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快評 | 中國「不計前嫌」救場TPP? 目前還不是時候

2021-02-10 參考消息

智利外長表示,智利將於3月14至15日舉辦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成員國會議並邀請中國參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0日表示,「目前中方正在積極研究與會事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報導稱,觀察人士預計,中國將參加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籤署成員召開的會議,因為北京要確立其亞太地區貿易協定鞏固者的角色。報導稱,觀察人士都在拭目以待,看中國能否填補美國留下的領導真空,或是推進它自己倡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


李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應邀參加在智利舉行的TPP成員國會議,這體現出TPP成員面對美國川普政府退出TPP之後,因為群龍無首而表現出的焦慮感。TPP成員國希望邀請中國的與會,能夠給川普政府以壓力,從而讓TPP起死回生。但是,邀請中國與會,與邀請中國參加TPP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TPP的協議已經達成,中國參加TPP究竟是原封不動地接受已經達成的協議,還是重新談判、重新達成一個「中國版本」的TPP?

無論是哪種方案,在短期內都不可能成為現實。因此,邀請中國與會,只是TPP成員國的一種短期考慮,這與中國真正加入TPP是兩回事。而中國考慮參加TPP成員國的智利會議,有益無害。

首先,中國可以藉此獲得更多的關於TPP的相關信息;其次,可以藉此表達對自由貿易的支持,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正面形象;最後,還可以體現中國「不計前嫌」的大度,畢竟當初TPP沒有邀請中國參加,但中國並不與它們計較。

▲TPP將中國排除在外

當前,面對川普政府在自由貿易立場上的後退,中國應該藉此機會大踏步前進,因為中國經濟發展仍然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在WTO多哈回合談判短期難以取得進展的情況下,中國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以我為中心的自貿區戰略:首先加快推動中國與海合會的自貿區談判、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和RCEP談判,適時啟動中國與加拿大的自貿區談判,並且說服歐洲國家儘快完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並在此基礎上展開自貿區談判。

中國不必急於撿起TPP這塊被美國丟掉的「雞肋」,而是要通過構建以我為中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在21世紀的國際經貿規則的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

劉衛平(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

中國應該加入TPP,但現在時機尚不成熟。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強力推進TPP,目的是推動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投資和貿易進一步自由化,進而為美國跨國公司獲得更多商貿機會創造條件。儘管美國在推進TPP過程中存心將中國排除在外,但其戰略設計的重點仍然是強化區域自由貿易,提振經濟。而僅就消除貿易壁壘、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而言,TPP可以幫助中國營造更好的貿易環境,帶來大量機遇。

目前TPP的最大變化是美國宣布退出,留下了一個領導真空,世界都在觀望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是否會接盤。僅看短期,中國加強與TPP成員國的接觸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不意味著會做出何種選擇;但長期來看,如果中國將自己所倡議的「一帶一路」與TPP相融合,肯定會有利於全球經濟的發展——這種融合將令中國形成「合縱連橫」的全球經濟合作戰略格局,從而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全面融入和持續推動全球化進程。

▲反對TPP的美國民眾(BBC)

在思考中國經濟全球布局時,我們應該著眼於如何進一步整合經濟融入亞太地區甚至更廣闊的市場。TPP將逐漸改變亞洲內部的經濟平衡和國家關係,這種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變化可能對中國造成巨大壓力;同時中國內部也在面臨更大的經濟改革壓力。對於正處在經濟改革十字路口的中國來說,TPP應當被視為中國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一個外在機會。

從經濟角度考量,雖然TPP已經註定不能發揮很大效果,但國際自由貿易也不會中斷,而可能以另一種自由貿易的形式進行。美國即使是放棄了TPP,但絕不可能放棄對亞太地區的利益和控制,也可能會提出比TPP更加重要的亞太控制戰略,以制衡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與此同時,也不排除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功迫使美國與中國籤訂自由貿易協定,屆時中國將以更為有利的地位參與環太平洋的地域經濟整合。

(以上言論系專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號立場。)

上期快評回顧:

參考快評 | 日本要搞「先發制人」打擊武器?先治心病吧

用戶留言賞析:


@Baggio 

「先發制人」不過是日本人為了掩蓋其「暗中偷襲」的本性而已。

@聽寂  

什麼先發制人?不過是為再次侵略打下伏筆!為軍國主義復活撐腰!

@徑陌

還是想複製珍珠港事件?

