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作戰犧牲的團以上軍官和女軍官,敬禮!

2021-02-14 六七十年代紀念館

這裡是六七十年代紀念館,一起重溫歲月的交流平臺,請您在閱讀本文之前,先點擊左上方「六七十年代紀念館」進入,點擊「關注」,再點點擊右上角的 小點點···,點擊「設為星標」,然後,您就成功加入我們了。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讓我軍付出了16000多名官兵的生命,初略統計有25名戰死沙場的團以上軍官(其中3名師職、22名團職)還有六萬多名傷殘勇士。今天緬懷這些為國捐軀的將士,我們希望和平,希望遠離戰爭,更希望國家富強。當然,我們也不怕一切霸權主義強加給我們必須還擊的戰爭。

一、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第一位師職軍官:42軍126師副政委林鳳雲

林鳳雲,1928年出生遼寧省東港市東溝縣,少年時就讀於桃源國民優級小學。1947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立三等功一次,擔任文化教員、連政治指導員。1950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榮立三等功2次,被提升為師政治部助理員。1953年,任師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科長。1955年被授予大尉軍銜。1956年,在中央團校學習兩年,1959年晉升少校軍銜。1964年,任42軍政治部組織處副處長。1968年調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作專案工作。1971年,任42軍126師政治部副主任、師副政治委員。

1979年2月,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打響,林風雲剛剛動過闌尾炎手術,他提前從醫院返回部隊,主動要求到他比較熟悉情況的376團,與另一名副師長孫佳權和部分司政人員組成前線指揮部,負責指揮實施主攻穿插任務。臨上前線前,他到廣西憑祥看望在某部當班長,即將出徵的兒子,語重心長地叮囑兒子:在戰鬥中一定要機智勇敢,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為人民立功。

2月17日上午九時許,林風雲與42軍126師坦克團副政委寧成功乘坐的裝

甲車,在突破越軍防線向縱深地帶穿插途中被越軍炮火擊中,副政委寧成功當場犧牲。林鳳雲徒步前進指揮作戰,不幸胸部中彈,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強忍劇痛將隨身拾的機密文件銷毀。戰後清理他的遺物時,身上僅剩下一架被打穿了的微型半導體收音機。

林風雲對革命事業赤膽忠誠。戰爭年代,他南徵北戰,不怕犧牲,立下戰功。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又隨軍南下。工作多次變動,但每次都愉快服從組織調動。由於長年在外奔波,探家時,孩子幾乎不認得爸爸。他作風正派,為人正直。在擔任組織幹部期間,嚴守機密,任人唯賢、秉公辦事,愛護部下,深得組織和同志們的信賴。林風雲犧牲後,他的遺體被安葬在文本龍州革命烈士陵園。

  

二、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第二位師職軍官:42軍126師副師長趙連玉

趙連玉,1930年3月出生於遼寧省莊河縣(今莊河市)徐嶺廟下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1歲給地主放豬、幹雜活,14歲被抓到安東做勞工。1945年9月莊河解放,他不滿16歲報名參軍。參軍後,趙連玉參加的第一次戰鬥是解放安東(今丹東市)的戰鬥。安東解放後,他又參加了解放本溪、桓仁、遼陽、營口、錦州等地的幾十次大小戰鬥,受到多次嘉獎。遼西戰役後,他帶著滿身硝煙隨四縱隊進關,參加平津戰役,在北平(今北京)入城式上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檢閱。在朱德總司令發出「解放全中國」的進軍號角後,隨大軍揮戈南下,渡長江,進湖廣,鐵流數千裡,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貢獻。他歷任戰士、通信員、排長、連長、軍務股長、營長、偵察科長、作訓科長、團長等職。

1962年進南京高級步校學習,接受了正規的軍事科學教育,提高了指揮藝術水平。學習期間,他想到自己從放豬娃到高級軍官,他暗下決心以優異的成績掌握學習的知識,做一個名副其實的軍事指揮員,把一生獻給革命事業。1964年他畢業後,分配在廣東汕頭地區普寧縣擔任「四清」隊長。一年後,回部隊擔任42軍126師擔任副師長職務,他一心撲在部隊現代化建設上。1964年畢業後任42軍126師副師長。1971年,趙連玉經上級選送到北京軍事科學院,接受現代化高級指揮員的深造教育。

