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試射了洲際彈道飛彈,「無核國家」要這幹啥?

2021-02-15 珊瑚橘

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12月7日報導, 以色列國防部發布消息稱,以色列於6號進行了「新型火箭系統」的測試。以色列此舉意在提升本國核戰力,同時威懾伊朗。

(來源:耶路撒冷郵報)

這次發射在以色列主要城市特拉維夫南部的帕勒馬希姆空軍基地(Palmachim)進行。鑑於以色列方面未透露其他相關信息,外界一直在猜測,這次測試的是「箭-3」反導系統還是「傑裡科」(Jericho)洲際彈道飛彈。

傑裡科-3

(來源:military-today)

目前,以色列已經擁有多層的防禦系統,包括:

鐵穹防禦系統(Iron Dome),攔截高度為4-70公裡的短程火箭和炮彈;

大衛投石索防空飛彈系統(David's Sling),攔截高度為40-300公裡的無人機、戰術彈道飛彈、中遠程火箭彈和巡航飛彈;

「箭-2」(Arrow-2),攔截高度最高為90公裡,可攔截中短程彈道飛彈

而為了進一步提高以色列的防空反導能力,2008年,美國和以色列政府決定在原有的研發基礎上,為以色列開發「箭-3」反導系統,攔截高度可達2400公裡。該系統由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和波音公司共同開發。從2008年開始,美國已經為該系統的研發提供了近10億美元的資金。

(來源:adbr)

而且以色列聲稱,「箭-3」可以作為一種反衛星武器,這將使以色列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擊落衛星的國家之一。

2013年「箭-3」試射

(來源:wikipedia)

今年7月,以色列在美國阿拉斯加科迪亞克發射中心試射了「箭-3」反導系統。測試期間,「箭-3」成功攔截了高空目標,驗證了該系統對大氣層外目標的作戰能力。這次試射是以色列飛彈防禦組織和美國飛彈防禦局共同努力的結果。

「箭-3」反導系統試射

(來源:Defense News)

有了「箭-3」之後,以色列的反導系統將更加全面和完整。

不過美國防務網站《The Drive》12月6號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認為這次試射的應該不是「箭-3」反導系統,而是「傑裡科」(Jericho)洲際彈道飛彈。

此次試射現場

(來源:推特)

雖然從現有的圖片和視頻中很難分辨,但是從其他細節上似乎可以略知一二。

首先以色列對這次發射可以說是守口如瓶,十分低調。而其與美國的「箭-3」測試,一向很高調,如果是「箭-3」,應該不會這麼藏著掖著。

其次,這次的試射的地點帕勒馬希姆空軍基地一直被認為是傑裡科的測試中心,它毗鄰以色列原子能委員會(IAEC)的核研究中心,參與了各種非核研發項目。因為其高度敏感,以色列過去一直試圖在公開的衛星圖像中隱藏這個地點。

帕勒馬希姆空軍基地2016年衛星圖像

(來源:The Drive)

這麼來看,這次試射很可能是以色列正在開發的傑裡科-4。

以色列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發傑裡科系列彈道飛彈,最新型號傑裡科-3於2011年服役,它是一款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射程為4800-6500公裡左右。擁有了傑裡科,以色列在整個中東、非洲、歐洲、亞洲、北美大部分地區、南美等地區都擁有核打擊能力。

而且以色列擁核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地球人都知道,但是以色列卻一直拒不承認。這次試射如此低調,很大程度上從側面證實了以色列就是在測試核武器,那當然得悄悄咪咪的,不可聲張。

核飛彈、防空反導兩手抓,以色列針對的是誰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而且還有美國撐腰,以色列可以說是春風得意。對於美以之間的那點事,局座在B站開設的《局座的國際戰略課》中也詳細盤點過,想收看節目的小夥伴可以自行搜索哦~

美國多年來一直對以色列予取予求,要錢給錢,要裝備給裝備。迄今為止,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約1400億美元的援助。2019年起美國每年向以色列的援助金額將從此前的33億美元提高到38億美元。

