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很厲害?其實漏洞百出,東海岸不設防

2021-02-14 中國軍事

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次卿克拉奇17日下午率團訪問臺灣,北京時間17時23分乘專機抵達臺北。臺媒對此大肆炒作,稱這是美國國務院自1979年以來,「訪臺」最高層級官員。美國搞這麼一出,無疑給「臺獨」分子又打了一劑強心針。不過,所謂秀什麼缺什麼,臺媒大肆炒作的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臺灣民進黨當局內心的嚴重不安和惶恐。

克拉奇17日下午抵達臺灣

如今,民進黨當局顯然將防務希望寄託於美國「協防臺灣」,甚至宣布要從「不對稱戰力」、後備動員制度以及軍隊管理制度入手,提升臺軍戰鬥能力。臺灣防務部門對於未來的防禦構想有相當多的「美國元素」。近年來,臺軍屢屢強調所謂「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整體防衛構想,其本質就是建設不對稱戰力。

以往基於「都是中國人」的原則,武裝登陸一直作為最後的手段存在,但是「臺獨」勢力不僅暗中持續「去中國化」,還把外部勢力不斷拉扯到明面上來,這擺明就是在「玩火」,而「火」玩大了,大家都知道會發生什麼。

為了玩「這把火」,從外部借點「燃料」就成了必要之選。當下,兩岸實力的天平已經發生逆轉,臺灣地區防務部門肯定也感受到這種差距,所以前幾年就把「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變成了「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這個「重層」比較有意思,按照臺有關部門的說法,「重層嚇阻」就是「阻敵於彼岸、擊敵於半渡、殲敵於灘岸」。

但是,這個「重層嚇阻」明顯忽略中國臺灣島的地形。臺灣島非常像一個「肥蕉」,西面是中國臺灣海峽,東面臨山環海。臺灣地區的防務力量大部分部署在西海岸,東海岸僅有數個戰機中隊和軍艦基地。而自「肥蕉」的北部到南部,有著延綿不絕的中央山脈,中央山脈和海岸線之間是狹長的臺東縱谷平原,這樣的「天時地利」,擺明了就是為東海岸登陸準備的。

而一旦解放軍從東海岸登陸後,就可以沿著狹長臺東縱谷平原快速推進到「肥蕉」的南北兩端,當然北端的任務更為重要,畢竟所有的「頭頭」都在那裡。一旦這個行動完成,再配合大陸沿海的解放軍,「D」型包圍就可以完成了。攻心為上,擒賊先擒王,「頭頭」都沒了,西海岸的部隊還繼續抵抗,那只能叫「蠢」。畢竟對岸在1.5米深的水域都可以讓大海「帶走」兩枚草莓(小艇傾覆),這樣的戰鬥力,一試便知。

掛載AIM-7M飛彈的臺灣F-16B

當然,有讀者肯定會說,對岸也不是紙糊的呀。的確,對岸有著嚴密的防空系統,有從美國進口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有升級版的F-16,地下還修建有密集的地下通道,並且這個通道的深度可以抵禦大部分攻擊。在登陸時會遭遇反艦飛彈和水雷,地面推進的時候會遭遇武裝直升機、反坦克飛彈和重炮,還需要避免進入巷戰,因為那樣很可能會傷及無辜,畢竟大多數人都住在城市裡面。

但是,對岸的軍事力量就那麼點人,先進的武器裝備都是進口的,數量有限,還是簡配版;地面部隊還裝備老掉牙的M48A5和M60A3型坦克,和解放軍的裝備有著代差。所以,這就會造成在環繞「肥蕉」的防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以西海岸為主,北部城市為核心。一旦東海岸被突破,位於西海岸的力量肯定會馳援北端,而這樣的調動又會削弱西海岸的防禦,讓「重層嚇阻」變為「一層都沒有」,而這才是對岸拉扯外部力量的原因。