1979年2月17日,為懲罰南疆侵略者的挑釁,奉調前線,率一個團兵力執行穿插任務,攻高平、克涼山,身經大小戰鬥15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務。3月2日,126師奉命攻打下琅,打通廣淵經下琅至科甲、碩龍回國道路的任務。3月9日傍晚,副師長趙連玉在班弄地區組織376團指揮員看地形時被越軍狙擊,子彈擊中頭部陣亡,時年49歲。是中國軍隊在79對越作戰中犧牲的第二位副師級幹部。趙連玉的遺體葬於廣西龍州香水鄉蕉坎村烈士陵園,他生平戰績陳列在湖南耒縣53214部隊博物館。

三、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第三位師職軍官:42軍126師副政委寧成功

寧成功,1929年出生遼寧蓋縣,42軍53245部隊(126師)副政委。1979年2月18日,寧成功乘坐裝甲車指揮126師坦克團搭載步兵向高平穿插。進至楠囊南側時,公路遭到越軍嚴重破壞,前進受阻。寧成功不顧越軍仍向公路上射擊,從裝甲車內探身出來指揮運動保障隊搶險。不料,一顆子彈飛來擊中了他的頭部,當場犧牲。寧成功委平易近人,作戰勇敢,深受官兵愛戴,犧牲時年50歲。軍黨委授予二等功臣。

四、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正團職軍官:41軍121師政治部副主任王子富

王子富,1925年出生山東黃縣(今龍口市),1943年10月入伍,中共黨員,41軍121師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2月18日日夜,王子富帶領師後勤前梯隊隨師預備指揮所經魁剝山谷穿插,遭到兩側山頭越軍及混在隊伍中的越軍特工突襲,王子富被集中火力攻擊,壯烈犧牲,終年52歲,榮立二等功。王子富安葬在廣西那坡縣烈士陵園。

五、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正團職軍官:41軍121師後勤部副部長尹慶家

尹慶家,1930年出生遼寧瓦房店,1948年1月入伍,中共黨員,41軍121師後勤部副部長。1979年2月18日夜,尹慶家帶領師後勤前梯隊在魁剝山谷遇襲,混亂中中彈犧牲,時年49歲,榮立三等功。圖為廣西那坡縣烈士陵園尹家慶烈士之墓。

六、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正團職軍官:41軍121師361團團長時光銀

時光銀,河南省內鄉縣人,1955年3月入伍,中共黨員,41軍121師361團團長,1979年2月21日犧牲,終年44歲,榮立三等功。

七、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正團職軍官: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團長朱富鈞

朱富鈞,1937年生,江蘇蘇州人,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團長。1979年2月19日,朱富鈞指揮坦克縱隊前往馳援在哥新地區遭到越軍圍攻的125師師前指和375團團指。因坦克縱隊與引導組失去聯絡,無法與步兵協同,以致在衝擊過程中沒有發現路邊隱蔽與敵對峙的師前指和375團部隊,一直深入到了越軍控制地區。越軍發現坦克縱隊孤軍深入,集中了猛烈的炮火向其轟擊。

朱富鈞發現情況不對,迅速命令坦克縱隊原路返回。在回撤途中,朱富鈞的裝甲指揮車被越軍火箭彈擊中,身負重傷。他命令坦克團副團長接替自己指揮,率領坦克縱隊突圍。朱富鈞被跟隨他的警衛員、衛生員、報務員抬下車,躲到旁邊一座山上的山洞裡等待救援,在敵縱深陣地堅持了2晝夜。因失血過多,朱富鈞幾次昏迷,最後於2月21日晨7時光榮犧牲,時年42歲。

