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門」讓Facebook的名譽一落千丈,之後的一系列審查案件更是將其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那麼2020年了,它在數據保護方面又能做到什麼程度?
「教皇支持唐納·川普總統」的假新聞已經過去三年半了,Facebook付出了大量努力來清理其上的新聞源。但成效如何?去年10月,一則虛假新聞報導稱,美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挪用了社會保障局的24億美元,用以支持對川普的彈劾。這則新聞下最熱門的評論說:「夠了!!!任何人都不應該動這筆錢!!!」還有評論說:「這是赤裸裸的背叛無底線。」如此一篇文章在Facebook上的分享超過了一百萬次。這類的報導是典型的人為捏造的政治宣傳,通常被稱為「虛假新聞」,然而在2016年美國大選前夕這類的虛假新聞卻淹沒了Facebook,而Facebook公司後來承諾一定會解決這個問題。如今Facebook已與事實核查員展開了合作,在被揭穿的報導上標記警告標籤(後來Facebook刪掉了這些標籤,後來又再次加了上去)。此外,Facebook還對算法進行了調整,希望減少這些報導的傳播,並懲罰了美國大選的幹預者。然而,非營利組織Avaaz最新的研究發現,到2020年該社交網絡的錯誤信息問題可能比2016年還要嚴重。這個令人震驚的結論登上了多家媒體的新聞頭條,包括CNN、哥倫比亞新聞評論和Politico等。然而,仔細觀察這項研究,你就會發現這個令人震驚的結論實際上只是誇大其詞:我們幾乎可以肯定Facebook在公然製造虛假新聞的鬥爭中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這也揭示了Facebook系統中的漏洞和局限性,在2016年美國政治歷史上關鍵的一年中,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這些漏洞和局限性。很明顯,在與錯誤信息的鬥爭中(例如與內容審核的鬥爭),如果Facebook不從根本上修改平臺,就不可能真正獲勝。2016年,Facebook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應對錯誤的政治信息,儘管公司高管已經獲得了足夠的證據表明背後有俄羅斯特工的支持。在川普獲勝後不久,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口無遮攔地打趣說,「認為虛假新聞影響了選舉」是無稽之談。2017年的時候,扎克伯格表示,他很後悔當初說出這樣的話,而且Facebook在大量修改補丁程序。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些修補程序有用嗎?兩年後,Facebook表示為自己取得的進步感到自豪,儘管他們承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多項獨立研究發現,自2016年大選以來,我們已將Facebook上的虛假新聞數量減少了一半以上。」Facebook在一份聲明中說,「但這也意味著還有很多人仍然會看到虛假新聞,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希望通過更多警告標籤來標記這類的內容,如果有人嘗試分享這類內容時,就會發出顯眼的通知。」的確,先前的幾項研究似乎都體現出了明顯的進步。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自2016年以來,Facebook上來自已知虛假新聞網站的文章數量急劇下降,儘管這類文章在Twitter上的數量持續在上升。另一份2018年的白皮書發現,2018年訪問虛假新聞網站的美國人比例遠低於2016年。然而,這些研究的作者承認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具有權威性。此外,研究人員還努力就虛假新聞的界定達成共識,因為不同的界定方法可能導致不同的問題。如果虛假信息確實減少了一半,那肯定是可喜可賀的進展,隨著2020年美國大選的臨近,我們希望Facebook能夠就其社交網絡對公眾話語造成的影響,負起相應的責任。
