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空軍新聞人的深情告別:向著地平線盡頭起飛

2021-02-26 空軍新聞

向著地平線盡頭起飛

太陽躍出地平線,紅彤彤的朝霞映照著機場,撫慰著寬闊的跑道。

一個拎著頭盔的身影,走過長長的停機坪。遠處有炊煙嫋嫋升起,樹梢上有鳥兒掠過,村落裡有孩童嬉戲。機場在喧鬧中透著一份安詳,那是空軍人心中最美的畫面之一。

夢想的地平線永遠不會消失。


朝陽的光輝,灑落到大地上,映出金色的光芒,溫暖著在寒風中忙碌官兵的臉頰。無數次,我在朝霞和暮色中,目送飛行員駕駛戰機呼嘯起飛,向著遠方飛去。

對於飛翔的期盼,對於極限的追尋,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渴望,儘管這趟旅程最終會像地平線盡頭一樣,註定永無止境……

地平線,路漫漫其修遠兮,如同自己走過的路。回想起自初二(1984年)在家鄉報紙發表的第一首短詩,江西《星火》雜誌社給我的第一封退稿信,縣電臺編輯寫給我的第一封約稿信,還有冒冒失失報名參加的朦朧詩會……夢想之路走過三十多年,跌跌撞撞,酸甜苦辣,痴心不改。

曠野中執著守望的鷹。


入伍後,有幸在部隊幹上了新聞宣傳工作,愛好和事業緊緊連在了一起,苦並快樂著。而今,就要離開戰鬥了20多年的藍色方陣了,看著抽屜裡那一堆堆稿子和電腦裡數不清的圖片,翻著凝聚著心血的作品剪貼本,心中更多的是回憶和自豪。

火熱的軍營生活給了我靈感。漫步在直線加方塊的營區裡,行走在喧囂的操場上,穿梭於戰鷹轟鳴的機場,跋涉在風沙瀰漫的戈壁,寫寫拍拍,鏡頭見證了部隊歷史進程中的精彩瞬間。寫作、攝影,讓我了解戰友們的訓練、學習和生活,感受大千世界的風霜雨雪。記錄並回味著一切,這便是新聞的魅力所在。

奉獻藍天無怨無悔。

1996年至現在,我數次隨部隊執行重大任務,這是空軍戰鬥力跨越式成長的20年,很榮幸見證了人民空軍這個階段壯美的發展歷程,記憶猶新,心潮澎湃。

西北戈壁,我和演習部隊官兵吃住在一起,在訓練一線拍攝參演部隊的戰鬥生活。戰地生活緊張而充實,我端著相機奔走在演習現場,不只是簡單的瞬間記錄,而是我與一線官兵、與戰鬥機的溝通、分享和交流。

採訪拍攝中,我不幹涉官兵們正常訓練,沒有擺拍一個動作,外場來不及架三腳架,我就手持相機抓拍。一天下來,渾身都是汗鹼,滿頭是沙粒,但戰鬥熱情絲毫未減,因為演習部隊官兵比我還累。

在大漠駐訓的日子裡,風聲幾乎成了耳畔最多的「交響樂」,在演習場上傾聽,在夜晚的枕邊傾聽,在風聲中度過了最艱苦的日子。我用平常的心態和樸素的視覺語言,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戈壁戰鬥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下許多讓我感動的瞬間。官兵們的陽剛帥氣之美,戰鬥機劍鋒般的威武,在我拍攝的相片裡揉在了一起,組合成了一個有生命戰鬥體。

西北演練場戰鬥的瞬間。

人生如攝影,有所取、也有所舍,需要適時定奪與把握。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盡力而為是最高原則。「盡力」二字,說來容易,其實重若千斤,許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盡」。「你幸福嗎?」央視記者的提問,讓我想起了身邊非常熟悉的飛行員戰友。10多年前,我就跟蹤採訪拍攝這個群體,從北方到江南,從平原到高原,隨他們轉戰各個戰場,記錄下了很多感動的畫面。

他們的故事或許平凡、或許驚險、或許精彩,但在他們身上,我感受到最多的卻是淡泊、是平靜。「把飛行當職業幹,終有止境,難以持久;把飛行當事業幹,追求永無止境。」他們用自己的言行,讓我明白了一個人對名利、待遇和職務之外,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讓人肅然起敬。

飛行員擺脫生命羈絆,飛上藍天,冒著生命危險飛行,用無畏勇氣探求人生的真正意義,是向高遠的天空致敬,是勇於追尋自我的生命姿態。因為熱愛,日月輪迴,四季變遷。生活少有大起大落,也少有大悲大喜,更多的是重複平淡,甘於平淡,堅守平淡。

他(她)們永遠是我鏡頭裡的主角。

光陰如梭,昔日的青春少年,而今已鬢染霜白。「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已然走過了青春,不知這張卷子答得如何?我把這句話送給了正在上大學的孩子。人活一輩子,可以「苦」——很苦地去學習、工作,但絕對不能缺少做人的體驗——親情、友情、愛情和生活的樂趣。

