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每年紀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時候,別忘了還有一場離我們這代人最近的一場戰爭,那就是這場「自衛反擊戰」,毋庸置疑,這些1979年的戰士們是我們這一代人中「最可愛的人」。
出徵前的誓師大會,戰士們即將踏上祖國的南疆,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
臨行前手捧一把祖國的國土,緩解今後在邊疆對祖國故鄉的思念。
圖為1985年12月5日,第47集團軍揮師南下參加輪戰,即將趕赴前線的楊越朝與未婚妻盧俏梅在西安車站離別時的動人場景。妻子依偎在丈夫懷裡,戀戀不捨。此處一別,或許只有來生才能再見。
對越作戰中以一敵百的一等功臣傅平山烈士趕赴戰場前與愛妻的最後合影。
長長的隊伍正趕赴戰區
1979年3月中方軍隊攻下老山界的瞬間,此刻旗手實際上已經中彈犧牲。
改革30年來,幾乎所有的社會群體都從改革開放中不同程度的受益,但是我們不能忘了有一個群體屬於絕對受損,他們就是自衛反擊戰中的烈士和大部分英雄。他們離開了親人,為了全國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斷然走上了祖國的南疆,用自己的生命捍衛祖國的尊嚴。
可愛的戰士們大都來自農村,尤其是「老少邊窮」地區。在小說《高山下的花環》中,來自沂蒙山區的烈士梁三喜臨終前沒來得及說完的一句話,不是像傳統革命電影所描寫的那樣申請入黨,而是提示戰友注意自己左胸口袋裡一張血染的紙條,上面寫著:
我的欠帳單
借:本連司務長120元
借:團部劉參謀70元
借:團後勤王處長40元
借:營孫副政教50元
……
戰士時不時拿出親人的照片出來看一眼,或許這將是他見到親人的最後方式。戰士們大多數都是19歲的年輕小夥子。
19歲,對於親歷了改革開放30年的年輕人來說,是什麼概念?張朝陽19歲時在清華大學念物理,丁磊19歲時在電子科技大學念通信技術,畢業後經過一番努力,分別創辦了搜狐、網易,成為中國新興IT界的領軍人物。
馬雲19歲那年第二次走進高考的考場,數學只得了19分,只好開始打工,蹬三輪車送雜誌。
但在市場機會極其豐裕的改革年代裡,馬雲最終還是考上了大學,創辦阿里巴巴網站,併購雅虎中國,大器晚成。像自衛反擊戰中巖龍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由於家庭出身,即使死裡逃生,即使數學成績高於馬雲,恐怕也很難像丁磊那樣得風氣之先而成為北京電信前100個用戶之一,難以在IT界弄潮;
1979年的中國,連穿一件花格子襯衫也像今天的裸奔一樣驚世駭俗,越戰一代青年基本未婚,絕大多數沒有戀愛經歷,還沒來得及品嘗人生的甘美就匆匆而去。
那一年,隨著國家的一聲召喚,他們便義不容辭,從此踏上了祖國的南疆,廣西和雲南對面,就是越南的6個省11個縣。中國軍人面對的是歷經幾十年抗法、抗美戰爭,真正「武裝到牙齒」的越南人,軍隊驍勇善戰,老百姓也是全民皆兵,號稱「第三大軍事強國」。但是中國人從不懼怕。
「剛剛拐過一個山嘴,一叢樹林中射出一梭罪惡的子彈,其中兩顆穿過巖龍的胸膛。在他後面的班長看見他倒下來,又慢慢地抬起頭,向著北方——祖國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後不動了。」
受傷的戰士正在喝路上水坑裡的水。
烈士妻子給已經犧牲的丈夫的留言「吻你,我不驚醒你」。
戰場上罕見的中國女兵照,她們真的很年輕,她們也熱愛生活,她們曾經也很潮的。
她們善良可愛,當祖國召喚時,她們義不容辭,整裝待發,趕赴前線。
脫下戎裝,她們也是普普通通的可愛女孩。
西方記者猜測說,這些以身蹚雷的中國軍人,可能是被迫服從上級命令。彭荊風在戰場上發現,西方人道主義小白臉們,完全低估了東方的人格境界!在者陰山下的救護所,彭荊風遇見了剛抬下來的戰士劉易富,他隻身排除了二十多枚地雷,身中36塊彈片!