一個病毒式的虛假新聞,聲稱美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挪用了社會保障局的24億美元,用以支持對川普的彈劾。這則新聞繞過了Facebook系統,部分原因是發布該新聞的網站自稱是「諷刺文學」。於11月5日發布的Avaaz研究則表明,Facebook的這些進展令人懷疑。Avaaz通過Facebook於2016年收購併於2019年1月向研究人員開放的社交分析平臺CrowdTangle的數據,收集了2019年以來排名前100的病毒性政治帖子,雖然這些帖子經過了知名事實檢查人員的核實和揭露,但在研究期間這些帖子並沒有從Facebook平臺上消失。(Facebook不會刪除錯誤信息,除非認定這些信息存在煽動真實世界的暴力行為;Facebook的政策是提醒用戶該新聞已被揭穿,並會通過新聞源算法來限制其傳播。)Avaaz的研究對發布虛假新聞的個人進行了分析,並發現了來自各發布商的錯誤信息,由於這些錯誤信息以前未被發現,所以被其他研究忽略了。經過Avaaz檢查的某些帖子已被Facebook的事實檢查系統做了標記,而有些則因為某種原因沒有被標記。Avaaz統計了CrowdTangle的數字,發現這100條虛假新聞總共產生了890萬次互動——即點讚、評論和分享。考慮到Facebook在美國擁有約2.2億用戶,這個數字雖然龐大但還不至於驚人。然而,與信息進行積極互動的用戶數量只是在動態信息中看到該信息用戶的一小部分,而且CrowdTangle只統計了視頻的觀看此數。因此,Avaaz想出了一個辦法來粗略地估計看過這些虛假帖子的Facebook用戶總數。具體來說,Avaaz計算了Facebook上視頻的觀看次數與互動次數的平均比例,然後依此推斷帖子的比例。最後得出的總觀看次數估計值則更高:1.589億。儘管Avaaz稱這是一個保守的估計,但有一位研究Facebook上錯誤信息的學者認為這一數字被誇大了。之後,Avaaz將數據限制在了一定時間段內,並與BuzzFeed的Craig Silverman在2016年美國大選前期虛假新聞最猖獗時期的廣泛引用分析進行了比較。Avaaz報告說,在2019年10月31日前的三個月中,其數據中的20個病毒性錯誤信息發布產生的互動超過了2016年7月31日之前三個月中BuzzFeed數據中20個病毒性錯誤信息發布的互動。Avaaz聲稱這項比較結果證明如今的虛假新聞比2016年更為猖獗。但是,這項結論中存在一些問題。當我們請求審查Avaaz的調查結果時,Silverman指出,Avaaz的數據包含表情包以及文章連結,而他的數據只包含文章連結。「這兩種數據在參與度上根本沒有可比性,」他說,「連結收到的參與要低得多。」即使將表情包算在內,Avaaz的結論在很大程度仍然依賴於比較的時間範圍。儘管Avaaz發現2019年秋天虛假新聞的參與度高於BuzzFeed在2016年夏季發現的虛假新聞參與度,但仍遠低於BuzzFeed發現的2016年秋季美國大選前的虛假新聞參與度。當然,隨著2020年11月的臨近,虛假新聞將繼續在Facebook上激增,與2016年的趨勢相仿。當你嘗試發布已由Facebook的事實檢查合作夥伴判明的虛假新聞時,Facebook會發出警告,並提供事實檢查的連結。圖片來源:Screenshot / FacebookAvaaz承認其研究並不完美,部分原因是Facebook的不透明。該非營利組織錯誤信息工作的負責人Fadi Quran為其方法論辯護說,他們只是儘可能地給出了保守的估計。但是他說,即使數字不準確,但很顯然Facebook上錯誤信息的規模仍然很大。2018年,普林斯頓大學的政治學家Andy Guess與他人合著了一篇有關Facebook和虛假新聞的論文,他表示Avaaz的研究對於強調虛假新聞的傳播很有意義,但他懷疑其結論的真實性。「我感覺網絡上最嚴重的錯誤信息問題已經得到了抑制,或者至少已有了基本的措施,」他說,「那些需要為很大一部分錯誤信息負責的不良發布商已被降級。」錯誤信息專家兼非營利組織First Draft News的美國總監Claire Wardle表示同意。「與2016年相比,我們發現的虛假內容減少了,」她在電話中說,「在Facebook的努力下,像『教皇支持唐納·川普總統』這類的虛假新聞大部分已經消失了。因此,無論是美國國內還是國外的虛假信息代理商,都應該清楚這意味著什麼。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很多有關黨派偏見、誤導性的內容繞過了這些政策。」好消息是至少Facebook的系統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壞消息是他們遠非萬無一失。此外,Facebook必須不斷改進自己的系統,因為虛假新聞傳播者總會找到辦法繞過系統。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的新聞是一個很具啟發性的例子。這則新聞早已被多方揭穿,包括兩個Facebook的官方事實調查合作夥伴Politifact和FactCheck.org。但是,如果你將這則新聞的連結發布到Facebook時,平臺不會發出警告,也不會提示這是虛假新聞。同樣,當這則新聞出現在你的最新動態中時,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它是虛假新聞。