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在空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2021-02-15 航空知識

它帶來的問題有:視力下降、智力減退、意識喪失,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造成缺氧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是高空缺氧,由於高度增加,大氣壓力降低,人體內外壓力失去平衡,飛行員肺內肺泡攜氧能力降低,血紅細胞攜氧量相應減少,導致缺氧。二是過載缺氧,戰鬥機在飛行中做大幅度的機動動作時,飛行員會承受較高的過載。在過載的作用下,血液會大量流向下肢,造成流入大腦的血液減少,從而導致飛行員缺氧。乘坐民航客機時感覺不到缺氧,是因為民航客機最大飛行高度大約在12000米,並且民航客機的座艙是密閉的,通過增加座艙壓力,使座艙內保持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氣壓值。在該高度下普通人一般不會出現高空缺氧。另外客機飛行較為平穩,不會產生較大過載,也就不會造成過載缺氧,但是為了防止座艙失壓等意外情況,民航客機也配置了應急氧氣系統。

現代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000千米/時,最大高度超過20000米,最大過載達到9G,戰鬥機的座艙也是密閉增壓座艙,但因為個人生理防護和飛機重量要求,戰鬥機的座艙壓力要低於民用客機的。例如,戰鬥機的飛行高度在12000米時,座艙壓力相當於5000米左右高度的氣壓值。因此現代戰鬥機都需要對飛行員進行供氧防護。那如何進行供氧防護呢?由於外界壓力低,飛行員自主呼吸進肺的氧氣非常少,血紅細胞攜氧量無法滿足身體需求,需要設置氧氣系統給飛行員進行供氧,以保證飛行員呼吸進肺的氧氣壓力足夠大。根據生理衛生學要求,需按照不同的高度提供給飛行員相應的呼吸進肺的氧氣壓力。    還沒完!休息5秒鐘,插播一則廣告 

《航空知識》特別策劃,獻禮殲20首飛十年

53張大圖全面梳理威龍首飛以來的精彩瞬間

特種紙張印刷質感滿滿,每頁均設書區區域

精美函套包裝、塑封,收藏饋贈的不二之選

目前主流的供氧防護類型是連續供氧和肺式供氧。氧源系統內的氧氣通過氧氣調節系統持續不斷地向飛行員提供一定流量的氧氣,這就是連續供氧;氧源系統內的氧氣通過氧氣調節系統,系統首先判斷飛行員是否在吸氣,若判斷飛行員在吸氣則系統會向飛行員提供一定的氧氣,若判斷飛行員在呼氣,則系統停止提供氧氣,這樣系統就實現了隨飛行員呼吸節奏,智能地提供氧氣,這就是肺式供氧。早期飛機上的氧氣主要是依靠攜帶的氧氣瓶,後來用的是液氧罐,雖然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供氧的時間,但是氧氣也只會越用越少。空中加油技術從油量上滿足了長航程作戰的需要,所以無限量供應氧氣就變成制約飛機戰鬥力的另一個重要問題。為了滿足戰鬥機無限氧源的迫切需求,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研製出一套機載裝置,它能實時從空氣中分離氧氣並存儲,現在飛行員再也不怕氧氣不夠用啦!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航空工業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此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或刪除內容!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相關焦點

