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應許上》第七章 呼召所有的守望者

2021-02-13 國度榮耀



點擊上面圖片進入閱讀頁面

發郵件至 290050111@qq.com

你可以下載【訊飛有聲】

將本書內容複製入 訊飛有聲 收聽


往期回顧:

第一章 雙膝跪下

第二章 應許的誕生

第三章 內心迫切的祈禱

第七章 呼召所有的守望者

一九九一年六月的一個周末,我在堪薩斯州一個美麗隱蔽的地方,帶領一個小型的禱告退修會。我們的行程很簡單,沒有安排教導的時間,只是單單地等候神。我們將所有寶貴的時間分別出來敬拜、代禱和默想。在那一段時間,我定意要有二或 三人「警醒守望」。當我們奉祂的名聚集,主便親密地與我們同在,奇妙地祝福我們簡單的嘗試,釋放祂甜蜜的同在。

因為主常常在清晨兩點喚醒我,與祂共同守望一小時左右,在退修會這段時間內,我也一如往常在清晨二點到三點守望。

在我短短的守望中,聖靈給我一個簡短卻清晰的異象,看到一把犁放在一堆老式的農耕器具中。

我問主:「這是什麼?」

內住的聖靈回答我:「這些是古代所使用的工具。」

我下一個問題顯然是:「什麼是古代的工具?」

另一句話立即進入我的心裡:主的守望。我將恢復「主的守望」這個古代的工具。這個工具一直被使用,將來也會再被使用,在全球各地改變基督教給人的觀感。

這些話引起我內心的共鳴,使我內心有了信心的確據。我知道神要在今日教會恢復「主的守望」。我的心頭—直縈繞這些話,這工具過去被使用,將來也仍會被使用。

是的,主的守望基本上是早已被人遺忘的禱告方式。這工具太久沒有使用,需要磨掉長久擺放而長出的鐵鏽,也需要將刀刃磨利。我們需要從每個教會和城市的儲藏室中,拿出這偉大的工具(以及每樣我們可以取得的工具!)°

我們顯然缺乏這方面的教導,於是,我開始盡我所能地學習這個被忽視的禱告方式。這趟精彩的追尋引領我,找到一個廣大的聖經知識和教會歷史藏寶箱。最後,這趟冒險之旅帶領我認識了十七世紀的莫拉維亞基督徒。在薩克森尼(Saxony,位於今日德國東部),他們建立了一個名叫賀哈特(Hermhut)的村莊,意思是「主的守望」。在一九九三年二月,我和妻子帶領一個禱告考察隊到賀哈特社區,我們在那裡戲劇化地經歷了禱告的靈,如同多年前那些全心奉獻的基督徒所經歷。

那些傳福音的捷克籍弟兄姐妹們都獻上自己,「要為羔羊贏得勝利一一就是祂為人類受苦所應得的報償」,並堅持宣教和禱告的真理。那些受迫害的信徒廿四小時不分晝夜地祈禱守望,持續了一百多年。在參觀賀哈特的一所博物館時,我讀到以下一封信,是由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寫給親給親岑多夫伯爵 (Nicolaus Ludwig, Count ofZinzendorf),這位年輕的貴族提供土地給那些受宗教迫害的新教徒。衛斯理在信中發出感嘆:「基督教何時才能廣傳,如水遍滿海洋般?」

今日英語語系國家的人很少使用「主的守望」(watch of the Lord〉這個詞,仿佛世世代代以來,這個主題已經中止了。很少書籍討論這個禱告的方式。主的守望(甚至是禱告中守望的屬靈操練)在神的計劃與命令中都是極其重要的。福音書中有好幾段描述耶穌命令我們要與祂一同「守望」 (參考馬太福音廿四章42 節;馬可福音十三章33-37節;路加福音廿一章36節),特別是在末後的日子。

然而,守望是什麼意思呢?

要警戒!要儆醒!

