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美帝「脫鉤」的咆哮,中國在斥責其「科技麥卡錫主義」的同時,用科技研發的持續突破予以回答。就晶片而言,鴻蒙系統+雲手機(電腦)+5G(6G),放了美帝科技圍剿的鴿子。而空天科技的持續突破,更讓中國得以掌握太空戰(科技戰)先機。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微信公主號9月22日消息,該所研製的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據悉,該型號發動機採用渦噴、衝壓和火箭發動機組合,可以滿足6代機發展要求。
——9月15日,在黃海海域,中國長徵11號海遙2運載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與此相應的是,9月23日消息,中國將在山東海陽市建設「海上發射母港」——東方航天港,規劃年產20枚長11火箭。大家知道,吉林1號高分衛星很牛,不僅可以清晰看到美國航母,還可以對美F22進行現場直播。
——9月25日消息,中國嫦娥五號將於年底發射,實現4個首次,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據介紹,下一步,中國將次第擴展空間站建設、無人月球科研站建設和載人登月,向更廣懋的太空進軍。
事實證明,美國的科技「脫鉤」絲毫沒有影響中國重大戰略科技前進的步伐。其所以如此:
第一是所有戰略科技,中國的立足點都是自力更生。這些科技不是現在才「脫鉤」,因為根本就沒有「掛鈎」。因為這些科技早就在美帝對華禁售的名單中,中國除了自力更生外,別無他途。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華提出「科技脫鉤」,對於中國的戰略科技而言,完全是「偽命題」、「放空炮」。
第二是經過新中國誕生71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形成十分強大的科技研發體系,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在中國的空天科技團隊中,30幾歲的小夥子挑大梁的情況比比皆是。科技創新依然成勢,滾滾向前勢不可擋。
第三是中國有一套完整的太空科技研發部署計劃,所有計劃都在按部就班進行中,不受國際風雲變幻影響,奉行一張藍圖幹到底,一茬接著以茬幹,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連續奮鬥邏輯。航天是如此、月球探測是如此,北鬥導航也是如此。
戰略科技是國家重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隨著空天科技的不斷突破,人類向太空進軍,空天地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天地一體、空地一體、空天一體成為必然,作為「高邊疆」,誰掌握更多空天技術,誰就擁有外太空、誰就掌握制天權,誰就能夠在未來競爭中搶得先機。
有人說,中國比美國落後50年,這完全是時間邏輯,不是科技邏輯。如果按照時間邏輯,我也可以說美國曾經落後中國5000年。從各方面的情況看,中國在空天科技領域的成就早已經彌補了至少45年的差距。剩下的5年也主要是在某個領域,比如大火箭和在軌衛星數量。相信,只要中國一如既往的幹下去,中國由航天大國轉為航天超級大國的日子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