「醫護人員為他換下那身滿是泥漿和血汙的衣褲時,發現他口袋裡已身無分文,只有一張寄回家的16元匯款收據。人們明白了,這又是一位準備以身殉國的勇士!」
中國軍人最酷的一張照片,老山「硬骨頭排」的排長史光柱。
當年他整個排的戰友在一場老山守衛戰役中全部犧牲!僅存他一人還被炸瞎了雙眼,他當時還不知道周圍的情形,不知道戰友都已離他而去,包括給他包紮的衛生員,但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靠手雷堅持著戰鬥,隨後又身中3槍,援軍到來時,他已昏迷不醒,但是就在他被救援隊救醒後,他竟然奇蹟般的站了起來,把全排弟兄們的名字點了一遍,直到發現沒有一個答應他的,他知道了一切。默默的抓起身邊自己的槍只說了一句話:「弟兄們,老哥給你們報仇!」說完就朝有槍聲的地方走去!
烈士母親撕心裂肺呼喚兒子
從後方趕來前線的親人,看到的卻只是一方方冷冰冰的墓碑。
從湘西鳳凰縣千裡迢迢趕來的95歲老人滕清蓮終於來到兒子田擁華的墓前,禁不住老淚縱橫「兒啊,三十一年了,娘可算看到你啦!」老人甩開手杖,一下子撲在墓上嚎啕大哭。
田擁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阿拉鎮葡萄村,1976年12月入伍,39479部隊氣象觀測員,1979年2月犧牲,21歲,追記二等功,廣西憑祥市匠止烈士陵園3區10排9號。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我軍的傷亡人數,越南媒體報導說是消滅我軍3萬多人,這顯然是個誇大的數字。
我軍參戰部隊總共二十萬,在消滅了我軍六分之一的情況下還會丟失越北,這顯然只能說明越南軍隊的怯懦了。3萬人的數字顯然是過分了。我軍《解放軍報》報導說是傷亡4000人,這個數字也顯然是縮了水的。對於具體的數字,開始我也迷惑不解。去年年底去北京廣播學院參加考研專業輔導課學習的時候,經朋友介紹,認識了原濟南軍區作家李存堡,這個謎團才得以解開。
李存堡老師79年時曾作為戰地記者,隨部隊開赴越南作戰,親眼見證了戰爭的真實情況,後來為創作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得以由軍委副***葉劍英特許,查閱了許多關於那場戰爭的許多秘密檔案。因此,他得到的消息應當是客觀真實的。
據李存堡老師介紹,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傷亡的真實數字應當為27000人,其中陣亡將士為6000多人,負傷戰士為21000多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6000多陣亡將士裡,有500多人並沒有死在敵人的炮火下,而是死在了當時我軍自己的劣質武器手中。文革時期,部隊也受到衝擊,兵工廠生產質量下降,武器低劣,結果在戰場上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據李老師說,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他就在尖刀連隊採訪,當時我們的手榴彈扔過去不爆炸,衝鋒鎗開兩下就卡殼甚至炮彈在炮膛裡就爆炸的事情是非常多的。許多戰士都因此犧牲了,在受傷戰士中,因自身武器質量問題而負傷的戰士也佔據了相當的比例。後來李老師在小說《高山下的花環》裡悲憤的記錄了這一景象,並因此招來了國內多家兵工廠領導的責罵和攻擊。但事實就是事實。
同時,在救護傷員方面,我軍也與以往有不小的改進,隨著戰鬥的進程,大批直升飛機24小時連續工作,將傷員陸續運回國內救治,從而降低了死亡率。