在新約中,「守望」這個字的希臘文是gregoreo,它的意思是 「儆醒或警戒」,這正是「儆醒禱告」一詞的出處。韋伯字典把守望定義為,「為了守衛,保持清醒;仔細觀察;警戒;使警覺」。

馬太福音廿六章41節記述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告誡那兩個睡著的門徒:「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 肉體卻軟弱了。」(馬可福音十四章38節)保羅的建議是:「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儆醒感恩。」(歌羅西書四章2節)路加福音廿 一章36節告誡我們:『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足以逃避……」(直譯自英王欽定版聖經);新美國標準版本的詮釋則是:「你們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有力量,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

也許聖靈正竭力傳達一個重點!守望和得勝的能力之間有密切關連。

兩個主要效用

我們很快地發現守望這個字有兩個主要的使用方式。一個是用來描述一份內在靈性儆醒或是心智儆醒的態度,另一個是指禱告的一個特定形式。因此,在教會歷史上,靈性覺醒這個詞被用來描述教會在某個世代從昏睡中被喚醒、興起,影響全球生命的景況。

我們必須連結這兩個意義,並且在自己的禱告守望中保持儆醒。我們必須結合自己的信心與行為,進入世界,以神國福音的大能真理喚醒世界。

也許我們可以把代禱守望者比作夜間守更的人,或是當今的警衛。他們在我們的都市到處巡邏,在其他人睡夢中看守重要的商業據點。他們保持清醒,小偷或侵入者根本無法入侵。在有人儆醒的狀態下,倘若小偷想潛入,就會被捉住。你瞧,有人代替他人保持清醒。

在靈裡守望是有力的工具,帶領我們更深地與主交通。我熱愛聆聽,守望,並且等候我所親愛的。守望在屬靈爭戰中也像聖靈的雷射光束,也是一種代禱。守望之於睡眠,就像禁食之於吃飯一樣——是我們為了其他人的緣故所作的犧牲。

持續性的活動

還有另一個我們必須警戒和儆醒的原因。黑暗與光明的國度,一直不斷地進行交戰。聖經中,聖靈第一次被提及時就揭示了祂的本質:「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創世紀一章2節)神的靈從創世之初就在運行,並且從未停止過。

然而,魔鬼和邪靈也不斷在活動。還記得耶穌曾告訴過我們,曾有一汙鬼離了人身,尋求安歇之處,卻尋不著,如果邪靈勢力無法找到另外的住所,牠們就會試著帶其他惡鬼回到原來的人身上(參考馬太福音十二章43-45節)。

我們在舊約但以理書中也看到有關這方面的記載。天堂的特使告訴先知:「現在我要回去與波斯的魔君爭戰,我去後,希臘的魔君必來。」(但以理書十章20節)波斯的魔君是一股邪惡的勢力,與這位天堂的使者作對(參考但以理書十章13節),而現在希臘的魔君也將加入戰局,成為世界的主要權勢。但以理書為我們揭開歷史的帷幕,使我嗎對於超自然力量「活動」的事實有更寬廣的認識。你看,靈是不斷在活動的。

神與祂的軍隊,撒但和牠的同盟,兩者都不是停滯不動的。我們必須張開自己的屬靈眼睛,觀看正在發生的事。仇敵正要來「偷窺、殺害、毀壞」(約翰福音十章10節),牠不總是使用同一 個策略來達成牠的意圖。保羅說:「我們並不曉得牠(撒但)的詭計。」(哥林多後書二章11節)讓我們保持清醒,以便能夠守衛。

彼得深知此一概念,便警告聖徒,仇敵正在靈界潛行: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他,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歷經這樣的苦難。」(彼得前書五章8-9節)

根據新美國標準版聖經,我們受勸告要有「清醒的靈」,「儆醒」,「抵擋」邪靈,穩固站立。邪靈不會站著不動。不要疏忽,以為老敵人每次都會耍同一招。牠可是聰明多了1

 

軍事觀點

從歷史與聖經的觀點來看,守望是軍事名詞,用來定義警衛防守城市免於敵人侵襲,向市民報告敵人的迫近,或迎接善意的使者。這些守衛持守自己的崗位,直到下一位守望者前來替接。 以賽亞使我們從歷史中中一瞥這些哨兵的任務:

「主對我如此說:『你去設立守望的,使他將所看見的述說。他看見軍隊,就是騎馬的一對一對地來,又又看見驢隊、駱駝隊,就要側耳細聽。』他像獅子吼叫,說:『主啊,我白日常站在望樓上,整夜立在我守望所。看哪,有一隊軍兵騎著馬,一對一對地來……』論度瑪的默示:

有人聲從西珥呼問我說:『守望的啊,夜裡如何?守望的啊,夜裡如何?』守望的說:『早晨將到,黑夜也來。你們若要問就可以問,可以回頭再來。』」(以賽亞書廿一 章6-9節、11-12節)

在這些經文中,我們清楚看到哨兵的任務。他們被呼召報告所見的。他們部署妥當,防守城市,提防任何靠近的人、事、物; 譬如,使眾人防範漸漸迫近的騎兵。

同樣的,我們需要在城牆上和所住的地區布署堅守崗位的警衛。這些守望者會保護信徒團體,免於敵人的攻擊。喔!我們這時代真需要恢復這個事工!

