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單兵裝備有多貴?一身行頭值兩部iPhone6

2021-02-24 中聯電力

引領科技 創新卓越 電力服務領域先行者

——中聯電力

「『大武器』、『大裝備』我們已經追上了,但單兵裝備呢?它不僅關係到士兵的切身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戰爭的結局。」

「8082億!」

某防空旅保障部長劉亞國能對今年的軍費預算一口清,但當被問到「一個士兵的全身裝備多少錢」時,卻一再撓頭。

2008年起,就有西方研究所聲稱,中國軍費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可「世界老二」的地位卻未能給中國士兵帶來更大的安全感。根據新華社2014年3月的英文報導,今年新增軍費880億元,而戰場上關係士兵生死的單兵裝備費卻仍停留在5年前。

2014年,中美軍費相差近5倍。然而,兩國單兵裝備費用的差值卻能達到十幾倍之多。根據南方周末記者估算,眼下,一個解放軍士兵在戰場上的標準配置,只需2部iPhone6低配手機的花銷就能購齊,而美國大兵的戰鬥標配,卻與一部中級車的價值相當,差不多是20部iPhone6高配版的價格。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士兵的裝備究竟如何?

鋼的盔

1994年,中國第一頂非金屬頭盔QGF02研製成功,頭盔材質換成國際流行的芳綸,重量降了,抗彈率卻升了。在軍方的一次實驗中,QGF02頭盔的各項指標「完爆」美軍的PASGT頭盔,並贏得了「中華神盔」的美譽。

頭盔變得柔軟,解放軍的作戰理念也在這一時期發生變化,不再硬碰硬,而更注重策略,講究韜光養晦、以柔克剛。

單兵裝具高度信息化是新世紀戰場上的顯著變化,顯然,QGF02頭盔在設計之初,沒想那麼多。在這款頭盔上,找不到美軍PASGT頭盔上為電子裝備預設的接口和卡具的蹤影,它就是一頂頭盔,「一頂只有最低級防護功能的頭盔。」一位軍迷說。

當然,頭盔的功能也不只是防護那樣簡單。頭盔戴在戰士們的頭頂,還展示著解放軍的形象。有人曾經研究發現,QGF02的「出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駐港部隊的需求。

1996年,身著迷彩服的駐港戰士在駐軍籌備時就已經佩戴上了QGF02頭盔,也是軍內第一批戴上這種頭盔的部隊。而其他部隊則要等到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時才陸續實現換裝。

然而,即便早在20年前就已經研製成功,到今天,QGF02仍然是屬於少數人的裝備。兩年前,王富健所在的連隊給戰士們配備了這款「新型頭盔」,一度讓其他連隊的戰友「羨慕嫉妒恨」。

「它比老式鋼盔舒服很多。」當王富健不再年輕的頸椎享受起這價值1580元的體貼時,他也即將告別軍營,退伍返鄉。當兵16年,解放軍某部四級軍士長王富健鍾愛的還是那頂仍在服役的GK80鋼盔。而對那些參加過1979年邊境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們來說,GK80則是他們很多人遲來的「救命恩人」。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軍方重視人員的「政治正確」,而頭盔被認為是「弱者裝備」,沒有出現在中國戰士的軍備清單之中。

於是,1979年的邊境自衛反擊戰中,頭頂單薄軍帽的解放軍士兵付出了慘痛代價:因頭頸部受傷造成的戰鬥死亡率高達50.8%。這個數字是二戰時就已戴上頭盔的美軍的1.6倍。

戰士們的鮮血,促使解放軍歷史上第一頂頭盔以最快的速度研發、量產,火速列裝到前線士兵們的頭上。在此後的法卡山戰役中,GK80型鋼盔讓解放軍傷亡率明顯降低。

當GK80型鋼盔正式列裝全軍時,戰爭早已結束,而它暴露出的問題卻才剛剛開始。

這種「以鋼克鋼」的頭盔,採用232防彈鋼材質,重量高達1.25千克,是名符其實的鋼盔。每次戴到頭上,都相當於頭頂三瓶礦泉水。這樣的重量是士兵們頸椎的「不能承受之重」,在戰場上它能降低死亡率,而在訓練場上卻能提高得頸椎病的概率。此外,鋼的熱導體效應,雖然方便士兵們在戰時拿頭盔煮麵,但在冬夏季節戴在頭上卻是個災難,並很容易成為敵人射擊的目標。

在全軍信息化作戰的浪潮裡,解放軍終於將「神盔」升級成帶接口和卡具的「信息化模塊頭盔」,而此時的美軍已經在考慮:如何讓頭盔更加智能?頭盔能不能成為士兵的「第二大腦」?

