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單兵裝備

2021-02-08 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


本文來源:戰例譯註小組

●作者/Brian Kindamo 

●譯者/周茂林 

●審者/林政龍

●整理/Nangwa

●取材/2018年3月德國軍事科技月刊(Military Technolog y, March/201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世界各國武器裝備製造商近年持續推出不少新式模塊化、拆卸式及多用途的單兵戰鬥裝備,不僅為戰場前線人員提供更完善的防護,亦可增進戰鬥效能,發揮更佳戰鬥力。

業界人士日前向《德國軍事科技月刊》說明了北約部隊如何不負眾望,在支持中東地區層出不窮的鎮暴與反恐作戰任務完畢後,迅速移轉兵力以扮演較具傳統作戰傾向的角色,藉以應對北約盟國東側翼俄羅斯的威脅。

中東和東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作戰環境,而且還有從全球各角落持續竄出,同時暴露出重大且不尋常的嚴峻挑戰,其挑戰範圍甚至足以衝擊作戰構想以及跟戰術、技術與程序有關的單兵服裝與攜行裝備,因為不論官兵性別,舉凡徒步近戰、乘車戰鬥、炮兵、工兵或後勤梯隊等,都離不開被裝補給和裝具需求。

然而,後勤裝備部門正因持續的財政窘境而局限其採購能力,指揮官也迫於任務考慮不得不為官兵提供模塊化、拆卸式及多用途的個人裝具,以利有效遂行當前各項任務。

2017年11月2日,新任美陸軍部部長艾斯博(Mark Esper)於參議院發表談話時提出了滿足陸軍裝備的需求計劃,期使陸軍能在當前及未來作戰環境下,不僅能應對現階段的各項作戰條件,也能符合新研擬的作戰需求。

艾斯博聲稱:「戰備是本人的第一優先要務。我要確保所有美陸軍隨時做好出動準備,以應對全方位的衝突。美陸軍駐防於全球各地超過140個國家,戰鬥行動遍及阿富汗與伊拉克等地,並採輪調訓練方式駐防歐洲各地以嚇阻俄羅斯,另外以兵力前進部署至亞洲各地區,以期遏阻好戰成性的北韓,所以確保戰備裝備的完善必定是美陸軍的優先要務。」

美陸軍徒步近戰部隊在作戰隨行背負的主要裝備是各種型式的背包,例如「模塊化輕量型 個人攜行裝備」,該型背包以戰鬥背心、戰鬥腰帶、戰鬥吊帶、戰鬥背包所組成,可與模塊化的急救袋、吸管水袋,以及視任務狀況變化而與其他裝備混合搭配使用。

「模塊化輕量型個人攜行裝備」一直是美陸軍徒步近戰部隊優先撥補的裝備,主要在使徒步近戰官兵能依當前任務而調整戰鬥攜行的裝備組合——撥補「模塊化輕量型個人攜行裝備」可優化戰鬥攜行量,達到人體工學的極致效果。

近期,英國國防部展示一款由以色列索斯(Source)公司研發的「勇士型」(Virtus)單兵戰鬥防護套裝,因此未來美陸軍的「模塊化輕量型個人攜行裝備」,就必須要能輕易與防彈背板及戰鬥腰帶進行整合。 

圖為美國「蜘蛛」 (Spyderco)刀具公司推出的「昴宿六」(Alcyone)折迭刀,主打高效功能及經典設計,並凸顯其價格親民、材質輕巧。


英國國防部發言人在簡報英國陸軍勇士型單兵防護套裝方案時,其解釋了如何讓步兵部隊從一套防彈背心系統中,增加靈活敏捷的活動力且能輕易攜行大型裝備。

新推出的勇士型單兵戰鬥防護套裝使用最新材料打造,防護效果等同於鶚式(Osprey)防彈背心,但是前者的質量更輕,更易於配合身體活動且質料較為輕薄。根據英國官方說法,「其中最顯著的設計亮點是採一套整合式『機械脊椎』或稱『動態重量分配』的系統設計,連接到單兵的腰帶部位,可以針對防彈背心、英式軍用背包(Bergen)或後背包、肩帶與腰帶有效達到重量分擔的效果。另外,該公司還在防彈背心內部下緣設計了一組輕型收納袋,至於其他軀幹輔助系統,都全數整合進英式軍用背包和後背包內,以確保軍用背包服貼身體,降低攜行物品過度晃動,同時可避免身體不受防彈背板的幹擾。」