列出具體守望的經文

在希伯來文化中,新的一天是從太陽陽西下開始的。守望每三小時一班,第一班從晚上六點到九點。由與教會有猶太希伯來的傳統,這份認知就被帶入新約時代。

邊釣魚,邊守望

在馬可福音六章48節,我們觀察到希伯來人對守望的觀念: 「(耶穌)看見門徒因風不順,搖櫓甚苦。夜裡約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們那裡去,意思要走過他們去。」這清晨的更次是清晨三點到六點——正是門徒出海捕魚的時刻。這是否也暗示著成功的屬靈捕魚?「守望」也許是我們所欠缺的捕魚技巧——捕得眾人的靈魂。我們可能會有所收穫喔!

莫拉維亞教會有個文化:除非先有禱告,否則沒有人會著手工作。倘若我們把這個觀念納入我們屬靈的事奉,甚至是自然的服事中,我相信我們將看到更大的果效。讓我們把守嘴納入得人的行動當中,好叫我們收網時,能滿載而歸!

破壞黑暗的權勢

聖經中,有無數的例子提到那些持守每小時禱告守夜的人。這些不同的守望可以從它們本身不同的目的來區分。

出埃及記十四章24節描述這個情景:「到了晨更的時候,耶和華從雲火柱中向埃及的軍兵觀看,使埃及的軍兵混亂了。」許多代禱者詮釋,晨更(就是在日出之前)是一段爭戰的時刻。在屬靈爭戰的領域,這段時間通常是術士施咒的時候。

而在神這邊的陣營,晨更守望則是破除黑暗權勢,呼求耶穌的光勝過黑暗勢力的時候。清晨是尊崇那獨一真神、透過讚美大能宣告祂奇妙作為的時刻。詩篇一〇一篇8節指出了這一點:「我每日早晨要滅絕國中所有的惡人,好把一切作孽的從耶和華的城裡剪除。」讓清晨守望者站穩自己的崗位!

等候光

詩篇一三〇篇5-6節優美地描述了這些不同守望的另一面:「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祂的話。我的心等候主,勝過守夜的等候天亮,勝過守夜的等候天亮。」每當我讀到這節經文,我的心就不住地悸動,內心揚起呼求:「是的,我願等候主。」

在這裡,我們被呼召要擔負起一個更高的任務,不單僅是探査敵營。我們被被賦予神聖的動機,而非幾小時的時間。若能以更高遠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我們將得以看見神的軍營,並且得知祂的心意。這豈不令人敬畏?我們等候主的出現,懇求祂彰顯自己的同在。喔!祂的同在是何等榮耀啊!

集體禱告的時刻

使徒行傳三章1節告訴我們,早期教會有特別設立時間集體-禱告:「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下午快三點時,彼得和約翰會去參加禱告會,和其他信徒一起禱告。這為大家所熟知,也是第一世紀教會的操練。

試想,倘若你要去參觀另一個城市,而且知道某段時間是集體禱告的時刻,這是多麼美妙啊。無論你正在參觀那個國家的哪一個地區,你都可以找到該城市的信徒,並且知道自己可以參加禱告會。

深願我們的教會與城市中,也能恢復這個傳統。

—天三次

夏末初秋時,你可以在全美各地聽到一些深沉的嘟噥聲。這是什麼奇怪的聲音?是年輕人的聲音,實際上是他們在早上、下午,有時候甚至在晚上練足球的聲音。他們說道:「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或類似「同甘苦、共患難」之類的話語。

還有其他人也會發出痛苦的呻吟,而且,一天不只一次——這是歷世歷代神的大能軍隊。大衛王在詩篇五十五篇16-17節為我們描繪了這個榜樣,激勵了許多現代教會和事工:「至於我,我要求告神,耶和華必拯救我。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嘆, 祂也必聽我的聲音。」