八、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1軍121師361團副政委鄭贊正

鄭贊正,1937年出生廣東潮陽縣。41軍121師361團副政委。1979年2月18日,鄭贊正帶領團後勤第二梯隊進至宗梅吊橋。團後勤第二梯隊由多個建制部分組成,人員龐雜,攜帶軍馬105匹,又收攏了100餘名掉隊民工,全隊所攜槍枝卻很少,隊伍拉得很長,行動不便,戰鬥力較弱。當團後勤第二梯隊準備過橋時,突遭越軍1個特工連和部分民軍的襲擊,前進受阻。鄭贊正副政委前往橋頭勘察敵情時,突遭越軍特工近距離射擊,當場犧牲,時年42歲。

九、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1軍121師362團副團長王烘

王烘,1934年出生廣東普寧縣,41軍121師362團副團長。1979年2月22日,王烘帶領2營經扣屯去執行炸毀納隆橋的任務。因遇到越軍襲擊,在向友鄰部隊靠攏時,再次突遭越軍火力強襲。營長負重傷,步談機被打壞,2瓦電臺報話員犧牲,指揮聯絡中斷,部隊驚慌失措,沒有組織反擊就被打散。前衛部隊迅速撤出了越軍火力範圍,在公路南側翻山向西走。王烘副團長本來可以隨前衛部隊衝出來,但他為了把伏擊圈中的部隊帶出來,幾次返回指揮部隊突圍,不幸在混亂中被俘犧牲。遺體被越軍捆在樹上,身上有一紙條,上寫「共產黨員王烘寧死不降!」犧牲時年45歲。

十、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1軍122師364團副團長歐陽明

歐陽明,1936年生,湖南瀏陽縣人,41軍122師364團副團長。1979年2月20日,歐陽明率2營一部,在坦克支援下沿公路向朔江進攻。在進至朔江以東的郭壽南山一線時,突遭越軍三面居高臨下的火力強襲。因地形不利,部隊陷入被動挨打,歐陽明在激戰中脖子中彈當場犧牲,時年43歲。

十一、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炮兵第1師第26團參謀長龔顯發

龔顯發,1943年生出生湖南望城縣,炮兵第1師第26團參謀長。1979年2月22日,龔顯髮帶領炮兵群、營指揮(觀察)所部分人員先行向班佔地區轉移,以保證不中斷指揮。因輕敵麻痺,未聯繫前沿步兵就直接開進,誤入越軍控制區700多米。龔顯發乘坐的先頭指揮車突遭越軍40火箭筒襲擊,當即起火,車上5人全部犧牲。龔顯發犧牲時年36歲。

十二、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3軍坦克團政治處主任陳佃合

陳佃合,1945年出生山東萊蕪縣,43軍坦克團政治處主任。1979年2月17日,陳佃合隨師、團前指指揮43軍坦克團奔襲東溪,在靠松山遭到越軍伏擊。陳佃合乘坐的裝甲指揮車被越軍擊毀,當場犧牲,時年34歲。圖為麻慄坡烈士陵園陣亡將士名錄。

十三、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53249部隊副處長張家順

張家順,遼寧省新金縣人,1945年9月入伍,1948年5月入黨,53249部隊副處長,1979年2月19日犧牲,終年48歲。廣西龍州縣烈士陵園。

十四、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2軍124師372團副團長麥達林

麥達林,1942年生,廣東臺山縣人,42軍124師372團副團長。1979年2月17日,率部隊搭乘坦克向高平穿插,衝過靠松山時身負重傷,於18日凌晨犧牲,時年37歲。

十五、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1軍121師361團政治處主任劉粵鳳

劉粵鳳,1940年出生廣東興寧縣。41軍121師361團政治處主任。1979年2月21日,隨361團直屬隊向安樂穿插,在棟替附近遇襲犧牲,時年39歲。

十六、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50軍150師448團副團長胡慶忠

胡慶忠,1944年生,四川資陽縣人,50軍150師448團副團長。1979年3月12日,胡慶忠率448團2營從班英出發沿山路向北撤退回國時,因指揮失誤,在朗莊地區遭到越軍突襲,胡慶忠在戰鬥中中彈犧牲,時年35歲。

