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摩蘇爾之後,那些殘存的遺蹟

2021-03-05 絲路遺產

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毀滅了尼姆魯茲古城的許多遺蹟。一些文物逃過此劫,比如這通石碑。(圖片由約翰●貝克提供)

 

一次旨在從恐怖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又名伊斯蘭國)手中奪回伊拉克摩蘇爾城的軍事行動收復了幾處該恐怖組織劫掠並毀壞的歷史遺蹟。

 

此次軍事行動由伊拉克軍隊以及伊拉克庫德斯坦(伊拉克自治區)支持的一支庫德民兵武裝力量發起。空中打擊由多國聯軍做地面掩護。美國特種部隊也進行了地面掩護並協助此次行動。武裝力量重新佔領了摩蘇爾的偏遠地區,地面部隊一路向市中心行進。

 

部隊行進的過程中也收復了許多歷史遺蹟,以下是這些遺蹟的情況:

 

杜爾舍魯金(Khorsabad)

 

此次行動之前,伊斯蘭國武裝暴徒重創杜爾舍魯金,並將其洗劫一空。這座古代亞述人的首都是薩爾貢二世大帝(在位時期約公元前721年到公元前705年)時期修建的。一位獲得荷蘭萊頓大學博士學位的庫德考古學家,德爾沙德●馬爾夫●薩姆阿(Dlshad Marf Zamua)透露:「已經找到許多雕刻品殘片和皇室刻印,並已運送到阿卡拉古蹟專門委員會予以保存。」一則庫德語新聞報導將一些殘片的照片公之於眾。

 

 

馬爾貝南(Mar Behnam)

 

亞述國際新聞處報導稱:這次軍事行動同時收復了馬爾貝南遺址,這處遺址是1500年前建的一所基督教修道院。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損毀了修道院大部分建築,他們在一些倖免於難的建築物表面隨意塗鴉、損毀了這些建築物內的藝術作品及刻印、挪走了建築物內的所有十字架、刮掉了印在牆上的基督教教義、還拿走了關於薩爾貢二世大帝修建這座修道院的所有文獻參考資料。他們在這些殘存的建築內還將修道士的臥室改成牢房,並焚燒教義。

 

阿米爾●海拉克是多倫多大學的一位古敘利亞語(亞拉姆語的一支)的專家,他憤怒地說:這實在是駭人聽聞,簡直另人髮指!」他是最後到訪馬爾貝南的人之一, 2014年6月他去過那裡,兩個月之後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就佔領了該地。他還向我們透露:恐怖分子在劫掠歷史遺蹟的過程中欺凌穆斯林信徒、基督徒、和所有伊拉克人。海拉姆是摩蘇爾人,他1977年離開了那裡。他拍攝了伊拉克古遺蹟中近700張刻印和藝術作品,現在這些遺蹟都已被損毀。這些照片目前成為公開的資料,海拉姆希望後人能從中了解到這些遺蹟,這些照片也能供人們研究和欣賞。即便如此,海拉姆還是認為恐怖分子損毀的這些藝術作品、刻印的原物是無法替代的。

 

  

尼姆魯德(Nimrud)

 

阿蘇爾納西爾帕二世(在位時期公元前883年至公元前859年)曾將尼姆魯德古城定為亞述的都城,並在此修建龐大的宮殿。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使用推土機和爆炸物損毀/劫掠了大部分遺址。

 

  此處遺址於近期收復。照片顯示了大部分古宮殿已經慘遭損毀,多處刻印及藝術作品已被砸碎。然而即便多少都有殘缺,還是有許多刻印和一小部分藝術品保存下來。

 

  伊拉克考古學家已到達此處,並部署安保措施防止有人實施新的破壞和劫掠。

 