@年年歲歲  

對,先治治心病。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中國不計前嫌,為馬達西奇輸血續命,一次買烏克蘭400臺發動機
    AL-322發動機Motor Sich 在2019年曾向中國出口了45臺AI-322和22臺AI-25TLK渦輪噴氣發動機,總價值約為9800萬美元。此外,馬達西奇公司還一直為中國供應AI-222K-25和AI-322航空發動機的維修零部件。毫無疑問,中國這8億美元「雪中送炭」的輸血訂單,又可以讓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得以續命很久了。
  • 不計前嫌?蔡英文當局再次向美國「納貢」拜登早已另有打算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蔡英文首次發出祝賀了。2020年11月8日,在美國媒體宣布拜登勝選後,蔡英文就火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祝賀。2021年1月7日,彭斯最終確認大選結果後,蔡英文再次跳出來表示祝賀。島內網友諷刺稱,在美國大選中蔡英文「有眼不識泰山」公開押寶川普賭未來,才會心虛成這樣。
  • 參考快評 | 「切斷對華關係」不是「瘋話」那麼簡單
    收錄於話題 #參考快評 14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福克斯新聞的採訪中再一次語出驚人地表示,如果美國和中國「徹底切斷關係」,「可以省下5千億美元」。
  • 參考快評 | 臺灣新軍事計劃「重層嚇阻」解放軍?實為暗度陳倉
    她不喜歡馬英九時期的一切,這毋庸置疑。就像其上臺後全方位、各領域「去馬英九化」一樣迫不及待。若說這個兩字之差的戰略調整,是一個蔡英文「嫌棄」馬英九、「去馬英九化」的文字遊戲,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事情不可能只有這麼簡單。
  • 參考快評 | 日本擬派「準航母」巡航南海 與侵華旗艦同名
    目前修憲已經提上日本政治日程,通過巡航南海製造周邊海洋環境緊張的態勢,一來可以影響民意和社會輿論,提高修憲成功率,二來也利於安倍在修憲草案中塞入加強防衛體制的條款。另外,日本可能還將提前修改2013年底通過的《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制定「統合防衛戰略」和「日美共同作戰計劃」,進一步增加未來五年的國防預算,意在繼續擴展日本的軍事作戰能力和範圍。
  • 參考快評 川普政府亂象叢生,但不宜妄斷總統被架空;臺灣當局頻與大陸"打嘴仗",不如辦些實事……
    然而,目前還不能過早地做出判斷,認為兩人之間有較大的政策隔閡。不宜過分渲染所謂「建制派反撲」、「總統被架空」。勝選之初,川普躊躇滿志。但入主白宮之後,似感有些力不從心。川普推行政策面臨種種掣肘,包括美國政治和司法體制、國際格局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觀察過去一個月來川普的執政情況,初步可見三大特點:一是「亂象」。
  • 參考快評 | 一堆「廢銅爛鐵」,阻撓不了中國統一!
    美方一些人出於意識形態偏見,正不遺餘力地把中國渲染成對手甚至敵人,想方設法遏制中國的發展,不擇手段阻礙中美之間的聯繫。在這種背景下,美國開始頻繁地打「臺灣牌」,試圖阻礙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擾亂中國發展步伐。另一方面,臺灣當局則甘當美國「以臺制華」的馬前卒。連任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仍然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對立不斷加劇。
  • 參考快評 | 中國應更主動發問,請美國回答!
    美國將認可中國抗疫努力及成效的世界衛生組織也作為輿論戰打擊對象,進行「捆綁式」打壓。川普政府還公然宣稱世衛必須為美國利益服務,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韙,宣布暫停向世衛繳納會費。這種把疫情政治化、將專業問題意識形態化的做法,使得曾是國際秩序構建者之一的美國,正在降格為國際秩序的退出者甚至破壞者。
  • 剛剛,樂天瑪特在中國撐不下去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當年12月,樂天瑪特通過收購萬客隆超市進入中國市場。隨後的兩年裡,樂天瑪特又相繼進入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目前,樂天瑪特在這四個國家擁有200多家門店。其實,樂天超市進入中國以後業績一直不理想。除此之外,樂天集團還面臨家族成員爭奪利益的「憂患」。2015年至今,樂天集團創始家族的鬥爭頻頻登上韓媒頭條。先是樂天創始人辛格浩(父親)在長子辛東主的支持下解除了次子辛東彬韓國樂天集團會長的職務,後是辛東彬在其母親的幫助下重返集團,將其父踢出控股公司。
  • 參考快評 | 蓬佩奧之流鼓吹反華,為何屢屢碰壁?
