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交通運輸部出臺《關於在行業推廣應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交通運輸各領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簡稱北鬥系統)普及程度顯著提高,應用環境進一步完善,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北鬥系統國際化取得顯著成果等工作目標。
交通運輸行業是北鬥系統最大的民用行業用戶,對北鬥系統有著巨大應用需求。做好交通運輸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工作,對行業自身升級發展和推動北鬥系統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應時而生 進入應用關鍵階段
《指導意見》的發布,在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交通運輸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彭思義看來,是應時而生的行業大事。
無論是研發攻關、開展應用,還是參與起草《指導意見》等行業政策標準,這些年來,部內各相關單位做了大量工作,支撐點來自於「北鬥系統是我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國家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通過多種渠道,大家也不斷認識到黨中央、國務院對北鬥系統發展的高度重視——國務院在《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國務院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中,均明確提出應推動北鬥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工作。
「北鬥系統的建設與應用是緊密關聯、相互促進的,做好北鬥系統民用應用,能夠推動北鬥系統產業化發展,有效支持北鬥系統的建設,提升系統服務能力。」彭思義介紹,交通運輸行業具有點多、線長、面廣和移動的特點,做好交通運輸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工作,是落實國家安全戰略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新常態下推進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迫切需要,對交通運輸和北鬥系統雙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
交通運輸部作為交通運輸行業主管部門,長期以來對在交通運輸行業內推廣應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開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以『十二五』為例,行業內開展了一系列北鬥系統應用相關工作,在重點營運車輛監管、船舶監控、遇險搜救、北鬥系統國際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北鬥系統應用與行業信息化建設結合日益緊密。」彭思義表示,「當然,行業北鬥系統應用仍有較大潛力亟待挖掘,相關工作仍有深入開展的空間。」
進入「十三五」,北鬥系統迎來了全球系統建設的重要時期,交通運輸行業也進入了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階段。在深入總結行業北鬥系統應用經驗基礎上,交通運輸部結合北鬥系統發展趨勢和行業實際情況,研究出臺了《指導意見》。
彭思義認為,《指導意見》的出臺,再次體現了交通運輸部對做好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工作、落實國家北鬥系統相關政策的高度重視,從頂層設計角度明確了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思路。「作為指導性文件,《指導意見》針對性強、任務明確,對抓住『十三五』機遇期,拓展行業北鬥系統應用深度和廣度,推進行業北鬥系統應用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
結合實際 推進行業應用
在彭思義看來,《指導意見》是從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角度出發,從交通運輸行業各領域實際情況著手,圍繞強化行業北鬥系統應用這一主體方向,明確提出了今後一個階段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指導意見》指出,要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務院關於北鬥系統建設與應用相關部署,結合行業信息化建設實際需要,在行業各領域全面推動北鬥系統應用工作。同時提出「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分類指導,有序升級」「示範引領,注重實效」三項基本原則,注重頂層設計,結合行業實際,發揮示範作用,突出重點領域,加強溝通協作,採取多種手段推進行業應用。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交通運輸各領域北鬥系統普及程度顯著提高,應用標準政策環境進一步完善,定位導航服務能力和業務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北鬥系統國際化取得顯著成果,基於北鬥系統的定位、導航、通信、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體系基本成型。
