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海軍第一位一級上將 陳紹寬

2021-02-23 海洋檔案

陳紹寬,字厚甫,1889年出生於福建省閩侯縣城門鄉臚雷村。從事海軍事業40餘年,是民國海軍第一位一級上將,為近代中國海軍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投身海軍 年少成名

1905年,陳紹寬考入江南水師學堂第六期航海科,由於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名列全班第一。畢業後,他被派到「通濟」艦見習,授海軍少尉,後任二副兼教官、大副等職。見習期間,一次,他嫻熟地駕駛著「通濟」艦在船隻雲集、錨位密集的吳淞口準確落錠,既不擋航道,也不觸鄰船,令一向鄙夷中國海軍的列強為之刮目。

1912年,陳紹寬任北洋海軍「鏡清」艦駕駛大副,授海軍上尉。一次,他奉命駕艦從上海駛抵福州。依航運慣例,凡3年未入同一港口之艦船,需聘請當地引水員領航。閩江口至馬尾港段航道狹窄,暗礁棋布,水文極為複雜,熟悉地形的老舵手也常感兇險。陳紹寬憑著熟稔的駕駛技術和初生牛犢之勇,親自操舵,安全入港,轟動了當時的海軍界。

1914年,陳紹寬調任海軍總司令部少校副官。1915年年底,他被破格提升為「肇和」艦代理艦長。上任後,他即著手整頓艦上紀律。當時有一名大副常睡至近午才起床。某日晨,陳紹寬於起床號後下令救火演習,以該大副的寢室作為假想的出事點,一時間艦上的水龍頭集中對準大副的房門噴射,水柱衝射入室,弄得該大副十分狼狽。從此艦上官兵不敢越規逾矩,紛紛對陳紹寬產生敬意,說他是像樣的艦長。

1916年2月,陳紹寬奉派到美國學習飛機和潛水艇的操作技術。其後,又奉派赴歐洲各交戰國觀察戰事。其間,他考察了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的海軍戰備,撰寫了多份關於各國海軍發展狀況的考察報告。在報告中,他敏銳地察覺到飛、潛兩項技術在未來海軍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航空母艦的威力給他帶來了巨大震動,激發了他在中國建造航母的願望。在英國期間,陳紹寬參加了英國海軍潛艇部隊的對德作戰。在一次次激烈的海上交鋒中,他堅守崗位,服從指揮,戰後得到英國海軍當局的讚賞和英女王頒發的歐戰紀念勳章。

倒戈一擊 立功北伐

考察歸國後的陳紹寬先後任「通濟」艦長、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等職。1923年晉升為海軍少將,1925年晉升為中將。

1926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陳紹寬時任北洋海軍第2艦隊司令,駐南京指揮長江各艦。其時海軍總司令楊樹莊認為北京政府必然失敗,傾向於依靠廣州國民政府。他讓第1艦隊司令陳季良在福建配合國民革命軍先行動作,讓陳紹寬的第2艦隊仍處軍閥孫傳芳的控制範圍內,與其周旋。

起初,陳紹寬並不了解楊樹莊的良苦用心,仍率艦隊在長江中下遊協助孫傳芳作戰。當楊樹莊向各艦隊司令秘密徵求對歸附國民革命軍的意見時,他表示反對,說道:「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然而,陳紹寬的反對是不堅決的,他的根本出發點不在於反對國民革命,而在於保存海軍實力。當楊樹莊已經與北伐軍取得聯絡,陳季良的第1艦隊又在福建首先發難,海軍與北京政府的關係完全決裂之時,陳紹寬也不得不改變了態度,決定歸附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

1927年3月,北伐軍逼近長江邊。陳紹寬認為時機已到,率領艦隊開赴安慶一帶活動。他先是擔任吳淞口至江陰水域的防務,後又擔任鎮江至南京的長江防務。4月,他督率各艦截擊由泰興潛渡過江的孫傳芳部兩個團,將其全部殲滅。

