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設計】貨櫃船綁紮橋簡介

2022-01-04 技術 同舟

綁紮橋是指在貨櫃或艙蓋的縱向間距內,沿船寬方向設置的單層或多層的鋼架橋式結構,是貨櫃船貨物綁紮系統中的關鍵設備。伴隨著超大型貨櫃船甲板堆重和裝箱層數的增加,綁紮橋層數也相應增加。

綁紮橋頂部有操作平臺和綁紮眼板,可供作業人員實施綁紮杆系固操作。設置綁紮橋的目的是通過提高貨櫃的綁紮高度來提高重箱的堆放高度,從而有利於優化堆重分布。

綁紮橋的優點是不僅能夠縮短綁紮所使用的綁紮杆、綁紮鏈或鋼絲繩的長度,而且能夠在方便實施綁紮操作的同時顯著改善綁紮效果。 

目前,應用於超大型貨櫃船的綁紮橋結構主要包括剪力牆式和A型架式兩種形式。在16000TEU箱船主要設備訂貨階段,參與綁紮橋設計的廠家中,僅有一個廠家主推A型架式綁紮橋,其關鍵構件為立柱和斜撐,主要優勢在於重量輕,與剪力牆形式綁紮橋相比,重量可以減少10%左右,但其製作工藝相對複雜,周期相對較長,在綜合考慮16000TEU箱船實際情況後,最終公司決策選擇了剪力牆式綁紮橋。

  

    A型架式綁紮橋

剪力牆式綁紮橋

剪力牆式綁紮橋結構設計形式簡單,受力情況好,佔用船舶空間位置較小,除立柱位置和剪力牆位置外,其餘位置均可以與艙口蓋及其附件共用,對於橫艙壁寬度要求較低。

剪力牆式綁紮橋的主體結構由立柱、剪力牆、平臺圍板、肘板、欄杆等組成,典型的剪力牆式綁紮橋如下圖。

綁紮橋的橫向載荷主要由剪力牆承擔,合理布置剪力牆對綁紮橋的優化設計至關重要。一般而言,剪力牆沿船中對稱布置,剪力牆布置的數量根據甲板貨櫃布置確定。

立柱通常是200mmx200mm的方管或者300mm×200mm的方管,立柱的布置與貨櫃箱位布置相關。立柱為綁紮橋受力的主要構件,方管原材料需帶船級社證書,為節省採購成本,可採用單縫管(6~16mm船級鋼板彎制焊接),成本相對無縫方鋼管低約2000元/噸

根據綁紮橋設計廠家計算,出於強度和減重考慮,單根立柱通常由同一規格不同壁厚的方鋼管對接而成,方鋼管對焊採用全焊透。

綁紮橋上布置有大量的綁紮眼板,設計完成後需提交給船東指定的鬆散件廠家進行mock up test,試驗可通過3D模擬和實體模型核查兩種方式進行,綁紮橋最終設計需根據此試驗報告完成優化反饋,以保證後期碼頭工人現場拆卸和綁紮操作的便利性。

因為貨櫃的綁紮眼板布置在綁紮橋上層平臺上,綁紮橋下平臺可與貨艙通風帽頂部平齊,無需考慮貨櫃的綁紮操作,只要調整進貨艙小艙口蓋的圍板高度,確保船員能方便地從綁紮橋下平臺進入貨艙即可。

綁紮橋下平臺目前主流設計為模塑玻璃鋼格柵(不需要防火證書,阻燃),成本相較鍍鋅鋼格柵便宜,減重效果明顯。

綁紮橋的設置不得妨礙艙蓋關閉和吊離以及貨櫃就位和吊離,而且應便於存放和保管系固設備,因此綁紮橋結構設計既要控制綁紮橋的重量,又要與艙口蓋、綁紮固定件的設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保證綁紮系統的實用性。