2008年美國已經同意以色列購買75架F35,以色列在2010、2015、2016分三次採購了19、14、17共50架。2019年,以色列考慮是否繼續增購F35。而且以色列的國防企業還和洛馬公司合作,開始生產F35的相關系統和零部件。其他軍購也是數不勝數。

尤其是川普上臺以來,美以關係再次升溫。川普先是外交上三波操作,給以色列送上大禮。2017年川普在白宮發表講話,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2018美國正式將駐以色列大使館從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2019年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主權。

不僅如此,美國還在以色列內蓋夫沙漠中心的防空基地建立了歷史上首個正式的永久軍事基地,由美國軍方的歐洲司令部(EUCOM)運營,包括兵營、辦公室和支援服務。

(來源:The Power Hour)

看看美以,再看看美伊,態度真是兩個極端。對於以色列,美國出錢出力,而反觀伊朗,幹啥都遭美國懟,今年還差點打起來,這對比真是十分明顯了。

而且以色列和伊朗長期互嗆,指責對方擁核,以色列這種「賊喊捉賊」的作風也像極了美國,看來以色列追隨美國的腳步從未停止。這種「美國放心飛,阿列永相隨」的感人情誼,令人頗為動容。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

相關焦點

  • 法國海軍成功試射一枚M-51潛射洲際彈道飛彈
    法國武裝部隊消息,當地時間6月12日,法國海軍「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次艇「勇猛」號(Le Téméraire,S-617)在法國布列塔尼非尼斯泰爾省近海的奧迪恩灣附近海域成功發射了一枚M-51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法國武裝部隊發表聲明稱,本次發射試驗旨在檢驗法國海軍常備作戰能力和法國國防工業的可靠性,法國嚴格遵守在國際上的一系列承諾,飛彈沒有安裝核彈頭,整個測試過程安全且不具針對性。
  • 技經觀察 | 美俄國慶試射洲際彈道飛彈,意欲何為
    5月31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將在2019年-2021年內試射2枚「薩爾馬特」,3枚「亞爾斯」以及4枚「白楊」洲際彈道飛彈。其中,「薩爾馬特」 重型洲際飛彈(RS-28)是俄羅斯最新型飛彈,射程達16000千米,可攜帶10枚75萬噸爆炸當量的核彈頭或2000萬噸級單彈頭,並攜帶了40枚誘餌,具有強突防能力。
  • 俄羅斯洲際彈道飛彈列裝進程及未來規劃
    2012年至2018年,俄軍共列裝109枚「亞爾斯」RS-24型洲際彈道飛彈和108枚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和各種技術裝備的列裝既使俄戰略核力量的作戰能力保持必要水平,也對俄軍裝備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俄戰略火箭兵的現代化武器和裝備比例達到82%,海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佔比為62.3%,而空天軍則為74%。到2020年前,俄軍現代化武器裝備的總比例計劃達到70%。
  • 朝鮮悶不吭聲這麼久,今天憋出個大招:試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聲稱覆蓋美國全境!
    聲明中說,這次試射採用最大高度角發射,「未對周邊國家安全產生任何負面影響」。金正恩在昨天親筆下達了發射命令,今天全程觀摩新型洲際彈道飛彈試射,並宣布實現了飛彈強國目標,完成了國家核武歷史大業。11月28日,金正恩親自籤署發射命令聲明聲稱這次試射的「火星-15」型洲際彈道飛彈可以搭載能夠打擊美國本土全境的超大型重量級核彈頭,性能比以前的「火星-14」型優越很多,是達到朝鮮飛彈武器系統開發完結階段目標的最具威力的洲際彈道飛彈