8月下旬,孫傳芳部偷襲南京,陳紹寬率艦猛攻,協助第1軍和第7軍等部連日激戰,取得龍潭大捷,使南京方面轉危為安。這場戰役,雙方投入兵力在15萬以上,海軍在戰鬥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為此,陳紹寬獲國民政府一等勳章和「中流砥柱」勳旗一面。

9月6日,國民政府發布褒獎令:「此次孫逆進犯,首都震動,幸賴總指揮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海軍司令陳紹寬等調度有方,各軍將士忠勇效命,得於最短期間,俘敵五萬餘人,繳械四萬餘支,孫逆僅以身免,黨國轉危為安,言念殊勳,詢堪嘉慰。」國民政府要員蔣作賓赴各軍部慰問。陳紹寬在答詞中慨然陳言:「自古破竹之勢,從無中止於半途,去草之圖,要在能絕其根本……紹寬願擊中流之楫,追隨北指之鞭,窮犁掃於沈遼,寧見神州統一。收艨艟於溟渤,所期海宇澄清。」表達了他乘勝北伐,統一中國,統一海軍的志願。

銳意改革 振興海軍

1928年12月,國民政府設立海軍署,陳紹寬任署長,晉升為海軍中將。鑑於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海軍內部任人唯親、結黨營私的狀況,他遴選精幹人員組成班子,參閱中外有關文獻,結合海軍實際,擬訂海軍銓敘法,強調任人唯賢、量才錄用,以改變海軍中的人治現象。海軍銓敘法的擬定實施是民國時期海軍建設中的一項創舉。

1929年海軍署改稱海軍部,陳紹寬任政務次長,次年代理部長,1932年出任部長。對於我國海軍實力遠遠落後於其他列強的狀況,他深感痛心,一再表示:「海軍建設一定要跟上世界先進水平,這是根本問題,否則,不能在世界上站住腳,只有等著挨打。」

為培養海軍人才,陳紹寬在海軍部成立了留學生考選委員會,令各艦隊保薦優秀軍官到海軍部應試,合格者派往英、德、日、意等國深造。由於推崇英國海軍,他和英駐華大使議定,一面選送優秀生到英國海軍中學習,一面請英國軍官任教練和顧問在國內教學。為進一步提高海軍指揮官的戰略技術水平,他還在福州馬尾設立海軍大學,親自兼任校長,並聘請日籍教官來校授課。

由於常年軍閥混戰、政局動蕩,海軍建設一直處於停滯狀態。自1912年至1928年的17年間,中國海軍沒有添造一艘新型戰艦,總噸位僅3萬餘噸,尚不及外國一艘大型戰鬥艦的噸位。由於所撥經費不足,陳紹寬多次擬訂購艦計劃,大都無力實施。他曾將第一次西徵時截留的50萬銀元關稅款全部用於建造新艦,然而只是杯水車薪。於是,他將目標對準了由英國人毛根全權控制的江南造船廠。為奪回該廠,他採取釜底抽薪的辦法,選派回國的留學生進廠任職,逐步取代了毛根的勢力,費時10年,終於成功控制了江南造船廠,使其真正成為中國海軍艦艇的建造基地。此外,對於海軍部長每月2萬元的特別費,陳紹寬也分文不取,全部用於造船。在他的努力下,海軍擁有了新建造和改造的大小艦艇30餘艘,噸位達5萬多噸,中國海軍的實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強。