相關焦點

  • 貨櫃船到底可以造多大?
    對於單箱邊際收益的追逐推動著貨櫃船的大型化趨勢,以致超巴拿馬型貨櫃船的設計獲得巨大成功。目前載箱量達到19000TEU的船舶已經投入營運,20000TEU型船建造合同已經籤訂,更大型貨櫃船正在研發中。  這些龐然大物的尺寸令人震驚,更大船舶將接踵而至。近幾年來,貨櫃船尺寸的增大超乎想像。這個趨勢會否繼續?或是超過某極限值船舶並發生斷裂?
  • CCS研發目標型貨櫃船結構規範
    為此,中國船級社(CCS)未雨綢繆,對目標型貨櫃船結構規範開展研究,為CCS未來的目標型規範研發工作打下基礎。一、IMO提出將GBS要求擴大至所有船型目標型船舶建造標準(GBS)的概念是IMO在2002年第89屆理事會上引入的。經過數年的努力,GBS確定了五個層次的框架體系。
  • 【世界首艘】滬東中華交付全球最大LNG動力貨櫃船
    為了滿足巨大的裝箱量,為了滿足巨大的裝箱量,滬東中華研發製造了當今貨櫃船領域最先進的綁紮橋,型式多達21種。最大堆箱層數高達24層,相當於22樓的高度,堪稱海上「巨無霸」。該船集一人橋樓、無人機艙、抗橫傾自動平衡、全船閉路電視監控系統、自動檢測報警等一系列智能化、安保化自動控制系統於一身,可抗10級風力,僅需26名船員即可輕鬆駕馭。按照當前世界先進設計標準,航行中可抗10級風力。
  • 【規範動態】中國船級社(CCS)發布《貨櫃船結構規範》2022
    章節如下:第1章 總則——規範的適用範圍、附加標誌、規範原則、符合驗證及符號定義等;第2章 總布置設計——貨櫃船相關的分艙布置、艙室布置等;第3章 結構設計原則——材料、淨尺寸方法、腐蝕增量、腐蝕保護、結構細節原則、結構理想化等;第4章 載荷——貨櫃船動載荷工況、運動、載荷、設計載荷場景、裝載工況等
  • 達飛輪船貨櫃船再破貨櫃裝載世界紀錄
    據悉,這艘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動力超大型貨櫃船4月8日離開新加坡港時在船上裝載了21433個滿載TEU(20英尺貨櫃),打破了去年10月份自己創造的單艘船舶實際裝載貨櫃數量20723TEU的記錄。
  • 貨櫃種類、尺寸介紹
    使用貨櫃轉運貨物,可直接在發貨人的倉庫裝貨,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中途更換車、船時,無須將貨物從箱內取出換裝。在國際海洋運輸業務中,按貨櫃規格及所裝貨物尺寸可分為:標準貨櫃、特種貨櫃(開頂箱、框架箱、平板箱、冷藏箱、桶式貨櫃、掛衣箱等)。
  • 一種自動化碼頭TOS系統優化模型:泊位策劃、橋機計劃、自動配載 | 港口科技
    上海港在充分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之上,研發基於自動化貨櫃碼頭的TOS系統,通過橋機作業計劃、實時配載以及自動發箱等智能化模塊產生實時作業指令,並通過實際執行結果進行指令的動態調整。該系統已經在上海港洋山自動化碼頭投入使用。TOS系統基本上都是由客戶端、服務端和後臺中心資料庫等組成的,並主要以碼頭為單位進行部署。
  • 事故丨馬士基一艘貨櫃船被海盜襲擊,KMTC貨櫃船發生撞船事故
    ▍馬士基一艘貨櫃船被海盜襲擊據搜航網獲悉,12月19日,馬士基旗下一艘名為「MAERSK CADIZ」的貨櫃船,在奈及利亞邦尼Bonny南部的幾內亞灣遭到海盜襲擊。事發時,「MAERSK CADIZ」輪正從加納特馬港駛往喀麥隆克裡比港。可以確認的是海盜登上了該船,船舶AIS曾關閉了一段時間,並顯示出暫停航行。
  • 【航海科普】航母與超級貨櫃船試比高
    不管中型還是大型航母,其船舶長度都超過了300米,但未超過350米,主要是考慮飛機的起降要求而設計的艦長。航母的船速都很快巡航速度都要30節,也就是每小時航行55.56公裡。在大連造船廠兩艘航母同框的時候,大家應該注意到照片背景中一艘正在建造的、藍色船殼、標有COSCOSHIPPING的超級貨櫃船。據說,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船舶。
  • 事故丨一大型貨櫃船主機失控在廈門偏離航道;一貨櫃船在吉達港卸貨出意外貨櫃受損
    據悉,6月9日0534時,廈門海事局VTS中心值班人員在港內監控臺發現大型進口貨櫃船「BARZIN」輪,逐漸減速並且航向向左偏移,在提醒其提速並注意航向時,該輪報告其主機出現故障,船舶正在向左偏離航道。
  • 全球自動化碼頭時代已經到來 ——走進「2017貨櫃碼頭自動化推進與技術交流會」
