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踩到地雷該怎麼辦?讓別人替踩或用瑞士軍刀拆靠譜嗎?
這種踩上一松腳就會爆炸的地雷叫什麼?
萬一踩上了應該怎麼辦?
別人來替踩或者用軍刀拆能行得通嗎?
(其實並沒有踩上,男主角是個大屁眼子
pin008 回答:
反步兵地雷技術門檻低研發製造成本低,《渥太華公約》前,各國廣泛裝備的制式地雷有近百種,其中反步兵地雷居多。土造、短期生產的反步兵地雷更是數不勝數。這麼多種埋設、撒布用反步兵地雷,都是腳一踏上去就爆炸,也就是所謂「壓髮式」「觸髮式」「絆髮式」,唯獨沒有一種是所謂「松髮式」的。
壓發、觸發是簡單至極的引爆方式,自20世紀初現代地雷出現後,引信結構和原理基本沒有改變過。步兵一旦踏上地雷(大於定值的力作用在壓盤/壓杆/觸杆上),撞針就會在彈簧作用下撞擊、摩擦發火藥,引燃l雷管,進而引爆主裝藥。其實這和射擊是一樣的,都是扣下扳機擊發,沒有鬆開扳機擊發的。電子引信地雷也是如此,壓到就引爆。
踩住不動?用重物壓?用刀別住?替你踩?
別逗了!
不會有軍械設計師傻到讓這類地雷在抬腳時爆炸的,不但設計更而複雜,還方便了排雷。(BTW,M14的碟形彈簧設計真的挺巧妙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流言呢?首先是煽情需要——緊張刺激、真情考驗,還能不慌不忙多讀幾行臺詞。其次可能是早期木柄手榴彈是拉發的,很多當代手榴彈拋擲時安全握把和擊發件彈起,讓人以為地雷也是如此。
那麼為什麼很多軍迷也以為「松髮式」反步兵地雷存在呢?因為他們把「松髮式」引信和「松髮式」地雷概念混淆了。
「松髮式」引信主要用於詭雷,常常依託門窗抽屜、樹木石塊、日用物品等等設置,一旦門窗物體被移動,壓片/壓杆彈起,詭雷爆炸。松發引信可以連接各種爆炸裝置,也會和地雷一同布設阻止人工掃雷。還有就是壞人會用松髮式起爆器。這種引信踩一下是不會炸的,抬腿後如果原先壓迫物沒有移動,也不會炸。
此外,還有拉發引信,早期用於《地雷戰》那種拉繩地雷,現在用於部分絆發地雷/詭雷。
有些軍迷提到跳雷肯定是抬腳後,飛到半空中才炸的。跳雷可以絆發、觸發,也有壓發,工作方式都是延時起爆(見圖片上的延時引信),而不是松發起爆。跳雷希望被觸發後,等敵人離開其正上方再彈到空中爆炸,而不是敵人剛抬腳還沒躲開就起跳。如果踩到跳雷,即使不抬腳幾秒之內也還是會遭橫的。
《集結號》裡面地雷的橋段,片裡美國坦克兵說那可能是一顆法式反步兵地雷,但從尺寸看作為反步兵地雷太大了,作為反坦克地雷又稍稍小了點。反坦克地雷通常人踩上不會爆炸(起爆壓力150kg以上),反步兵地雷不用太大,就像片子裡說的那樣,是炸腿的。
反步兵地雷一直以殺傷敵人而非致死為目的。殺傷敵人,血肉模糊的腿部、痛苦的喊叫給戰友巨大的心裡壓力。1個傷員的救助需要2、3個友軍,更多的醫療後勤服務。這種方式更加重了反步兵地雷的邪惡指數。
反步兵地雷一般沒有過期自毀裝置,埋設後幾十年都會造成威脅,甚至因為老化變質、危險性更大,此時戰場可能早已變成了生活區域。布設一個地雷只需要不到10美元,排除一顆地雷需要1000美元,據統計世界上已布設未排除地雷大約有1億枚,大多數在貧困地區。《渥太華公約》籤署前每年有26000人因地雷傷殘或死亡,大部分是平民,很多是孩子。而今,每年依然有5000人遭受地雷傷害,他們沒有踩住地雷不動,被別人解救的機會。
反對地雷,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