  • 美軍凌晨突然發射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
    文/大象PDK 據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發布的消息稱,8月4日凌晨0點21分,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了一枚「民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圖源: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 據報導,這枚洲際彈道飛彈並未搭載彈頭,飛彈也在最終抵達了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環礁,此次發射只是為了證明美國的核武器打擊系統是安全、
  • 鎮國神器 ---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的前世今生
    據此推斷,這很可能是第二個「東風-41」戰略飛彈旅,它的部署地點是東北地區。「東風-41」是陸基機動洲際彈道飛彈,射程可以達到1.4萬公裡,每枚飛彈可最多攜帶10個分導核彈頭。「東風-41」可沿公路、鐵路機動,生存能力強,並且具備打擊地球上任何目標的能力。
  • 美軍試射洲際飛彈提升戰力 核專家:我們應調整核力量規模
    美國又在核領域玩火鳳凰網特約軍事專家:楊承軍,核戰略專家、核軍控專家、核安全高級研究員8月4日深夜,美國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了一枚「民兵3」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對於這次試射,美國軍方聲稱,是考慮到目前的國際局勢,這次試射是「獨特」而且「及時」的。一位參與這次發射的上校談到:「這次發射有助於讓我們的盟友放心,並威懾潛在的侵略者」。我們不禁要問,這個「侵略者」指的是誰?近年來哪個國家表現出要「侵略」美國了?四是這次發射為美國提升核作戰能力開創了先機。美國這樣做,使其為現役陸基洲際彈道飛彈全面提高實戰能力增大了發展空間。
  • 印度與中國同步推出洲際彈道飛彈,真的叫板得過嗎?
    這一消息一傳出,受到各界高度關注,不僅軍迷們感到無比興奮,各國媒體也參與了熱議,自然也會將各國同類型的發展拿出來比較。這不,在中國東風-41彈道飛彈這邊出好消息,印度那邊也聲稱其國產洲際彈道飛彈也有好消息。
  • DF-41洲際彈道飛彈即將服役
    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上展示了DF-31A飛彈,而DF-41仍然千呼萬喚不出來,更是加強了這一推測。《自由燈塔》稱2013年底DF-41再次試射,2014年美國國防部稱DF-41已經進行了兩次試射,這與《自由燈塔》的報導相吻合。《自由燈塔》網站還報導了2014年底和2015年的兩次試驗,據稱2014年底的試射中,DF-41首次試驗了多彈頭,2015年底的又一次多彈頭試驗中,比爾·格茨乾脆寫明美國天基紅外預警衛星監視到DF-41飛彈的多彈頭試驗。
  • 蘇聯高超聲速彈頭洲際彈道飛彈的商業化實踐
    這張珍貴的照片來源於美國中央情報局,由1957年飛臨拜科努爾上空的一架剛剛入役的U-2偵察機拍攝。詳見小火箭的公號文章《跌宕起伏!美國對蘇聯洲際彈道飛彈的偵察與博弈》。多年來,美國一直在尋找蘇聯的彈道飛彈和運載火箭的研發中心和發射基地。終於,在1957年,趁著蘇聯的飛彈試射活動開始密集出現的時候,美國的高空偵察機發現了位於丘拉塔姆小鎮旁邊的這個發射中心。
  • 研發洲際彈道飛彈究竟有多麼難?
    研發洲際彈道飛彈究竟有多麼難?已經得到確認,具備發射洲際彈飛彈的能力的國家只有,美、俄、英、法、中五個國家,儘管印度還有其他國家聲稱自己已經研發出了洲際彈道飛彈,不過從來沒有見過他們進行過洲際彈道飛彈的全程發射實驗,所以也不會有人相信他們具備了該項能力。一般來說,洲際彈道飛彈的射程至少要滿足8000公裡以上,才能稱得上是洲際彈道飛彈,不過法國算個例外,5000公裡就算洲際彈道飛彈了。但就是這樣縮水目標,仍然再也沒有人達到。