2017年11月26日,美陸軍安全部隊援助第1旅配發了一款由美國克萊精密(Crye Precision)公司生產的「可調式戰術背心系統」(Adaptive Vest System,AVS),堪稱是一組可供官兵將裝具集中負載及防護功能的模塊化背包系統。

這組「可調式戰術背心系統」可提供單兵將戰鬥腰帶、襯肩背帶及突擊背包等整合成一組完整背包款式。事實上,克萊精密公司也針對了戰術無線電、彈匣、彈藥、戰術腰封等,推出了相當多元的攜具選項。

近年來,「可調式戰術背心系統」已受到各國特戰單位證實其優異的負載與防護功能,以致配發至美陸軍傳統部隊,例如美陸軍安全部隊援助第1旅的採購案,即是一個顯明的案例。

克萊精密公司發言人向《德國軍事科技月刊》說明,公司提供了高達6種戰鬥腰帶選項產品,包括模塊化負載腰帶、護背爆破腰帶、腰封爆破腰帶、寬版腰帶、腰封腰帶,以及可調式戰術背心系統腰封腰帶等測試使用。

克萊精密公司發言人解釋道,模塊化負載腰帶是由一個「獨特的輕量化腰帶系統組成,可佩掛於個人裝具並支撐下褲,該款系以一個扣環式『內腰帶』(looplock)結合褲際外腰帶為設計特點,可確保裝具定位不因晃動而移位。」

而為保持腰帶本身的正確定位,克萊精密公司推出了一款腰封吊帶,可將背負重量平均分散至身體各部位。該吊帶可結合了腰封或護背爆破腰帶使用,腰帶採服貼設計且內襯均附加腰帶託板,並提供狼棕色、綠色兩種顏色選項。

最後,克萊精密公司也正銷售一款STKSS型背包吊帶系統,該系統可以連接腰帶託板和戰鬥腰帶,目的是保持戰鬥腰帶全時繫於正確位置,不因戰鬥動作而產生位移,並可轉移重量至身體雙肩。

2017年11月26日,美陸軍安全部隊援助第1旅配備了克萊精密儀器公司推出的可調式戰術背心系統,為官兵提供了一隻可集中攜行裝備並具防護功效的護具。


此外,另一項影響戰場負載量及作戰表現的重要因素就是水量的供給,美國駝峰(CamelBak)公司出產Thermobak型3公升水袋背包即是一實際的案例。

Thermobak型水袋背包除了搭配一組容易裝卸和收納的快調式肩帶外,水袋主體使用了一款內壁厚5釐米的密封發泡塑料,再透過壓合技術製成完全絕緣的水袋,可以直接迅速注入水源,而不須再從背包取出內膽。水袋外裝材質則是由美國杜邦公司研發的考杜拉(Cordura)高強度尼龍布料。

該水袋背包的另一設計特色,就是附加D型扣環,可以將水袋主體直接與腰帶託板、組裝袋或結合「模塊化輕量型個人攜行裝備」。駝峰公司同時針對生化戰場推出了代號CBR X型的姊妹產品。它設計適用於生化戰場的水袋版型,其水袋容量均為3公升、水袋重量0.7公斤、水袋尺寸長寬深是46*25*9公分。