我想,攝影和人生一樣,要學會享受其中的苦與樂,要讓眼睛明亮,把心態調整好,不羨慕不嫉妒,不盼望不失落,淡然從容、快樂灑脫。攝影、寫作,是我軍旅生活的重要部分,雖沒曠世佳作,也沒獲過大獎,但心裡想感謝的人卻很多,感恩師長,感恩戰友,感恩親朋。

枕戈待旦時刻準備。


一名飛行員告訴我,飛了一輩子,永遠記住了地平線。雖然時有艱險、有挑戰、有寂寞,但只要看到了遠方的地平線,一切都不在乎了。向著地平線延伸方向起飛的人,一定是胸懷祖國和人民的人,是胸懷膽略和理想的人。

天有多廣大,地有多開闊,地平線就有多綿長。這是一段追夢的旅程,只要心還在,夢想的地平線就永遠不會消失。作為一名曾經的空軍新聞人,我嚮往地平線盡頭,時刻準備以戰鬥的航姿出擊。

我們的新聞團隊充滿活力。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願過盡千帆,仍是少年。曉雞聲後,又將春風。

2018新年,向空軍藍告別。祝福人民空軍,祝福全體戰友!


中國空軍網

投稿郵箱 | kj81cn@163.com

新聞交流討論群 | 597212312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感覺不錯請點讚,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作者:黃子嶽