  • 貝爾P-39「空中飛蛇」戰鬥機開發簡史
    任何一名戰鬥機的設計師,當自己的作品被前線飛行員稱之為「鐵狗」(Iron Dog)之時,恐怕都不會感到心情舒暢。
  • 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名副其實的「空中巨無霸」
    不得不說人類在武器創新方面的造詣真的非常高,在飛機誕生後沒多久,人們便開始嘗試著將武器與之結合起來,最後成功造出了戰鬥機。
  • 國產重型戰鬥機的自主之路,瀋陽 J-11空中優勢戰鬥機
    ,其機身基於蘇聯設計的蘇霍伊Su-27空中優勢戰鬥機。聲稱的J-11生產線突然停止的原因是因為其已經不能長期滿足PLAAF的需求,而應歸於專為空中任務而設計的已過時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雷達等元件。儘管自2007年以來有大量信息曝光,但J-11/J-11B的合法性仍然未被證實。在2009年範堡羅航展的新聞發布會上,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亞歷山大·福明宣布,俄羅斯迄今為止尚未就「複製」軍事裝備向中國提出任何問題。
  • 一機毀一艦:日本零式戰鬥機從空戰大殺器到撞向美軍的「空中打火機」
    堀越二郎是年齡最大的一個,這一年他34歲。飛機要飛得快、飛得高、火力猛,需減輕飛機重量。堀越二郎決定在九六式戰鬥機的基礎上設計新型飛機。  國民黨空軍的飛機對付沒有飛機的紅軍是沒有問題的,遇到日本零式戰鬥機簡直沒有招架之力。俗話說,打不過就走。遇到零式戰鬥機,連走也走不掉,因為零式速度比中國飛機快得多。對比中日飛機的性能,璧山空戰的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的。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空軍被日本零式戰鬥機擊落飛機99架。中國高炮部隊擊傷日本零式戰鬥機2架:一是1941年5月20日在成都上空,一是6月23日在蘭州上空。日
  • 美國F-35B戰鬥機又摔了,與加油機空中相撞,飛行員成功彈射逃生
    在美國當地時間9月30號,根據美國海軍官方消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架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在進行空中加油時,與KC-130J加油機在空中相撞,F-35B當場墜毀,KC-130J加油機則以機腹迫降的方式成功降落,F-35B的飛行員在事故發生後當即成功彈射逃生。
  • 二戰德國空中殺手「FW-190戰鬥機」!
    FW-190戰鬥機是二戰期間德國一型單座單發平直單翼全金屬活塞式戰鬥機,是二戰中後期最好的戰鬥機之一作為一款多用途戰鬥機,性能出色
  • 分布式空中戰役(5)——基地防禦問題
    分布式空中戰役行動對於空軍基地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前文提到的,在大量的基地發起行動,這讓敵方確定目標更加困難。同樣的,他們的特種部隊如果要嚴重幹擾空中戰役行動也會更加複雜。但是,使用更多的基地也增加了對基地防衛力量的需求,例如陸軍飛彈防禦單位或者美國空軍基地防衛部隊。不論基地內駐紮的是一個中隊還是一個聯隊,它需要的防空和地面防禦力量差不多是相同的。
  • 美轟炸機、戰鬥機、空中加油機、遙控飛機與幹涉臺海的短距之痛
    基於維護祖國統一,必須準備美軍臺軍一起打的思考,我們繼續關注了2021新財年美國空軍機隊建設,包括轟炸機、戰鬥機、空中加油機、遙控飛機,尤其是美戰機在我臺海地區的「短距之痛」。這也是我們克敵制勝的一個關鍵點。
  • 中國進口的蘇-30戰鬥機終於可以空中加油了,扒一扒我軍空中加油的那些事兒
    早在2005年,中俄間曾籤訂協議,中方一口氣向俄羅斯引進34架伊爾-76運輸機和4架伊爾-78加油機,但由於俄羅斯相關製造商的生產能力問題,中國引進伊爾-78加油機的計劃一直「擱淺」。伊爾-78加油機分基本型和伊爾-78M兩種型號:基本型載油量為32~65噸,而伊爾-78M得益於機倉內增加的3個油箱,令其最大載油量增至106噸。中國在2005年向俄訂購的4架伊爾-78和從烏克蘭獲得的3架伊爾-78均為基本型。2016年年初,照片顯示首架伊爾-78加油機來到了中國空軍,中國的「蘇-30」也不再「裸奔」了。
  • 【武研社】世界最輕的超音速噴氣戰鬥機,被稱為「空中李向陽」的殲-12
    空軍方面預計在未來空戰中,機場會成為敵方的重點打擊目標,因此需要一款重量足夠輕,轉移快捷,最好是可以通過卡車運輸轉移,且在空中性能要足夠優秀的戰鬥機,以"適應人民戰爭需要、實現廣泛、分散的空中遊擊戰"。為此,1969年中央軍委批准了空軍航空工業領導小組對南昌飛機設計室和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下達了代號為"小殲"的研發任務,要求他們開發體積小,機動性高,便於運輸的超輕型殲擊機。
