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蔡英文當局近期將已經沿用22年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軍事戰略,改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
蕭青(臺灣問題評論員)
先來回顧一下臺軍方戰略的進化史。「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戰略最早見於1995年;陳水扁上臺後,時任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伍世文提出業務報告,調整成「有效嚇阻,防衛固守」;馬英九上任初期,繼續對外宣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直到2009年3月改回「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至今。
▲伍世文
蔡英文剛當上臺灣地區領導人不久,就公開表示將要求防務部門研擬新的軍事戰略。她不喜歡馬英九時期的一切,這毋庸置疑。就像其上臺後全方位、各領域「去馬英九化」一樣迫不及待。若說這個兩字之差的戰略調整,是一個蔡英文「嫌棄」馬英九、「去馬英九化」的文字遊戲,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事情不可能只有這麼簡單。
對於以「重層」替換「有效」,臺當局防務部門這樣解釋:過去「有效嚇阻」意指開戰即決戰,一戰決勝負;「重層嚇阻」是分別從空中、海上、灘頭與城鎮多層截擊,累積小勝為大勝,因此戰力保存格外重要。
面對「重層就是一層層防衛」的質疑,防務部門給予否定:不是一層層防衛,而是一層層消滅;若解放軍對臺發起攻擊,臺灣不再是守勢,重層嚇阻將實現。
▲3月2日,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前)表示,臺灣軍方戰略指導方向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臺灣「中央社」)
島內有分析稱,「重層嚇阻」意味著要擴編打擊武器,或強化制空,兩者都必須有實質的資源投入,才可能落實。前民意代表邱毅直言:「重層」就是不惜將臺灣搞成戰火下的廢墟,也要努力延長嚇阻的時間,因為要給蔡英文逃亡海外留出足夠的時間。
邱毅這話雖屬戲謔,卻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蔡英文「聯美制中」的戰略日益清晰。但若兩岸開戰,蔡英文除了指望美國施以援手外,也只剩下逃亡海外一條路了。
▲資料圖片:2016年8月,蔡英文參加在臺灣南部屏東縣舉行的漢光軍事演習。(BBC)
蔡英文上臺後,不僅全面調整外事和防務戰略,同時也在積極推動戰機、潛艦自造、把「愛國者」飛彈部署到東部等。只是大陸無論軍事、外交與經濟實力都明顯強臺灣太多,臺當局此舉難免被質疑「虛張聲勢」。
但其實,蔡英文是想通過這些,一方面向臺灣內部有個交待,表明自己並非在軍事戰略上毫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大陸傳達:兩岸即使開戰,臺灣並非沒有準備。
▲資料圖片:2016年9月,蔡英文視察臺灣部隊。
無論如何,臺海軍事的主動權都始終掌握在大陸手中,只要臺灣不追求獨立,兩岸就不可能開戰。蔡英文對此心知肚明,她就算想增加對大陸的攻擊性,也力所不能及。
目前來看,蔡英文是在謀劃,以把她口中的「維持現狀」為擋箭牌,在一種與大陸維持的「假和平」現狀下,悄悄地重塑臺灣的政經秩序、文化社會氛圍,甚至是重新定位兩岸關係。如何面對今後日趨複雜嚴峻的臺灣局勢,也在考驗著大陸的智慧。
(以上言論系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上期快評回顧:
參考快評 | 你家電視變成美國中情局竊聽器?川普也在怕這個!
用戶留言賞析:
@暢樂
網絡安全不能只是嘴上說說了。
@冬吃蘿蔔夏吃薑
竊聽老百姓有意義嗎?
@明瑞(李家老四)
跟明代錦衣衛一樣,權力過大,最終拖累國家系統。
@聞雞起舞
哈哈三星的電視又中槍,是不是美國人不買三星電視了呢?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