所以,為了「攻心為上」,「D」型包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這之前,需要解決從「肥蕉」南端繞到東海岸航線上「阻撓」的軍艦和戰機。畢竟兩岸之間就這麼點距離,可以採取飽和式打擊,順帶解決地面的防空系統。因為對岸一直以防禦為核心,而防空系統的建設又是重中之重。在這些「阻撓」都解決後,從兩棲攻擊艦甚至是半潛船上起飛的空中突擊力量就可以搶先登陸,佔據交通要道,為後續的裝甲力量開闢通道。

臺灣曾向美國購買阿帕奇直升機(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在這個行動中,戰機也要保證制空權,畢竟對岸有地下機場,防止這些隱蔽起飛的戰機冷不丁偷襲一番。艦載防空系統也要構築起安全的「防空傘」,防止對岸反艦飛彈和火箭彈的「阻撓」。登陸成功後,充當先鋒的空中突擊力量還要警惕「毒刺」防空飛彈、AH-64和防空高炮。可以讓無人機打頭陣,「引蛇出洞」,打掉這些小而狠的威脅。而對岸的地面坦克則不用擔心,再怎麼升級,它的底子還是早已經落後時代。

當然,以上只是筆者的粗淺猜想。不過,相信祖國,倘若「臺獨」分子繼續胡鬧,這樣的行動,只是時間問題!(列列)