  • 中國最強的鎮國神器, 東風51洲際彈道飛彈
    在老一輩科學家的研討開展下,我國在1964年景功引爆了第1顆原子彈,1966年研發出了春風洲際飛彈,在1967年研發出了氫彈,1970年我國研發出了核潛艇,可以說這些成就將我國躋身於軍事強國位置,目前可以具有這些技術的也只有5大常任理事國,而作為鎮國神器的春風洲際飛彈迎來了一個新成員,這就是春風51戰略洲際飛彈。
  • 大力神1號:美國最早的二級洲際彈道飛彈
    在本篇中,小火箭將要分析的是美國的大力神1號洲際彈道飛彈。大力神1號洲際彈道飛彈之所以能夠被選入小火箭經典飛彈和火箭第二季系列文章,是因為她有著一些獨到之處:首先,大力神1號飛彈是美國第一款二級洲際彈道飛彈。
  • 美國高調公開民兵飛彈試射,點火發射前被「地面中斷」,美軍拒絕公布原因
    在中國海軍長徵18號艇094A型彈道飛彈核潛艇交付入列之後,歐美國家也坐不住了,這種能夠搭載16枚巨浪3型洲際彈道飛彈的核潛艇已經大幅度提高了中國核反擊能力
  • 伊朗試射飛彈後 以色列成功測試大氣層外反導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以色列28日宣布成功使用「箭-3」反導系統攔截了大氣層外的彈道飛彈靶彈,驗證了該武器的大氣層外反導攔截能力。而就在以色列進行此次攔截測試之前,伊朗剛剛試射了一枚射程足以覆蓋以色列的中程彈道飛彈。
  • 朝鮮疑似試射彈道飛彈,時隔八年再度飛越日本,有何深意?
    韓國媒體稱,這是朝鮮繼上周末發射3枚短程彈道飛彈後再次進行「挑釁」,結束了美國官員描述為「克制」、時長一個月的間歇期。據日方判斷,朝鮮試射的正是此前宣稱要用於對關島實施包圍打擊的「火星12」新型飛彈。(新華/路透)據韓國軍方統計,這是朝鮮今年第13次試射彈道飛彈。不過,朝鮮這次發射活動的地點位於平壤附近。順安區是平壤順安國際機場所在地。按照韓國聯合通訊社的說法,這相當罕見。朝鮮今年發射過測試彈道飛彈的地點包括東部江原道元山市附近和西北部平安北道龜城市附近。韓聯社分析,這可能說明,朝鮮正試圖在多個地點進行飛彈測試,以躲避外部監控,並且演練先發制人打擊。
  • 朝鮮試射飛彈 川普回應:與日本站一起
    如果這一消息獲得朝方證實,將是唐納·川普1月就任美國總統後朝方首次試射彈道飛彈。  這次試射也發生在川普接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之時。川普說,美方將「百分之百與日本站在一起」。2月11日,佛羅裡達川普別墅,美國總統川普(右)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朝鮮試射彈道飛彈一事發表講話。
  • 洲際核飛彈運輸車堵在上班早高峰,求旁邊小車的心理陰影面積?
    在2月26日早晨,載有亞爾斯洲際戰略飛彈的運輸車跟上班族一起堵在了莫斯科一條環路上。該飛彈的目的地是莫斯科的阿拉比諾,是為了5月9日的紅場閱兵做準備,這是最後一段路程,看來俄羅斯首都堵車很是嚴重啊!新型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可配備3-6枚分飛彈頭,射程高達12000公裡,配備移動式及井基發射裝置。
  • 升級丨朝鮮稱昨日試射飛彈是給美國打臉 韓美今日舉行飛彈攔截訓練
    報導中詳細介紹了此次發射的目的,並表示朝鮮的洲際彈道飛彈可安裝大型核彈頭。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則表示,這是給美國獨立日的「禮物」。報導稱,試射前,金正恩連日前往飛彈總裝現場。金正恩對於飛彈大加稱讚,稱設計得像個「美男子」。報導還稱,此次洲際彈道飛彈的製造沒有任何外界支持或者技術轉移後的模仿,而是完全自主開發創造的。
  • 韓國試射首發潛射彈道飛彈:是一次沒有核武器的戰略威懾行動嗎?
    韓國試射首發潛射彈道飛彈:是一次沒有核武器的戰略威懾行動嗎?據韓國媒體7月8日報導,韓國已經試射了本國首發潛射彈道飛彈——玄武-2B的改進型號玄武-4-4,這款飛彈有望部署於韓國的「島山安昌浩」級潛艇上,目前這艘潛艇還在對「魚雷誘餌發射系統」進行測試,今年晚些時候將會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