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睿評 | 中國太空戰實力究竟如何,竟被美國如此惦記——

2021-02-16 參考消息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9月13日發表文章稱,中國正在建設包括反衛星飛彈、雷射武器、GPS幹擾機和殺手衛星在內的高科技太空戰武器體系,這將使中國在未來軍事衝突中擁有優勢。

美國智庫國家公共政策研究所剛提交了一份名為《外國太空能力》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軍隊已有能力攻擊、摧毀或幹擾1900公裡至35000公裡太空軌道上的500枚美國衛星,字裡行間透露出對中國太空實力「深深的憂慮」。

▲中國的太空實力讓美國感到「深深的憂慮」。(美國CNBC電視臺)

對於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世人早已屢見不鮮。作為太空軍事化的先行者,美國此次「吹大」中國太空戰能力的目的,也不外乎是想在太空中塑造一個假想敵,為自身的太空軍事發展爭取更多的撥款以及合理性。而此事也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近些年來中國的太空戰能力確實有了不小的進步。

中國對於空天一體化作戰的研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開始,當時的空軍司令部研究員董文先提出了「高空立體領空控制」概念。

進入本世紀,一些研究人員認識到,在海軍橫向拓展其藍水活動範圍時,空軍必須垂直拓展外太空。該課題催生了兩部專著:2004年出版的《空天戰場與中國空軍》和2006年的《空天一體作戰學》。

▲空天一體作戰示意圖(中國軍網)

2003年,一位中國學者在論文中這樣定義空天一體化作戰:空中力量、結構、作戰行動,以及空天、防空和太空防禦一體化。在作戰裝備上包括飛機、巡航飛彈、衛星、軌道空間站和太空梭,同時還包括空空飛彈、地空飛彈、空地飛彈、以及高功率雷射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新概念武器。在作戰範圍上空天一體化作戰將空天戰場看做一個「無縫整體」,不再明顯區別外層空間和大氣層內空域。

在上述理論的指導下,中國目前已經展現出一定的太空戰能力。在反衛/反導領域,中國於2007年使用上升式動能反衛飛彈成功擊毀了位於863公裡高度的已經失效的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在隨後的幾年期間,中國又接連進行了多次反衛星飛彈實驗和中段反導實驗。

除了反衛與反導系統以外,中國也在積極探索高超聲速空天飛行器技術,一旦國防需要,該技術可轉化為空天打擊力量。據外媒報導,中國於2014年1月9日首次測試了一種高超音速滑翔載具。華盛頓自由燈塔報稱,這一成功測試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擁有高超音速飛行器技術的國家。有關報導稱,在隨後的近3年時間裡,中國已對該高超聲速滑翔載具進行了7次測試,其中6次被認為成功。

▲高超聲速空天飛行器渲染圖(美聯社)

2016年,中國成立了一個新軍種——戰略支援部隊,該部隊的主要使命為:支援戰場作戰,使解放軍在太空、網絡和電磁空間戰場能取得局部優勢,保證作戰行動的順利進行。

具體來說,戰略支援部隊的任務包括:建立和保持太空保障基礎設施,完成對目標的天基偵察與監視,戰場的天基測繪與導航保障等任務;承擔電磁空間和網絡空間的防禦任務;維護國家太空和網絡空間的安全與穩定。該部隊的成立,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對於未來太空戰的重視。

▲戰略支援部隊臂章(解放軍報)

    

