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大國現代海軍的起源,明顯是和前蘇聯海軍脫不開關係。最早成立的H東海軍只有幾艘舊船,顯然無法適應現代戰爭。於是後來花費重金採購來了「四大金剛」,只不過是二戰水平的火炮驅逐艦。再到後來,在前蘇聯成熟圖紙和技術的基礎上,生產了十幾艘洞五么型,接近4000噸級的蒸汽驅逐艦,可以說是水面艦隊的第一次正規化和初步形成近海水面防禦能力。因為艦上有射程數十公裡的重型反艦飛彈,因此這種蒸汽驅逐艦的反艦能力可以和二戰的主力戰列艦對比;但是防空反潛能力則非常的孱弱。長期只有小口徑高炮。很難適應現代海戰中激烈的飛彈對攻。到了1980年代,雖然也從西方引進了部分技術,比如短程點防空飛彈、新型魚雷等。不過對比當時已經流行的萬噸神盾,整體差距堪稱十萬八千裡。在甲午海戰,
九十多年之後,居然仍然沒有一艘超過當年7400噸級的定遠和鎮遠的主力大艦。想從西方整體引進神盾艦艇是完全不可能的。根本沒有那麼雄厚的資金。就是有資金也沒人肯賣。於是到了1990年代,趁著蘇聯解體,其軍工系統急需外匯,而分兩批引進了4艘現代級,就算是大手筆之作。現代級也是第一種噸位超過定遠的7500噸到8500噸級別的大型驅逐艦。可以說在1950年代引進成套技術之後的又一次比較大的進步。其上面的130毫米大口徑艦炮。海上中程防空系統,後來都借鑑和發展出來自家的系列新產品而且非常好用。不過比較奇怪的是,既然已經引進了8500噸級以上的升級版現代,為何沒有一併引進更加威武的,超過萬噸級的光榮級巡洋艦?光榮級巡洋艦在前蘇聯的建造代號是1164型巡洋艦。長度達到180米,正常排水量11500噸,滿載排水量可以超過1.2萬噸。
是二戰後建造的為數不多的新式巡洋艦之一。光榮級外觀最雄偉也是威懾力最大的。就是甲板之上,船舷兩側碩大的並列布置的P-1000玄武巖重型遠程反艦飛彈發射裝置,發射裝置每組兩具,每舷側四組,共16枚。據說命中一枚就可以重創一艘大型航母。光榮級一共計劃建造7艘,實際建成了3艘。還有一艘當初叫做共青團員號。後來分家分到了烏克蘭,工程完工了90%以上。據說對新興大國來說,至少有2次買到光榮級的機會。首先當然是建成了90%的,烏克蘭的那艘。既然當年從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把建成了65%的老瓦都拖回來的,為何沒有把建成了90%的共青團員號一起拖回來?第二次機會,只是傳說。說其中一艘現役的光榮級,因為賣主缺錢,借著交流的名義直接開到了某軍港。只要談妥,哪怕只支付一筆定金。那麼這艘光榮級的所有船員就立即買飛機票飛回去。而留下一艘發動機還開著的現成的巡洋艦給新買主。
不過最後居然還是沒有談成。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光榮級沒買成,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雖然6萬多噸的老瓦都買回來了。但是老瓦是以廢船的名義買的。而任何一艘光榮級要買,必然是以現役戰艦的價格來。這肯定不是一個小數字。4艘現代已經花了不少錢。而當時自產大艦包括盾艦項目已經啟動。如果再全價買光榮級,勢必影響自身新艦項目的發展;得不償失。第二,如果在上個世紀末就裝備1.2萬噸的大型巡洋艦,肯定會引發超級大國的提前警覺。據說超級大國早早就向某些方面施壓,要求不得出售。結果原本一艘新艦在碼頭扔了30年,基本成了一堆廢鐵。第三,光榮級本身的技術已經逐步跟不上時代的主流。光榮級雖然是前蘇聯研發的罕見的全燃動力大艦。不過其燃氣輪機技術一直都不成熟。光榮級巨大的玄武巖重型反艦飛彈看起來非常嚇人。
但是抗幹擾能力很差,又過於笨重。隨著現代機已經引進了日炙重型飛彈技術,無法再伺候另一種更大的反艦飛彈。就是日炙後來也部分換成了自產超音速飛彈。這說明前蘇聯電子技術的整體落後影響了主戰武器的性能。第四,光榮級還有一種可以用視覺就可以分析出來的短板。這就是大批重型飛彈和它們的發射系統都堆砌在甲板之上。導致全艦重心過高。據說光榮級到了6級以上海況就不敢再發射飛彈。這與全球艦載飛彈垂髮化的大趨勢完全背道而馳。到了20年後,大批洞嗚嗚已經服役,而光榮級仍然還在老家當旗艦,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