「應該說,《指導意見》的發布,進一步展現了交通運輸部通過做好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工作支持北鬥系統建設和產業化發展的決心,為後續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效指引。」彭思義表示。
行業應用向規模化深入化發展
《指導意見》從擴大應用範圍、拓展應用模式、推進標準化建設、促進形成行業北鬥增強及應用體系、推進國際化工作五個主要方面,提出了若干項重點任務,同時明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
持續擴大行業北鬥系統應用範圍
交通運輸行業對北鬥系統的需求量大、應用點多,北鬥系統在行業內多個領域均有著良好的應用潛力。「十三五」前,行業內北鬥系統應用在運輸過程監管領域較為成熟,在其他領域則處於發展階段。
「針對這一現狀,《指導意見》將進一步擴大行業北鬥系統應用規模、拓寬北鬥系統應用範圍作為首個重點任務。」彭思義說,《指導意見》提出促進北鬥系統在運輸過程監管及服務、路網運行監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及安全健康監測、安全應急、物流等多領域的應用,基本涵蓋了行業內對定位導航存在需求的各個領域。
此外,《指導意見》還充分考慮到行業信息化發展趨勢,提出探索北鬥系統在車道級監控管理、無人駕駛等前沿領域的應用。
深入拓展行業北鬥系統應用模式
在不斷加深對北鬥系統的認識後,大家意識到,北鬥系統作為一種基礎的信息化支撐手段,其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應用僅僅依靠系統自身提供的定位導航等基礎服務「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它需要的是與交通運輸行業的融合發展,是與其他信息技術的共同應用,是多種業務模式下的創新發展。
《指導意見》指出,應加強北鬥系統與衛星遙感、大數據、雲計算等其他信息技術協同應用,利用多種技術融合發展,共同服務行業。同時推動行業內形成基於北鬥系統的位置數據共享機制,以北鬥系統應用為契機,加強行業內數據資源共享共用,形成創新應用模式。
「《指導意見》中還特別提出,要加強北鬥系統授時功能在行業的應用,提高行業時頻精確性和統一性。」彭思義「劃」起重點。
推進行業北鬥系統應用標準化建設
做好行業北鬥系統應用,離不開行業標準的規範輔助,只有通過研究制定相關標準搭建好應用環境,才能保障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健康有序發展。
《指導意見》從標準的制定和落實兩個方面著手,提出推動行業重點領域的北鬥系統應用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研究行業北鬥系統應用標準體系,推進行業北鬥系統應用標準化建設。同時,提出應加強標準的宣貫和落實,並完善與標準規範相配套的檢驗檢測和質量監管機制,加強對北鬥系統相關產品的質量監督管理,提高相關產品質量。
打造行業北鬥增強和高精度應用體系
「十三五」時期,智慧交通的發展進入關鍵階段,而高精度的定位導航服務則是建設智慧交通的關鍵支撐手段,為了實現高精度服務,就需要開展增強系統建設。
彭思義表示,《指導意見》充分關注了這一趨勢,提出按照國家相關政策,結合行業自身發展需要,促進行業北鬥增強系統發展。同時,提出與北鬥增強系統建設同步開展北鬥及增強系統服務性能監測,為北鬥及增強系統服務質量改善提供支持,並提出加強對北鬥增強系統相關基礎設施的管理,完善行業高精度位置應用環境。
助力推動北鬥系統國際化進程
交通運輸行業具有較高的國際化水平,長期以來致力於通過自身國際影響力推動北鬥系統「走出去」,促進北鬥系統國際化應用,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指導意見》將繼續推動北鬥國際化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提出在鞏固已有成果基礎上,應繼續推進北鬥系統進入國際組織和相關國際標準體系,提升北鬥系統國際地位,同時結合國家「一帶一路」等重要戰略實施,在跨國交通運輸合作領域探索北鬥系統應用,並促進北鬥系統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合作應用,加強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通過多種手段推動北鬥系統國際化進程。
「為了使相關任務得到貫徹落實,《指導意見》還從統籌協調、示範引領、市場驅動、人才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彭思義補充道。
示範工程成效顯著國際化進展順利
作為北鬥系統民用用戶代表,交通運輸部在內部成立了北鬥系統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在北鬥系統建設和應用各個環節開展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果。
