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天技術持續突破握太空戰先機

2021-02-22 青衫老祖博話天下

 

 

伴隨美帝「脫鉤」的咆哮,中國在斥責其「科技麥卡錫主義」的同時,用科技研發的持續突破予以回答。就晶片而言,鴻蒙系統+雲手機(電腦)+5G(6G),放了美帝科技圍剿的鴿子。而空天科技的持續突破,更讓中國得以掌握太空戰(科技戰)先機。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微信公主號9月22日消息,該所研製的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據悉,該型號發動機採用渦噴、衝壓和火箭發動機組合,可以滿足6代機發展要求。

——9月15日,在黃海海域,中國長徵11號海遙2運載火箭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與此相應的是,9月23日消息,中國將在山東海陽市建設「海上發射母港」——東方航天港,規劃年產20枚長11火箭。大家知道,吉林1號高分衛星很牛,不僅可以清晰看到美國航母,還可以對美F22進行現場直播。

——9月25日消息,中國嫦娥五號將於年底發射,實現4個首次,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據介紹,下一步,中國將次第擴展空間站建設、無人月球科研站建設和載人登月,向更廣懋的太空進軍。

事實證明,美國的科技「脫鉤」絲毫沒有影響中國重大戰略科技前進的步伐。其所以如此:

第一是所有戰略科技,中國的立足點都是自力更生。這些科技不是現在才「脫鉤」,因為根本就沒有「掛鈎」。因為這些科技早就在美帝對華禁售的名單中,中國除了自力更生外,別無他途。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華提出「科技脫鉤」,對於中國的戰略科技而言,完全是「偽命題」、「放空炮」。

第二是經過新中國誕生71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形成十分強大的科技研發體系,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在中國的空天科技團隊中,30幾歲的小夥子挑大梁的情況比比皆是。科技創新依然成勢,滾滾向前勢不可擋。

第三是中國有一套完整的太空科技研發部署計劃,所有計劃都在按部就班進行中,不受國際風雲變幻影響,奉行一張藍圖幹到底,一茬接著以茬幹,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連續奮鬥邏輯。航天是如此、月球探測是如此,北鬥導航也是如此。

戰略科技是國家重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隨著空天科技的不斷突破,人類向太空進軍,空天地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天地一體、空地一體、空天一體成為必然,作為「高邊疆」,誰掌握更多空天技術,誰就擁有外太空、誰就掌握制天權,誰就能夠在未來競爭中搶得先機。

有人說,中國比美國落後50年,這完全是時間邏輯,不是科技邏輯。如果按照時間邏輯,我也可以說美國曾經落後中國5000年。從各方面的情況看,中國在空天科技領域的成就早已經彌補了至少45年的差距。剩下的5年也主要是在某個領域,比如大火箭和在軌衛星數量。相信,只要中國一如既往的幹下去,中國由航天大國轉為航天超級大國的日子不會太遠!

 

 