本期編審:牛銳利

責任編輯楊妮娜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貨運飛機起飛時推力巨大 把英國空軍基地圍欄吹翻
    近日,世界最大貨運飛機安東諾夫 An-225 在英國皇家空軍布裡茲諾頓基地(Brize Norton base) 25 號跑道盡頭,起飛時產生的強大推力
  • 他們這樣向連旗告別
    通過當兵鍛鍊,可以充實學員部隊經歷、熟悉基層情況、彌補短板弱項,是快速融入軍旅生活、完成從「學員」到「排長」的轉變,真正成為一名基層帶兵人的重要環節。近日,在中部戰區陸軍某連,舉行了一場莊嚴的新畢業幹部學員向連旗告別儀式。
  • 最後一個軍禮!
    那年12月,他們身戴大紅花,坐上「軍旅生涯」號列車,來到軍營;今天,他們同樣身戴大紅花,告別軍營,榮歸故裡。11月30日,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隆重舉退役儀式。在深情的《駝鈴》聲中,平日裡訓練時再辛苦都不曾掉淚的老兵,卻在要離開軍營的這一刻,淚溼了衣襟。
  • 蘇-35,向著海天一線振翅奮飛
    ,向著海天一線振翅奮飛——直擊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跨晝夜飛行訓練 ■ 記者 李建文 王雁翔 通訊員 黃演莊提前進場進行機務保障的官兵正在為戰機充填加掛、複查把關,為起飛做最後的準備。據軍事專家介紹:蘇-35是多用途戰鬥機,具備制空作戰和對地、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蘇-35戰機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有助於增強空軍遠程遠海作戰能力。
  • 中蘇空軍轟炸臺灣松山機場 致其癱瘓一個月
    1938年2月初,駐武漢的中國空軍司令部送給蘇聯志願航空隊一份情報,發現日本海軍航空隊在臺北附近的松山建立了大型基地,從1938年1月下旬開始,日軍為彌補飛機不足,從德國、義大利購進的新飛機都通過貨櫃海運至臺北,在松山機場組裝後投入中國戰場。中國空軍向蘇聯志願航空隊求援,希望能由中蘇雙方共同派飛機奇襲松山,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 「空軍人」韓紅包辦詞曲唱,一首《鋼鐵之翼》獻禮空軍69歲生日!
    作為一名曾經的空軍人,韓紅對空軍有著難以割捨的情誼,此番她親自操刀,包辦詞曲唱,以一首《鋼鐵之翼》來抒發自身對人民空軍最濃烈、炙熱的情感。視頻:韓紅《鋼鐵之翼》她以朗朗上口的歌詞來回顧空軍走過的歷史,以磅礴又不失柔情的旋律來燃燒情感,以豐富多變的曲風來塑造記憶。
  • 《地平線 零之曙光》評測:科技到底是福還是禍
    這種強烈的對比與反差不僅讓人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開發組Guerrilla告訴我們遊戲並不是一個架空的世界觀,它就是我們的世界,只是故事發生在距離現在大約1000年之後。這引發了我們所有人的好奇心,這1000年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地球不再屬於人類了?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了在《地平線 零之曙光》中的冒險。《地平線 零之曙光》使用的引擎是《殺戮地帶 暗影墜落》的Decima改良版,Guerrilla無需置疑的技術實力和美術功力,給我們帶來了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開放世界遊戲畫面。
  • 武警三明支隊退伍老兵火車站揮淚告別,這些畫面實在感人!
    9月1日,是個惜別的日子,武警三明支隊全體退伍老兵們含淚依依不捨告別座座軍營,脫下心愛的戎裝,在送行戰友的祝福聲中,含淚擁抱,揮手告別文明山城
  • 新聞來了〔2016.02.19〕
    外交部昨日就媒體報導中國南海永興島部署飛彈一事回應,稱幾十年來,中方一直在西沙群島部署國土防禦設施,這不是新的事情。這種部署與軍事化沒有關係。這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合情合理合法。就網傳「1996年長三乙火箭首飛失敗造成500人死亡」,中國航天科工昨日回應,稱這一說法不實。
  • 空軍備受關注的3條消息,傳達出哪些清晰信號?
    :轟—6K等多型多架戰機,編隊飛越宮古海峽、巴士海峽,繞飛祖國寶島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列裝空軍作戰部隊後全面開展實戰實訓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與空降兵部隊聯合開展空降空投訓練◆ 這生動展示了人民空軍向著「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目標高飛遠航的嶄新航跡◆ 空軍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夠的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 川普確診,能殺死地球上所有人的「末日飛機」旋即起飛
    美國戰略司令部一位發言人表示,兩架E-6B「水星」飛機大約在川普公布檢測結果時起飛,但這是事先計劃好的飛行,時間上很巧合。據悉,之所以稱這種飛機為「末日飛機」,因為它們實際上是美國核潛艇的移動指揮所。開源情報從業者蒂姆·霍根觀察到了這些飛機的動向,他指出,E-6B「水星」是「一架有能力殺死地球上所有人的飛機」。
  • 兄弟,空軍接你回家!
    恩德培機場10號機位,一架編號B-4018的我空軍運輸機靜待起飛。停機坪上,機組人員正在進行起飛前的檢查。其實,同樣的工作剛剛已經做過,但他們還是不放心。因為大夥心裡明白,今天的飛行意義非凡,牽動著億萬國人的思念——李磊、楊樹朋兩位烈士將搭乘飛機,踏上歸鄉的路。
  • 地平線與新石器達成戰略合作,徵程 2 加速無人車規模化應用落地
    8 月 6 日,邊緣 AI 晶片領軍企業地平線與 AI 無人車研發智造運營領軍企業
  • 英國皇家空軍F-35竟摔在一個蓋子上
    顯然,這些蓋子(罩子)和進氣口沒有任何關係。在航空專業英語中,進氣道一直是「inlet channel」,如果真的是進氣道那個蓋子忘記拿,那應該說的是「inlet cover」才對。再說了,發動機進氣口可是個極為關鍵的地方,最好一顆沙子都不要進去!
  • 部隊攝影師回憶餘旭:你是涅槃的鳳凰,已向著太陽飛去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深表痛惜!深表哀悼!空軍殲-10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
  • 【白樺林】 樸樹原創歌曲(深情薩克斯音樂)
    1944年二戰時期夏天,蘇聯紅軍經過浴血奮戰,正一步步將德軍逼出邊界。在蘇聯與波蘭接壤的西部邊界,德軍欲作最後掙扎。夜幕掩蓋之下,蘇軍某偵查小分隊插入德軍縱深……取得一個個重要成果的同時,德軍連下三道緊急命令,派遣萬餘兵力,全力實施搜索和剿滅「綠色幽靈」的「獸夾」行動,打算消滅偵察小分隊……
  • 川普確診當日,能殺死地球上所有人的「末日飛機」旋即起飛
    美國戰略司令部一位發言人表示,兩架E-6B「水星」飛機大約在川普公布檢測結果時起飛,但這是事先計劃好的飛行,時間上很巧合。據悉,之所以稱這種飛機為「末日飛機」,因為它們實際上是美國核潛艇的移動指揮所。開源情報從業者蒂姆·霍根觀察到了這些飛機的動向,他指出,E-6B「水星」是「一架有能力殺死地球上所有人的飛機」。
  • 地平線與RoboSense又有新動向
    CASCS汽車供應鏈峰會12月24日消息,地平線宣布與全球領先的智能雷射雷達系統科技企業RoboSense(速騰聚創)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依託在各自領域的技術積累和量產經驗,重點圍繞高級輔助駕駛(ADAS)、自動駕駛、機器人、智慧交通新基建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地平線將提供以「晶片+算法+AI開發工具」為基礎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充分滿足RoboSense對智能網聯汽車的多元化需求。
  • 一場颶風重創美國空軍,為什麼戰鬥機不能直接起飛躲避風暴?
    許多人很好奇:颶風預警提前數日就已經發布,為什麼這些昂貴的F-22戰鬥機卻不直接起飛躲避風暴?答案很簡單: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因為戰鬥機的「難伺候」,一個飛行中隊不可能實現所有戰鬥機同時處於可以起飛的戰備狀態,因為這意味著在下一個檢修周期時,這個飛行中隊將沒有任何戰鬥機可以使用。
  • 《記錄的地平線》二季設定圖
    曾經在播出第一季動畫之後引發強烈反響的《記錄的地平線》即將開播第二季作品。近日,官方在網站上公布了第二季的新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