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中國同步推出洲際彈道飛彈,真的叫板得過嗎?

2021-02-25 軍武酷

近期,多方媒體報導稱,中國新型洲際彈道飛彈東風-41即將在戰略打擊部隊實現戰鬥部署。這一消息一傳出,受到各界高度關注,不僅軍迷們感到無比興奮,各國媒體也參與了熱議,自然也會將各國同類型的發展拿出來比較。這不,在中國東風-41彈道飛彈這邊出好消息,印度那邊也聲稱其國產洲際彈道飛彈也有好消息。

眾所周知,印度一直都很喜歡在軍事力量上與中國進行各方面的比較,因此,有人猜測印度在這時發布這樣的消息,明擺著就是在與中國嗆聲,且不管嗆聲不嗆聲,先瞧一瞧印度這新型彈道飛彈威力性能到底如何。據印度《每日防務新聞》網站11月17日發布的文章稱,印度也一直在研製性能指標相當可觀的國產洲際彈道飛彈「蘇利亞」,該彈道飛彈據稱射程可達12000公裡,聽上去還挺像那麼回事。然而,這款聲稱威力強大、堪稱印度「核武」的飛彈,卻是在20多年前就已經展開了研製工作,發展至今始終處於不清不楚的狀態,還真是延續了印度一直以來的拖沓精神。

要說印度「蘇利亞」洲際彈道飛彈最開始進行研製,就要追溯到1994年了,「蘇利亞」洲際彈道飛彈也被命名為烈火-6彈道飛彈。而在該飛彈研製報告發布之後的十餘年裡,該項目就跟消失了一般,再也沒得到進一步的驗證和確認,甚至在2010年之前,印度政府和國防部門的官員乾脆對該型飛彈研製項目的存在一再否認。不得不說,印度在該項目的態度上,是很讓人不解的。印度研發彈道飛彈的時間要比美俄等軍事強國短很多,但其彈道飛彈項目早在1983年就開展了,並且印度對其彈道飛彈研發進度予以高調的宣揚,隨後印度國產飛彈紛紛實現列裝和服役,也都是保持著一個高調的態度,從這個角度看,印度在2010年前一直否認「蘇利亞」飛彈的存在,讓外界感到十分異常。

印度研發的「烈火」系列彈道飛彈系譜圖

對此,外界也有很多的猜想。印度之所以會在「蘇利亞」彈道飛彈上有這樣異常的表現,很可能是因為其在該飛彈研製過程中遭遇到很大的困難,導致該項目在十多年間都沒有取得重大的進展。還有就是可能來自外界的壓力,在「蘇利亞」彈道飛彈項目進行期間,印度還在奮力發展核武器,並且多次舉行核試驗,這引起國際社會的非議和制裁,印度也受到極大壓力,因此在洲際飛彈研發項目上,稍稍有些顧忌,想著等到項目成熟了再對外公開。不過可能印度也沒想到,自家軍工業這麼不爭氣,拖了這麼久都沒取得較大的進展。

到了2011年,印度政府一直「低調」隱藏「蘇利亞」的態度終於發生了一些變化,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開始通過各種信息渠道,逐漸透露了「蘇利亞」的研製進程和性能指標。據稱,「蘇利亞」飛彈的列裝代號為烈火-6,設計射程為8000至10000公裡,計劃可攜帶至少10個分導式核彈頭,可以同時對多個敵方重要目標進行打擊,並且,該飛彈採用三段彈體布局,燃料推進劑使用固體-液體混合模式,前兩段使用固體推進劑,後一段採用液體推進劑。此外,該型飛彈擬採用陸基機動部署和發射模式,這將大大提升在實戰中的生存和打擊能力。

然而,「蘇利亞」飛彈在2011年至2013年出現之後,又默默地「隱身」了,這也表示,印度很可能在該項目上又遭遇到「不測」。在2010年前後,印度的確是在國產彈道飛彈的研製上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這些進展和技術還遠遠不夠,根本無法支持印度獨立自主得進行洲際飛彈的研發。從印度裝備的烈火-3和烈火-4飛彈的試射測試等就可以看出來,印度在該領域的技術水平還是相差甚遠,因此遭遇瓶頸也是正常的事情。這也很能理解,為何「蘇利亞」彈道飛彈突然又銷聲匿跡了。