  • Bad Taste 腦洞大開:戰鬥機飛行員在空中拉肚子咋辦?
    編譯:觀察者網 正所謂屎來如山倒,戰鬥機飛行員在空中拉肚子怎麼辦?
  • 接近音速飛行的噴火式戰鬥機
    幾次噴火式戰鬥機(一種單座戰鬥機,曾幫助英國贏得不列顛戰役)的飛行,為科學家理解飛機受力情況幫了大忙,克服了這些受力,飛機才能飛得比聲速還快。噴火式戰鬥機剛好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實現上天,它是設計師霍金納德·米切爾(RJ Mitchell)的作品。
  • AC130空中炮艇,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
    再就是AC130空中炮艇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這裡要說的就是這個空中炮艇。所謂的空中炮艇,就是在固定翼飛機上加上了身管火炮和速射炮,也包括速射機槍和其他的輔助瞄準設施。飛機上裝備大口徑身管火炮歷來就非常罕見。因此加裝了105毫米速射火炮的AC130就被叫做空中炮艇。實際上AC130並不是美軍搞出來的第一種空中炮艇。在二戰之前,當時的空空飛彈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更不用說用於空中的實戰。
  • 李清 | 戰鬥機的由來與發展
    1911年2月,在墨西哥的資產階級革命中,政府軍將飛機用於對革命軍陣地的空中目視偵察。這是人類首次將飛機用於軍事目的。同年11月,在意土戰爭中,義大利飛行員奉命向土軍陣地投下了4枚各2千克的榴彈炮炮彈,實施了歷史上的首次轟炸。空中偵察與轟炸的出現與發展,對地面部隊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驅逐敵方的空中威脅,空戰隨之出現。
  • F35戰鬥機為什麼能在空中懸停?附3個原理視頻
    ▲F-35戰鬥機01F-35屬於具有隱身設計的第五代戰鬥機,作戰半徑超過1,000千米,具備有限的類超音速巡航能力。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為了解決「過重」而導致推重比下降的問題,縮薄了機身蒙皮,縮小了武器倉與垂尾,內部管線配置,重新設計了機翼構造與航電系統等,終於縮減了2205磅的重量。
  • 二戰德國空中獵人「Me-262噴氣式戰鬥機」!
    雖然二戰後期德國燃料匱乏,使Me-262大戰中未能完全發揮其性能優勢,但德國飛行員還是駕駛該型戰鬥機在二戰期間取得擊落約509架敵機,自損100架的戰績。Me262採用的諸多革命性設計對戰後戰鬥機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
  • 屌絲中的戰鬥機He-162
    1944年10月,德國航空部正式籤發計劃書,計劃書要求是國民戰鬥機要安裝BMW003型噴氣發動機,最大時速750公裡,滯空時間至少30分鐘,武器為2門Mk108型30毫米機炮或2門MG151型20毫米機炮。
  • 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戰爭:空中力量如何拯救黎波裡
    聯合國公認的民族和解政府(GNA)和東部司令哈利法·哈夫塔爾(Khalifa Haftar)以及他自封的利比亞國民軍(LNA)的空軍都使用過時且維護不善的法國和蘇聯時代的戰鬥機。雖然使用了有人駕駛的戰鬥機,但在很大程度上,當前利比亞的空戰是由無人機(uav)進行的。
  • 不列顛空戰: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空中交鋒 | 經典戰役
    1940年,為對抗希特勒發動的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英德之間爆發了空軍誕生以來最大的空戰——不列顛空戰。1940年7月至10月,是不列顛空戰最為緊張激烈的4個月,英國共損失作戰飛機915架,納粹德國損失飛機1733架。邱吉爾評價說:「戰爭史上,從來不曾有如此多的人(指『英國民眾』)從如此少的人(指『皇家飛行員』)那裡獲得如此多的好處。」
  • 二戰戰機解密:空中魔機,燃燒的零式戰鬥機傳奇
    「重量輕」是「零戰」性能優勢的最大來源,它彌補了發動機動力的不足,保證了飛機2200千米的超大航程,同時也使得飛機獲得了更快的爬升速度――900米/分鐘。致命弱點,空中打火機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中,一架載滿燃油的零式戰鬥機在即將起飛前不幸被擊毀於航母飛行甲板。這是「零戰」從得意到失意的一個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