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研發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的消息在2016年就已傳出,但在自動駕駛技術尚未成熟、普及時間還不確定的情況下,蘋果汽車是否能實現自動駕駛也備受關注。蘋果正與多家雷射雷達供應商進行談判,雷射雷達是汽車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部件之一,能看到周圍的環境,也是蘋果正在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技術。
蘋果目前同多家雷射雷達供應商進行談判,也就意味著蘋果目前尚未敲定最終的供應商,也有外媒認為,蘋果在雷射雷達技術方面目前仍在考慮多種選擇,包括最終可能採用高度定製的傳感器套件。
蘋果與多家雷射雷達供應商談判,尚未敲定最終的供應商,外媒也認為這預示著蘋果的自動駕駛汽車還在研發。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0-2025年雷射雷達產業深度預測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報告》顯示,雷射雷達,是以發射雷射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徵量的雷達系統。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標發射探測信號(雷射束),然後將接收到的從目標反射回來的信號(目標回波)與發射信號進行比較,作適當處理後,就可獲得目標的有關信息,如目標距離、方位、高度、速度、姿態、甚至形狀等參數,從而對飛機、飛彈等目標進行探測、跟蹤和識別。它由雷射發射機、光學接收機、轉臺和信息處理系統等組成,雷射器將電脈衝變成光脈衝發射出去,光接收機再把從目標反射回來的光脈衝還原成電脈衝,送到顯示器。
2019年雷射雷達市場規模7.36億元。近年來,雷射雷達被廣泛應用於導航領域,如機器人、無人機的避障以及智能車的自動駕駛(領域,應用場景不斷擴大,打破了原來僅局限於應用於軍事領域的局面,而在民用和商業領域得到較快發展。
未來自動駕駛將是拉動行業的發展的最大動力之一。雷射雷達作為高級別無人駕駛必須的核心傳感器,車規適應性將成為雷射雷達進入自動駕駛市場的基本條件。目前國內外一些廠商已經陸續推出車規級雷射雷達產品,包括lbeo、Innoviz、速騰聚創,推出的車規級雷射雷達的有Velodyne、佳光科技,其他雷射雷達廠商目前也在研發車規級雷射雷達,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的車規級雷射雷達出現在市場上。
中國雷射雷達行業供給情況分析及趨勢
一、2017-2019年雷射雷達整體供給情況分析
據調查,目前大部分企業都以無人車、機器人及無人車領域雷射雷達為主要研究方向。而傳統機械式雷射雷達已逐漸向固態雷射雷達方向轉變。在價格方面,無人駕駛領域的雷射雷達少則上萬,多則幾十萬元,普遍要高於機器人及AGV等領域價格。而機器人領域的雷射雷達相對來說售價更低,國內思嵐科技及玩智商等企業已低至上百元。在未來,固態、小型、低成本雷射雷達將是各企業的著重發力點。
圖表:2017-2019年中國雷射雷達產量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二、2019年雷射雷達區域供給分析
圖表:2019年雷射雷達地區供給區域佔比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我國自動駕駛行業技術發展
自動駕駛系統可分為感知、決策和控制三個層面,其中決策層主要依靠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傳感器、高精度地圖和車聯網等技術協同合作,對感知層傳來的路況和車況數據進行認知和判斷,形成實時的行駛指令,並將指令傳達給控制層來實現駕駛行為。基於對人類駕駛員操作藉助多少的程度,國際上將自動駕駛分為L0到L5共六個級別。其中L0為無自動化,L5為完全自動駕駛。目前行業內主要廠商已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少數頂尖廠商正在攻堅L4級別。
從2009年起,Google、百度等科技巨頭進入自動駕駛領域。我國的自動駕駛發展保持與國際並跑的態勢,國內自動駕駛發展從地域上看,產業發展集中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技術領域涵蓋了ADAS/駕駛解決方案、成車機器人製造、雷達傳感器、行車系統和算法、地圖和導航等方面。從商用化現狀可以看出,這些企業還處於技術研發階段,跨界和整合是的產業鏈進入了深度合作期,優勢互補可以上企業和整個產業向好發展。
我國自2015年起持續推出引導自動駕駛發展的相關政策,意在推動交通發展提高質量效益轉變。
在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王志清表示交通運輸部將從三個方面推動自動駕駛:一、加強協同合作,優化政策供給,出臺自動駕駛頂層設計文件;二、夯實發展基礎,公關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技術,推動交通設施數位化;三、開展試點示範,建設自動駕駛示範路、示範區,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為節點,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運用。
此次發言給予市場一個較為明確的落地預期,預計將在2021-2022年間迎來自動駕駛產業的拐點。欲了解更詳實的雷射雷達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報告《2020-2025年雷射雷達產業深度預測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