把「根」留住

在單兵裝備系統中,防護裝具除了頭盔還有更為重要的防彈衣。而中美頭盔之間的代差也存在於防彈衣之中。

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時,中國軍方決心花大錢為駐港部隊配備較為完善的裝備時,才發現在國內居然找不到一件多數國家早已給士兵配備的防彈衣。於是,軍需裝備研究所從國外買來的防彈衣上找到靈感並多次試驗,才使解放軍有了「護神」防彈衣。

已經成功研發多年的「護神」,在基層官兵眼裡還是「神一樣的存在」。並非神奇,而是神秘。

「防彈衣?不知道單位有沒有這麼『高大上』的裝備,反正連隊目前沒有配發」。一位連長在電話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王富健入伍至今,只在2013年底和防彈背心有過一次親密接觸。一位將軍來部隊檢查工作,官兵的射擊考核被要求「實戰化」。作為靶場的保障人員,王富健這才第一次穿上從倉庫翻出來的「布滿灰塵卻嶄新的防彈背心」。

然而,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防彈衣並不低調,它以低廉的價格和可靠的防護性能受到追捧,相比800美元的均價,中國防彈衣僅499美元的價格極具競爭力。

今天,中國已是防彈衣最大的出口國,除了荷蘭和美國,中國是第三家從原料研發到製作,一條龍生產防彈衣的國家。

有數據顯示,戰場上死亡總數的80%是由中速流彈和碎彈片造成的。穿上防彈衣後,流彈和碎彈片可被有效地阻擋,傷亡率亦能降低58%。既然效果如此,可為什麼中國士兵穿上防彈衣卻那麼難?

解放軍某聯勤分部教導員崔賢為認為,不是錢的問題,「還是觀念的問題」。在重視人員戰鬥精神的隊伍裡,過多的防護裝具,不但讓士兵的體力吃不消,還會削弱政工幹部苦口婆心培養的戰鬥作風,「有領導就覺得,你把士兵包裹得太嚴實是種溺愛」。

「單兵防護裝具應該比一架先進大炮重要得多,」掌管單位裝備的某部軍械助理員劉洪輝說,「一個士兵在戰場上,有防彈衣,有頭盔,從心理上來說就有一種安全感,對鼓舞士兵的鬥志,敢打必勝的信心都非常有好處,這和戰鬥精神不衝突。」

這一觀點得到一位政工幹部的認同,「我們教育戰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但如果從物質上給他配備先進的防護裝備,他心裡就非常踏實,敢打敢勝的決心就更強。」配備防彈衣不僅是對生命的關心,更是對戰鬥力的保障。

「再好的裝備,不列裝也是白搭!」沒穿過防彈衣的那位連長說,「等打仗時再配發,結果只能是,老的用慣了,新的不會使——平常就沒練嘛。」

濟南軍區某部倒是裝備了少量防彈背心,但也限於「保障打靶時,才穿穿」,至於日常訓練,「用不著啊,再說那東西太沉,穿身上影響訓練」。

近年因戰場的需要,美國士兵們除了有頭盔、防毒面具、防彈衣,還有護膝、護肘、面罩加防風眼鏡。現在,為了消除駐阿富汗美軍「頭部有鋼盔保護,身體有盔甲,但下半身什麼也沒有」的抱怨,五角大樓送去了貼身的關懷,每人一條防彈內褲,以幫助他們把「根」留住。