這正是堪薩斯市大都會基督徒團契(Metro Christian Fellowshipin Kansas City)的畢邁可牧師和與他配搭的領導團隊所採用的模式,現已沿用超過十五年之久。他們禱告和讚美的獻祭、得釋放的呼聲,在每天早晨、中午、晚上都上達主的面前。這是何等的頌讚!願我們的萬主之主在軍隊力量與數量擴張的同時,也能聽見許多「操練J的聲音。要記住,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先知但以理推波助瀾地開創這種模式,他也是每日三次向主揚聲禱告:

「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就到自己家裡(他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但以理書六章10節)

畢竟「跪在應許上」已經不是新調了!它已被傳頌多時。我們不要只是偶而跪下來,也可以加入其他守望先驅者的行列。

守望者的三個崗位

在這時候,神顯然要向我們顯明祂的計劃,救我們脫離敵人的詭計。不過,根據我們在牆垣上的位分,我們每個人會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守望。

我曾走在環繞耶路撒冷舊城的牆垣上。每個部分的高度不同,視角也不同,可以眺望城市裡不同的區域。在這個龐大複雜的宗教和建築迷宮中,你可以看到城市裡完全不同的視野,這完全取決於你站在牆垣的哪一個位置。

聖靈裡的視野也是如此。從不同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觀點。或者,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比喻來解釋:我們每個人都帶著神的圖畫中的一片拼圖,當所有拼圖拼在一起時,我們就可以看到整幅圖畫。雷克-喬納(Rick Joyner)在他著作的《先知性事工》 (The Prophetic Ministry) —書中,美好地描述了這一點:

「在聖經裡,守望者的崗位是:一、在城市的牆垣上 (參考以賽亞書六十二章6-7節),二、在城市裡行走 (參考雅歌三章3節),以及三、在山丘上、或走在鄉村裡(參考耶利米書卅一章6節)。把這三點放在一起看,可以讓我們對這事工的運作有合宜的概念。

今日,主已經呼召屬靈的守望者,在這三個崗位上服事。主已經在教會裡差派一些人,專一地觀察我們王的動向,並且為祂開路。並且,這些人也蒙召要留意任何騷動或不法之事,向長老報告。其中有些人領受得異象的崗位,可以同時看清教會內外的動向。不但如此,有些守望者被呼召到處巡迴,就像世界上的偵查兵一樣,他們能察覺新異端的興起,或是攻擊教會的大迫害來臨。」

 

帶著洞察力到現場禱告

在過去諸多用來帶領神的百姓進入應許之地的老方法中,到現場禱告是其中之一。舉例來說,還記得以色列百姓圍繞耶利哥城的事件吧!

當今,神在全球激動一般信徒的心,在所居住的城市,一條又一條街道,堅持不懈地禱告。這些精良的軍隊成員使用預備好的或自發性的策略;有些先知性代禱者多方的呼籲,而其他一些 先知性代禱者則是專注於自己的懇求,就像「精靈炸彈」(smart bombs)可以精準炸毀目標。

禱告目標的距離長遠不一,就像軍隊的目標一樣。有些禱告武器專攻深遠之處,遠超代禱者自己的家或鄰裡的範圍。代禱很難單單局限在自己所居住的街道,所以行走禱告團隊往往最終也會開始為自己的校園、城市、或國家代禱。對這些在街上行軍的代禱勇士而言,沒有所謂的捷徑。這些先知祭司性代禱者不會自認是拿起搖曳的燈火,抵擋黑暗的權勢。更確切的是,他們點燃長長的導火線,期待神的愛在全球爆發。

每走一哩路,期待就愈高。

到場禱告的幾個特質

這並非出陳布新的方法,而是以古老的方式,鮮明地應用在當今的時代。讓我用下列簡單幾點,來澄清到場禱告的觀念:

一、   這是直接的代禱:目標已經確立,對該城市的目標已作了研究,已打過的大型戰爭或是或是戰役,任何建基的前輩所作的宣告,冒犯神與犯罪行為……等。

二、   這是在目前一段時間內,有目的的禱告。

三、   這是在現場的代禱,這些禱告預期要得到回應。

四、   這是有洞察力的禱告。研究和地理的辨識,結合聖靈的指引;使用聖靈所賜的恩賜,尋求有智慧的啟示性洞察力。

五、   這是點心,不能取代正規的禱告聚會。

今日,在我們所居住的地區附近,你會發現不少標示寫著:「守望相助」。這意味著這個住宅區在夜間有當地居民守望。他們彼此相顧。要是整個城市能在聖靈的守望之下,該有多麼美好啊?當這種帶著洞察力的到場禱告形式愈來愈普遍時,也許我們的城市就會到處見到行走禱告者。到時,可以張貼標誌寫著「這是屬靈守望相助的城市」。這豈不美妙!