而在戰鬥進程裡,初期的死亡率是相當高的,個別連隊傷亡甚至到達了百分之九十。一般作為尖刀連的部隊,最後一個連回國的一般只有10幾個人,一個班剩下不到一兩個人,這方面固然有越南防禦堅固的原因,但也確實是因為我軍戰士沒有參戰經驗所致。但即使如此,在初期戰鬥中,越南的傷亡也是高於我軍的。這是由於我軍採取的打法的原因。在美越戰爭裡,美國通常使用重炮和轟炸機來攻擊越南陣地,這使得越南的地堡在躲過美國轟炸後依然可以重創對手。越南東溪的315高地,當年美國動用了三十多架轟炸機,兩個團的兵力,圍困一星期,付出傷亡三百多人代價才勉強拿下,得到的只是20多個越南人的屍體。同樣是這個315高地,我東線反擊部隊只用兩個連戰鬥3小時即拿下。因為我軍採取了輕重型炮火相結合的辦法,廣泛使用小型無座力炮來摧毀越南地堡,而且我軍炮兵也不怕死,敢於在幾百米的距離向越南地堡平射,即炮兵常說的」拼刺刀「,結局雖然是和越南地堡同歸於盡,但有效的減少了我軍的傷亡,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也是美國人學不來的。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越南在防禦美國人的戰鬥力通常採用坑道戰,坑道戰對付美國的少爺兵管用,可畢竟也是我軍發明的。徒弟打師傅,哪有不吃虧的道理。而且據李老師說我軍當年在幫越南人設計坑道的時候,在許多地方都設計了機關,就是為了防止有一天他們拿坑道來打我們。結果自然是越南人死的慘。據說在老街攻堅戰裡,我軍用毒氣把一坑道的越南人活活悶死,後來據越南俘虜交代,該坑道藏著二百多敵人和一千多老百姓。其實老百姓又怎麼樣,反正越南當時是兵民不分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我軍的主要傷亡是在穿插戰鬥中,在各路兵馬合圍之後,傷亡即大幅度降低。在穿插戰鬥力,由於許世友急於求成,未能及時勘察道路,導致我軍多路穿插部隊遭越南人伏擊,進度緩慢,但越南圍追堵劫,依然沒有阻擋住我穿插部隊行進,反而被我軍包了餃子,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軍戰鬥力之強,有人說假如越軍當時對我軍實行反穿插包圍,那我軍將處境危險,事實上越南人並非沒想這麼幹,我軍穿插戰打響第一天,越軍王牌316A師就出動了,結果他們在同登就被我軍一個團劫住!三天三夜寸不難行,如果不是其師長見勢不妙在我軍合圍前下令撤退,316A師就將全軍覆沒。即使如此,他們師的一個」英雄團「還是因為撤退過慢,被我軍打了個全軍覆沒。王牌師尚且如此,其他部隊更不用說了。
而在我軍拿下同登,老街,東溪三城之後,戰場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可以說,對於越南的全面進攻態勢已經形成,而這一段戰鬥我軍的傷亡率已經大大下降。原因是越南西線的戰略要地已經丟光。有人說假如當時越南調回駐柬埔寨軍隊對我軍實行側翼突擊,我軍將全軍覆沒。這是嚴重缺乏軍事常識的說法,事實上我西集團軍在拿下沙巴後,就已經切斷了侵柬越軍回援的所有通道,若越南軍繞開沙巴走,那要麼成為我重炮的靶子,要麼就走進我軍的包圍圈。若要強攻沙巴,那好啊!我西線殺紅了眼的十幾萬將士正嚴陣以待,不說戰鬥力,即便是我軍優勢的炮火也能把他們打回姥姥家。我軍對越作戰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圍魏救趙,也就是通過設置包圍給越南侵柬部隊做口袋,爭取全殲,可惜越南沒有上當。所以,越南之所以不肯調回駐柬埔寨軍隊,除了表示其政治強硬外,更多的則是避免最大傷亡的考慮。
平心而論,單從戰果上比較,我東線集團軍的戰績要強於西線部隊,東線集團軍諒山戰役全殲敵王牌13師,更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最大戰果。但說到傷亡,東線集團軍卻遠遠大於西線,甚至還出現了整個一支連隊被敵人俘虜的局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固然有越南人的防衛比較強有關,但指揮員卻也要負責任的。許世友因為急於建功,向各穿插部隊提出了不切實際的穿插要求,甚至連越南地區的地形也沒勘察清楚就盲目出擊,導致了各部隊在穿插過程裡損失過大。