    ▲【參考視頻】聽蓬佩奧在身邊指責中國 斯裡蘭卡外長說了句話這當然並不是這個「謊言複讀機」第一次碰壁,近來,蓬佩奧歇斯底裡構建反華包圍圈之舉已經屢屢被「打臉」。比如,蓬佩奧8月12日訪問布拉格時聲稱,俄羅斯和中國對捷克的能源獨立構成威脅。但捷克總理安德烈·巴比並沒有理會他的荒唐說辭,回答說:「我們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對這些國家(中俄)一視同仁。」
  • 美國自稱比中國「盟友」多,地球人都笑了 | 參考快評
    收錄於話題 #參考快評僅過三天,歐洲多國媒體組成的調查組爆料,美國國家情報局曾經利用和丹麥情報部門的合作關係大肆監聽歐洲多國高級政要,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時任德國外長、現任總統施泰因邁爾。被監聽的除了德國還有法國、挪威、瑞典、荷蘭等,這不都是美國的西歐盟友嗎?這幾國的首腦已經表達了難以抑制的震驚和憤怒。這樁監聽醜聞讓世人再次見識了美國是如何對待「盟友」的,也讓奧斯汀衝著中國說出的這番話變得滑稽可笑。
  • 參考快評 | 美軍這項「威懾計劃」,中國有必要高度警惕——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涉及中國的條款竟有近40項,並列出了諸多「威懾中國」的新手段。    其中,最令外界關注的是「太平洋威懾計劃」。據了解,美國將在2021財年為該計劃撥款22億美元,以加強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威懾和防禦姿態,並深化美國與盟友的合作。美方並不諱言此舉針對的是中國。
  • TPP群主退群啦! 安倍:藍瘦,香菇
    川普還說一名主播在希拉蕊敗選的時候甚至哭了,而且這名主播還主持了一場總統辯論。他說的是主持人瑪莎·拉達茨,而當時拉達茨也在場……好尷尬  川普:老子才不跟你安倍跳tpp。  但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公款買的偉哥竟然是給韓國總統樸槿惠使用的!!!讀少勿騙,韓國總統不是女的嗎???
  • 參考快評 | 美國情報界狠狠「打臉」蓬佩奧們,夠響!
    而包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在內的美國政客,屢屢玩弄「猜測」「可能」的把戲,引用各種可疑消息源或者乾脆不引用,在多種場合或明或暗地拋出「新冠病毒系武漢實驗室產物」的言論,藉此為「中國責任論」「中國賠償論」找依據。福克斯新聞等美國右翼媒體則多次予以配合,對此陰謀論推波助瀾。但說來說去,他們卻從未拿出過任何真憑實據。
  • | 參考快評
    收錄於話題 #參考快評 為了對付中國,美國真的「瘋狂」了,陪著一起「瘋」的還有英國和澳大利亞。
  • 國際|葛來儀語中評:中國堅持一中卻不施威脅聰明
    「中國並未過度反應,但他們已經清楚地表明,這個特別的問題並不是他們想要討價還價的事情。在什麼時候他們會決定採取行動是另外一個問題,但是把所有的牌都攤在桌上,讓每個人都知道他們將做什麼,顯然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相反,他們只是發出訊號,說他們希望沒有必要讓他們採取行動來應對美國決定不遵守一中政策,那不是中國想要的結果。
  • 觀點 陳鵬仁語中評:美國駐軍臺灣視同侵略中國
    中國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深顧問、文化大學日文系特約講座教授陳鵬仁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美國與日本雖然「同盟」,其實是美國想讓中國大陸知道「打狗要看主人」,同時也告訴日本,若是主動挑釁美國也保不了日本。中國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深顧問、文化大學日文系特約講座教授陳鵬仁。
  • 參考快評 「非邦交國」也出事?臺灣當局遭重拳;華為在俄日爭議領土攬工程「刺激」日本……
    臺灣目前有20多個所謂的「邦交國」。2008年以來,兩岸和平發展時期,為了避免內耗,兩岸達成了「外交休兵」的默契。民進黨執政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一個中國」原則,大陸自然要收回這份善意,臺灣的「國際空間」當然要受到影響。
  • 這回不是中國行動!烏克蘭總統對中企下手後,不料噩耗來得如此快
    這回不是中國行動!烏克蘭總統對中企下手後,不料噩耗來得如此快烏克蘭在克裡米亞事件之後,就徹底倒向了西方,與俄羅斯徹底決裂,烏克蘭領導人澤連斯基為了能夠向美國示好,還將罪惡之手伸向中國。據環球網報導,中國企業此前計劃收購馬達西奇這家公司股份,來為其重新注入活力。可是在收購方案進行到一半時,突然被烏克蘭政府給叫停。
  • 【盤點互動】智利邀請中國參加TPP成員國會議,美國退群後中國會否加入TPP?
    各國將尋找新的前進方向,而非TPP國家中國和韓國獲邀參加會議。中國外交部稱正積極考慮參加下周在智利舉行的TPP成員國會議。特別策劃:智利邀請中國參加TPP成員國會議,美國退群後中國會否加入TPP?2,土耳其內閣高官為即將舉行的公投拉票,兵分多路前往歐洲國家進行演講,但卻屢次碰壁。除了德國、奧地利、荷蘭三國先後阻攔土耳其官員前往拉票,瑞典、瑞士和丹麥也紛紛加入反對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