十七、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1軍121師363團參謀長王尚華

王尚華,1943年出生廣東普寧縣。41軍121師363團參謀長。1979年2月24日犧牲,時年36歲。

十八、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2軍126師376團副政委廖智文

廖智文,1942年出生四川內江縣。42軍126師376團副政委。1979年2月25日,廖智文隨376團3營行動,參加攻打673高地的戰鬥。為搶救遭越軍伏擊受傷的團特務連連長,廖智文親自帶領小分隊下山營救,將特務連連長救出,自己卻中彈犧牲,時年37歲。

十九、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3軍129師387團政治處主任孫福喜

孫福喜,1939年出生廣西南寧市。43軍129師387團政治處主任。1979年3月3日,孫福喜帶領部分官兵和支前民工88人,分乘兩輛軍車走在全團最後,向雅南地區轉移。途徑憑壟地區時,遭遇越軍一個連在公路邊設伏襲擊,孫福喜帶領35名官兵奮勇抵抗,終因地形十分不利,彈藥不濟,孫福喜和35名官兵全部戰死沙場,無一倖存。孫福喜時年40歲。

二十、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50軍149師445團副政委車仁錄

車仁錄,50軍149師445團副政委。1979年3月1日,率該團2營在大平西北無名高地防禦時遭敵炮擊負傷,後送途中因流血過多犧牲。後安葬在445團原駐地四川省眉山市貓兒山革命烈士陵園。

二十一、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14軍41師121團副政委李天保

李天保,1946年出生雲南騰衝縣。14軍41師121團副政委。1979年2月19日,李天保率部進攻發隆,在前沿指揮戰鬥時中彈犧牲,時年33歲。

二十二、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14軍41師123團參謀長段學章

段學章,1934年出生雲南保山市,14軍41師123團參謀長。1979年2月25日凌晨4時30分,123團指揮所進至班高村邊時,越軍一名特工隊員利用夜暗混入該團行軍隊列中,用手榴彈炸傷5人,段學章負傷後經搶救無效犧牲,時年45歲。

二十三、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2軍125師375團政治處主任李育賢

李育賢,1939年生,廣東興寧縣人,42軍125師375團政治處主任。1979年2月19日,在哥新團指揮所遭到一名混進來的越軍特工襲擊,傷重犧牲,時年40歲。

二十四、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41軍121師361團政治處主任鄭金芳

鄭金芳,1939年出生湖南湘陰縣。41軍121師361團政治處主任。1979年2月21日,隨361團1營向安樂穿插,在棟替附近失蹤,後定為犧牲,時年40歲。

二十五、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副團職軍官:14軍40師119團副政委張正光

張正光,雲南武定人(僳僳族),1949年11月生,初中文化,1969年4月入伍,35206部隊(14軍40師119團)副政委中共黨員,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指導員、股長、處長、副政委。1984年5 月2日在老山地區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犧牲,終年35歲。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女兵郭蓉蓉

郭蓉蓉,女,1955年生,山東省山東省福山縣人,中共黨員1974年9月參軍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六二師政治部政治部電影隊隊長。1979年2月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戰鬥中犧牲,終年24歲。榮記三等功。