願守望者挺身而出,持守自己在牆垣上的崗位。
 

寫靈修日誌的重要性

單憑一把好鐵錘無法蓋出什麼東西,同樣的,我們也需要學習使用其他的工具,讓我們的守望更有效率。寫靈修日誌是一個既簡單、又實際的工具,你必須把它放到你的代禱工具箱內,這會帶給你莫大的幫助,使你辨識聖靈在自己生命中的行動。靈修日誌對米甲安和我,十分有幫助。

寫靈修日誌就是寫下你的祈禱,記下神的回答,並且記錄聖靈可能用以表達祂心意的不同管道,包括啟示性的恩賜。作屬靈上的記錄在聖經中是常見的行為。歷代志上廿八章11-19節提供了一個例子,顯示出有一些記錄並沒有成為經文,也因此為我們今日設立了榜樣。

許多時候,神對祂的兒女說話。我們往往分不清是祂的聲音,還是我們自己的思想;而我們又怯於踏出信心的一步。倘若我們學習去分辨祂在我們裡面的聲音,就會在聖靈同行的路上,對自己更有把握。寫靈修日誌便能使我們分別自己的思緒與神的想法。

許多人在信仰過程中學習聆聽神的聲音與觀察祂的作為時,往往忽略了寫下自認為從神聽到的話語。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你會發現聖靈說話的許多方式。你在作聆聽、守望、等候的禱告之餘,若能加上記錄靈修日誌這個工具,你的詮釋能力便會大大躍升。

 

從哈巴谷學到的功課

「我要站在守望所,立在望樓上觀看,看耶和華對我說什麼話,我可用什麼話向祂訴冤。祂對我說:『將這默示明明地寫在版上,使讀的人容易讀。因為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遲延,還要等候;因為必然臨到,不再遲延。』」(哈巴谷書二章1-3節)

首先,守望者找一個安靜的地點,以便能獨處,心能平靜下來。其次,他安靜守望,看神要對他說什麼話。最後,當神開口說話,祂首先說:「記錄下異象。」然後,哈巴谷寫下自己心裡感受到神說的話。
 

寫靈修日誌的實際建議

以下幾個簡單的指引能幫助你更成功地記錄靈修日誌:

一、儘可能找出你腦筋最清楚的時間。避開你會想睡覺、疲倦或焦躁的時間。

二、   一本簡單的筆記本就行了,甚至是錄音機也可以。

三、 這是一本個人的日誌,不要太過在意文法、字體整齊、甚或是錯別字。

四、   記錄所列事件的時間、地點,以及共同經歷的人。

五、   記下夢、異象、可能的詮釋、個人感受與情緒。

六、   充實自己的聖經知識。個人領受的話語——瑞瑪(Rhema)

——要能通過聖經真理的查驗。記下任何進入內心的經文。

七、   不需詳述細節。只要扼要敘述,不需要像在撰寫百科全書!

八、   要了解,時間會慢慢使你了解神對你的啟示。

享受寫記錄的過程,這不是什麼嚴格的律法;只是一個可以用來幫助你的簡單工具。

與他人同行

當守望者在城牆上為我們守望時,我們也必須與基督肢體中的其他人保持連結,不可作獨行俠,拿著火氣騰騰的手槍,看見一些端倪就開槍射擊。每個引導和異象都需要經過確認,若可能的話,告知你的牧長。儘管如你所料,我十分看重守望者的角色,我也明白聖靈不只是對你我說話而已。讓我們與自己城市的領袖們同行,彼此分享所領受不甚了解的異象。直等到確定, 且綠燈亮了,我們才能以禱告粉碎敵人的詭計。「若吹無定的號聲,誰能預備打仗呢?」 (哥林多前書十四章8節)在投入戰場之前,我們必須先聽到清楚的號角聲。

我們彼此需要,守望者需要牧師的關心照顧,先知需要教師來平衡他們,牧師需要先知的勸誡,長老需要守望者。當人人各在其位時,大家就能一起同工。然而,要是人人都去做其他人的工作,就什麼事都做不好。