許多連隊遭越南優勢兵力包圍,損失慘重。原本速戰速決的包圍戰變成了消耗戰。後來還是裝甲部隊鋌而走險,冒死翻越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復和山,從敵人背後捅了一刀,才徹底扭轉了不利的戰局。但裝甲部隊卻遭受了慘重損失,大量坦克摔下高山,成了越南人的戰利品。還有許多搭乘坦克的步兵為防顛簸把自己綁在坦克上,成了越南機槍的活靶子。後來打到諒山,卻因中央電令使進攻時間遲滯了兩天,使越南及時完成了對諒山的防禦部署,造成了不應有的傷亡。但即使這樣,東線軍還是給越軍更大的重創。諒山戰役把越南王牌13師成建制圍殲,殲滅敵人2萬4千人。為整個對越反擊戰的最大戰果。相比之下,西線的楊得志就顯得謹慎的多,幾次推遲總攻時間,儘量做到各方面準備萬無一失,進攻採取穩進的辦法,積小勝為大勝,有效的減少了部隊的傷亡。但同樣也是由於過分謹慎,失去了全殲敵316A師的機會,讓其從我軍兩個師之間溜走了。
關于越軍的傷亡,越南方面一直是含糊其詞。我軍初期所宣傳的殲敵70000也有誇大的嫌疑。但越南的含糊其詞也正表明了其傷亡之慘重。對於這個問題,我也諮詢了李存堡老師,據李老師說,他查閱的83年時候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檔案說殲滅敵人近6萬人,其中擊斃敵人42000多人,擊傷10000多人,俘虜2000多人。這個數字主要是我軍與越南正規軍的交戰結果,包括成建制消滅越南第6師和第13師以及第25師,成建制消滅包括其「英雄團」再內的十三個團。以及重創其316A師等多支部隊,其地方民兵與***部隊與我軍的交戰記錄還沒算在內。敵被俘傷兵不治而死的數據也沒算在內。單從戰果統計看,這個數字還是比較準確的。此外,據1979年越南勞動報公布的平民損失的數據,越南在此次戰爭中損失平民為50000人,因此可以推算,越南在79年戰爭中的傷亡,絕對在10萬以上。
我軍傷亡27000,越南傷亡10萬,你們說,這樣的戰鬥我軍打的漂亮不漂亮,這樣的戰鬥,我軍是勝了還是敗了?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2、雙方的武器裝備對比以及越南軍隊的數量和質量
我軍的裝備和敵人的對比也是許多人攻擊我軍的重點所在。許多人僅從當時我軍槍械裝備上就得出我軍裝備弱於越南裝備的結論,並污衊我軍荒廢軍備建設。還有人認為越南精銳部隊都調離了柬埔寨,與我軍作戰的只是越南雜牌部隊和地方遊擊隊,我軍打成這樣實在是丟臉。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件事情不用找別人,我四叔的老同學,現濟南天華貿易公司的馬昌河經理最有發言權,他是76年入伍的戰士,是濟南軍區的老兵。79年奉命入越作戰,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是西線尖刀連的班長。我曾就此事情諮詢過他。據他回憶,當時我軍在槍械的裝備上是與越軍相差無幾,因為越南的槍械主要是中國援助的,其軍事工業也是中國幫助建立的。其裝備與我軍相似是正常的。何況,文革時,本著國際主義精神,我軍當年總是把最好的裝備援助給越南。因此,越南在槍械裝備上不弱於我軍是不足為奇的。而且,我軍的武器質量是有問題,那是由於文革造成的,前線將士沒有責任,而且,正因如此,前線將士才更應得到我們的尊重。
事實上,在裝備對比上,越南與我軍最大差距的是在火炮上,這種差距可以說是質的。馬叔叔回憶說:當時他們衝鋒的時候,只要??我軍在攻擊越南陣地前都首先採用地毯式炮擊的辦法,猛烈的火力幾乎把敵人陣地鍁翻。你說瞧不起中國空軍可以,但說瞧不起中國炮兵可就錯了。中國陸軍學習蘇聯,高度重視炮兵建設,其炮兵火力與蘇美不相上下,遠強於北約華約其他國家。而我軍強於美國的地方在於,我軍的中小型火炮種類奇多,應用極其廣泛。對付越南地堡林立的防禦陣地正好合適。馬叔叔說,當時聽我軍打炮,感覺整個山都在搖晃,真箇是地動山搖。在整個對越反擊戰期間,越南炮火始終被我軍壓制,不敢與我軍對射。這也是越軍北部防線得以迅速崩潰的重要原因。上次看鳳凰衛視的記錄片裡還說,越南北部許多山林,當年被我軍炮擊後竟成禿山,二十多年不長草木,這足見我軍炮火之強。