相關焦點

  • 臺軍戰略修改了!「重層嚇阻」的背後藏著蔡英文怎樣的居心???
    最近,蔡英文當局將已經沿用22年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戰略方向,改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那麼問題來了,到底「重層嚇阻」與「有效嚇阻」有何不同?蔡英文又為何要搞「重層嚇阻」呢?然而花了十個月之久,蔡當局拿出的改變,不過是兩字之差,還是不解釋就不知所云的「重層」。連一心護主的綠營民代都坦言,「真的不知道在講什麼」。
  • 兩岸視點 | 臺「國防報告書」竭力為「重層嚇阻」戰略背書
    2017年上半年,臺防務部門向立法機構報告「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最大的看點就是將馬當局時期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軍事戰略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不過,島內各方對此並不買帳,普遍認為報告內容「平淡無奇」,幾無新意,國民黨籍「立委」質詢時擔心「重層嚇阻」是從空中、海上、灘頭等多層截擊,試圖累積小勝為大勝,此舉會把臺灣民眾當成「肉墊」。
  • 臺灣22年來首次更改戰略指導 渲染「重層嚇阻」目的何在? 臺海
    臺漢光軍演,資料圖最近民進黨當局公布「2017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強調戰略指導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引起海內外媒體關注
  • 參考快評 | 臺灣新軍事計劃「重層嚇阻」解放軍?實為暗度陳倉
    據臺媒報導,蔡英文當局近期將已經沿用22年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軍事戰略,改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
  • 臺軍方負責人叫囂對大陸「重層嚇阻」
    臺媒稱,臺當局防務機構負責人嚴德發2月25日宣稱,臺軍方有「先發制人」的戰力,但絕對不會發動「第一擊」,而是「重層嚇阻」。
  • 平戎 | 臺灣鍋防部長表示:將打造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體系
    馮世寬表示:臺軍未來會將軍事戰略從過去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改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這位馮部長說,臺軍的新戰略就是將敵人一層層消滅,有不同手段拒阻敵方,其還聲稱若解放軍對臺發起攻擊,臺灣不再是守勢,重層嚇阻將實現反擊大陸的效果。  Excuse me ?馮世寬要嚇阻誰?解放軍??
  • 【花熊原創】臺軍大肆叫囂"重層嚇阻" 真準備"反攻大陸"?
    依據臺「國防部」在3月初向「立法院」報告的書面內容,過去行之多年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軍事戰略將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島內有分析稱,「重層嚇阻」代表要擴編打擊武器,或強化制空,從性質上來說更具主動性和進攻性。
  • 臺軍:解放軍具備對臺封鎖能力 我們得買隱形戰機
    「國防部」計劃購買隱形戰機應對,從臺軍提出的要求看,似乎只有美國F-35符合要求,不過臺灣是否買得起以及美國是否肯賣都是問題。畢竟,比臺灣更「親」的盟友還在排隊中……美隱形戰機F-35A在「國防」戰略部分,確定由過去「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
  • 吳健:防禦能力有限 臺軍戰機戰備道起降只是作秀
    但具體到戰役戰術上,臺軍卻因各種新式武器到位,自信心還是多了些,像雷霆-2000等遠射武器頻頻亮相,顯示臺軍想把過去「灘岸決勝」外延成「濱海決勝」,以期在更遠的濱海階段消滅攻擊軍主力,灘頭只作為殲滅零星敵人的最後防線。觀察此次「漢光」的演習導調,是以「全員全裝、局部實彈」來搞多晝夜連續對抗,著重基地防衛、戰力保存、聯合防空、聯合反登陸等課目。
  • 臺軍針對解放軍不但研究了"保命武器",還正式將「灘岸殲敵」作為建軍戰略…
    臺防務報告書示意「重層嚇阻」,其中有一項「從臺灣本土發射直抵對岸的裝備」(紅箭頭處)。新戰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據報導,臺防務部門在新版報告書中,不但提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新戰略,也正式將「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列為臺軍「建軍戰略」。報導稱,在宣示將針對解放軍建構「不對稱戰力」時,報告中特別出示一紙示意圖,說明「重層嚇阻」的作法,其中有一項「從臺灣本土發射直抵對岸」的裝備,引起注意。
  • 臺軍強化「源頭打擊」武器,瞄準大陸沿海軍事、非軍事重要設施
    近期臺軍方擱置「整體防衛構想」(ODC),改採「多維防禦、重層阻殲、守勢持久、重點突破」的用兵指導,擬以資通電網路戰、飛彈、微型軍事衛星、無人載具等四大不對稱戰力為主角,打造成「臺版擊殺鏈」。與此同時全力升級和部署雄風二E、萬劍彈等「源頭打擊」武器,企圖將戰場擴展至大陸重要地帶,增強「以武拒統」的實力和底氣。
  • 如果臺灣還不停止做這件事,大陸必武統!
    當然,陳水扁清楚,解決上述問題的核心,是要改變軍方不放心民進黨、民進黨不信任軍方的現狀,即臺軍在心理防線上的迷惘。而解決軍方對「臺獨統帥」的疑惑問題,其實就是為「軍事臺獨」提供組織保障。為此,陳水扁上任不久,就採取「兩軟一硬」三歪招,改善陳水扁和民進黨在軍隊心中的不良形象。「軟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軟招一是穩軍心。
  • 蔡英文:除提升戰力外 臺軍要打宣傳戰網絡戰
    (臺北綜合訊)臺灣總統蔡英文昨天出席三軍六校院聯合畢業典禮時表示,除提升戰力外,臺灣同時要在宣傳戰、網絡戰等傳統軍事作戰外的領域「捍衛臺灣民主自由的價值」,她說,只要臺灣國軍在這些戰場做好防衛固守,就能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 「臺獨」高興不起來了!臺灣島內一則消息傳出,臺軍收到噩耗
    近年來,臺軍屢屢強調所謂「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整體防衛構想,其本質就是妄圖發展所謂「不對稱戰力」,妄圖「以武拒統」。
  • 灣灣背後的「爸爸」和他傳授的「未來戰法」——不自量力的「國防報告書」(四)
    例如這些年臺軍的防禦思路也已經在美國的影響下發生了轉變,試圖創造「不對稱優勢」。第二節  創造不對稱優勢面對中共龐大的軍力威脅,我國不與其進行軍備競賽,運用不對稱戰力以創造國軍相對優勢, 以確保達成「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