隨著2016年底,印度烈火-5洲際飛彈第4次試射成功,並進入印軍飛彈部隊服役,「蘇利亞」彈道飛彈又被提及,如此看來,印度也是受到了極大的鼓舞,開始毫不吝嗇地予以「蘇利亞」飛彈高度讚美,但事實真正如此嗎?印度媒體倒是一如既往地自信,稱之所以印度政府幾次不願意提起該項目,是不想引起別國注意,側面否認是因為技術問題。

並且,印度國內也有著熱議聲,稱印度的「蘇利亞」飛彈,實際射程可能將大於12000公裡,甚至達到16000公裡,有望使得印度擁有全球打擊的能力。印度向來喜歡以中國作為目標,肯定少不了拿來做比較,印度國內就有輿論稱,「蘇利亞」飛彈的性能將不輸於中國國產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並且,「蘇利亞」飛彈所具備的威懾能力將更大,也將增強印度在亞洲國家中的地位。不得不說,印度慣有的自信實在是強大無比。

對於「蘇利亞」飛彈,印度媒體是造勢很大,宣傳十分到位,但近期,該事似乎出現了變化。近期,在印度媒體和輿論對「蘇利亞」飛彈使勁鼓吹中,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卻意外缺席,這就暗示著,「蘇利亞」飛彈或許發展並不順利,研製方都開始心虛了。其實,從「蘇利亞」飛彈的研發過程,以及經歷幾次的「銷聲匿跡」,完全可以看得出,該項目不可能有很大作為,印度在軍事工業上,長期處於能力不足又好高騖遠的弊端。該項目最後的結局,很可能要參考「阿瓊」主戰坦克、LCA戰鬥機以及印度國產航母等多項裝備,永遠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拖個幾十年,即便造出來,也是跟廢鐵一般,折騰幾番最終都是一場空。

——END——

文字 :網絡

圖片| 網絡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文章來源和立場與本公號無關

敬請收藏軍武酷小號武酷君,因為軍武酷文章深度緣故,不排除某一天軍武酷被HX,大家還可以在小號找到共鳴!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武酷君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武酷

簡介:最新的軍事資訊,最全的時事點評,拒絕打官腔,無觀點不說話!