點擊閱讀原文」,精彩繼續
↓↓↓

相關焦點

  • 1979年對越作戰犧牲的團以上軍官和女軍官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讓我軍付出了16000多名官兵的生命,初略統計有25名戰死沙場的團以上軍官(其中3名師職、22名團職)還有六萬多名傷殘勇士。七、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中犧牲的正團職軍官: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團長朱富鈞朱富鈞,1937年生,江蘇蘇州人,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團長。1979年2月19日,朱富鈞指揮坦克縱隊前往馳援在哥新地區遭到越軍圍攻的125師師前指和375團團指。
  • 原126師師長宋宗漢回憶1979年對越還擊作戰
    我們師裡,對右路軍是上378團,還是377團是有過爭論的。我對求戰心切的377團團長說:好好打!小霸們的作戰特點是散、靈、小。我們這次作戰將用車輪戰朮,有你們團打衝鋒的時候,後來在東溪以上的戰鬥中,377團打得好!我們設立了師前指,成員有副師長孫權佳和副政委和43軍坦克團的領導。
  •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犧牲,他們分別是誰呢?
    1979年對越反擊戰,有10位首長的兒子犧牲,他們分別是誰呢?
  • 面對改革,一名女軍官說出了真實的聲音.
    特別是對軍官的服役年限延長5年,本來在部隊女軍人年齡普遍就大,再延長5年,後面該怎麼辦? 諮詢人力和財務部門,一句話就是「等宣講」,關鍵是聽了宣講,也沒有具體談這些啊,你說,平時指望這些對政策了解的部門,可以多出出意見,還不如諮詢一些軍事自媒體的。
  • 戰殤,448團,1979年,中越戰爭非專業檢討
    這是一次戰術失敗,但是因為1979年中越戰爭的為政治與外交服務的特性,這次師、團級的戰術失敗,同時也具有戰役、戰略上的影響。檢討448團的慘敗,希望被橫店電影電視注入雞血的憤青們能夠清醒明白,自古絕無百戰百勝的軍隊。相對客觀和理性的戰爭檢討,正是對和平和避免戰爭,避免戰爭發生後無謂的犧牲的責任。這種責任,不僅廟堂應該承擔,作為國民,同樣也有責任。
  • 2016年將修改現役軍官法
    第二條 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以下簡稱軍官)是被任命為排級以上職務或者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並被授予相應軍銜的現役軍人。  軍官按照職務性質分為軍事軍官、政治軍官、後勤軍官、裝備軍官和專業技術軍官。  第三條 軍官是國家工作人員的組成部分。  軍官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在社會生活中享有與其職責相應的地位和榮譽。
  • 血色的回憶—圖說1979對越自衛反擊戰始末
    中越軍人在1979年春天的短暫戰爭中更真實地認識了對方,用血流成河來描述這場邊境戰爭決不誇張,雙方合計傷亡數字絕對在10萬以上——從1979年2月17日到3月5日,短短19天,日均傷亡5000人。1979年3月,著名的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不甘心忍受失敗之羞的越軍又於1981年在扣林山和法卡山與中國軍隊數次交手,但處處落敗。然而越南當局一直無視中國政府的正告,在中國軍隊撤走的情況下,又在兩國交界的老山和者陰山等地區越境構築工事,埋設地雷,把整個老山、者陰山地區變成軍事挑釁的前沿碉堡。
  • 圖說1979年的對越戰爭
    1979年3月中方軍隊攻下老山界的瞬間,此刻旗手實際上已經中彈犧牲。田擁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阿拉鎮葡萄村,1976年12月入伍,39479部隊氣象觀測員,1979年2月犧牲,21歲,追記二等功,廣西憑祥市匠止烈士陵園3區10排9號。
  • 1979年對越反擊戰,448團回撤途中慘敗,200多人向越軍投降
    1979年2月17日凌晨,我國的兩大軍區廣州軍區與昆明軍區開展了對越南的自衛反擊保衛戰,這場戰爭歷時
  • 戰交趾(下) ——紀念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