    在自動化碼頭如火如荼的當下,自動化裝載系統是否真正帶來了裝卸效率的提高,會不會像超大型貨櫃船般自帶矛盾?除了自身矛盾,自動化碼頭帶來衍生問題又將如何化解?另外,增加了岸橋遠程操控系統,甲板上裝船按三角形和平層法合集優化增加可裝船選擇,水平運輸全場權重調度和坐標導航優化,堆場協同翻搗和最優法接力優化,堆場發箱與船舶作業全面協同優化。另外,王沈元也分享了對自動化碼頭未來發展的思考,他認為,貨櫃自動化碼頭未來應該向著安全、高效率、高可靠和高穩定四個方向作進一步提升。
  • 世界最大級別貨櫃船「中遠海運宇宙」輪命名交付
    「中遠海運宇宙」輪總長400米,船寬58.6米,型深33.5米,最大吃水16米,設計航速22海裡/小時,最大載重量198000 噸,最大載箱量21237TEU,配備1000 個冷藏箱插座,入LR 和CCS 雙船級。該輪技術先進、性能優良、節能環保、高度智能,代表著中國造船的最高水平。
  • 一貨櫃船破損進水導致貨櫃落海,另兩艘同名貨櫃船「奇葩」相撞!
    因為,過去一周,這邊剛剛發生貨櫃船沉海,貨櫃漂流海上,那邊又見貨櫃船奇葩相撞!這個假期不平靜!據臺航港局消息,10月3日上午8時左右,在臺灣高雄港海域,一艘貨櫃「盈海輪」因船體破損嚴重進水,已沉沒於澎湖七美西南方約29裡公海處!
  • 臺船2艘2800TEU級貨櫃船命名
    5月8日,臺灣國際造船舉行為長榮集團建造的2800TEU級貨櫃船「長鑫」輪(EVER BONUS)及「長弘」輪(EVER BEAMY)聯合命名儀式。這也是長榮集團向臺船訂造10艘同系列貨櫃船中的第7艘及第8艘,命名儀式分別由長榮國際公司總經理戴錦銓及長榮海運公司總經理李孟傑暨臺船公司董事長鄭文隆共同主持。 該系列貨櫃船是臺船專為長榮量身打造的經典船舶。完成命名及交付的6艘同型船目前已陸續加入長榮海運的營運團隊,無論省油、速度、裝備、系統或性能等表現,均十分優異。
  • 印度駁船大火 / 泰國貨櫃船沉沒!
    當地時間6月13日夜間,印度一滿載多家船公司貨櫃的公共駁船在由印度最大中轉港克裡什納帕特南港(Krishnapatnam)前往加爾各答港
  • 臺船接獲10艘2800TEU貨櫃船訂單(圖)
    8月10日,臺灣國際造船和長榮集團正式籤約建造10艘2800 TEU貨櫃船。10艘新船預定2017下半年至2018上半年陸續交付,規劃投入亞洲近洋航線營運。  此次合同中涉及船型船長211米,寬32.8米,設計吃水10米,可承載約2800 TEU標準貨櫃。甲板可裝載13排貨櫃,採用較寬船型設計,以適應淺水港區的航行需求,並且可增加穩度以提高貨櫃裝載性能,另外,能依照不同的營運航線海況分析貨櫃拉系力,以提高甲板堆疊重量,增加貨櫃裝載數量。  據悉,此次訂造新船是長榮集團啟動第3波船隊更新計劃。
  • 臺船國際交付陽明海運第六艘2800TEU級貨櫃船
    「好明」輪是陽明海運一系列10艘2800TEU級貨櫃船中的第六艘,該型船船長209.75米,船寬32.8米,型深16.8米,滿載吃水11.2米,載重量達37435噸。甲板上貨櫃可裝載8層13排,貨艙內為6層11排,共可裝載2920個20英尺標淮貨櫃,並設置353組冷凍貨櫃插座。
  • 發現丨世界貨櫃發展簡史
    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貨櫃運輸的雛形。1880年,美國正式試製了第一艘內河用的貨櫃船。正式使用貨櫃是在20世紀初期。直到20世紀初期,新型的運輸方式得到推廣。由於世界經濟的發展,西方國家陸上運輸量迅速增長,鐵路運輸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 DNV GL為全球最大貨櫃船頒發新的船級符號
    DNV GL近日宣布向地中海航運(MSC)頒發一款突破性的船級符號,旨在降低貨櫃船上的火災風險。該船級標識將應用於全世界最大的貨櫃船—— 23000+TEU的「MSC Gulsun」號船上。 「MSC Gülsün」號是全球第一艘23000TU級超大型貨櫃船,船舶採用全球首批甲板上消防水炮系統——固定的消防水炮可冷卻緩解並阻止火勢蔓延,其射程超過100米。 新的FCS船級符號僅針對貨櫃船。該船級符號基於功能方法設計,目的在於將安全等級提高到現行SOLAS要求之上,強化危險意識,提升探測和撲滅貨櫃失火的能力。
  • 橋頭堡橋、古潭橋最新進展
    據現場安全員介紹,目前,新建的橋頭堡橋主鋼架已經吊裝上橋,地下通道已經完成暗埋段的第一部分施工,後續的敞開段和暗埋段的第二部分也在加緊施工中。在橋的上下遊還同步建設了人行橋,兩座人行橋建成後,將極大方便周邊居民的出行。據漁洋關鎮橋頭堡橋改造工程安全員鍾秉佑介紹,橋頭堡橋下部結構已經完成,上部結構的鋼梁吊裝、蓋板、鋼梁的焊縫檢測已經完成,下一步要計劃組織吊裝,進行後面的橋面鋪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