相關焦點

  • 參考睿評 | 中國太空戰實力究竟如何,竟被美國如此惦記——
    作為太空軍事化的先行者,美國此次「吹大」中國太空戰能力的目的,也不外乎是想在太空中塑造一個假想敵,為自身的太空軍事發展爭取更多的撥款以及合理性。而此事也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近些年來中國的太空戰能力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中國對於空天一體化作戰的研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開始,當時的空軍司令部研究員董文先提出了「高空立體領空控制」概念。
  • 【譯著導讀】《太空戰――戰略、原則和政策》
    在《太空戰:戰略,原理及策略》一書中,作者不單純討論航天技術細節,而是更高水平上探討太空作戰的戰略、原理和策略。《太空戰:戰略,原理及策略》共16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1至3章,主要介紹了太空戰略的研究現狀,對用海洋戰略框架來構建太空戰略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
  • 印度將舉行首次模擬太空戰演習 銳評:各國應警惕太空軍事化傾向
    印度舉行模擬太空戰演習目的何在?如果將軍事力量聚焦太空,會對未來安全環境帶來哪些影響?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王寶付為您做深入解析。莫迪稱,這項試驗是印度在太空領域的「重大突破」。(資料圖) 軍事觀察員王寶付認為,模擬太空戰演習是印度實現航天大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距離這一目標還有較大差距。王寶付:今年年初,印度進行反衛星實驗,當時印度領導人莫迪總統曾說這是印度在航天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
  • 太空戰該如何應對?
    其中,「施裡弗」軍演的歷史最久遠,是美軍進行的太空戰模擬演習。該演習是把太空作為主戰場,其根本目的是對太空作戰理論、技術與裝備進行驗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戰爭的領域範圍不斷擴展。從最初的陸地逐步發展到海洋,又從海洋發展到空中,再發展到外層空間。美軍指出,天空和海洋是20世紀的戰場,而太空將成為21世紀的戰場。
  • 手槍握槍技術
    而實現這個可能最為關鍵的技術就是握槍。當然高速瞄準和高速扳機控制也必須掌握。0.4秒看似很快,但要知道套筒在擊發後後移,拋殼,裝彈和復位也就百分之六七秒的事,剩下的大部分時間實際上都是你自己在調整和重新獲得瞄準再扣扳機,因此有很大的進步餘地。噢,以史泰龍那種好萊塢握槍方法瞬間擊中多個目標多少要算是笑話。
  • 透視外軍空天裝備發展運用
    隨著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演進,軍事信息技術「軟革命」向信息技術和武器技術「軟硬一體革命」升級,在大國戰略博弈與軍事技術革命的雙重驅動下,傳統空中力量加速向空天力量轉變,空天戰略競爭趨於複雜激烈。這使得外軍空天軍備規模和整體水平持續躍升,主戰飛機進入第四代、第五代,種類繁多的各型無人機強勢登上戰爭舞臺,新型彈道飛彈、巡航飛彈、臨近空間武器等新質空天武器裝備迅速發展、高密集試飛驗證,空天力量體系呈現技術升級、結構轉型、方式翻新、效能增值的顯著特點。「空天瞰制世界」成為國際安全鬥爭新格局,空天打擊和反導防禦能力已然成為大國博弈新的制高點,也標誌著世界正在加速形成核加空天的「二元威懾格局」。
  • 空天無人系統智能規劃技術綜述
    : 1)系統處於複雜的三維運動環境.2)系統運動速率大,響應頻繁,容錯率低.3)系統受天氣等環境因素影響顯著.據統計,美國國防部空天無人系統的預算開支佔無人系統預算總額的90%以上[5,6],可見空天無人系統的研究與應用需求顯著.本文面向空天無人系統的發展需求,按圖1 分類分別概述了無人機群和多太空飛行器智能規劃技術的發展現狀,總結了無人機群和多太空飛行器智能規劃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並指出未來空天無人系統智能規劃技術進一步發展方向
  • 中國又一科幻武器將部署:西方公開反對
    如今,中國也有了這種科幻武器,還沒來得及正式部署,美國等西方大國就公開反對,稱其不安全。據環球網5月7日報導,美國五角大樓例行匯報稱,中國雷射武器已經研製成功,技術十分成熟,而且即將進行部署,將成為未來太空戰的主力武器。美國對此,反對中國部署雷射武器這種高殺傷力武器,認為其不利於維護國際安全。
  • 未來太空戰,美國準備這麼打……
    圖片來源:美國The Drive網站新概念催生新軍力  自2019年12月獨立成軍以來,美太空軍在機構設置、人員招募、職能劃分等領域持續發力,為打造一支「小而精」的專業化太空力量,如期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 「中美太空戰」新科幻:軌道衛星被摧毀,人類將倒退幾十年
