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聚焦:那一年,坐著飛機去當兵
文 / 張 鑫
入伍之初的經歷總是讓人難忘,從山東萊陽到新疆澤普,出家門到營門,三天時間,我的參軍之路自東向西穿越了中國的整個版圖。2003年新疆軍區首次組織冬季入伍新兵乘坐飛機進疆,坐著飛機去當兵成為了我兵之初最美好的回憶。
2003年11月28日,在山東煙臺各縣市報名入伍的200多名新兵在煙臺市火車站集合,坐上開往西安的列車。車輪滾滾,我們惜別了熟悉的家鄉萊陽,前途漫漫,開始了進疆戍邊的從軍歷程。硬座車廂裡到處都是一個個肥大的軍裝,一張張稚嫩的臉龐。大家都是同齡人,相臨座位的幾個人不一會就從陌生到熟悉,三五成群討論起即將開始的新兵生活,更有人講述新兵連的艱苦和勞累,每個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畏懼卻又充滿期待,都是滿懷憧憬和夢想的年紀。接兵幹部教會了我們第一首軍歌「過得硬的連隊過得硬的兵,過得硬的思想紅彤彤,過得硬的子彈長著眼,過得硬的刺刀血染紅……」十八個小時的車程充滿歡歌笑語。
29日到達西安,在一個學校的教室住宿一晚,接兵幹部通知我們明天要乘坐飛機從鹹陽機場直飛喀什,這次旅程還能坐飛機對我們所有人是一個大大的驚喜,對我來說坐火車尚數首次,更何況是坐飛機。我認真記著接兵幹部交代的乘坐飛機的注意事項,把洗髮水、指甲刀等不能帶上飛機的東西都挑揀出來。教室外面垃圾桶一會就堆滿了丟棄的洗漱用品,還有好多的打火機,更有菸癮大的趁機趕緊陶醉上一根。那個時候,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還是汽車和火車,飛機是奢侈品,我們包機的陣勢真是豪華的旅程了。
30日凌晨我們就被大廂車運送到鹹陽機場,在候機大廳舉行了一個盛大隆重的軍地歡送儀式,然後就開始了安檢登機。一切都是新鮮和陌生的,心中既是興奮又是忐忑。美麗的空姐在登機門迎接我們的到來,依照登機牌找到座位後我就好奇的不停左右打量,禁止吸菸標誌、出風口、小夜燈、呼叫鈴、可以收放的小桌板,原來飛機座位上還有這麼多功能,在空姐的提示下系好了安全帶,開始第一次飛行旅程。
飛機即將離地的時候,引擎強力的推背感把我牢牢的按在座位上,手掌緊緊握住座椅的把手,手心也緊張的冒了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兒,嘴裡還在不停的默念:飛起來了,飛起來了。飛行平穩後,透過舷窗我看到靄靄白雲像一座座空中堡壘,陽光透過雲層的間隙撒射過來,感覺伸手就可以觸摸。離地數萬尺,人在雲中過,我在心中感慨,這就算是坐過飛機了。
飛行中,空姐不停來回穿梭,給我們提供食物和飲料,我們也在接兵幹部的提議下唱起了剛學會的軍歌,與空姐進行互動,更有大膽一點的新戰友拿起相機與空姐合影,留下這寶貴的瞬間。飛行的旅程感覺很短暫,空中廣播已經提示美麗的新疆喀什機場馬上就要到了。
接兵幹部安排我們在出機艙的時候要揮舞起雙手,回應在機場迎接我們的戰友,更是對新疆這片土地說,我們來了!是啊,我們來了,從祖國的東部沿海來到祖國的西部邊陲,從膠東半島的萊陽到喀什葛爾,這裡將成為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將在這裡完成一名普通老百姓到合格人民解放軍戰士的轉變;我們將在這裡,紮根邊防,奉獻青春,守衛好祖國的西大門;我們將在這裡,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抱負和夢想!
時間匆匆,已經過去十多年,現在的民航已經成為人們出行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融入普通人的日常出行之中。而03年之前進疆當兵的老戰友們都是經歷幾天幾夜的火車才能到達,其中的艱辛自不必形容。我們及之後的新兵無疑是幸運的,享受到了坐飛機進疆當兵的好政策,免受了許多旅途顛簸之苦。在澤普縣駐地新兵連結束後,我們同來自甘肅、四川等地的戰友一起奔赴喀啦崑崙邊防一線,衛國戍邊,巡邏執勤,忠實履行職責使命,讓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雪域高原閃閃發光!
【作者簡介:張鑫,萊陽市大夼鎮宋村人,2003年攜筆從戎入伍新疆,現為某部三級軍士長,愛好寫作,曾在軍內外刊物發表專業論文、散文數篇。】
【萊陽聚焦,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