另外,美國開託曼(Catoma)公司近期推出了一款最新設計的「彈簧刀模塊化裝具背負系統」(Switchblade Modular Load Carriage System),並利用2017年「國際防衛展」(DSEI)場合對外促銷。該型背負系統的設計主要是考慮當徒步近戰時,必須收納各型裝具,主要組件由一組中央支架與整合式戰鬥腰帶組成,強化了抵肩處及背帶設計,並可額外加掛攻擊或突襲背包、「模塊化輕量型個人攜行裝備」專用背板、機槍專用預備槍管(或三腳架)專用攜行套、武器固定鉤帶、彈藥袋,以及卡爾古斯塔夫(Carl Gustaf)無後座力炮彈藥專用的鵝頸式攜行袋。

當開託曼公司發言人對《德國軍事科技月刊》解釋渠等設計的戰鬥腰帶如何能降低擠壓點(pinch point,編者按,係指任何會讓人不小心刺到的凸出物或凹陷處),以提升單兵徒步近戰機動力與舒適度,所以該款腰帶組件是可隨作戰需求而縮放調整的。彈簧刀系統不僅將人體背部工學的襯墊設計融入抵肩處及背帶部位的中,而且能按照單兵個人特定體型進行調整,還有透氣排汗功能。

根據開託曼公司發言人的說法,該公司「重新檢討了『彈簧刀模塊化裝具背負系統』的肩帶原型設計,並在該肩帶加上緩衝襯墊,以強化長途用背包的負載強度,此舉並非無謂的在支架上增加重量或隔板,致使整個背負系統看起來臃腫笨重。」

美軍徒步近戰單位除了重視戰鬥頭盔和裝甲託板等傳統個人護具外,同時也依照裝備模塊化和拆卸式原則,提出了分層系統的防護需求。

這方面的主要需求方案包括引進美國杜邦公司諾梅克斯(Nomex)耐溫防火布料材質的巴拉克拉瓦(Balaclava)頭套與手套,以保護單兵頭部與頸部,免於受閃燃、火焰的傷害。該款式護具後繼的衍生型則是黑鷹直升機使用的輕量型巴拉克拉瓦頭套,其材質包含6盎司諾梅克斯布料,頭套內部採平接縫織法,可避免因穿戴戰鬥頭盔而引起的過敏反應。該項採購訂單的需求還包括燃點溫度至少達華氏800度。

諾梅克斯材質的頭套和手套系列可與美國Wiley X眼鏡公司出產的護目鏡相互搭配使用, 該公司專司生產防彈效能的戰術護目鏡。

Wiley X公司所提列的護目鏡方案裡,還包括Black Ops系列的太陽眼鏡,其中一款Censor Pol太陽眼鏡的特色在於強調霧面黑框和偏光功能菸灰色鏡片。而以上的護目鏡均採用高速衝擊防碎材質的透石膏(亞硒酸鹽)聚碳酸酯鏡片,符合美國聯邦政府規範的速度和重物衝擊標準,也具備MIL-STD 31013 軍用規格內所要求的防彈特性。

至於美陸軍提出的護眼罩需求,則包括由Wiley X公司產制,通過美國聯邦政府「防護眼鏡授權清單」的魚叉(Spear Apel) 型護目鏡,該鏡片同樣是以透石膏(亞硒酸鹽)聚碳酸酯為材質,符合軍規MIL-PRF-32432的防彈標準。Wiley X公司還特別對《德國軍事科技月刊》強調了魚叉型護目鏡的防霧保護能力,稱其能在低亮度作戰環境下仍能保持視野清晰。

另外,美國修正軍事(Revi- sion Military)公司結合特戰人員需求而設計推出的Caiman型戰術頭盔系統,又再一次肯定該公司在頭部防護系統領先群雄的地位。