城牆上的守望者和城門口的長老(那些擁有屬靈權柄位分的人),在職務上有其相同之處,但也有很不一樣的地方。先知性代禱的守望者聆聽即將要發生的事,然後告訴門口的長老。長老們就被賦予權柄,可以向即將顯現(在啟示中顯露出來)的勢力,打開或關閉城門。守望者說出自己所看見的與所聽見的。長老和牧師分辨其正確性,然後再採取行動。

這可能聽來有點抽象而虛幻。然而,「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言廿九章18節)。難道你不認為,該是我們在所屬城市或地區彼此同工的時候了?長久以來,各教會的事工各行其是,走向孤立,彼此爭競。當我們不尊重不同的領導角色時,基督的身體就會受傷。

信任是一大要素;然而,好的人際關係才能產生信任,而人際關係的建立是需要花費時間的。我們每個人必須跳出自己的小框框,進入他人的世界。除非牧師和長老學習尊重神擺放在他們城市的代禱守望者,否則仇敵就會持續發動有效的攻擊。然而, 這些先知性守望者也必須除掉自己被漠視和拒絕的感受,並且從受傷的情緒中的潔淨,他們的事奉才能蒙悅納。

我過去在堪薩斯市的家有一個蒙福的來源,是一個由新生命事工(Ministries of NewLife)精心籌備的全市性禱告行動;新生命事工是個福音派的機構,致力於為美國人的心代禱。大家了解且看重不同服事的恩賜配搭運作。有時候,在全市的禱告聚會中,會把參與聚會的人分成四組:牧者、巡迴事工牧者、敬拜讚美領袖和代禱者。所有這四類的人會聚在一起尋求主,彼此溝通,彼此交流。看到每個恩賜受看重和得領受,是何等的祝福!

我何等渴望看到每個城市和國家中的守門者和守望者,一起為神做神聖的工!

給守望者的應許

結束本章之前,先讓我們看一看一些給守望者的應許,激動我們擔負起守望者的任務。

免於試探

耶穌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

「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嗎?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馬太福音廿六章40-41節)

我們被賦予何等蒙福的應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軟弱,但在此處,有解決之道指示我們。耶穌勸導祂的門徒要以禱告加入守望的行列,使他們裡面的靈興起,戰勝肉體的軟弱。如果我們也能遵行耶穌勸導門徒的話語,我們就會成功。實際上,神的話語告訴我們,我們不但能夠勝過試探,還能遠離試探!

「免得入了迷惑」真是一個很棒的應許。當我們遵行耶穌所說的話「總要儆醒禱告」時,願免於迷惑的出路就在我們面前清楚顯明。

同時也想一想,為了我們的屬靈和世俗領袖,舉起禱告的盾牌是何等地重要!古時的守望者會預先察覺敵人的詭計,甚至在攻擊發生之前就阻止了整個攻擊。「總要儆醒禱告」,並且要朝著耶穌為我們指示的方向禱告,如此天父便會「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馬太福音六章13節)。在個人的靈修中,儆醒禱告是為了自己生命的益處;但在代禱中,儆醒禱告則是為了他人的益處。

潔淨的衣裳

啟示錄十六章15節有另一個應許:「看哪,我來像賊一樣。 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 這是一幅多麼生動的圖畫——赤身而行、在他人面前蒙羞!另一方面,仔細注意所列出的正面應許:從羞愧、難堪、罪惡感的情緒裡得釋放,能與其他人穿著潔淨的衣裳,站在主的面前。這實在是太棒了!

你是否看到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守望禱告可以作為天堂洗衣服的肥皂,讓你的衣裳保持潔淨,也能使你遠離試探。記住耶穌要再來迎娶「毫無玷汙、皺紋等類的病」(以弗所書五章27節)的新娘。守望的代禱是用來潔淨基督身體免於玷汙的古老工具。

 

為祂的再來作準備

你想要為耶穌第二次的到來作好準備嗎?你是否希望能夠抵擋仇敵對你家庭的攻掠?沒有人知道何時會站在審判臺前——無論這是透過我們的主耶穌再臨,或是在生命的終點,歸回祂的同在——讓我們預備好吧。

馬太福音廿四章42-44節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關鍵:

「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哪一天來到。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必儆醒,不容人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那是我渴望要得到的應許。我想要藉由守望來作好預備。 事實上,聖靈正喚醒沉睡中的新娘,為祂的復臨預備妥當。我們的主終將擁有一個充滿大能、熱情渴慕等候祂來的新娘—— 她提著燈等候祂,燈裡燃燒著新鮮的油(參考馬太福音廿五章1- 13節)。

目標

    我渴望那日的到來,撒但被捆綁,不再自由地遍行各地。啟示錄二十章1-3節描繪了這個榮耀的事件:

「我又看見一位天使從天降下,手裡拿著無底坑的鑰匙和一條大鏈子。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牠捆綁一千年,扔在無底坑裡,將無底坑關閉,用印封上,使他不得再迷惑列國。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後必須暫時釋放牠。」

    我有個問題想問你:「天使用來捆綁古蛇的鏈子,是什麼東西?天使從何處拿到的?」我想這條大能的鏈子是一項屬靈爭戰的利器。

當我們的代禱與守望上達高神時,祂是否就會因此吩咐牠的天使前來回應?這天使拿著全教會歷史的禱告大鏈子,把撒但捆綁起來。我喜歡把天使手中的大鏈想成是禱告的大鏈!

誠如雷克-喬納所說:「主要祂的百姓知道,祂何時要行動,審判何時要來臨,仇敵何時要來。」2噢,願守望的接力棒一個接一個傳下去!願我們擁有真實、簡單、有力的代禱和守衛形式!願守望者站出來,在城牆上堅守自己的崗位,向神日夜呼求! 願歷代所使用的「主的守望」這古老工具能在我們這個世代再現,幫助我們改變目前基督信仰給人的觀感!

因此,我大聲吹著號角,大聲呼召守衛的守望者。讓我們聆聽、等候、守望,看看主正在說什麼。讓我們與其他人同行,重建我們城市四圍救恩的城牆。讓我們儆醒地跪在應許上。

大家要記住,所有的警衛都需要彈藥。既然我們都在學習藉由守望準確觀察仇敵的作為,現在該是我們開火的時候了。在下一章「提醒神祂說的話」中,我們會發現必須在禱告槍械中裝載的神話語。所以,倘若你已經預備、瞄準,就翻到下一章,推槍上膛且預備好要扣板機了!

實際的應用——讓它成真!