「解放」解放軍

一把價值約4300元人民幣的95步槍,是王富健身上最貴的裝備。儘管這個價格還買不到一部戰士們最近經常討論的iPhone6手機,但這一點兒也不妨礙他們對95步槍的喜愛。

「因為它太帥了!拿上它,濃濃的特種兵味!」戰士們喜歡95步槍,因為這把槍比流行了30年的81步槍「酷多了」。

當然,讓人著迷的95步槍也不只是漂亮。在槍枝的設計上,美軍要求儘可能在更遠的距離上殺傷敵人,而前蘇聯則強調武器的皮實耐用以期達到連續不斷進攻的目的。可以說,95步槍夾雜著美式與蘇式兩種設計思想,在操作中也更為精準、可靠。

從王富健入伍起,95步槍一直在兵哥們閒聊話題排行榜上,緊隨漲工資位列第二。他曾以為,自己會帶著一枚95步槍彈殼和遺憾離開部隊。那枚彈殼是他帶過的一名士兵,參加特種兵選拔時,冒著被處分的危險,在射擊考核中悄悄留下的,作為退伍禮物,送給「常常念叨卻從沒摸過95步槍的王班長」。

幸運的是,在離開軍營前,王富健終於有機會把95槍挎在胸前。2013年,那些在駐港部隊用了十幾年的「老槍」在部隊嶄新列裝,單位還特意為此舉行了授槍儀式。

雖然終於摸到了夢寐以求的95步槍,但卻讓王富健高興不起來。在他看來,僅僅是扳機護圈偏小這一點,就會使95步槍在實戰中形成致命的缺陷。

「處於熱帶和溫帶的部隊倒還罷了,而戴著厚重的防寒手套,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執勤的士兵,零下四十多攝氏度的氣溫裡,設計師給了他們一個艱難的抉擇,要摘掉手套嗎?」

這樣的問題不只發生在槍上。

手榴彈袋、挎包、胸掛彈藥裝具、防毒面具包、水壺、背包、槍械等物品累積起來,一個士兵肩膀上掛的各種肩帶可以達到十幾條之多。這些帶子不但互相干擾,就連喝口水也要把所有的帶子都重新調一遍,對那一代老兵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上世紀90年代以前,解放軍的裝具談不上設計,更沒有人體工程學、系統工程學考慮。然而,單兵裝具不僅要確保物資攜帶,還要保證不妨礙士兵的各種動作。

「不會在跑動中掉得七零八落,在想要一件東西的時候又能夠準確迅速的拿出來。這並不容易,是個很有挑戰性的人機工程學。」解放軍某部軍務科長馬寶明說。

一位聯勤部的軍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解放軍除了筆直的軍姿、高高隆起的胸脯,典型閱兵式的形象深入人心外,戰鬥著裝卻五花八門,缺乏統一制式形象,單兵裝具也沒有軍標。「只有人裝結合,才是真正的『唯人論』,也才是以人為本。」

在關心部隊裝備發展的專業人士眼中,部隊長期將著力點放在「加強國防科研和高新技術武器裝備發展」上,對單兵裝具的發展造成了影響。

「高科技武器裝備需要發展,」馬寶明說,「『大武器』、『大裝備』我們已經追上了,但單兵裝備呢?它不僅關係到士兵的切身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戰爭的結局。」

現在也慢慢發生了改變,解放軍研發的07式攜行裝具正在努力解放新一代軍人。原本綁在身上的十幾條繩子,如今不足五條,王富健手下的新兵們終於不用再忍受「五花大綁」的痛苦了。

老兵的新裝

最近,王富健到寧夏參加了某軍區組織的「大規模協同對抗演習」,這是他退伍前的告別。

這一次,王富健確信自己不會像新兵時的那次緊急集合那麼狼狽。不用擔心八一大褲衩的繩子會突然鬆開,而內急的時候又死活解不開。現在,戰士們都換上了更舒適、通透性更好,最重要的是有鬆緊帶的內褲了。