Caiman型戰術頭盔系統無疑是一頂提供全方位特種作戰使用的頭盔,而且將來勢必會逐步走進商售管道,該公司目前已公開展示其特戰頭盔系統,其首推產品是Caiman型碳纖維防撞頭盔系統(Carbon Bump Helmet System),該產品曾陳展於2017年的「特種作戰產業大 會」(SOFIC)。當初該公司投入特戰頭盔的研發時,本意是針對美特種作戰司令部殷殷期盼的「戰術頭盔系統系列」(Family of Tactical Headborne Systems,FTHS)方案而來,而該方案著眼的處,不外乎希望在可見的未來時間裡,確定特戰部隊頭部護具的採購需求方向。

目前開託曼公司已經確定「彈簧刀模塊化裝具背負系統」的組合選項,期能以適當配備支持步槍兵、50機槍手、81迫炮炮手、副炮手和彈藥兵。

另外針對為何步槍兵只需以戰鬥腰帶支架搭配一個突擊背包組合,開託曼公司相關人員補充解釋道,「這款組合雖可將裝具攜行量提升到最大值,但其支架僅限於與武器裝具攜行袋相互搭配而已,萬一單兵因作戰任務負傷或其他戰況, 必須混裝搭配攜行或是改變負載項目,那就另當別論了。」

隸屬愛爾蘭衛隊(Irish Guards)第1營的英國士兵正深入貝里斯叢林參加「瑪雅風暴」(MayanStorm)演習。


美國5.11戰術(5.11 Tactical)公司推出的XPRT系列服裝,目前仍秘而不宣地接受著許多特戰部門全球性的評估。該系列服裝設計引進一種由cordura尼龍布料與棉布混紡而成,稱戰術尼龍布(NYCO Tactical)的材料,該款野戰服於戰場遇熱時,可發揮不熔滴(no melt/no drip)的效果。

這款野戰服除具備多元地形迷彩和其他色系選項的外,衣領部分是以克維拉(Kevlar)纖維為內襯,等於多加了一層防護。墊肩部分則引進了歐舒耐(Ortholite)抗菌鞋墊公司所具備的減震功能技術,可以避免腰帶背板打滑,提升舒適度,尤其是上衣的下方,不但預留手臂舒展時可以透氣的空間,同時在手臂腋下部位設計一組三角形襯料,可以提高野戰服整個背部的透氣效果。

XPRT系列服裝野戰服的長褲,主打吸溼排汗、磁扣口袋,並可攜帶兩個5. 56毫米30發彈匣。另一個特色是護膝內襯片系引進D30科技(D30 Technology)公司的防撞技術,褲襠部位則襯入克維拉縴維,在在提升了褲管的防護性和耐磨度。

事實上,XPRT系列野戰服的設計,所以一直能夠不斷推陳出新,乃是該公司和全球國家特戰部隊、執法人員、反恐部門全面合作的成果。除了長褲設計出七個口袋外,上衣還搭配了設計低調的前胸通用口袋、上臂位置的拉鏈口袋、專利型插筆口袋,以及車縫於右上臂位置的多功能小口袋等。

5.11戰術公司駐歐的常務董事克隆斯塔(EinarCronstedt)表示,隨著該公司的產品廣受消費市場的歡迎後,渠等可看出公司主要客群仍是公共安全專業人士,說明了「5.11戰術公司始終聚焦於專業安全人士的服裝領域,併兼顧執行任務和休閒活動兩個時段。」克隆斯塔對此做出總結認為,「公司內部透過研發不斷地推出新產品,以服務廣大顧客群。」《德國軍事科技月刊》同時也注意到了中歐斯洛維尼亞UFPRO戰術服裝公司。該公司採用了Gore-Tex專利的層壓技術,引進了舒適的最先進織布材料,持續推出設計低調卻又面面俱到的服裝系列,期於戰場作戰時,能在全天候狀況的煎熬下依然堅固耐用。