相關焦點

  • 陳紹寬——民國一級上將——陳氏名人
    陳紹寬(1889年10月27日-1969年7月30日),字厚甫,漢族,1889年出生在福建省閩縣(今福州),曾任民國海軍部部長、海軍總司令
  • 海軍上將陳紹寬的「航母夢」
    陳紹寬1916年後,陳紹寬被民國政府派往美國考察海軍,後又多次被派往日、美、英、法、德、意等國考察學習海軍。中國僅有陳紹寬和鄭禮慶兩人是派赴歐洲觀戰,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海戰的中國海軍軍人,先後在英國戰列艦和潛艇上參加對德軍作戰。1917年5月,在英國海軍上將傑裡科的旗艦上參加了著名的日德蘭戰役並榮立戰功,被英國政府授予「特別勞績勳章」和英國女王頒發的歐戰紀念勳章。
  • 中華民國首批一級上將9人都有誰?
    直到1935年3月,頒布了新的軍銜等級表,其中將官設置為: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特級上將、一級上將分別為4顆星、5顆星(抗日戰爭勝利後改版),所以也被俗稱為「四星上將」、「五星上將」。1935年第一次授銜的上將,無論是從威望權勢,還是資歷地位,在國民黨內都可以說是舉足輕重,同樣地,他們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有著深刻影響的人物。
  • 蔣介石的空軍總司令和海軍總司令,都是一級上將,結局迥異
    蔣介石有陸軍總司令,那就是何應欽,那麼,他的空軍和海軍總司令都是誰?空軍總司令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電影《建國大業》中陳寶國飾演的周至柔是也。周至柔屬於典型的江浙系,又在黃埔當過教官,陳誠的嫡系,也就是蔣介石的嫡系。對於周至柔這樣的青年才俊,蔣介石也是用心培養,他送周至柔去歐美各國考察航空事業。
  • 人物 民國第一位海軍上將劉冠雄
    在中國近代海軍史上,劉冠雄是一位無法忽略的人物。此公文武兼備,能謀善斷,長於權變,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的近代中國軍政舞臺上,從清季一路闖到民國,直至執掌中國海軍經年,是北京政府時期6位海軍總長中的一位,也是中華民國第一位海軍上將。其人其事,頗有些傳奇色彩。
  • 陳姓名望——陳紹寬
    (1889年10月27日-1969年7月30日),字厚甫,漢族,1889年生於福建省閩縣(今福州),曾任民國海軍部部長、海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陸軍、海軍一級上將。振興海軍1928年12月,南京國民政府設立海軍署,陳紹寬任署長,晉升為海軍中將,負責海軍工作。
  • 民國珍貴視頻再現,中國航母第一人陳紹寬視察寧海艦,首任艦長和監造官均為長樂人
    陳紹寬(1889-1969年)曾任民國海軍部部長、海軍總司令和海軍一級上將
  • 民國履跡【8】海軍司令部舊址:你不曾了解的抗戰往事
    民國海軍司令部舊址1930年11月出版的《海軍期刊》第二卷刊有時任海軍部政務次長陳紹寬《一年來海軍工作之實記及訓政時期之計劃》一文,較詳細地介紹了海軍部機構分布情況——1928年12月1日,國民政府在行政院軍政部之下設立海軍署,任命陳紹寬(1889-1969年)為署長。1929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將海軍署擴充為海軍部,6月1日,海軍部正式成立,楊樹莊任海軍部部長兼福建省主席,陳紹寬任政務次長(1932年1月升任海軍部部長)。
  • 黎玉璽(1914-2003),四川達縣人,原中國國民海軍總司令,一級上將
    歷任國民黨海軍各型魚雷快艇艇長、布雷隊長,永泰、太康軍艦艦長,艦隊參謀長、司令,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副總司令兼海軍艦隊指揮官及海軍六二特遣部隊指揮官、海軍總司令,國民政府國防部副參謀總長執行官、參謀總長,總統府參軍長,中華民國駐土耳其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後復任民國總統府參軍長、全國體育協會理事長、總統府戰略顧問。