(以上言論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陸海天空,五星閃耀!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參考快評 | 中國應更主動發問,請美國回答!
    以福克斯新聞網為代表的一些保守派媒體,竟公開宣稱「看在我們需要中國口罩的份上先和中國搞好關係,等事情過去了再秋後算帳」云云。  雖然在輿論上「妖魔化」中國、宣揚所謂「中國威脅論」是西方反華勢力一貫的做法,但這一波輿論戰,議題之荒誕、花樣之翻新、內容之「無底線」前所未有。
  • 太空戰該如何應對?
    這是美國太空司令部成立以來組織的首次太空戰計算機模擬演習,旨在演練未來可能在太空中爆發的戰爭模式。屈指算來,這已經是美軍舉辦的第13次「施裡弗」軍演,目的是為了探索多域戰環境下,美國與太空系統和服務相關的各機構、軍種間一體化行動以及盟友合作等問題。來自美軍27個單位的近350名人員參與此次軍演,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方面也派人參加。
  • 美國「太空軍」來了,太空戰究竟怎麼打
    在高能粒子的轟擊下,美國、蘇聯和其他國家的六顆以上的衛星被擊毀,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世界上第一顆通信中繼衛星Telstar(恰好與俄羅斯世界盃用球同名)和英國第一顆人造衛星Aruel-1。本次核爆的驚人威力催生了《外層空間條約》,這個條約禁止在太空中部署大規模殺傷武器,禁止將月球、火星等天體用作軍事目的,美國、中國、俄羅斯等國都是該條約的締約國。
  • 參考快評 | 中國「不計前嫌」救場TPP? 目前還不是時候
    但是,邀請中國與會,與邀請中國參加TPP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TPP的協議已經達成,中國參加TPP究竟是原封不動地接受已經達成的協議,還是重新談判、重新達成一個「中國版本」的TPP?無論是哪種方案,在短期內都不可能成為現實。因此,邀請中國與會,只是TPP成員國的一種短期考慮,這與中國真正加入TPP是兩回事。而中國考慮參加TPP成員國的智利會議,有益無害。
  • 美國自稱比中國「盟友」多,地球人都笑了 | 參考快評
    收錄於話題 #參考快評先是美國防長奧斯汀上周在美國國防預算申請聽證會上說,中國沒有盟友,而美國在全球各地有很多盟友,這使得美國擁有更強大的能力。僅過三天,歐洲多國媒體組成的調查組爆料,美國國家情報局曾經利用和丹麥情報部門的合作關係大肆監聽歐洲多國高級政要,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時任德國外長、現任總統施泰因邁爾。被監聽的除了德國還有法國、挪威、瑞典、荷蘭等,這不都是美國的西歐盟友嗎?這
  • 未來太空戰,美國準備這麼打……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近日報導,美太空軍組建了一支旨在開展太空「軌道戰」的特殊部隊。
  • 日本將組建「第2宇宙戰隊」, 加入太空戰角逐!中國衛星危險了?
    由於各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航天領域的探索也愈加重視,在美國和中俄兩國存在巨大分歧的情況下,未來的太空戰爭或許難以避免。  實際上,美國已經開始準備太空戰,在美國的計劃中,將在世界各地建造3臺大型雷達,以保護自身軌道衛星為藉口,探測距離3.6萬公裡。  該雷達能探測跟蹤高軌道衛星,為美國反衛星武器提供數據情報支持。而在美國的影響下,日本這一亞洲地區美國最忠誠的盟友也妄圖參與進來。
  • 參考快評 | 日本擬派「準航母」巡航南海 與侵華旗艦同名
    據悉,此次「出雲」號驅逐艦將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斯裡蘭卡停留,然後參加7月份在印度洋與印度和美國海軍艦船聯合舉行的「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演。報導稱,這將是二戰結束後日本在該地區進行的聲勢最大的海上實力展示。
  • 【譯著導讀】《太空戰――戰略、原則和政策》
    他曾任第 24 海洋控制空軍中隊(VS24)維修官、海軍飛機測試飛行中隊(VX-20)測試評估項目執行官、美國海軍測試飛行員學校見習海軍飛行官、第 24 海洋控制空軍中隊(VS 24)戰術發展與評估執行官,及第28 海洋控制空軍中隊(VS 28)維修部主管。克萊恩中校曾撰寫過多篇雜誌文章,並且在2006年8月,由英國Routledge出版社出版了專著《太空戰:戰略,原理及策略》。
  • 軍上將:中國電子戰和太空戰很先進,一旦開戰可毀滅性打擊美軍
    此平臺是《中國軍事》的衍生平臺,以彌補和防止《中國軍事》因一些問題而不能正常發布信息。在此小編向各位真誠的說一聲「謝謝,您們的支持」。眾所周知,中國這些年各領域的發展速度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如今早已經不再是此前的中國,世界各國都開始注意到這個東方大國,尤其是世界第一大國美國,對中國的關注度可謂是尤其之高。
