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輪裝置,讓機器人槍口發射彈丸的秘密

2021-02-19 深大RobotPilots

從古至今,由冷兵器到槍枝彈藥,人們在武器的精度上精益求精,武器結構的設計越來越優異,也產生了五花八門的發射機構。

動畫片裡的槍戰

常見的發射機構有電磁炮、氣動發射、離心發射彈簧槍等等。

其中,電磁炮需要通電,讓內部迴路形成一個磁場,磁場對迴路產生斥力,金屬彈丸在斥力的作用下,實現發射。

電磁炮發射原理

氣動發射是氣泵將氣體壓縮,並且由氣瓶收集起來,然後再瞬間釋放氣體,使氣體在管道中將彈丸推動出去,實現發射。

氣動發射原理

其他發射系統在此不展開講解,如果想要學習更多發射系統,可查閱書籍:

《武器發射系統設計概論》  作者:張相炎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槍的動力來自於火藥的燃燒膨脹,電磁炮的動力來源是電磁,但它們有的不安全,在 RoboMaster 比賽上被禁止使用,有的自身不適用於比賽。

比賽中,大多數人會選擇摩擦輪發射,因為它設計簡單,發射穩定,成本相對比較低,適用於機器人競賽。

比賽中彈丸四濺

摩擦輪發射系統總體結構如下:

發射系統

系統的上方是彈倉,用於儲存發射所需的彈丸;彈倉下方有一個撥盤,負責將彈丸撥進供彈鏈路,每轉一格,就撥進一顆彈丸。彈倉相當於槍的彈夾,撥盤就相當於板機。

彈倉

撥盤轉動

彈丸被撥至供彈鏈路,滑落到摩擦輪上,兩個高速轉動的摩擦輪擠壓彈丸,將它發射出槍管。摩擦輪相當於槍的火藥膨脹加速。

兩個摩擦輪實現發射

整體的發射流程如下:

發射流程

比賽中,發射系統是機器人攻擊的「矛」,十分關鍵。一個出色的摩擦輪發射系統是如何設計的呢?我們先從最頂部的彈倉說起。

彈倉用於裝載彈丸,但是它可不是隨便一個盒子就能充當,彈倉的設計對發射有很大的影響。

彈倉如果裝彈過多,會導致過度負重,使原先所調的參數失準,在瞄準射擊時,槍口產生抖動,影響瞄準的穩定性。因此,設計彈倉時需要考量最適裝彈量。

彈倉

彈倉的位置、形狀目標最大載彈量都可以直接影響雲臺重心的分布,雲臺的重心越偏離雲臺電機軸,那雲臺電機的負載也會越大,從而影響響應速度。


電機軸

彈丸用光時,機器人需要補充彈丸,彈倉的設計也會影響補彈的效率

比如下圖的連杆機構開啟彈倉,開蓋更加順滑,不容易卡住,並且有角度傾斜,方便將彈丸引入彈倉。

彈倉開啟

現代設計精良的步槍偶爾會出現卡殼的情況,扣下扳手卻無法發射。在機器人比賽中,同樣存在這種問題,觸發了發射,彈丸卻被卡住了。

撥盤設計不佳,是造成卡彈的一大原因。一般撥盤導致卡彈的情況有下面四種: 

撥盤過高

撥盤過高,轉動的時候將彈丸擠壓在撥盤下方。

軸承過小

為了讓轉動更順暢,我們會在撥盤臂上設置軸承,如果軸承外徑小於撥盤臂的寬度,就相當於軸承過高,也會將子彈卡撥盤臂下方。

軸承

撥盤電機的控制

撥盤電機控制不好,導致一次性轉動角度過大或過小,彈丸無法被準確地送至管道口,被卡在管道口上,就像人要過旋轉門,結果被門夾住了,動彈不得。

彈丸堆積

由於撥盤在彈倉裡,彈丸會堆積在撥盤上,轉動一格時,多顆彈丸都想一起往下掉,導致卡彈。就像如果很多人爭著進一個門,就會這個門就會被堵住一樣。

在撥盤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設計,每種設計都有巧妙之處,一般防止卡彈的方法在總體上分為兩種:

引導件

雖然不具備軸承,但是通過例如毛刷、3D列印件等引導件,保證彈丸順利進入管道,防止子彈堆積;再者依靠精準的位置環,使每次撥盤轉動的角度準確無誤,保證只有一顆子彈進入管道。

3D 列印件引導

毛刷引導

彈性結構設計

利用彈簧、扎帶、橡皮繩甚至滑塊機構等彈性結構設計,對子彈產生輔助下壓的作用,加上撥盤臂上的軸承,確保每次只有一顆子彈進入管道。

彈簧

如果你擁有完美的撥盤系統,卻還是會卡彈,那麼這可能是供彈鏈路設計上出問題了。

在發射機構(摩擦輪部分)與撥彈機構(撥彈部分)之間,有一條不可或缺的管道,叫做供彈鏈路,它的設計也極有講究。

供彈鏈路的位置

如果設計不好,在雲臺抬頭時,可能會導致彈丸無法接觸摩擦輪,停在了鏈路中,無法發射。之後雲臺再低頭時,雖然沒有點擊發射,但殘留的彈丸會滑到摩擦輪上,造成走火和誤發射。

雲臺抬頭

RoboMaster2017 賽季規定,機器人每秒射擊不能超過 5 發。實現每秒 5 發的方法一般是,每隔 200ms 點擊一次發射。如果鏈路設計不好,就容易導致有時每秒 4 發,而有時每秒 6 發,超過了射擊頻率就會受到懲罰。

將撥盤和摩擦輪設計在同一平面就可以很好地避免這個問題。

機器人第一視角 5 連發

但還有一個問題,假如彈丸依靠重力從撥盤落口下落到摩擦輪上,那下落的時間就取決於雲臺不同的俯仰角,是否每次恰好 200ms 觸碰一次摩擦輪,又要考究設計了。

並且,實現撥盤按照預期的時間間隔轉動,還需要比較複雜的調試。

綜合各種原因,想要實現 5 連發是很有難度的,所以很多人只能犧牲發射頻率來保證不違規,比如每秒只發射 2-3 次。

講完了供彈鏈路,接下來就是重頭戲——摩擦輪。

摩擦輪有兩個部分,外層與彈丸接觸,一般由質地較軟表面摩擦力較大的材料製成,裡面是電機充當動力源。

矽膠摩擦輪

一對摩擦輪往不同的方向旋轉,彈丸從第一位置與摩擦輪接觸,被摩擦輪擠壓至第二位置完成加速,最終高速射出。

摩擦輪原理圖

摩擦輪的彈道很難做到非常穩定,也就是瞄準發射的時候會打歪。什麼因素會影響彈丸發射呢?

摩擦輪材質

1、矽膠摩擦輪

早期的摩擦輪材質為矽膠,但是摩擦輪在高速運轉時,與彈丸接觸的部分極易因離心力和摩擦而膨脹,若不用鋼線進行周向加固,經過長期摩擦,在切向力的作用下,矽膠輪就會容易脫落。

矽膠圈變形

2、聚氨酯摩擦輪

如何解決摩擦輪脫落這一問題呢?在製造行業中,有一種很重要的工藝叫膠輥工藝,它以金屬和其他材料為內芯,在外面覆上橡膠製成的輥狀物(甜甜圈就是一種輥狀物)。它能夠很好地將橡膠和金屬結合在一起,避免脫落。

而外覆橡膠的材質就是聚氨酯,由聚酯(或聚醚)與二異氰酸脂類化合物聚合而成,具有耐磨、耐撕裂、耐老化等優點,很適合作為比賽用的摩擦輪。

聚氨酯摩擦輪

並且,摩擦輪膨脹會造成劇烈振動,影響彈丸的速度與穩定性,聚氨酯的質地不容易造成膨脹。

除了這兩種,還有其他的摩擦輪材料,但由於摩擦輪長期與彈丸接觸,無論使用哪種材料,都會因為表面的磨損導致射擊精度的下降。這時就需要更換摩擦輪了。

其他因素

除了材質,摩擦輪還有其他因素影響彈道的準確度。

1、 尺寸和間距

如果摩擦輪的尺寸過大而間距過小,第一發彈丸就會受到很大的擠壓力來達成高射速,但同時摩擦輪受到的反作用力也會使自己轉速下降,導致第二顆彈丸的射速大大降低。

這個問題在當我們需要非常高射擊頻率時會表現得非常明顯,也是導致摩擦輪彈道不穩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摩擦輪電機