UF PRO公司近期對外發表的城市(Urban)系列服裝,包括長褲、夾克、T恤、Polo衫組成,採用最先進布料,該系列服裝使人穿著時能感覺到如棉質般的鬆軟舒適,同時又能堅固抵抗令人長期難以忍受的戰場溼冷天候。UF PRO戰術服裝公司產品研發部門主管華格納(ArminWagner)表示,「城市系列服裝能達到期待的優質戰術服裝水平,穿著時有著令人意想不到的舒適度,該款服裝一年四季到頭都適合穿著,其外型相當出色,但是設計的樣式又不致於讓穿者在大家面前感到突兀。」 

2017年8月26日,加拿大部隊進駐拉脫維亞「阿德賽營區」(Camp Adazi),參加了「認證演習」(CertificationExercise),圖為模擬核生化汙染環境下,演習官兵正與北約組織拉脫維亞籍的強力前進展示戰鬥群執行巡邏任務。


華格納又補充說明,城市系列編號P40長褲由於布料材質的透氣性佳,夏季穿著時仍能保持清涼舒爽。而當冬季降臨時,只需直接套上一組防風內襯,即可抵禦寒冷天候。另外,波蘭赫利肯(Helikon)單兵裝備公司以其生產的Helikon-Tex系列服裝已在歐洲馳名遐邇,並建立極佳的口碑。赫利肯公司執行長米司札克(Grzegorz Mieszczak)表示,公司針對戰場士兵、執法人員、私人軍事服務公司及特戰部隊等,提供各種款式的戰術與戶外服裝和配件。


時至今日,徒步近戰單兵攜行的技術裝備,可以說是琳琅滿目,渠等依賴手邊的專業工具,迅速解決疑難雜症的需求, 遠勝於過往。這些兼具多元功能的成套工具,包括美國索戈(SOG)刀具公司研製的力量輔助多元工具組(Power- Assist Multi-Tool),該組件可配屬至官兵個人,提供看似不起眼卻具有關鍵影響力的操作對象。

事實上,從槍枝光學瞄準具的歸零、固定,到單兵裝備、服裝的一級野戰修護等,力量輔助多元工具組已足以應對戰場上的多項需求,其翻轉折迭式的內裝組合,包括多葉混合刀片、鋸齒刀片、耐用型鉗子、螺絲起子、V型切斷器、壓線鉗、雷管鉗和剪線鉗。

類似採購方案也可自美國李德門工具集團(Leatherman Tool Group)尋求解決的道,該集團的MUT系列多功能工具鉗,系支持保修包括M16、M4在內的AR-15型突擊步槍而設計。

李德門工具集團發言人於簡介公司的MUT系列多功能工具鉗如何滿足軍方、執法單位和居家使用時,同時亦展示了該工具鉗如何裝上通槍條清潔槍管,以及如何使用螺絲起子調整步槍瞄準具。

 美國戈博(Gerber)公司於2018年「射擊、狩獵、戶外用品展」(SHOT)會場上展示的兩款新型多用途工具組件:TRUSS系列(左)內含17種功能,Suspension NXT系列(右)則是具備15種功能外加一個口袋夾。


MUT系列多功能工具鉗附件包括尖嘴工具鉗、標準工具鉗、轉換式金屬剪線鉗、轉換式硬金屬剪線鉗、壓線鉗、切割刀、切割鋸、切割鉤、榔頭、槍栓超馳(卡彈時排除故障)工具、銅質刮碳板、清潔棒轉接頭、清潔刷轉接頭,以及槍枝分解衝子。李德門工具集團極具信心地指出,MUT系列多功能工具鉗可採單手操作,特別是人員於戰鬥情境下萬一負傷時。

美國戈博(Gerber)刀具公司center-drive系列的多用途工具鉗也展現出若干的創新設計, 包括一把堅韌而平紋的切割刀(水滴型刀刃,刃翼長3.25吋,採用420HC鋼材)、鉗子、撥線鉗、鋸齒刀、銼刀、開瓶器的外,還有一把尖銳到足以在多種不同材質鑽洞的一把尖錐。center-drive系列是一組裨益良多的單手開啟彈簧式工具鉗。