越南還有一個與我軍有重大差距的地方就是裝甲部隊。事實上,越南雖然繳獲了大量的美國坦克,其裝甲部隊的總體實力還是弱於中國的。戰鬥初期,憑藉複雜的山林地形,我軍的裝甲部隊遭到了一些損失,但並沒有傷筋動骨。裝甲部隊翻越復和山的奇蹟更是扭轉了整個東線的戰局。諒山攻堅戰我軍用裝甲部隊開路,24小時就控制了諒山全境。79年對越還擊我軍共動用坦克七百多輛。而越南只有316A師和13師少數王牌部隊可與我軍坦克抗衡。可惜他們都被我軍重創甚至全殲。後來丟了諒山,其地形優勢當然無存,茫茫平原正是我裝甲部隊大展虎威之時。若不是中央電令撤軍,我軍必克諒山。
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雙方兵力對比和越軍質量,與許多人認為越南投入的只是雜牌軍和遊擊隊的觀點不同。越南在與我軍的較量裡還是動了老本的。他們的四大蘇聯裝備王牌師(316A師,8師,13師,27師)中有三個投放在與我軍的作戰中,結果一個被全殲,兩個遭重創。這個道理傻瓜也能想明白,既然越南認為中國是他們最大的敵人,他們又怎麼會把雜牌軍投放在中越邊境嗎?這不是找死嗎?關於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軍隊數字,據柬埔寨方面的報導說是十萬多人。而越北地區的防禦部隊,根據我軍戰前得到的情報是十五萬人。事實上,單從他們有編制的與我軍交手的正規部隊看,就已經有十萬人之多,還不包括其地方遊擊隊和民兵。自***表態要懲越後,越南的準備還是很充分的,調動了大量的部隊。並且在戰鬥的過程裡不斷向前線增兵。後來西線部隊兵臨諒山奇窮河,越南總***黎筍又把其壓箱底的兩個河內衛戍師增援諒山,結果也是驅羊羔入虎口有來無回。當初黎筍曾在電臺裡講話,說要在諒山與我軍決戰。結果諒山只打了一天就丟了。嚇的他甚至要遷都。事實上,全民皆兵的越南,在此次投入軍隊的數量上至少是不少於我軍的。且又佔據有利地形,卻被我軍打成這個樣子。
相反,我軍在此次戰鬥裡的投入遠不如越南,與越南傾國之力相比,我軍只是動了一個手指頭,既沒有進行全國總動員也沒有調集最精銳的王牌部隊。主要以廣西雲南兩地的邊防部隊為主,加派了兄弟軍區的一些戰鬥骨幹,總數不過是20多萬人,這與我軍當時450萬的常備軍相比,顯然只佔了很少一部分。
從雙方的投入和最後的戰果看,此次戰爭的結果顯然是我們贏了。如果不是撤軍,最後我們還是要繼續贏下去。
3、關於最後的撤軍之謎和撤軍時的傷亡問題
這個問題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攻擊對象,先是以撤軍宣傳說當時我軍已經陷入了越南的陷阱裡,後又以撤軍的傷亡來攻擊我軍的戰鬥力低下,這些觀點其實都是荒謬的。
第一個問題我還是請教的李存堡先生,畢竟他長年與部隊首長打交道,知道一些內情。在網上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即當時越南其實是用諒山做陷阱,利用其駐柬埔寨軍隊對我軍實行反包圍。如果不是美國衛星及時發現並通報我軍,我軍就將全軍覆沒云云。聽到這個說法李老師先是哈哈大笑,既而又反問我:你覺得可能嗎?他說,這種說法單從軍事常識上看就是錯誤的。首先當時越南的北部邊防軍已經被我軍基本肅清,就算黎筍有回天之力一夜之間調集十萬正規軍,加上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軍隊也不過二十萬人,至多與我軍平手。何況所有戰略要地都已在我軍手裡,就算對決的話誰勝誰輸顯而易見。何況我西線軍已切斷了柬埔寨越軍回援的所有要道,他們就算回來也會被西線軍打個七零八落。所以,所謂的越南設陷阱的說法,只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謠言而已。