也不用擔心匆忙打就的「三橫壓兩豎」背包,毫無徵兆地在急行軍的路上散開。現在,新式背囊雖然與人體力學的要求尚有距離,但至少背囊不會牽上十多條繩子,再讓他像個粽子。如今只剩4條,那是水壺、防毒面具、槍帶和挎包。背囊的最底層是雨衣,除了防止被褥受潮,雨衣還承擔防化服的功能。

接著的裝備決定了行軍一天後的休整。位於背囊最上層是臉盆和全身最貴的07式荒漠大衣,約500元。90後的戰友們大都買了一條睡袋,配發的被褥無論是舒適性、便攜度還是保暖效果都比不上睡袋,可睡袋不是制式裝備,大伙兒們只能自掏荷包了。

王富健背囊的外側有兩個口袋,分別放著拖鞋和膠鞋。對應身體的左右兩側則是挎包、水壺和防毒面具。戰鬥物資在右手側,是出於實戰考慮,幸好王富健不是左撇子。水壺的式樣16年變了三次,卻一直沒有軟管吸水設計,還得仰脖子喝水,難免會增加暴露目標的機率。

新迷彩服、新挎包、新頭盔、新武器、新彈藥攜行具、新軍靴,軍旅的最後,一切都是新的,除了王富健自己。

眼下,他是連隊最老的兵。眼前軍校畢業僅四年的連長,在他十六年的履歷面前,也是個「新兵蛋子」。

王富健披掛整齊,全身由裡到外都是軍工品質,價值約9387元。他必須帶領其他7名戰友,跟上隊伍。因為他戴的頭盔裡面,沒有配備美國大兵擁有的微型無線電設備、話筒和耳機。非但沒有這些,連電臺也沒有,全連也才兩部電臺,那是供連長、指導員和上級保持聯絡用的。時至今日,仍然和16年前一樣,「通信基本靠吼」。只是這次輪到另一個一臉稚氣的新兵了。

王富健的口袋裡,甚至都沒有一部80元的指北針,班裡只有少部分人才有。380元一隻的手雷,因為只有在真正作戰時才會用上,沒有大範圍配備。在他身後指揮所唯一的夜視儀裡,由於光學效應,他看上去就像沒穿衣服。

他沒有的清單還有很多,強光手電、夜視儀、無線通訊器材、護膝、護肘、作訓包、防彈內褲、消音器、光學瞄準鏡……

敬請關注中聯電力微信公眾平臺號「中聯創業電力」

【如何關注:中聯創業電力公眾平臺】

方法一:點一點

打開文章後點擊右上角「…」

然後點擊「查看官方帳號」點擊關注即可

例如:

現在點擊右上角點擊「查看官方帳號」點擊關注

就可以關注「中聯創業電力」公眾平臺了

方法二:搜一搜

打開微信 點擊下方「朋友們」

點擊「添加朋友」點擊「搜號碼」

輸入微信號「zhongliandianli」

點擊「查找」點擊關注

例如:

輸入微信號:zhongliandianli

就可以關注「中聯創業電力」公眾平臺了

方法三:掃一掃

打開微信 點擊右上角

點擊「掃一掃」掃描二維碼就可關注了

例如:

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關注「中聯創業電力」公眾平臺了

【如何分享給朋友】

看到文章後點擊右上角「…」

點擊「發送給朋友」分享給指定朋友

點擊「分享到朋友圈」分享給所有朋友

點擊「分享到騰訊微博」分享給微博粉絲

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可閱讀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美軍裝備到底多少錢?給你最準確的答案
    由《解放軍單兵裝備有多貴?一身行頭值兩部iPhone6》引起的風波持續幾天了,大家都在爭中國軍隊單兵裝備到底多少錢。
  • 你們要的解放軍標準單兵裝備來了!
    單兵裝備,就其書面理解是指士兵使用的武器裝備,在今天的社會單兵作戰顯得由為重要。
  • 解放軍一線部隊單兵作戰裝備曝光 細節設計更趨人性化
    這套新式單兵作戰裝備有哪些特點呢?  新式單兵作戰裝備  這次亮相的新式單兵作戰裝備,包括了全新的迷彩服、攜行具、頭盔和作戰靴,這套新式單兵裝備充分考慮到了戰士們的使用感受和戰場環境因素,較我軍現有的單兵作戰裝備有了很多新的變化。
  • 中國解放軍的單兵作戰裝備
    ☞☞點擊上面國科環宇快捷關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單兵作戰裝備下擺和帽口有抽帶。褲子為直簡褲。用料為滌絲紡壓延雨衣布。陸軍的為棕綠色,海軍和空軍 的為藏青色。 背包 01型單兵生活攜行具,容量為75升,面料為防水防刮迷彩小帆布,顏色採用我軍通用迷彩配色,即黑、深綠、淺綠和棕色,重量為1.2公斤,01攜行具內置U型鋁合金支架。
  • 海陸空武器裝備有多貴?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俗話說的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就是在燒錢,尤其是現代戰爭當中各類武器裝備都貴的離譜,隨隨便便就是成千上萬的資金流動,能打得起仗的都是家裡有「礦」的。
  • 中國少見的奇怪武器裝備,解放軍有哪些「打洞」利器
    解放軍的步兵作戰技藝,師從日本,俄國,德國等高手,總結出一整套符合自身特色的戰法,到了抗美援朝戰爭,解放軍將步兵作戰技藝發展到了巔峰狀態。
  • 解放軍新照曝光,個個都有槍榴彈,一排都有夜視儀!現代夜戰什麼最重要?
    ,它需要與其它的單兵裝備相互配合,才能最終在實戰當中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但是離大部分普通戰士們還有相當的距離,畢竟「實驗室裡有、裝備庫裡有、精銳有、人人都有」是幾乎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算上指示器(能抗住真槍射擊時震動的真品也很貴)和夜視儀支架的價格那就更貴了。
  • 據說,這是解放軍裝備部門的「徵兵廣告」
    「黑科技裝備」,解放軍開始列裝了。穿上這套裝備的戰士,能夠獲得更大的負重能力,可以快速前行、越過屏障。對於單兵來說,「外骨骼」就是一種神器,穿上之後可以獲得如武林高手般的技能,這也讓「抗日奇俠」中的虛幻情景有成為現實的可能。
  • 解放軍有種子彈動能超3萬焦耳,威力巨大,為啥裝備的不多?|輕武專欄
    中國當年也引進了這一口徑的機槍,在1956年研製成功56式4管高射機槍,58年研製出58式雙管高射機槍,它們使用的彈藥被定型為1956年式14.5毫米彈,包括燃燒彈、穿甲燃燒彈、穿甲燃燒曳光彈、瞬間爆炸燃燒彈。
  • 解放軍常用半指手套,全指手套是美軍標配,這究竟有何講究?
    單兵裝備隨著各國對軍隊的不斷完善,為了讓士兵在戰場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他們身上的單兵裝備也變得越來越多。而美軍作為全球最土豪的軍隊,據說,光是美軍的一套防護裝備就高達數十萬美元。美軍一度為各位稱為「武裝到牙齒」的部隊,主要就源於他們的防護裝備太豐富,除了常見的防彈頭盔和防彈衣外,美軍還有專門輔助作戰的軍用手套。
  • 中國單兵火箭筒也能當狙擊步槍,千米之外一炮斃敵
    據外國媒體稱,PF-97式93毫米單兵雲爆火箭是我國從俄羅斯圖拉設計院引進技術,進行俄制「什米爾-2」火箭筒國產化之後,研製的解放軍第三代步兵火箭彈武器。此後我軍還研製了120毫米重型火箭筒,甚至裝備到了步兵班,也是2人戰鬥小組,射手攜帶發射筒,彈藥手背著兩枚火箭彈,一枚是反坦克破甲彈,一枚是多用途彈。這些火箭筒都屬於專用武器,需要佔用人員編制。部隊一直以來還急需一種不佔用編制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筒。