由於作戰環境不斷演進,在極度變化的地形與狀況下作戰的官兵,需要不斷持續提升工具組的功能,各級軍事單位必須經常端出一系列的個人裝備列表,期使官兵依照任務參數,調節其攜行裝具項目。

AT-4 火箭發射器實彈訓練


但是,未曾間斷的預算限制持續牽制著軍種機關和國防部門的武獲計劃,各級指揮官顯然必須找出合理的方案路徑,提供戰術單位一套類似「高爾夫球袋」一樣,可以拆卸式、模塊化、彈性化應對的能力,以利任務整備的遂行。

在所有當前作戰環境下,官兵滿意於個人攜行裝備者,可說是寥寥無幾。各級軍事單位必須對前線戰鬥部隊任務擔負起成敗的責任,否則將難以落實執行與日俱增的攻擊、防禦、偵察,以及軍事援助等任務行動。





投稿郵箱:liuyali@c2.org.cn

長按下方二維碼    免費訂閱!

如何加入學會


註冊學會會員:

個人會員:

關注學會微信: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c2_china),回復「個人會員」獲取入會申請表,按要求填寫申請表即可,如有問題,可在公眾號內進行留言。通過學會審核後方可在線進行支付寶繳納會費。

單位會員:

關注學會微信: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c2_china),回復「單位會員」獲取入會申請表,按要求填寫申請表即可,如有問題,可在公眾號內進行留言。通過學會審核後方可繳納會費。