驅動摩擦輪的電機扭力、轉動慣量越大,轉動越平穩,彈道也就更穩定,但力量大的電機相應的重量也會增大,如果發射機構的重量過大,就很難控制它迅速瞄準對手了。

3、 摩擦輪電調(電子調速器)

我們可以通過編碼器實時檢測摩擦輪的轉速並進行反饋,最後電調執行對轉速的控制,以此實現對摩擦輪轉速的檢測和控制。

有的電調內部算法更好,不需要通過反饋也能夠有效地控制電機轉速。嗯,也就是購買 DJI大疆創新 snail 的電調。

snail 電調

要實現彈道準確,除了機構設計還不夠,雲臺所使用的電機也決定了瞄準目標的準確度。

在射擊類的遊戲中,我們可以通過滑鼠控制槍口的方向來標準目標。機器人槍口同樣需要通過上下左右擺頭來瞄準目標,這些動作是由雲臺實現的。

機器人上的雲臺系統

雲臺的擺動需要電機(馬達)來提供動力,在以前,大多數 RoboMaster 比賽的選手會使用 RoboMaster 推出的 6025 雲臺電機。

6025 電機

普通的電機只會不加思考地亂轉,而 6025 能夠通過集成在電機內部傳感器反饋機械角度實際的轉矩電流測量值等信息,使得我們能夠將槍口穩定在一個角度上,並能夠快速、絲滑地轉動來瞄準對方。

相較其他帶減速箱的電機,這類電機直接驅動,不需經過傳動裝置,所以響應更加靈敏,使得操作手在操作時能有更好的手感。

在進一步改進之後,RoboMaster 推出了第二代電機,名為 6623,它的總體性能又提高了一步。

◆◆◆

綜合以上看出,要設計一款出色的摩擦輪發射系統其實不簡單,從彈倉、撥盤、鏈路、摩擦輪到電機,每種設計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許多不容忽視的細節。只有不斷地優化,不斷地尋找 bug,才能設計出一款出色的發射裝置。相信在不久後的賽場上,又會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設計出現。