Facebook沒有明確地解釋為什麼這則最具病毒性的政治文章在其平臺發布了幾個月,甚至在Avaaz的研究引起人們注意的幾周後,仍然沒有事實核對的警告。其中可能包含兩方面的原因。首先,貌似Facebook的系統已經針對另一種版本的Nancy Pelosi新聞實施了Politifact的事實檢查,這則聲明的發表採用了照片上疊加文字的形式,而非文章連結。其次,該版本的文章躲過了事實檢查,部分原因是其發布網站PotatriotsUnite.com已被打上了「諷刺文學」的標籤,專家稱該這類網站為熱門錯誤信息販賣商的遮羞布。如果你點擊新聞中的連結,就會看到這樣的標籤,那麼你就應該停止關注該站點的標語、URL或「關於我們」等頁面,而不是只關心標題和新聞本文——儘管很多人都會這樣做。(此外,這類新聞的圖像上都帶有水印,其中包含「諷刺」一詞,儘管小到幾乎看不清)。諷刺文學是Facebook的事實檢查人員面臨的一個難題:在每個辛辣的故事上貼上警告標籤,並禁止用戶分享,實質上形同抑制平臺上的政治幽默,同時冒犯了數以百萬計喜歡辛辣幽默的粉絲。但是,自我標榜為「諷刺文學」網站的標題具有的誤導性和煽動性似乎又超過了娛樂性,該怎麼辦呢?理想情況下,2020年各發布商不應該妄想像2016年那樣,只需在文末附加免責聲明就可以炮製出大量的虛假新聞。也就是說,目前尚不清楚如何客觀地區分合法諷刺文學與偽裝成諷刺作文學且帶有操控性的宣傳。順便說一句,這不是一個新出現的問題:當年發布了臭名昭著的「教皇支持唐納·川普總統」新聞的網站也聲稱是諷刺文學。Facebook的妥協方案是,事實檢查人員有權將某個帖子標記為「諷刺文學」,其系統會區別對待諷刺文學和錯誤信息。當某人在動態信息中分享一則帶有「諷刺文學」標籤的帖子時,它會顯示相關的文章列表,包括曝光的事實,但這種分享不會觸發警告,也不會被算法刪節。但是專家認為,而且Facebook也承認,公司的事實檢查合作夥伴資源有限,而且他們更願意與嚴重的虛假事實作鬥爭,而不是無害的笑話。Avaaz的Quran認為,這無法阻止人們散布謊言。他說:「如果你只需打著諷刺文學的旗號寫文章,就可以擺脫事實核對的過程,那麼我們的麻煩就大了。」部分問題在於,動態消息會以相同的格式顯示每一則新聞,重點突出標題和圖像,而發布商的名字卻用很小的字體顯示,也就是說紐約時報的新聞看上去與PotatriotsUnite.com基本相同。當然,還有部分原因是因為Facebook淪陷為了虛假新聞和宣傳的沃土,而事實檢查系統對於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也束手無策。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的新聞不是這個漏洞的特例,而且這個名字以土豆為主題的發布商發布的虛假新聞也不止這一篇。在Avaaz的數據中,該發布商散播的虛假新聞數量名列第二,引發了近140萬次互動。分享次數排在第6位的虛假新聞名為「Ocasio-Cortez Proposes Nationwide Motorcycle Ban」(Ocasio Cortez提議在全美境內禁用摩託車),這則新聞來自一個名為TatersGonnaTate.com的網站,該網站與PotatriotsUnite.com屬於同一個網絡。這則新聞發布到了一個名為「 Southern War Cry」的Facebook小組中,這個小組擁有約113,000名成員,最熱門的評論均未表明這則新聞只是一個諷刺作品。有人嚴肅地捍衛了摩託車對於社會的貢獻,並質疑眾議員Alexandria Ocasio-Cortez的智商。還有評論說這位女議員沒有邏輯,還建議性侵這位女士。Facebook不斷推進小組的發展,作為主流新聞源的補充,甚至替代主流新聞源,這可能會加劇錯誤信息的問題,因為志趣相投的用戶會組成圈子,這些圈子中缺少持不同政見或持懷疑態度的人來撥亂反正。(Facebook表示,它會採取行動來制裁「再三分享錯誤信息」的頁面和小組,包括減少這類信息出現在搜索結果中等手段。但是,Facebook對付頁面的手段比對付小組更多,因為這些頁面需要依賴Facebook的廣告來獲利。)同理,相較於那些在美國大選中搖擺不定的選民而言,政治的錯誤信息更容易在有嚴重黨派傾向的人中間泛濫。去年11月,一項關於俄羅斯幹預在Twitter上造成的影響的研究發現,外國宣傳造成的有限影響並未明顯改變人們的政治態度,也許也是出於這個原因。這與2017年有關虛假新聞對Facebook用戶影響的分析結果相呼應。但是,如果Facebook無法處理明顯的錯誤信息,那麼我們也並不看好其在新聞動態改革中所做出的努力。除了諷刺文學這個漏洞之外,Avaaz的研究中揭發的一些帖子似乎還沒有經過Facebook的檢查,這只是因為Facebook的官方事實調查合作夥伴並非是揭發這些帖子的人。例如,Washington Free Beacon發布的一則報導引發了50多萬次的Facebook互動,該報導稱眾議員Ilhan Omar「涉嫌組織與伊斯蘭恐怖活動有關的秘密籌款活動」。這則新聞被Snopes網站曝光(該網站以揭發騙局而聞名)。