相關焦點

  • 研發洲際彈道飛彈究竟有多麼難?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解密的最新文件來看,中國的北京曾經甚至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最多被23枚核彈頭同時瞄準過;而此前曾有《華盛頓郵報》報導過,美國歷史上曾經4次準備使用核彈頭對中國發動打擊。正因為如此,才凸顯出中國「兩彈一星」工程的急迫性,尤其是當中國在1980年成功進行「東風五號」洲際彈道飛彈全程飛行試驗後,其他國家才徹底掐死想要對中國核打擊的念頭,毀滅之戰的大幕終究沒有拉開。
  • 俄羅斯洲際彈道飛彈列裝進程及未來規劃
    2012年至2018年,俄軍共列裝109枚「亞爾斯」RS-24型洲際彈道飛彈和108枚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和各種技術裝備的列裝既使俄戰略核力量的作戰能力保持必要水平,也對俄軍裝備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俄戰略火箭兵的現代化武器和裝備比例達到82%,海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佔比為62.3%,而空天軍則為74%。到2020年前,俄軍現代化武器裝備的總比例計劃達到70%。
  • 蘇聯高超聲速彈頭洲際彈道飛彈的商業化實踐
    ,熾熱的火球如同一顆正在冉冉升起的恆星:中國第一顆氫彈凌空爆炸成功。消逝蘇聯解體後,洲際彈道飛彈大批退役,而科研試驗中,開始逐步以防空飛彈來替代洲際彈道飛彈作為載體。重生但是,賽果洲際彈道飛彈,帶有最倔強的飛彈設計大師切洛梅博士的正統基因,帶著蘇聯一次性裝備數量最大的,首款產量過千枚的洲際彈道飛彈的榮光,豈能就這樣進入博物館
  • 中國最強的鎮國神器, 東風51洲際彈道飛彈
    春風51洲際彈道飛彈,採用的是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到達15000公裡,可以攜帶30枚彈頭,而且這些彈頭的總量到達4000萬噸以下,威力肯定震撼人心,要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投放到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它的爆炸量只不過在2萬噸TNT而已,可見春風51洲際彈道飛彈到底有多強?
  • 大力神1號:美國最早的二級洲際彈道飛彈
    在本篇中,小火箭將要分析的是美國的大力神1號洲際彈道飛彈。大力神1號洲際彈道飛彈之所以能夠被選入小火箭經典飛彈和火箭第二季系列文章,是因為她有著一些獨到之處:首先,大力神1號飛彈是美國第一款二級洲際彈道飛彈。
  • DF-41洲際彈道飛彈即將服役
    西方認為DF-41飛彈很可能借鑑了俄國SS-27飛彈的技術,但性能類似SS-24儘管如此,DF-41洲際飛彈並沒有取消,不過根據這些國外專家的分析,DF-41飛彈項目可能經歷過重組,從一種類似俄制SS-27「白楊M」的中型洲際飛彈變成類似蘇聯SS-24「手術刀」的重型洲際飛彈。
  • 鎮國神器 ---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的前世今生
    「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是東風-31彈道飛彈的一種發展改進型,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最新一代洲際彈道飛彈。在介紹「東風-41」飛彈之前,筆者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中國研製和發展洲際飛彈的艱苦歷程。當時的複雜的國際形勢迫使我們必須加緊洲際彈道飛彈的研製工作。在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國的洲際彈道飛彈研製工作也艱難的展開了。
  • 美軍凌晨突然發射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
    文/大象PDK 據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發布的消息稱,8月4日凌晨0點21分,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了一枚「民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圖源: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 據報導,這枚洲際彈道飛彈並未搭載彈頭,飛彈也在最終抵達了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環礁,此次發射只是為了證明美國的核武器打擊系統是安全、
  • 【鳳凰軍事新聞】世界最強五種陸基洲際飛彈 中國佔據兩席
    >
  • X-47B是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的剋星?