「部北鬥系統領導小組的建立對開展交通運輸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工作的意義非常大。」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簡稱通信信息中心)主任、交通運輸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曹德勝介紹,「在領導小組的平臺下,部內各個司局、單位各司其職,協同合作,共同推進行業北鬥系統應用,部綜合規劃司、科技司、運輸服務司、海事局和通信信息中心等單位都在各自領域開展了大量工作。」
曹德勝進一步舉例道:「比如『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初期,交通運輸部在道路運輸、船舶監控、基礎設施監測、港口調度等領域對北鬥系統進行了應用驗證,這項工作就是在綜合規劃司指導下,由通信信息中心牽頭,部內多個單位協作開展的。」
交通運輸行業北鬥系統應用工作的一個顯著成果,就是成功實施了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規劃的系列民用應用示範工程。2011年,交通運輸部與總裝備部聯合啟動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的第一個民用應用示範工程——「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範系統工程」,在全國9個示範省的道路營運車輛上推廣應用北鬥系統。這是北鬥系統首次在民用領域大規模開展應用。在示範工程建設過程中,軍地雙方緊密協同,共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示範工程啟動、建設、管理模式,為後續其他領域示範工程的開展提供了有效經驗,被稱為「示範中的示範」。
「這一示範工程的成功實施,有賴於部運輸服務司和各示範省交通運輸管理機構的大力支持。」曹德勝介紹,「在示範工程的帶動下,到目前為止,全國已有超過400萬輛營運車輛安裝應用了北鬥兼容車載終端並接入全國貨運平臺及聯網聯控平臺,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營運車輛動態監管系統。」在示範工程建設過程中,配合北鬥終端和系統平臺的應用,道路運輸領域已形成了一整套包含測試、審查、數據接入、管理、考核等內容的營運車輛動態監控管理體系。
示範工程的實施也帶動了一大批企業進入北鬥產業領域,促進北鬥模塊、終端等設備價格降低、性能提升,有力推動了北鬥產業化進程。在道路運輸車載衛星定位終端領域,已經形成了北鬥兼容定位對純GPS定位模式的市場替代,道路運輸領域成為北鬥系統應用規模最大、應用效果最好、應用體系最為完善的領域之一。
在「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範系統工程」成功實施的基礎上,2014年,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在交通運輸行業的第二個應用示範工程——「基於北鬥的中國海上搜救信息系統示範工程」啟動建設,這一示範工程將北鬥系統應用領域從道路運輸擴展至海上搜救領域,注重發揮北鬥系統所特有的短報文功能在海上搜救領域的作用,打造出基於北鬥的我國自主的海上遇險報警和搜救體系。
「除了開展應用示範之外,交通運輸行業也一直致力於通過自身力量推動北鬥系統國際化進程,」曹德勝說。2014年11月,在交通運輸部相關單位推動下,北鬥系統正式成為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的組成部分,取得了面向海事應用的國際合法地位,使北鬥系統國際化邁出關鍵一步。2016年,中俄兩國又對利用北鬥及格洛納斯系統開展跨境道路運輸達成共識。「這些成績都是交通運輸行業為提升北鬥國際地位、促進北鬥系統國際化應用所做工作的具體體現。」曹德勝說。
提升行業服務能力 支持國家重要戰略
談及北鬥系統的未來發展,曹德勝充滿期待:「《指導意見》的出臺標誌著交通運輸行業北鬥系統應用邁上了新的臺階。今後,行業仍會將北鬥系統應用推廣與智慧交通建設緊密貼合,將北鬥系統與行業業務模式有機結合,讓北鬥系統融入交通運輸業務體系當中,促進北鬥系統和具體行業的融合應用,推動北鬥系統和交通運輸行業的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行業將在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建設工作基礎上,針對行業自身特點,開展行業北鬥增強系統及性能監測系統建設工作,實現高精度數據的共享共用,為全行業提供權威、穩定、高效、精準的定位導航服務。
曹德勝表示,下一步,部計劃建設「北鬥高精度導航與位置服務信息資源中心」,生成面向綜合交通的專業衛星導航增強服務信息,相關項目已經列入《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
與此同時,著眼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部將推動北鬥內河示範應用和長江沿線地基增強系統建設,提升內河航運信息化水平;針對「一帶一路」戰略,則將開展北鬥系統在中俄跨境運輸領域的應用,促進中俄交通運輸和衛星導航領域的合作。
「此外,部也會繼續推動北鬥系統國際化。」曹德勝介紹,「十三五」期間,通信信息中心將與相關單位配合,推動北鬥系統衛星搭載搜救載荷及地面配套系統建設等工作,繼續推進北鬥系統進入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等國際組織, 推動北鬥系統與交通運輸行業共同「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