長按下方學會二維碼,關注學會微信

相關焦點

  • 趣談單兵防護裝備
    在單兵裝備方面,各國採取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重點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機動能力、殺傷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支持能力,從而實現戰場上人員裝備要精、聯繫暢通、殺傷力要大的單兵作戰要求。現代的單兵防護裝備是為軍人配備、保證軍人在戰場上免遭直射槍彈、爆炸物破片、核生化武 器等致命傷害的個體防護裝備。傳統的單兵防護裝備有防彈頭盔、防彈衣、防毒面具、防化服、阻燃作戰服、作戰靴等這些裝備品相互獨立,未形成防護系統。
  • 單兵動力外骨骼裝備:從科幻走向實戰
    未來戰場上,穿戴單兵動力外骨骼裝備的士兵如同「超級戰士」一樣,擁有非凡的作戰能力。外骨骼裝備包括力傳感器、感知判斷裝置、控制裝置、傳動執行裝置和驅動裝置,能夠幫助單兵在高負荷狀態下行走、上下坡或匍匐前進。2000年美軍啟動 「增強人體機能外骨骼」計劃,並在持續研發中逐漸突破關鍵性技術。
  • 二戰美軍單兵攜行裝備
    對士兵來說,先進的單兵攜行具不僅能減少體力消耗,還能有效提高戰鬥力。 早期的攜行具 自有戰爭以來,如何將戰士需要的各種裝備帶人戰場就成了人們關心的問題。但在古代,還沒有攜行具這個概念,所有的東西都靠帶子掛在身上。進入二十世紀後,士兵的負載越來越重,身上的零碎越來越多,傳統的攜行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作戰的需要:單兵攜行具誕生後,這一問題才得以改善。
  • 你們要的解放軍標準單兵裝備來了!
    單兵裝備,就其書面理解是指士兵使用的武器裝備,在今天的社會單兵作戰顯得由為重要。
  • 淺析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單兵裝備
    單兵裝具一般就是指士兵所攜帶的個人裝備,現在的單兵裝具品種林林總總不下幾十種,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功能上與抗戰時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了。
  • 解放軍一線部隊單兵作戰裝備曝光 細節設計更趨人性化
    這套新式單兵作戰裝備有哪些特點呢?  新式單兵作戰裝備  這次亮相的新式單兵作戰裝備,包括了全新的迷彩服、攜行具、頭盔和作戰靴,這套新式單兵裝備充分考慮到了戰士們的使用感受和戰場環境因素,較我軍現有的單兵作戰裝備有了很多新的變化。
  • 國外單兵熱成像裝備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為此,美、歐等國正在發展和裝備功能更多、性能更先進的單兵熱成像裝備,除提高單兵的晝夜作戰能力外,還通過單兵信息系統與戰術網際網路,實現與其它軍、兵種和友鄰的聯合作戰。為滿足聯合作戰的要求,單兵熱成像裝備也從原來只具有觀察、搜索、瞄準等功能,發展成與可見光、微光、雷射組/融合、測距、計算、無線傳輸、火控解算等功能的綜合光電系統。
  • 美軍的單兵裝備很牛逼?他們可能掉坑裡很久了
    ▲RPIE裝備組圖片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偵查與特種作戰單兵裝備》LBECQBE裝備之後,美國海軍陸戰隊通過戰場的使用情況不斷地對其進行改進,為其增加了水上救生裝備組件。MIAK相比IAK主要的改變在於用PALS織帶系統中的新型尼龍裝具取代傳統裝具,以卡其色和褐色取代了IAK的黑色為主色調,更加適合美軍所處戰場環境。
  • 消失的軍隊系列:匈牙利人民軍的單兵裝備
    至於二戰期間,匈牙利也視侵蘇戰場的現實環境持續利用現有資源,發配了相對應的野戰罩衫、鋼盔外罩、載具偽裝幕等。所以當匈牙利人民軍成立時,這一環節的經驗已相對充足,很快便用上全新設計的1949條例三色迷彩(1949 M háromszínü sátorlap-esögallér),特徵為橄欖綠底色點綴棕紅色與古銅色相間的紋路。 1949條例迷彩。
  • 軍用背包界的AK47 | 奇葩單兵裝備
    作為當年與德軍死磕最猛的毛熊士兵,同樣有一件「單兵麻袋」,有人說它是士兵因不忍直視戰場血腥而準備的嘔吐袋;更有傳言認為,蘇軍士兵靠它搜刮佔領區財寶,個個變土豪。這個麻袋到底有多大的能耐,雖傻大黑粗,背起來也頗費周折,但就是讓蘇軍愛不釋手?接下來,哈雷為你揭開真相。
  • 美海軍陸戰隊單兵裝備現代化與技術改進
