放複雜巨系統與中醫思維1」)。6號表示人體內的臟器,西醫分類: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中醫分為表裡關係:心與小腸、肺與大腸、脾與胃、肝與膽、腎與膀胱,中醫還有一個三焦系統……7-10號表示系統裡的細胞及細胞內的層次或中醫五官、五華、五體、五液等。《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
  • 禪武醫之養生實踐--養生工作坊 上篇
    我今天很高興,在這個地方跟大家結了一個善緣。這個善緣主要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礎上。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健康。我不太喜歡講空話,我一會就開始做禪武醫的示範。用過多的語言去講禪武醫,我覺得蒼白無力。在做示範之前,我先介紹一下禪武醫是什麼。     禪,就是少林禪學,不需要我來多講。禪是一種智慧。人用生命去探尋,才能知道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