  • 這位大軍閥, 死後被追認為一級上將, 孫女是主席的老師
    北洋軍閥裡有人被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授予一級上將嗎?沒有。北洋軍閥那是蔣介石北伐的對象,是蔣介石的敵人。
  • 裝逼之王||你特麼確定是自己三星上將?!
    二是三星上將扎木斯,尼瑪,你是我從警生涯見過的裝逼裝的最狠的人,我現在來發一下你的頭銜:中國聯合國維和部隊總司令部,特別執行證,張有忠,臥槽我還以為是局座召忠呢,職務副司令,軍銜三星上將。。。。。還特麼籍貫是新疆吉木薩爾,。。。。。我暈了,真暈了。。。。。
  • 國民黨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十大元帥、十三太保
    根據有關數據記載,國民政府以及現在的臺灣當局授予部隊的將軍,分為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國軍的特級上將只有蔣介石一人,相當於大元帥。授予一級上將始於1935年,早年共9人授銜,其中包括8位陸軍一級上將和一位海軍一級上將,其一級上將在地位上,大致相當於解放軍的元帥。
  • 《民國軍事》海軍要造20艘航母:「這錢省不得」
  • 王耀武讓軍銜事件,看看民國時期軍銜制的尷尬虛銜歷史
    王耀武是在1945年2月敘任陸軍中將的,我們知道在國民黨軍中上將是最高軍銜,其中又分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而特級上將只有蔣介石一人,陳誠、李宗仁、馮玉祥這些都是一級上將,由此可以看出上將在國軍的地位。
  • 海軍文庫 | 民國自造最大的軍艦是哪一艘?
    1930年4月10日,一艘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輕巡洋艦在海軍江南造船所開工。
  • 民國上將陳濟棠 機不可失失有因
    民國上將陳濟堂  機不可失失有因民國上將陳濟棠  機不可失失有因      五代·安重榮《上石敬瑭表》:「須知機不可失
  • 他是國民黨海軍總司令,老蔣命令他北上,他卻南下,後來呢?
    他叫陳紹寬,福建閩縣人。陳紹寬1889年出生於一個海軍家庭,父親在晚清的海軍部隊服役,曾任中士管輪。他也在17歲那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後入北洋海軍任職,先後任北洋海軍總司令部少校副官、「肇和」練習艦代理艦長等。
  • 【民革前輩與新中國】陳紹寬:海軍名將堅拒赴臺
    陳紹寬1889年出生於福建閩縣臚雷鄉(今屬福州市倉山區)一個貧寒之家。他的父親在家鄉以開一間雜貨店為生,後服務於晚清海軍,由水手升至中士管輪,把陳紹寬推薦給海軍元老薩鎮冰,薩見陳紹寬聰穎過人,就鼓勵他多讀國學,並推薦他報考江南水師學堂,陳紹寬畢業後被選派赴英國留學。陳紹寬奮發為雄、大展鴻圖,先後到德、法、意等國考察,致力於發展中國海軍,成為中國海軍史上的一個重量級人物。
  • 民國東北海軍有一艘「航母」
    正不惜血本擴充東北海軍的張作霖,突然腦洞大開:都說航母那玩意厲害,在這麼個大船上擱倆飛機,可不就能當航母使喚嘛。說幹還就幹,經過一番「改裝」,又在軍艦上擺上八架法國造「施來克水上飛機」。民國第一艘航母就這麼下水了,外加一個霸氣名字:鎮海號。當然,以20世紀20年代的海戰標準看,「鎮海號航母」嚴重不靠譜,但放在海軍實力孱弱的民國,各家之間的「海戰」,本身就是菜雞互啄。
  • 沒有航母的民國悲劇: 抗日戰爭江陰海戰一役, 中國海軍全軍覆沒
    江陰海戰是江陰保衛戰中的海軍戰役,是抗日戰爭中罕見的陸海空三棲立體作戰,也是中日甲午戰爭以來中國海軍最重大的損失。由於日軍擁有強大的海空力量,戰爭中中國海軍力量很快損失殆盡,但中國海軍仍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勇氣。幾乎每一艘艦艇都在與敵血戰後壯烈殉國,海軍將士死傷枕藉,連當時的海軍部次長陳季良中將都血灑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