-去在周末進行禱告退修。

-在聖靈裡禱告,懇求祂讓你看到天父目前正在做什麼。

-牧師和領袖們,我鼓勵你們和你們的代禱者,在你的教會或城市建立主的守望臺。

-在你的教會裡訂定共同禱告的時間。

-與其他人共同在策略性地點,帶著分辨力禱告,為榮耀的主開路。請使用本書第一三八頁「到場禱告的幾個特質」的指導方針。

  -身為守望者,把你每日所聽、感受、看見、夢境,以及體驗都記錄下來。請參看本書第140頁「寫靈修日誌的實際建議」。



支付寶認獻帳號:290050111@qq.com

小提示:文末廣告是微信官方的配送廣告,內容與推送無關,但您的每次點擊(無需反覆點)都會給【國度榮耀】平臺帶來幾毛收益,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豎立盾牌 – 為我們學校禱告的呼召
    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原文是摔跤;下同),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弗6:10-12;18a) 今天早上當我在為美國禱告時,我從主那裡領受到一個要來發出緊急禱告警報的強烈的呼召。
  • (民數記13章)
    那麼親愛的兄弟姐妹,我們先從軍事的角度上講,去偵察迦南地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因為我們要了解對方的實力,了解對方的生活狀況,這樣就可以儘可能地打勝仗。但是從屬靈的角度看,這不是一個好主意。為什麼呢?因為神已經把那地賜給他們,命令他們進入和佔領那地。神答應讓他們得勝,他們要做的就是信靠順服,耶和華必定在他們面前分散他們的敵人。
  • 守望者觀天下:川普的「勤王軍」驚醒了多少夢中人
    美國國會的認證程序已經走完,可以說川普的連任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川普依然宣稱不會認同大選結果,稱大選存在舞弊,而其支持者更宣稱到1月20號甚至要帶上武器衝到華盛頓,誓死要讓川普連任。傳道書11章這裡的經文告訴我們,你可以去行你想去行的,看你愛看的,但是將來神必要審判;這裡也告訴我們要除去愁煩以及肉體中的邪惡。
  • 放射技術第七章 第五節 DSA設備
    歷史動態;放射技術第七章第一節普通X線設備(上)      放射技術第七章第一節普通
  • 《麥田裡的守望者》
    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by J. D.
  • 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章)
    第七章共青團員謝廖沙整整一個星期,舍佩託夫卡這座小城都在激戰中度過,布爾什維克的戰士們勇猛推進,佩特留拉的謝喬夫師團全線潰退
  • 《贖回時間》音頻 第三章 凱旋的後備軍隊懂得如何贖回時間(上)
    這智慧世上有權有位的人沒有一個知道的、他們若知道,就不把榮耀的主釘在十字架上了。」((哥林多前書二章6〜8節)神已經為如今的這個時候存留了智慧。我們所能得到的智慧,是陰間的仇敵無法得到的。希伯來人會認為,人一生當中所發生的事,會在較大的人生圖像裡構成較小的檢視循環(cycles of review)。把這些短暫的小循環結算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有限的時代。
  • 第三章 從憂傷到榮耀 ​
    第三章  從憂傷到榮耀     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所願意的臨到,卻是生命樹。 (箴言13:12)這真是一個令基督徒振奮的時代!在90年代這十年間,我們看見神在世界各地展開基督教史上的偉大作為。許多宣教士和基督教領袖都認為,近日在世界各地所經歷的更新與復興之火源於阿根廷。
  • 《天國的權柄》第十章 能力的位置
    第四章 認清仇敵的詭計第五章 黑暗的含義第六章 揭露敵人第七章 被呼召去徵服第八章 爭戰的軍裝第九章 施行統治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我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數以千計的人來到我這裡為釋放和恢復尋求代禱,還有數以千計的人渴望認識耶穌祂的話中曾應許過的豐盛生命。我們曾非常寬泛地談到屬靈權柄的主題,以及施行統治的必要性,但屬靈權柄的一個方面是許多人常常忽略的。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神的能力是否足夠,也不是祂的話是否真實,而是,你在正確的位置上嗎?
  • 《秦宮漢闕》第七章:第七穿越者
    美軍又對卡拉金髮起了一次總攻,漢軍官兵又坐上了各自的機槍位,開到最高射速,痛擊敵軍。轟炸機的彈藥沒了,出海的道被美軍封死,電報線也被切斷,無線電天線也被美軍的RPG擊毀,所有重武器彈藥全無,只剩17萬發子彈,現在一場大戰打完,只剩16萬發了。這次防守,擊殺美軍500人,用了1萬發子彈。當防守戰結束,500名官兵休息了2個小時,就去種地了。
  • 無情的源石開採機——第七章突襲攻略
    這裡琉璃貓就給大家帶來第七章突襲關卡的打法思路。這裡需要注意的是:1. 本攻略對於幹員練度有較高要求,僅提供第七章通關的思路。2. 本文給出的思路都是檢查過切實可通關的,如果包含了各位刀客塔沒有的幹員,可以找朋友借一個。3. 第七章普通關卡的攻略可以參考我們以前的文章,這裡部分突襲關卡可能因為與普通關卡打法差異較小一筆帶過。
  • 《徵服黑暗使者》第一章 當真有撒但和黑暗使者嗎?
    這成就就是祂的子民嘗到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二章28節中所應許的一切,即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1節提到的自由,和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的新造的人。趕鬼的目的就是這樣:帶領祂的選民進入耶穌應許的靈裡自由。 聖經並不輕忽撒但和惡靈的工作莫腓、我和多人的個人經歷印證了我們所遵奉的典籍——聖經的話。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守望者」定點巡航系統——「守望者」側重於基礎設施巡檢、應急指揮、城市規劃、生態治理、工程監督、礦區運維等大範圍固定場所的自動化、高頻次的多元數據獲取。通過一次性的飛行線路與作業時間部署,即可無人值守執行任務。
  • 應許之地:「我已將這地賜給你們了!」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約旦河西岸有許多重要的城市,諸如希伯倫(Hebron)、示羅(Shiloh)和伯特利(Beit El),這些地方是聖經所應許之地的心臟地帶,這些地方的收回,將應證聖經的話。示羅是耶和華在迦南地首先設立祂居所之處,既是會幕所在之處,也是耶和華的殿(書18:1、撒上1:24),也是約書亞在耶和華面前拈鬮之地(書18:8)。是雅各看見異象並向神許願的地方,也是他築壇獻祭的地方(創28、35)。耶和華自稱「我是伯特利的神」(創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