 本期作者 

深圳大學 RobotPilots

RoboMaster 校機器人隊

志在遠方的領航者們

本文來自 RoboMaster 技術智囊團 RobotPilots,文章部分有修改。如果你也希望加入技術智囊團,請通過 robomaster@dji.com 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RM圓桌001 | 下供彈機構的秘密
    請概述下本期主題「下供彈的秘密」。了解到非常多的參賽隊正在設計下供彈的步兵方案,因此想分享一些官方設計的時候注意到的點,避免參賽隊員在設計的時候踩到一些不必要的坑。2. 請問董大師,下供彈和過往的普通步兵發射機構有什麼區別?有哪些優勢?
  • 各色槍口裝置之制退器、助退器
    很多槍械身管前端都有各種槍口裝置
  • 揭秘疑問:各色槍口裝置之防跳器、消焰器【武器乾貨】
    還有就是一些單發射擊的槍械發射的槍彈威力很大,槍口上跳實在太過猛烈,射手難以駕馭,這時候也會考慮加裝槍口防跳器。比如史密斯-維森M500轉輪手槍,發射威力極大的.500英寸史密斯-維森馬格南轉輪手槍彈,開槍時槍口上跳非常猛烈,故一些型號在槍口加裝了防跳器。
  • 評測:夜鷹定製公司「火鷹」手槍 槍口補償器為何再度會流行?
    最值得注意的是,「火鷹」配備了原廠槍口補償器。槍口補償器一直存在爭議,儘管有人說安裝了這種裝置後,槍身會變得比較長,但是總比那些轉輪手槍要短吧。20年前,部分美國SWAT單位配備了一些安裝了槍口補償裝置的便攜手槍(主要是.40口徑),但實際使用了一段時間後逐漸撤裝。本文由美國槍械作家Dave Bahde撰寫,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
  • 淺談延遲焦化裝置生成彈丸焦技術分析和預防
    淺談延遲焦化裝置生成彈丸焦技術分析和預防  摘要:本文闡述了從原料性質和工藝控制指標兩個方面對彈丸焦生成的原因進行了技術分析,以及彈丸焦對延遲焦化裝置帶來的危害
  • 火繩槍具體發射步驟圖解!過程極為繁瑣,一分鐘發射不了幾槍
    白色小瓶內裝有射擊一發所需的藥量,這樣可以避免士兵在戰場上因緊張裝多或裝少發射藥而造成射擊故障和意外。雖然,這個裝置不怎麼起眼,但對提高早期火槍的射速卻很有幫助,人們用了很長時間才點亮了這一科技樹,之後定量火藥瓶又被油紙包裹製成的紙制定裝彈取代,其用法變得更為簡潔方便,只需咬爛紙皮即可使用。ps:引藥一般是成麵粉狀的火藥,發射藥則一般是顆粒狀的火藥,不過這兩者的關係並非不可逆。
  • Hornady推出前裝彈丸「黑藥槍」是什麼鬼?現代前裝槍操作過程
    這種前裝彈藥由聚合物底座和FTX彈丸組成,兩者都是全新設計的,今天介紹一下這種前裝彈藥,以及發射這種彈藥的現代前裝槍械。聚合物底座有一個突起,正好裝到彈丸底部的凹陷內。發這種前裝槍在美國屬於「黑藥槍(Black Powder Gun)」的一種,即使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不要以為黑火藥就很LOW,看一下照片中的帶通孔的圓柱體就是預製的黑火藥柱。
  • 【不止遊戲】絕地求生和彩虹六號中的槍口背後作用原理
    本期節目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這些槍口的作用原理。首先我們將這兩款遊戲的槍口重新改變一下命名方式。槍口是我們大家一種通俗的說法,專業說法叫做 膛口裝置 (muzzle)〔消音器〕suppressor 那麼火藥爆炸肯定是有火焰的啊,在子彈被擠出槍口後,槍管中的火焰以及沒有燃盡的火藥就會崩出槍口,形成槍口焰。那麼消焰器的原理呢,就是在槍口加裝消焰器這一裝置。讓沒有燃盡的火藥以及火焰,在額外延長的消焰器中燃燒。並利用消焰器的開口,分散槍口焰的大小和位置。也就是說,你們這些沒燃完的火焰,別一股腦去飛槍外了,我再給你們加個小房間,你們在這個小房間裡面繼續燒。
  • 【互動】科技的發展讓火炮不再是單純的機械裝置,火炮變得十分複雜
    身管用來賦予彈丸初速和飛行方向;炮尾用來裝填炮彈;炮閂用以關閉炮膛,擊發炮彈。炮架由反後坐裝置、方向機、高低機、瞄準裝置、大架和運動體等組成。反後坐裝置用以保證火炮發射炮彈後的復位;方向機和高低機用來操縱炮身變換方向和高低;瞄準裝置由瞄準具和瞄準鏡組成,用以裝定火炮射擊數據,實施瞄準射擊;大架和運動體用於射擊時支撐火炮,行軍時作為炮車。