  • 美國衛星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究竟小概率事件,還是故意為之?【月誠故事】
    【月誠故事】[1]》今早的知乎熱榜上,當前的榜首話題是《如何看待美 SpaceX 星鏈衛星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我方為確保在軌航天員安全實施緊急避碰?- 知乎[2]》。根據題面內容部分描述,「今年,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的星鏈衛星先後兩次接近中國空間站。
  • 印度將舉行首次模擬太空戰演習 銳評:各國應警惕太空軍事化傾向
    印度舉行模擬太空戰演習目的何在?如果將軍事力量聚焦太空,會對未來安全環境帶來哪些影響?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王寶付為您做深入解析。美國「施裡弗」太空戰演習實施單位——太空創新與發展中心(資料圖)軍事觀察員王寶付分析,這次印度模擬太空戰演習主要是針對太空安全可能出現的危機制定對策,並非真正的太空攻防作戰演習。
  • 參考快評 | 臺灣新軍事計劃「重層嚇阻」解放軍?實為暗度陳倉
    ▲資料圖片:2016年8月,蔡英文參加在臺灣南部屏東縣舉行的漢光軍事演習。只是大陸無論軍事、外交與經濟實力都明顯強臺灣太多,臺當局此舉難免被質疑「虛張聲勢」。但其實,蔡英文是想通過這些,一方面向臺灣內部有個交待,表明自己並非在軍事戰略上毫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大陸傳達:兩岸即使開戰,臺灣並非沒有準備。
  • 印度為何如此好戰,是因為軍事實力強麼?竟有如此之大的野心
    按理說,印度以前被英國殖民的時候,應該想著如何去束縛,獨立以後應該踏踏實實的過自己的日子,可倒是相反,印度居然對周邊國家進行了戰鬥。從歷史角度來看,印度在歷史戰爭中確實得到了不少好處,而且在人口上也佔據了優勢。英國的殖民讓印度產生了一種錯覺,那就是印度繼承了英國在南亞地區的主要政治遺產,那麼印度也想向英國一樣,對南亞地區有一個足夠的掌控力。這正符合印度的想法,印度也是這麼做的。
  • 納睿雷達:相控陣雷達專家
    作為國內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納睿雷達不僅掌握全極化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核心技術,還實現了產業化。為了突破先進相控陣雷達在民用領域大規模推廣應用瓶頸,納睿雷達大大降低了成本,同時將相控陣技術和極化技術結合,滿足探測目標多樣的需求。近日,《法人》記者走訪了納睿雷達公司,深入了解這家「專精特新」企業。
  • 現在,中國的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近代以來,中國貧弱不堪,受列強欺凌。歸根結底,它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在反侵略戰爭中屢戰屢敗。新中國成立以來,這種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特別是在1950年的韓戰中,志願軍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盟,贏得了共和國的成立。
  • 印度軍事實力究竟如何?中印軍事實力對比
    印度中國的鄰國,在過去幾十年中曾因為領土問題,出現過多次糾紛。中印兩國幾次交戰,都以中國獲勝而告終。
  • 「中美太空戰」新科幻:軌道衛星被摧毀,人類將倒退幾十年
    中國一向主張和平利用太空,不會挑起太空戰爭,但要警惕美國搞太空軍事化。「中美之間未來任何的戰爭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太空大戰,而任何太空戰都將聚焦於破壞與打擊對方的情報、通信和導航定位衛星。」16日,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刊文「暢想」未來的「中美太空大戰」。
  • 中國軍事實力究竟如何?日本專家直接潑了一盆冷水,直戳國人痛點
    新中國剛成立時,中國由於軍事落後,國力衰弱,吃了很多虧。為了提升綜合國力,在國際上佔得一席之位,中華兒女咬緊牙關,卯足了勁提升自身實力。
  • 中國和俄羅斯軍事實力對比如何?美國專家揭開謎底
    中國和俄羅斯軍事實力對比如何?美國專家揭開謎底。二戰後,世界上出現了兩大具有霸主地位的強國,美國和蘇聯,不管是在經濟上、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位居世界前列。特別地,兩國在軍事實力上相差無幾,都是超級核大國,擁有的核武器為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