    當士兵們接到命令必須進入到可能會受到傷害的地帶時,首先應確保他們在前沿部署中能夠攜帶最先進的、最有效能的裝備。本文所介紹的單兵武器系統,是能夠在投入成本最小化的情況下提升或提供最佳作戰能力的有效選擇。單兵戰鬥裝備(Individual Warfighting Equipment,簡稱IWE)系列,為海軍陸戰隊員提供各種通用支持性裝備,使海軍陸戰隊能夠開發、採購和初步獲取裝備,以增強海軍陸戰隊員的戰鬥力,提高橫跨單兵和集體的廣泛範圍之內的戰鬥能力。單兵戰鬥裝備系列為海軍陸戰隊員提供一系列的單兵裝備,能夠增強其戰鬥能力,減輕重量、提高能效。
  • 解放軍單兵裝備有多貴?一身行頭值兩部iPhone6
    它不僅關係到士兵的切身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戰爭的結局。」 「8082億!」 某防空旅保障部長劉亞國能對今年的軍費預算一口清,但當被問到「一個士兵的全身裝備多少錢」時,卻一再撓頭。 2008年起,就有西方研究所聲稱,中國軍費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可「世界老二」的地位卻未能給中國士兵帶來更大的安全感。根
  • 2016年臺軍最新單兵裝備
    ,臺灣也不例外的研發公布了新一代的單兵裝備,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2016年臺軍最新單兵裝備」的細節以及臺軍針對士兵自購裝備的有關政策。         前不久臺軍備局205廠展出了新型單兵戰鬥裝備,包含:模塊化頭盔(Mich盔、Fast盔)、防破片護目鏡、吸溼排汗戰鬥衫(Flame-Resistant Operational Gear ,簡稱FROG, 俗稱青蛙衫或蛙皮)、先進戰術背心(輕量化Molle戰術防彈背心)、多功能戰術腰帶、戰術護肘與護膝、攜行袋、各式彈袋、戰術手套、CB-103野戰靴等裝備;
  • 俄羅斯啟動第四代「未來戰士」單兵作戰系統裝備研發工作
    俄羅斯啟動第四代「未來戰士」單兵作戰系統裝備研發工作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新聞處1月29日發布消息稱,按照各類作戰行動對第四代「未來戰士」單兵作戰裝備的安全性、可動性、機動性和有效性使用要求,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已啟動相關裝備與技術的研發工作,其工業總監奧茲多耶夫表示:「第四代
  • 美軍單兵武器裝備(二)
    飛行員夜視成像系統(ANVIS)  AN/AVS-6夜視飛行圖像系統/平視顯示器  空軍單兵裝備   M16步槍  M16A2/A4系列5.56步槍是美國軍隊中最普通的陸軍單兵裝備步槍 M14的增強型狙擊步槍 EBR  主要裝備在特種部隊
  • 試穿俄「未來戰士」單兵裝備,造型挺科幻!​| 圖說
    (圖源:俄羅斯國防部)臺上比賽激烈,場下熱鬧也不減,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就在「比賽期間,還和中方來了場悄悄話,中國官兵首次試穿俄羅斯單兵裝備「拉特尼克-2」。(圖源:Sputnik / Mikhail Voskresensky)「拉特尼克-2」是俄羅斯「未來戰士」單兵作戰裝備,它集現代化槍械、有效的防護套裝、偵察和通信設備等系統於一身,共包括約50個不同部分
  • 老而彌堅——十大長壽美軍單兵裝備
    :約40年M1955防彈衣是陸戰隊在越戰期間普遍裝備的一件硬質防彈衣,使用防彈纖維板材料,能夠提供比同時期陸軍裝備的M69破片衣更高等級的防護,但重量也要比M69重上許多。由於其中的中號背囊非常適合傘降使用,PJ一直對其情有獨鍾,甚至以中號背包為基礎訂製其現代化版本作為一線裝備。另外大號背囊同樣也深受特戰人員歡迎,仍然作為訓練裝備甚至實戰裝備使用。
  • 去年國慶亮相的這款單兵裝備,如今已列裝高原,「上帝視角」來了
    最近,我軍西部軍區在社交媒體上的帳號,公開了一份視頻。
  • 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多圖)
    在戰爭時期,流動醫療單位在靠近戰場的地區處理後撤的傷員,隨後送往急救站和流動醫院進行治療,然後將傷員運到後方總醫院。 醫療部門維持著相當數量的配備有齊全裝備、人員的綜合性醫院和各軍防區裡較小的醫院,機動靈活的醫療營也分配給了各個不同的陸軍師。醫療設備和物資的獲得、存儲、配發由醫療局負責,由各醫療補給倉庫分發。
  • 我國獨有的單兵武器裝備——狙擊炮
    巴雷特狙擊槍據悉,這種單兵武器配備了新型的光學瞄準具,具備曲射彈道解算能力,能有效打擊3公裡內的隱藏目標,而世界上目前還很少有兼具射程、精度、威力的步兵榴彈武器。同時在槍械的總體重量和尺寸上,我國新型狙擊榴彈槍雖然比XM25這樣的單兵武器要大很多,但一個兩人編制小組攜帶它綽綽有餘,對於一線步兵交戰來說仍然是非常靈活、能夠在第一時間隨叫隨到的精確支援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