    中國一向主張和平利用太空,不會挑起太空戰爭,但要警惕美國搞太空軍事化。「中美之間未來任何的戰爭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太空大戰,而任何太空戰都將聚焦於破壞與打擊對方的情報、通信和導航定位衛星。」16日,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刊文「暢想」未來的「中美太空大戰」。
  • 美國「太空軍」來了,太空戰究竟怎麼打
    目前,從地面或空中發射飛彈擊毀敵方衛星的技術已經趨於實用化。1985年9月13日,一架F-15A戰鬥機在大仰角和爬升率的飛行狀態下,在1.1萬米的高空發射了一枚ASM-135反衛星飛彈。這枚三級飛彈在紅外傳感設備的引導下,以2.4萬公裡/小時的高速擊中了美軍作為靶標的P78-1軍用衛星並將其摧毀。
  • 從十大科技突破看中國軍事發展方向
    近來,中國科技事業突飛猛進、科技成果如雨後春筍。「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昭示中國新產業革命、網際網路+和工業製造2025前景廣闊;而不斷曝光的眾多軍事或軍民兩用科研成果也為中國國防和軍事現代化帶來燦爛曙光。粗略歸納,有以下十大科技突破昭示著中國軍事變革的發展方向。一是量子通訊。中國量子通訊技術獨步全球。
  • 美國空軍大學高等空天研究院太空課程Syllabus介紹
    包括:馬修·布熱津斯基的《紅月升起:人造衛星和點燃太空時代的隱性競爭》,克里斯多福·達文波特的《太空男爵:埃隆•馬斯克、傑夫•貝佐斯和探索宇宙殖民》,埃弗雷特·多爾曼《天體政治:太空時代的經典地緣政治》,理察·伊斯頓和埃裡克·弗雷澤的《全球定位系統解密》,瓊·詹森·弗裡斯的《21世紀的空間戰爭:把上天武裝起來》,約翰·克萊恩的《太空戰:戰略、原則和政策》,史黛西·索洛蒙的《中國的太空戰略》。
  • 日本將組建「第2宇宙戰隊」, 加入太空戰角逐!中國衛星危險了?
    實際上,美國已經開始準備太空戰,在美國的計劃中,將在世界各地建造3臺大型雷達,以保護自身軌道衛星為藉口,探測距離3.6萬公裡。  該雷達能探測跟蹤高軌道衛星,為美國反衛星武器提供數據情報支持。而在美國的影響下,日本這一亞洲地區美國最忠誠的盟友也妄圖參與進來。
  • 突破核心關鍵技術,中國將邁向顯示強國
    如果中國能夠全面突破這些新型顯示技術並實現產業化,將有望趕超甚至引領全球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成為顯示產業強國。中國已成為顯示大國隨著應用種類不斷豐富,尺寸需求持續提高,全球顯示產業仍然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根據數據顯示,全球顯示產業2020年營收達2173億美元,全球顯示產業2020年出貨面積達2.54億平方米,比2016年增長了36.5%。
  • 分享 | 《空天獵》:這是一部講述中國空軍故事的大片!
    空天戰場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影片中只展現了這個統一戰場的一部分,但這足以展現中國空軍的「硬實力」。影片中反派的一句臺詞十分刺耳,「你們中國幾十年沒打仗,如果明天開戰,你們準備好了嗎?」,對於這個問題,擔任《空天獵》軍事製片人及編劇的張力說,這一代表全軍官兵的「勝戰之問」是特別設計的臺詞,是為了「以敵人之口來提問,用全篇去回答」。
  • 《空天獵》將成中國版《壯志凌雲》?
    《空天獵》海報(圖片來自李晨微博)2017中國電影「火藥味」十足,前段時間《戰狼2》票房「封神」,即將上映的空軍題材影片《空天獵》也受到格外關注。不僅中國觀眾,外媒也早早備好了小板凳。今日(25日),英國《衛報》刊發文章介紹《空天獵》,並將之與《戰狼2》對比,稱中國在這波點燃觀眾愛國情懷電影中拍出了屬於自己的《壯志凌雲》和《第一滴血》。
  • 神龍空天飛機憑啥挑戰X37B? — 美太空梭致命缺陷,中國已突破
    今天就挑一個找到的資料最多的一點——太空飛行器散熱技術方面,做一個小小的科普。X-37B 驗證機最早源於NASA 和美國國防部的X-37 項目,該項目於1999 年啟動,旨在驗證下一代可重複使用空天往返運輸技術。
  • 電影《空天獵》:一道了解中國空軍的文化大餐
    電影《空天獵》劇照。電影《空天獵》片長大約110分鐘,鏡頭從東海空中維權、空降救援、霸天狼基地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四個典型的軍事活動場景拉開帷幕,展現了中國空軍廣闊的戰場空間,以及服務國家和人民的歷史使命,整個電影高潮迭起、驚心動魄,多角度、全方位呈現出了空軍將士的精神面貌。
  • 軍上將:中國電子戰和太空戰很先進,一旦開戰可毀滅性打擊美軍
    此平臺是《中國軍事》的衍生平臺,以彌補和防止《中國軍事》因一些問題而不能正常發布信息。在此小編向各位真誠的說一聲「謝謝,您們的支持」。眾所周知,中國這些年各領域的發展速度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如今早已經不再是此前的中國,世界各國都開始注意到這個東方大國,尤其是世界第一大國美國,對中國的關注度可謂是尤其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