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發布了新的招飛視頻,出現一架神秘飛機輪廓與戰略轟炸機轟-20吻合。而該視頻出現的這款轟炸機的效果圖卻引起了澳大利亞的關注,2月4日,澳大利亞戰略政策學院(ASPI)網站還專門對此發表了文章。文章中,澳媒對轟20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分析與猜測,認為轟20是一架飛翼或翼身混合的飛機,應該沒有會導致隱形性能下降的垂直尾,並分析其應該與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B-2轟炸機較為類似。
視頻中出現的轟20的概念圖
除此之外,澳媒還對轟20的威脅進行了"分析":例如轟20可攜帶巡航飛彈從遠處對目標進行突然襲擊、也可以依靠其隱身能力接近目標並摧毀等。最後文章認為,首先巡航飛彈的成本太高,作為盟友的澳大利亞不會受到大部分的中國飛彈的"關照";其次,美國太空國防體系中設想的龐大的小型跟蹤衛星群將可以幫助澳大利亞發現中國的隱身飛機;最後,該媒體稱澳大利亞擁有先進的"金達萊"(Jindalee)超視距雷達網絡,該型號雷達的波長為10-100米的高頻(HF)波段工作。文章表示在這樣的雷達系統的幫助下,澳大利亞可以輕鬆地跟蹤到包括B-2或者轟-20在內的隱身飛機。
2020年5月,委內瑞拉依靠進口中國的JY-27雷達發現並驅逐美軍的F-22戰鬥機
眾所周知,現代戰鬥機當中的五代機又被譽為"隱身飛機",這是因為這些飛機在設計時採用了特殊的布局,並且在飛機表面塗刷有可以吸取電波的物質,而雷達是靠發射電磁波然後檢測反射回來的電磁波信號進行工作的,通過以上的設計,可以使得使得飛機在面對敵方雷達的探測時,反射面積非常的小,甚至在雷達天線檢測下只有零點幾個平方米,從而不被發現,達到"隱身"的目的。
上個世紀末的美軍對解放軍造成了強大的壓力,致使中國軍隊揭開了打隱形飛機、打巡航飛彈、打武裝直升機,防精確打擊、防電子幹擾、防偵察監視的"新三打三防"訓練與研究
但是,隱身戰機也並不是絕對"隱身"的,對於使用的波長更長(頻率更低)的雷達而言,隱形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通常會隨著雷達波長的增加而迅速上升,這也就為反隱身雷達提供了基礎,此類雷達不使用火控雷達的典型的X波段(波長為3.75-7.5釐米),而是使用L波段(15-30釐米)甚至甚高頻(VHF)(1-10米)波段。而且在一般情況下,空域內的高空一般還存在著預警機,預警機將會從高空搜索捕捉到隱身飛機的背部信號,在對長波雷達、短波雷達、預警機等形成"地-天一體化反隱形雷達網中,對信息進行匯總處理後,就很容易能獲得隱身戰機的位置等信息。澳大利亞的"金達萊"(Jindalee)超視距雷達網絡就是一款典型的長波雷達,它們在波長為10-100米的高頻(HF)波段工作,所以澳大利亞聲稱其可以發現轟20並不是空穴來風。而目前,國內在對反隱身雷達的研製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珠海航展中展出的中國JY-26反隱身雷達,受益於上世紀末美軍隱身飛機的壓力,在該領域我國已經達到世界領先地位
但是,自古以來,矛與盾的相爭就不是絕對的。一旦進入戰時,能夠發現隱身戰機的澳大利亞的"金達萊"雷達就會是被打擊的重點目標之一,現代戰爭中打擊的手段豐富多樣,無論是以滲透破壞、彈道飛彈、巡航飛彈打擊亦或者是潛射飛彈打擊,都可以癱瘓掉澳大利亞引以為傲的雷達網絡。
實際上,反隱身雷達其實並不一定要隱身戰機去摧毀,採取其他手段或許效率更高
最重要的是,阿德萊德附近的愛丁堡空軍基地是澳大利亞重要的情報信息樞紐中心,負責處理包括"金達萊"雷達在內的各種信息,一旦爆發戰爭,該基地肯定會遭遇強大的火力攻擊,一旦愛丁堡空軍基地被摧毀,失去了處理情報的能力,再多的"金達萊"雷達也只能是擺設,屆時對於轟20來講,澳大利亞的上空便可長驅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