來源:LiveScience

譯者:田夢


相關焦點

  • 摩蘇爾戰役
    2016年10月17日,伊拉克總統阿巴迪宣布收復戰役打響。 [6]  為了收復它,伊政府聯合庫德武裝約三萬人,配備坦克,裝甲車及國際聯盟的空中打擊。在美國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支援下,伊拉克政府軍集結反恐特勤隊、聯邦警察部隊、部落武裝等10萬餘人,對摩蘇爾發動大規模進攻。
  • 摩蘇爾終於被收復,那麼問題來了
    摩蘇爾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佔領的第一個主要城市。阿巴迪的這條消息意味著,隨著在摩蘇爾的完全敗退,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的控制區域也僅僅剩下了伊拉克西部的沙漠與鄉村地區。 伊拉克民眾慶祝摩蘇爾全城解放,@視覺中國 「摩蘇爾」在阿拉伯語中意指「交通要地」,也被譽為「天堂」「綠洲」「北方珍珠」,歷史上摩蘇爾也確實是各個文明的重要交融場所。伊斯蘭文明興起之後,摩蘇爾更是被譽為「貫通東西」的交通重鎮。
  • 摩蘇爾全面解放 IS要玩兒完了嗎?
    「哈裡發」之地,收復摩蘇爾無疑標誌著盤踞在伊拉克的IS已經窮途末路,反恐戰爭又迎來一個重大轉折。伊拉克總理正式宣布摩蘇爾全面解放伊拉克總理阿巴迪10日在位於摩蘇爾前線的反恐部隊指揮部宣布,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摩蘇爾的統治已被徹底推翻,這個城市於當天全面解放。
  • 摩蘇爾:伊拉克軍警發起最後一戰
    直擊:摩蘇爾迎來最後的戰鬥這裡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這座城市中最後的控制地區,面積只有一至二平方公裡。然而這裡道路狹窄車輛難以通行,所有士兵、警察不得不下車徒步十多分鐘才能抵達第一線。儘管有很多困難,隨時都有戰友倒下,但伊拉克軍警士氣高漲,他們知道,這是摩蘇爾最後一戰。血戰摩蘇爾 IS埋炸彈將居民當肉盾
  • 摩蘇爾之戰打響:關於摩蘇爾,你知道多少?
    這場戰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摩蘇爾這座城本身,我們似乎還知之甚少。1165年,來自西班牙小鎮圖德拉的中世紀旅行家班傑明,抵達了坐落在底格裡斯河岸邊的摩蘇爾城(Mosul)。近一千年前,這位旅人就已驚羨於摩蘇爾的古韻。他在遊記中寫道:「這座城,坐落在波斯大地上,廣袤而古老。」在2500年前就已化為廢墟的尼尼微的襯照下,摩蘇爾對旅人心靈的衝擊更為鮮明。
  • 摩蘇爾前線突現美軍「火箭城」:不願上前線,只肯用炮火支援
    自媒體上最近有一段網友神評論:如果新聞說「會議還討論了其他事項」,其實那才是最核心的事項;如果電視新聞講 「伊拉克軍警、民兵、庫德武裝等參加了摩蘇爾收復戰
  • 兩年來聯軍擊斃5萬ISIS 摩蘇爾冒進伊軍教訓慘痛
    一名參與摩蘇爾進攻的伊拉克士兵。一名美軍高級官員表示,5萬的數字仍屬保守估計。
  • 新華社記者直擊伊拉克收復「伊斯蘭國」建國清真寺,有視頻有真相!
    伊拉克軍方29日宣布,政府軍當天收復了具有象徵意義的摩蘇爾努裡清真寺。新華社記者跟隨伊政府軍反恐部隊,實地探查努裡清真寺所在法魯克地區戰況。
  • 伊拉克的摩蘇爾地區,為什麼庫德人那麼多?
    然後,把摩蘇爾併入這個國家,以便英國間接控制。這個國家國名還沒取,國王就已經定來了,他就是曾統治過敘利亞的費薩爾-伊本-海珊。下一步,就要把摩蘇爾以合法的方式,塞進準備成立的伊拉克。一戰戰敗後,奧斯曼土耳其被迫與英國等戰勝國籤訂了喪權辱國的《色佛爾條約》。其中有一條,英國可以根據《色佛爾條約》,組織摩蘇爾的庫德人投票,看是否願意脫離土耳其。
  • 拉卡收復,「伊斯蘭國」何時覆滅?
    新華社記者鄭一晗 車宏亮17日,由庫德武裝主導的「敘利亞民主軍」(簡稱「民主軍」)宣布,完全收復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 摩蘇爾,人世間此刻最慘烈的戰場,沒人能比他記錄得更真實...
    在過去的4個多月,ISIS一直佔領著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因為激烈的戰爭,極少有人能去一探究竟,看看裡面的具體情況...
  • 摩蘇爾戰場的TCCC
    「鈦德防務」有大量的北約軍隊TCCC原版紙質培訓資料和大量培訓教學視頻,我們在簡單學習之後我們打心裡佩服北約軍隊這方面的專業性和實戰化。相比於北約,我們的野戰救護就是小孩子扮家家,絕對是不打仗軍隊的表現。
  • 收復臺灣 功在千古:明朝最後的猛男
    編後語臺灣的被佔與收復,本質上是一個海權的問題。美國海權戰略家馬漢指出:「海上力量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軍事史。當然,我們不能說鄭成功收復臺灣只是商業利益的交鋒,這首先應該是民族道義的對決。但民族道義藉助商業文明的智慧,有時可以取得意外的突破。雖然鄭成功與乃父鄭芝龍,一個是義薄雲天的士大夫,一個是唯利是圖的商人,但鄭成功的海洋視野確實是受益於乃父鄭芝龍。假如沒有海洋視野這一關鍵性甚至決定性因素,鄭成功也無法實現他的匡復延祚之志。主觀雖為自己,卻客觀利於民族。
  • 蔣介石收復南海史記
    本文將依據權威史料,講述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海軍收復南海的歷史。另外,1213之後將發布兩蔣維護南海主權史。歡迎轉載!中國海軍參加倫敦盟軍勝利大遊行在美國借予中國之後,英國也根據中方請求同意借艦甚至贈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