    在他們看來,就如同國內「美帝陰謀論」的翻版一般,中國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處心積慮地算計印度,用心惡毒地壓制印度,有條不紊地包圍印度…… 很可笑,不是麼?因為我們都知道中國人一天24小時平均下來,想到印度的時間恐怕連5分鐘都到不了。那麼類比一下——雖然這個類比大概會讓很多朋友覺得不舒服:美國人一天24小時下來想到中國的時間會有多少呢?
  • 以色列試射了洲際彈道飛彈,「無核國家」要這幹啥?
    鑑於以色列方面未透露其他相關信息,外界一直在猜測,這次測試的是「箭-3」反導系統還是「傑裡科」(Jericho)洲際彈道飛彈。不過美國防務網站《The Drive》12月6號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認為這次試射的應該不是「箭-3」反導系統,而是「傑裡科」(Jericho)洲際彈道飛彈。
  • 美首次使用驅逐艦發射標準3飛彈擊落洲際彈道飛彈
    美國防部飛彈防禦局17日上午宣布,美海軍在太平洋上空使用驅逐艦發射標準3 BLOCK II A型飛彈成功擊落了1枚洲際彈道飛彈靶彈
  • 印度有核武器就可以囂張?俄專家打臉:印度的「核捆綁」就是笑話
    眾所周知,核武器的投送一般分為三種:陸地發射的洲際彈道飛彈、潛艇發射的潛射彈道飛彈以及戰略轟炸機攜帶的核炸彈。而印度在這三個方面做得可以說是「面面俱不到」,不論哪個都能挑出不少問題來。但有一個很致命的問題是,在印度這麼多彈道飛彈中,目前僅有一款彈道飛彈是真正的洲際彈道飛彈,它就是剛剛服役沒多久的「烈火-5」。
  • 除了「反美帝」系列郵票,朝鮮還發行過哪些主題郵票?
    28日深夜,朝鮮進行第二次「火星-14」型洲際彈道飛彈試射。在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現場觀摩下,飛彈在空中飛行40多分鐘後落入日本海。  據CNN報導,自1946年開始發行郵票以來,朝鮮郵政部門一共推出過超過70個系列的郵票,主題涵蓋方方面面,以革命、領袖題材居多。
  • 法國海軍成功試射一枚M-51潛射洲際彈道飛彈
    法國武裝部隊消息,當地時間6月12日,法國海軍「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次艇「勇猛」號(Le Téméraire,S-617)在法國布列塔尼非尼斯泰爾省近海的奧迪恩灣附近海域成功發射了一枚M-51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法國武裝部隊發表聲明稱,本次發射試驗旨在檢驗法國海軍常備作戰能力和法國國防工業的可靠性,法國嚴格遵守在國際上的一系列承諾,飛彈沒有安裝核彈頭,整個測試過程安全且不具針對性。
  • 技經觀察 | 美俄國慶試射洲際彈道飛彈,意欲何為
    5月31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將在2019年-2021年內試射2枚「薩爾馬特」,3枚「亞爾斯」以及4枚「白楊」洲際彈道飛彈。其中,「薩爾馬特」 重型洲際飛彈(RS-28)是俄羅斯最新型飛彈,射程達16000千米,可攜帶10枚75萬噸爆炸當量的核彈頭或2000萬噸級單彈頭,並攜帶了40枚誘餌,具有強突防能力。
  • 精確計算,中國需要多少反導武器才能攔得美國所有核飛彈
    一:美國陸基中段反導當全球進入核時代後,短距離射程的飛彈主要用於戰術,而長距離射程的彈道飛彈則是戰略性武器,在那個危機隨時一觸即發的時代裡,毀滅敵方的彈道飛彈成為東西方陣營相互嚇阻的戰略利器,維持堅強的洲際彈道飛彈也是當時彼此建軍的重點,隨著冷戰結束,儘管裁減核武已是全球共識,除美、俄、英、法、中等主要國家目前維持一定比例的洲際彈道飛彈外,印度、朝等國均已發展洲際彈道飛彈的
  • 美國空軍將列裝MH-139A「灰狼」直升機 保護洲際彈道飛彈基地
    MH-139A「灰狼」是一款多用途直升機,以久經考驗的商用AW139直升機為基礎,用於保護洲際彈道飛彈安全(美國洲際彈道飛彈歸空軍指揮),並承擔運送美國政府官員和安全部隊的任務。MH-139將在美國製造,並結合了現有機型的性能、操控性、安全性,為美國空軍的需求提供了現成的解決方案。
  • 速度超20馬赫,洲際乘波體飛彈橫空出世!得臨近空間者得天下
    先鋒飛彈發射試驗先鋒高超音速武器的測試平臺是SS-19短劍彈道飛彈,列裝後將改用薩爾馬特彈道飛彈,它們都是兩級液體燃料火箭,採用固定井式發射,相較於DF-再來看看先鋒飛彈最引以為傲的速度與耐熱性能,俄軍宣稱其速度可達20馬赫,且測試過27馬赫最大速度,戰鬥部可耐受2000攝氏度高溫。
  • 印度鈔票到底是誰印的?印度:絕不可能是中國!真的是這樣嗎?
    >,有的印度媒體說,大家知道嗎?印度現在很多鈔票是中國幫他印製的。咱們清楚啊,一兩年之前,印度政府可是推行了一個廢鈔計劃的,很多大面積的印度鈔票被廢掉了,印度政府重新印了很多新的鈔票,所以光印鈔上就花了很大一筆錢。 結果有的印度媒體就要說,你們知道嗎?這麼多鈔票,印度國內沒有能力生產,是找中國幫忙印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