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外長表示,智利將於3月14至15日舉辦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成員國會議並邀請中國參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0日表示,「目前中方正在積極研究與會事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報導稱,觀察人士預計,中國將參加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籤署成員召開的會議,因為北京要確立其亞太地區貿易協定鞏固者的角色。報導稱,觀察人士都在拭目以待,看中國能否填補美國留下的領導真空,或是推進它自己倡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李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應邀參加在智利舉行的TPP成員國會議,這體現出TPP成員面對美國川普政府退出TPP之後,因為群龍無首而表現出的焦慮感。TPP成員國希望邀請中國的與會,能夠給川普政府以壓力,從而讓TPP起死回生。但是,邀請中國與會,與邀請中國參加TPP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TPP的協議已經達成,中國參加TPP究竟是原封不動地接受已經達成的協議,還是重新談判、重新達成一個「中國版本」的TPP?
無論是哪種方案,在短期內都不可能成為現實。因此,邀請中國與會,只是TPP成員國的一種短期考慮,這與中國真正加入TPP是兩回事。而中國考慮參加TPP成員國的智利會議,有益無害。
首先,中國可以藉此獲得更多的關於TPP的相關信息;其次,可以藉此表達對自由貿易的支持,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正面形象;最後,還可以體現中國「不計前嫌」的大度,畢竟當初TPP沒有邀請中國參加,但中國並不與它們計較。
▲TPP將中國排除在外
當前,面對川普政府在自由貿易立場上的後退,中國應該藉此機會大踏步前進,因為中國經濟發展仍然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在WTO多哈回合談判短期難以取得進展的情況下,中國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以我為中心的自貿區戰略:首先加快推動中國與海合會的自貿區談判、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和RCEP談判,適時啟動中國與加拿大的自貿區談判,並且說服歐洲國家儘快完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並在此基礎上展開自貿區談判。
中國不必急於撿起TPP這塊被美國丟掉的「雞肋」,而是要通過構建以我為中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在21世紀的國際經貿規則的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
劉衛平(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
中國應該加入TPP,但現在時機尚不成熟。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強力推進TPP,目的是推動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投資和貿易進一步自由化,進而為美國跨國公司獲得更多商貿機會創造條件。儘管美國在推進TPP過程中存心將中國排除在外,但其戰略設計的重點仍然是強化區域自由貿易,提振經濟。而僅就消除貿易壁壘、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而言,TPP可以幫助中國營造更好的貿易環境,帶來大量機遇。
目前TPP的最大變化是美國宣布退出,留下了一個領導真空,世界都在觀望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是否會接盤。僅看短期,中國加強與TPP成員國的接觸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不意味著會做出何種選擇;但長期來看,如果中國將自己所倡議的「一帶一路」與TPP相融合,肯定會有利於全球經濟的發展——這種融合將令中國形成「合縱連橫」的全球經濟合作戰略格局,從而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全面融入和持續推動全球化進程。
▲反對TPP的美國民眾(BBC)
在思考中國經濟全球布局時,我們應該著眼於如何進一步整合經濟融入亞太地區甚至更廣闊的市場。TPP將逐漸改變亞洲內部的經濟平衡和國家關係,這種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變化可能對中國造成巨大壓力;同時中國內部也在面臨更大的經濟改革壓力。對於正處在經濟改革十字路口的中國來說,TPP應當被視為中國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一個外在機會。
從經濟角度考量,雖然TPP已經註定不能發揮很大效果,但國際自由貿易也不會中斷,而可能以另一種自由貿易的形式進行。美國即使是放棄了TPP,但絕不可能放棄對亞太地區的利益和控制,也可能會提出比TPP更加重要的亞太控制戰略,以制衡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與此同時,也不排除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迫使美國與中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屆時中國將以更為有利的地位參與環太平洋的地域經濟整合。
(以上言論系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上期快評回顧:
參考快評 | 日本要搞「先發制人」打擊武器?先治心病吧
用戶留言賞析:
@Baggio
「先發制人」不過是日本人為了掩蓋其「暗中偷襲」的本性而已。
@聽寂
什麼先發制人?不過是為再次侵略打下伏筆!為軍國主義復活撐腰!
@徑陌
還是想複製珍珠港事件?
@年年歲歲
對,先治治心病。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