然而,2月份Snopes與美聯社一起退出了Facebook的事實檢查程序,有報導稱他們對Facebook在該項目上的態度感到失望。儘管這則有關Omar的新聞很有煽動性——因為其宣揚了美國穆斯林依然保持了對恐怖主義者的同情,但是Facebook的其餘合作夥伴都沒有對這則新聞進行事實核實。Nieman實驗室的Laura Hazard Owen在她敏銳的研究報導中指出,Avaaz的數據還包含一些政客在更新自己的最新動態時發布的虛假信息,雖然沒有照片或文章連結。其中包括川普總統的兩次狀態更新,其中一項指控民主黨人於2018年寫信給烏克蘭,敦促該政府對他進行調查;另一項則聲稱民主黨人不介意在嬰兒出生後處決嬰兒。後者被Facebook合作夥伴Politifact揭穿。但這並沒有什麼作用,因為Facebook的政策明確聲明政治人物的講話可以免卻事實檢查,包括他們的廣告和狀態更新。如果川普分享一個已被揭穿的文章連結或表情符,那麼Facebook的系統會打上標記,但是由於這些謊言來自他自己的狀態更新,因此得到了Facebook的首肯。繞過Facebook事實檢查系統的一種方法是,讓政客們在狀態更新中發布謊言,只要不在文章中使用連結就相安無事。Facebook制定了一項政策,禁止對政府官員候選人的廣告或狀態更新進行事實檢查。像先前的幾項分析一樣,Avaaz的研究發現,大多數虛假新聞都是親川普或反民主的(79%)。但並非所有的虛假新聞皆如此。實際上,報告中最具病毒性的虛假新聞是2015年12月發布的一則已被揭穿的新聞,其聲稱「川普的祖父涉嫌皮條生意和偷稅」,而他的父親是三K黨的成員。如果你嘗試分享這則新聞,Facebook會發出警告,表面看起來這種措施合情合理。但是,根據Avaaz的CrowdTangle數據,這種措施並未能阻止該文章引發的160多萬次互動。這個Facebook系統中最明顯的缺點也可能是最難修復的缺點。即使事實核查夥伴一切正常,與平臺上的錯誤信息量相比,他們的人力編輯資源也顯得微不足道,因為他們只能審查其中一小部分內容。這家英國的非營利組織和Facebook事實檢查合作夥伴Full Fact在今年發表了有關該公司事實檢查工作的深入報告,其首要建議之一便是縮短事實檢查的響應時間。但是,聘請專業記者對可疑的新聞進行事實檢查所付出的時間和金錢遠遠超過了在Facebook上分享或通過Facebook軟體推送給數百萬用戶的代價。在大多數情況下,虛假新聞一旦傳播開來,事實檢查人員就會優先處理。然而,在事實檢查過程中,虛假新聞還將繼續傳播。等到Facebook將其標記為「已揭穿」時,其影響範圍可能已達到頂峰。因此,Avaaz的Quran 建議Facebook在揭穿信息後,立即提醒所有看到錯誤信息的用戶。但這反而會引起某些人關注虛假新聞,特別是那些原來並沒有注意到這些新聞的人。令人沮喪的現實是,無論Facebook的事實核查工作付出多麼巨大的艱辛,似乎都會被其平臺的活力給淹沒。姍姍來遲的揭穿和警告標記遠遠無法減少動態消息中的誤導信息源。Facebook需要改變網絡的基本結構,儘管這些網絡原本旨在迅速傳播能夠產生大量互動的帖子。此外,Facebook還需要區分信息源的可靠度,雖然Facebook做了部分這樣的嘗試,但最近扎克伯格表示他沒有打算進一步推進該項措施。從某些方面來看,在大規模檢查用戶發布內容的真實性方面,Facebook領先於其他主流社交平臺。如今,Facebook擁有約55個事實檢查合作夥伴,對45種語言的信息進行了核實,而且它還會繼續開發新工具來檢測可能包含錯誤信息的帖子。然而,Facebook的這位CEO將自己的平臺視為言論自由的堡壘,卻顧慮不到人權、民主和真理,在他的帶領下,該平臺的發展似乎也已達到了極限。上周,Facebook唯一的荷蘭事實調查合作夥伴也因為抗議該公司拒絕針對政客實施事實調查,而退出了該計劃。在BuzzFeed的2016年分析中,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虛假新聞的病毒式傳播急劇增加。2019年Avaaz的報告中出現了相同的增長趨勢——儘管距離2020年總統大選還有一年。令人發人深省的是,雖然如今的錯誤信息似乎沒有三年前那麼普遍,但在未來11個月的時間裡情況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原文:https://onezero.medium.com/how-fake-news-is-still-fooling-facebooks-fact-checking-systems-fa8b0e0255b8
熱 文 推 薦
☞扎心!12 月全國程式設計師工資統計,半年工資僅漲 500 元!
☞扛住100億次請求——如何做一個「有把握」的春晚紅包系統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參加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