  • 【單兵裝備】中國解放軍的單兵作戰裝備
    下擺和帽口有抽帶。褲子為直簡褲。用料為滌絲紡壓延雨衣布。陸軍的為棕綠色,海軍和空軍 的為藏青色。背包01型單兵生活攜行具,容量為75升,面料為防水防刮迷彩小帆布,顏色採用我軍通用迷彩配色,即黑、深綠、淺綠和棕色,重量為1.2公斤,01攜行具內置U型鋁合金支架。骨架直徑1.5―50px,連接成一個700px×1200px的方框(寒區型的框架要比溫區型高20釐米)。
  • 解放軍單兵外骨骼,全新動力裝甲,讓士兵輕鬆搬運155毫米炮彈
    解放軍陸軍已經舉辦了多次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如果對比歷屆的參賽的參賽單兵外骨骼,會發現中美在這方面頗為殊途同歸:都放棄了大家想像中那種覆蓋全身,四肢都有輔助動力的"傳統"動力裝甲,都變成了類似輔助行走裝置的下肢動力裝甲。
  • 淺析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單兵裝備
    除了子彈之外,每名士兵還攜帶兩枚M24型手榴彈,放在一個帆布袋內,帆布手榴彈袋由細布條連接掛在脖子上,袋子則掛在胸前,再在背後用布條固定。從當年留下的照片看,手榴彈袋除了兩聯裝的,還有五聯裝,甚至八聯裝的。手榴彈袋有掛在胸前的,也有斜背在腰間的。
  • 國產數位化單兵系統亮相西藏軍區部隊,解放軍能夠從旅級直接指揮到單兵
    很多人一定還記得不久之前西藏軍區邊防部隊中首見的「單兵外骨骼」裝備,是我軍傳統步兵走向現代化的典型例子,然而人民解放軍的「科幻化」步伐顯然不會就此止步
  • 趣談單兵防護裝備
    在單兵裝備方面,各國採取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重點提高士兵的生存能力、機動能力、殺傷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支持能力,從而實現戰場上人員裝備要精、聯繫暢通、殺傷力要大的單兵作戰要求。現代的單兵防護裝備是為軍人配備、保證軍人在戰場上免遭直射槍彈、爆炸物破片、核生化武 器等致命傷害的個體防護裝備。傳統的單兵防護裝備有防彈頭盔、防彈衣、防毒面具、防化服、阻燃作戰服、作戰靴等這些裝備品相互獨立,未形成防護系統。
  • 我國獨有的單兵武器裝備——狙擊炮
    比如幾米和十幾米以內,士兵可以投擲手榴彈;幾十米到兩百米以內,士兵可以用槍械上掛載的,或者手持的榴彈發射器,拋射榴彈。但拋射榴彈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榴彈本身的重量限制了它的飛行速度。如果發射時的飛行速度比較高,雖然打得遠,但是後坐力士兵就會受不了。榴彈發射器,一種發射小型榴彈的輕武器,其體積小、火力猛,主要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如果這兩款裝備融合到一起,會產生怎麼樣的效果呢?
  • 現代戰爭單兵彈藥攜帶量有多少?
    「彈藥基數」這個詞如果說得比較專業一些,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的解釋,單兵的「彈藥基數」指彈藥儲備、配備、消耗和補充所使用的基本計算單位,分為單件武器裝備彈藥基數和作戰單位彈藥基數。首先小編必須強調一點的是,IW和T社出品的《使命召喚》系列儘管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戰鬥射擊類遊戲,尤其是第4部到第8部在遊戲的連貫性、可玩性、畫面感上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準,但它畢竟是「戰鬥射擊」類遊戲而非「實戰」類遊戲(比如曲高和寡的《SQUAD》),在戰鬥系統的設計方面不合理的地方簡直不要太多——比如那個著名的「趴下喘氣就能回血」的設定,比如子彈從來沒有彈道高這種設定,當然單兵彈藥攜帶量高到不正常也是它的不合理之處
  • RPG比美國貨貴一倍?中國的RPG已經飛速進化
    表面上看似乎RPG更貴,但M72是一次性的打完就扔,而RPG-7是重複使用,算下來仍然是M72更貴,況且RPG-7的實際數量多到難以統計,黑市價可能也就200美元,相比M72簡直就是白菜價了。,根本原因還在於他們的國情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