那為什麼要撤軍,李老師說,這個問題很明白,中國一開始就是要打一場有限的戰爭,達到懲罰越南的目的。這主要是因為蘇聯的原因。戰役打響後***就反覆的通過各種媒體向世界表態,並宣布了半個月是戰爭的期限。結果打了將近一個月,已經超出了預先的估計。甚至當時為避免戰爭擴大,中央曾嚴令東線部隊不許過奇窮河。只是因為黎筍瘋狂叫囂「決戰」,紅了眼的許世友才在諒山又打了一仗,把越南人消滅個乾淨。為此許司令還在回國後做了檢討。中國不想把戰爭擴大,原因在於首先當時剛經過文革,百廢待興,戰爭的目的就是要教訓一下越南,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軍威。但同時也要防止越南把中國拖入戰爭泥潭,這樣就中了蘇聯人的圈套。何況,金蘭灣還駐紮著蘇聯軍,一旦我軍南下,勢必與蘇軍發生衝突,那情形就不可想像,很有可能演變成一場中蘇越三國的局部大戰。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而剛剛宣布改革開放的中國,是無論如何不能拖入這場大戰的。所以,佔領諒山後宣布撤軍,不給蘇聯武裝幹涉以口實,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要知道越南根本沒資格當中國的敵人,蘇聯才有資格。
事實上,這場戰爭還是對中國外交局面的打開起了很大作用的,此戰後,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迅速升溫,大量外資源源而來,促進了中國的改革開放與經濟建設。同時,又通過戰爭展現了中國的實力,使香港澳門問題順利解決,而越南卻背上了沉重的戰爭包袱,失去了十年發展的大好時機,後來改革開放,又淪落為中國的商品傾銷地。蘇聯也因援助越南而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加速了其國家政權的垮臺。可以說,這場戰爭對中國的意義是深遠的。
第二個問題,我還是請教的越戰老兵馬叔叔,他是經歷了那次撤軍過程的。據他說,當時為防止越南反撲,各部隊採取了輪番掩護的辦法撤退,但事實上,越南的反撲是零星的,基本是」禮送「我軍出境。所以有關我軍在撤離時遭越南反撲傷亡慘重的說法是錯誤的。
但在撤退時我軍確實有所損失,據馬叔叔說,他們班十個戰士,五個犧牲在開戰的前三天,兩個犧牲在歸國的路上。回到國內只有三人。而這兩位歸國路上犧牲的戰友,一位是誤入陷阱而犧牲,一位是被越南婦女用冷槍打死。事實上,當時我軍的主要傷亡都來自沿途越南殘餘遊擊隊的騷擾。這是因為我軍推進過快,沒有徹底肅清敵人零星逃亡部隊,此外沒有對佔領區分派更多的部隊守衛,使很多遊擊隊勢力死灰復燃,給我軍帶來了一定的傷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越南農民在我軍撤退的許多要道上都埋下了地雷和陷阱,造成我軍的傷亡。尤其是撤退前兩天這種傷亡特別嚴重,後來我軍採取三光政策,沿途焚燒村莊,寸草不留,徹底打擊殘餘敵人,並在我軍通過的主要路段押送越南百姓為先導開路,從3月9日起,我軍的傷亡率即大大降低。
總論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軍戰史的光輝一頁,他是我軍發動的一場有限的懲罰性正義戰爭,戰爭給越南帶來了極大的打擊,打出了國威軍威,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英雄之師,威武之師,常勝之師,他們是國家的驕傲,民族的英雄,我們有理由為我們的國家有這樣一支軍隊而驕傲。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軍的輝煌,是民族的驕傲。中國人民解放軍,無愧於鋼鐵長城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