  • AK-74步槍槍口裝置如何誕生和發展?小部件體現出大智慧
    上世紀80年代,伊熱夫斯克就具備了蘇聯最先進的槍械生產技術,具體就表現在大批穩定製造結構相當複雜的AK-74槍口裝置。這是AK-74槍口裝置的設計圖,可以看到結構非常複雜。在士兵持槍涉水時,槍口裝置的空腔內會積水,會引起可靠性和安全性問題,因此在1975年確定的AK-74槍口裝置下方,增加了兩個排水孔。這充分說明再精細的設計,依舊會存在考慮不到的問題,只有通過試用才能暴露並加以改進。這就是題圖出現的引發「密恐」的實驗裝置,其實就是確定AK-74槍口裝置開孔的特殊裝置。
  • 一次性血管介入機器人來了
    LIBERTY®是世界上第一個用於神經血管,心血管和外周血管手術的完全一次性的機器人系統,公司表示這一系統有可能改變手術機器人的定位,從大型昂貴的設備轉變為經濟的一次性集成系統。目前公司正在加快這款機器人商業化的步伐,2021年11月19日公司宣布,美國專利和貿易局(USPTO)已就涵蓋該公司LIBERTY機器人系統的第二項專利申請發出許可通知。
  • 解放軍最厲害的近戰火力噴子:發射重金屬彈丸,射程是美國貨兩倍
    不過,影視劇裡的霰彈槍大多數是警用或民用的,而軍用霰彈槍的威力更大,性能更好,例如我國的QBS09式軍用霰彈槍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軍用霰彈槍,能發射鎢合金彈丸,有效射程達到了100米,而目前國際主流的軍用霰彈槍有效射程只有50米。
  • 揭秘中國各類國產軍用機器人
    ,這就是「未爆彈丸銷毀」。  這種彈藥銷毀作業車,更常被稱作「彈藥銷毀機器人」,主要元件包括作業車主體、控制臺、電動收攬裝置和輔助裝置(各種工具、功能作業包、各類手爪、無線傳輸模塊、三角支架等)。該機器人主要採用遙控方式實現載車地面移動,實現各項預定功能。
  • 充填一次可連續發射35發彈丸,戰鬥民族PCP氣步槍中的代表之作
    所謂的PCP的預充氣式氣槍,其實也就是指帶有儲藏氣體裝置的氣槍,這種氣槍的氣體可以分為高壓空氣或者氮氣、氬氣、二氧化碳等等。而攜帶方便結構緊湊的PCP氣槍,比起之前的下拉杆或者側拉杆氣槍,單單是續航能力就完爆前者好幾條街。
  • 多繩提升機天輪裝置結構及潤滑
    天輪裝置是多繩摩擦式提升機的重要承力部件之一,其作用是支託提升機摩擦輪到提升容器之間的鋼絲繩,用來改變鋼絲繩的方向,即起導向作用
  • 炮口制退器的「秘密」——它是如何發明的,又有哪些優缺點?
    當火藥氣體賦予彈丸前進的動能時,也對火炮本身產生巨大後坐力。這種力量如此強大,對火炮炮架、身管、駐退復進機都產生巨大影響,所以要加以控制。▲巨大的火焰和揚塵在火炮發展過程中,炮口制退器對提升火炮性能起了重要作用。火炮剛誕生時,炮管與炮架剛性連接,沒有緩衝裝置。開炮時巨大的後坐力經常讓火炮蹦起來,不但損傷火炮,也危及炮手。
  • 【鎢鉬時事】中國第一近戰利器:新型軍用霰彈槍使用鎢合金彈丸,威力驚人
    國產霰彈槍主要有97式霰彈槍和09式霰彈槍,而09式新型霰彈槍是我國專為軍隊設計的第一款18.4mm軍用型霰彈槍,它裝上高密度鎢合金彈丸後,威力驚人,最遠有效射程比國外同類武器要多出1倍。霰彈槍,亦叫做散彈槍,因霰xiàn與散sǎn的字形有些相似,大部分人會誤讀為散彈槍,但需要注意的是正確讀法依然為霰彈槍。
  • 艦載傾斜式發射裝置小考
    它本來是美國海軍為了給二戰老式驅逐艦安裝「標準1」防空飛彈而設計的一種早期發射裝置,美軍將其稱為:「棺材」,它和棺材一樣,是一個一頭大一頭小的盒子,大的這一頭有蓋子可以向上打開,而蓋子內壁則是飛彈的發射導軌。這樣的一個發射裝置內,有一枚待發彈和一發備彈,佔用空間很小,因此可以用來改裝這些設計之初沒有考慮過安裝飛彈的老式戰艦。
  • 科普丨子彈的構造以及被撞針擊發後的發射和傷害效果展示
    :一顆子彈基本上由四個部份組成:彈頭、彈殼、 裝藥、底火(或稱雷管) 。這個基本結構從十九世紀後半以來,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槍彈發射的原理,大致情況是:槍彈受到擊發,底火引爆火藥,產生高壓氣體,迫使彈丸射出槍膛,瞬間由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動能,這個能量轉換的過程,稱為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