    >戰交趾(上) ——紀念1979年自衛反擊作戰   戰交趾(中) ——紀念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穿插作戰,無前後方之分,上級與下級、一線與二線「安全係數」沒有差別。師警衛連編成兩部分,指導員白宗綱帶一部隨師基指行動,連長李慶海和副指導員黃創忠帶一部分隨前指(預指)行動。2月18日晚師預指在魁剝地區遭襲,李、黃帶一個排與敵激戰,掩護師首長機關安全突圍,黃副指導員和七班長王澤斌等6人當場犧牲。
  • 紀念217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越作戰我方犧牲人數:
    資料來源:軍人檔案館雲南方向(4838)金平烈士陵園前園:671人 蒙自烈士陵園:297人屏邊烈士陵園:988人河口水頭烈士陵園:354人河口小南溪烈士陵園:266人富寧烈士陵園:89人麻慄坡烈士陵園:937人1979
  • 1979年對越反擊戰,10位首長的兒子在越南犧牲,他們都是誰?
    1979年,對越發動反擊戰。得知消息後,很多解放軍戰士想要去往前線,這其中也包括張力。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他不僅有強烈的愛國精神,還有軍人一定要保家衛國的思想理念。他的想法令張志信感到很高興。因為張力是張志信30歲時才有的孩子,一般來說大齡得子,小孩都會備受寵愛,但張志信卻不同,他看到兒子能吃苦,不怕困難更高興。
  • 軍官新規,一馬當先!
    軍官服役晉升制度現階段,軍銜弱化、授予對象寬泛而不聚焦,沒有突出作戰部隊和指揮軍官的主體地位,指揮軍官、專業技術軍官的軍銜設置和稱呼區別不大;在晉升上,存在著專業技術軍官快於指揮軍官,教學單位、後勤保障單位快於作戰部隊的現象。
  • 在絕密基地拍色情片,英國核潛艇女軍官真敢幹!
    其一、管束不振、紀律松馳,應該是英國女軍官在絕密基地拍攝色情片的重要原因不僅如此,這位女軍官還曾負責在海上組建特種部隊,秘密部署戰斧巡航飛彈。從中可以看出,這名女軍官在軍事專業素養方面應該是不錯的,29歲並大的年紀能掌握如此高的核心軍事技能,可見其專攻精練上面下了很大功夫。然而,這樣一位專業型的英國皇家海軍女作戰軍官卻曝出拍攝大量色情片的驚天醜聞。難怪英國高層得知此事後首先想到的是情報失竊。
  • 老山戰役唯一被俘的中國軍官,被越南迫害近6年,回國後生活怎樣
    月份,距離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已經過去了5個年頭。因為如果放縱越南徹底佔領柬埔寨,那麼越南和蘇聯的勢力對我們勢必會形成合圍,那後果便不堪設想了。眾所周知,對越自衛反擊戰是在1979年結束的。戰爭結束後,我軍做了很多經驗教訓的總結,也開始了新一輪的軍事改革,很多新方案和新思路都需要實戰的檢驗。所以,當時各個軍區都想要把自己的部隊拉上去打一打,看一看究竟成色怎麼樣。就是在這個情況下,「奪回兩山」也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 國民黨軍眼中的中越戰爭,紀念對越作戰40周年系列之六
    1979年2月至3月,中國與越南之間爆發了短暫而激烈的邊境戰爭。
  • 1979年中越炮兵大戰,中國48個炮兵團殺傷越軍15萬以上
    1979年中越炮兵大戰,中國48個炮兵團殺傷越軍15萬以上 興替鏡 轉載「邊地紀事」  1979年春節剛過,中國從各地調集的30多萬軍隊已經陸續到達作戰位置,在這些軍隊的身後還有20萬預備力量。中國軍隊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向越南發起了進攻,由於各方面的限制,中國軍隊的遠程打擊火力只有炮兵,中越兩國上演了炮兵大決戰。中國軍隊取得了完勝,在戰爭期間殺傷越軍15萬以上。
  • 軍官愛上「女網友」,她卻是間諜
    這名軍官隸屬於拉賈斯坦邦的守備部隊,是一支後勤部隊的指揮官,負責對巴基斯坦作戰的準備工作,因此他掌握有大量關鍵情報。而他在一次網上聊天時,不慎中了巴基斯坦特工精心策劃的「美人計」,隨後被巴情報機構策反,甚至以5000盧比(約合人民幣不到500元)的低價出手了一系列重要情報。
  • ​1979年中越炮兵大戰,中國48個炮兵團殺傷越軍15萬以上
    1979年中越炮兵大戰,中國48個炮兵團殺傷越軍15萬以上
  • 還有「外國人」當解放軍軍官?你錯了,其實他們都是中國人
    其中一名解放軍軍官的容貌讓不少網友一驚,還以為是外國人。1938年10月,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冷雲等八名女戰士把敵人引向河邊,子彈打光了,她們手挽手義無反顧地走向大河深處,這氣壯山河的一幕永載史冊!八人中就有安順福和李鳳善兩位朝鮮族巾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