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午時,義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乘車抵達羅馬基裡納萊宮,向總統正式遞交辭呈。人人都知道,他這麼做是希望得到總統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的支持,以組建一個新的、也是他2018年6月上臺以來領導的第三個聯合政府。
由前總理倫齊(Matteo Renzi)領導的活力黨本月13日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導致孔特的聯合政府失去議會多數席位。作為禮儀性國家元首,馬塔雷拉可以要求孔特設法組建一個更廣泛的聯合政府,任命一個以技術性官僚為主的內閣,否則只能解散議會,提前兩年舉行大選。
總統已要求孔特作為看守政府總理繼續與各方對話,他本人27日開始與義大利各黨派領袖及議會領導人進行磋商,然後再決定是否將組閣任務交給孔特。
義大利人對本國的政壇動蕩並不陌生,自1948年共和國成立以來,義大利已歷經了66個政府,僅在過去15年就選舉出了七位總理。但是這個眼下正經歷嚴峻疫情危機、經濟危機的歐盟第三大經濟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需要一個穩定的、強有力的政府帶領國家度過困境。
義大利是遭遇新冠疫情打擊最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迄今已有超過85000人染疫死亡,疫情肆虐也導致該國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而最讓歐盟擔心的是,一旦提前大選,義大利右翼黨派聯盟黨領袖、歐洲懷疑主義者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很可能會成為新總理,民調顯示如果現在大選,他的政黨加上前總理貝盧斯科尼領導的黨派,有望輕鬆獲得超過50%的選票,而目前把持議會的親歐黨派將一敗塗地。
倫敦研究公司Teneo Holdings聯合總裁皮科利(Wolfango Piccoli)認為,為了避免大選失利,由孔特或另一任總理領導新聯盟仍是最可能的結果,但是鑑於議會組成和主要政黨偏好,令人懷疑是否會出現更有效的總理和政府。他相信不管接下來發生什麼,義大利仍將面臨政府弱勢,不足以應對當下挑戰的局面。
孔特為什麼要辭職?簡單一句話概括:被倫齊逼的。
這還要從孔特領導的第一個政府說起。2018年6月大選後,無一黨派獲得多數席位,當時薩爾維尼領導的極右翼聯盟黨與極左翼五星運動黨作為得票數的前兩名決定聯合組閣,他們選擇了無黨派背景的孔特來做總理,兩黨領袖自己分別擔任副總理。
政治主張南轅北轍的兩黨聯姻註定走不長,15個月後,薩爾維尼辭職,五星運動黨與傳統建制派的中左翼民主黨結盟,二次改組內閣。在這次改組中,倫齊是關鍵人物。
在一些人眼裡,正是倫齊策劃了民主黨與反建制的五星運動黨之間的聯盟,從政府中趕走不受歐盟歡迎的極右翼「危險人物」,並避免提前大選。
倫齊當時公開宣稱,把薩爾維尼送回家「是我簡歷上最值得驕傲的事情之一」。
一個支持率只有3%的小黨派領袖,怎麼會有這麼大能量?
在充滿戲劇性的義大利政壇上,2013年時,從佛羅倫斯異軍突起的倫齊還是義大利最受歡迎的政治家,那一年末,他成為民主黨領袖,並在次年2月成功逼退時任總理,以39歲之身成為義大利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意氣風發。
2016年,倫齊為了擴大政府權力,匆忙推出憲法改革全民公投,結果尷尬地失敗,當年12月被迫辭職,此舉也給民主黨聲譽帶來致命打擊。2018年3月大選,民主黨表現令人失望,他作為黨領袖難辭其咎,再次辭職走人。
2019年9月,他成立了新黨派義大利活力黨,聲稱要推動不一樣的政治。在當年孔特政府二次組閣中,成為確保聯合政府多數地位的一股雖小卻不容忽視的力量。
但是在聯合政府內部,卻有人對他頗有微詞,有內閣成員匿名在媒體上投訴,說倫齊就是政府內「一個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若沒有他,孔特政府的事情會「好辦很多」。
倫齊也確實因為最新的舉動被批評不負責任,尤其是在義大利正準備從歐盟獲得超過2000億歐元資金以重啟經濟這個節骨眼兒上。倫齊自己的解釋是,他這麼做是為了阻止孔特積聚太多權力。
這筆巨款是歐盟從7500億歐元復甦基金中已批准給義大利作為其疫情後的大規模經濟復甦所用。上周二,義大利內閣會議通過了相關計劃的修案,但活力黨兩名部長選擇棄權。次日,倫齊宣布活力黨擔任農業部長的貝拉諾娃(Teresa Bellanova )和機會平等與家庭部長的博內蒂(Bonetti)辭職,該黨退出執政聯盟。
倫齊指責孔特管理疫情不善,導致義大利疫情泛濫,並抨擊政府2000億歐元的復甦計劃太弱,有被浪費的風險。他稱該黨不允許任何人擁有絕對權力,政府通過總理法令執法的方式破壞了遊戲規則。
他也不滿政府沒有聽他的建議,利用歐盟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來提高本國衛生醫療服務系統的能力。五星運動黨強烈反對這麼做,擔心那會使義大利不得不屈從於嚴格的歐盟緊縮規則。
在羅馬薩皮恩扎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迪萊蒂(Mattia Diletti)看來,倫齊的策略令人困惑。「從外部看,這確實像是個輸招,或許這背後有我們還不知道的真正的緣由,」他說,「但是我不相信倫齊從大局或國家真正需要的角度出發,他又不是溫斯頓·邱吉爾。」
義大利 圖/新華社
倫齊的義大利活力黨目前在參眾兩院分別擁有18和30個席位,退出執政聯盟後孔特政府在眾議院還擁有多數,但在參議院就必須尋求新的支持才能達到多數地位。
孔特已經得到了兩個主要聯合執政黨派五星運動和民主黨的支持,再加上左翼小黨Free and Equal,但這加起來還達不到多數。
民主黨領導人辛加雷蒂(Nicola Zingaretti)在他的社交媒體帳號上為孔特鼓與呼,他寫道:「與孔特一起成立一個以歐洲為中心並得到廣泛議會基礎支持的新政府,這將確保信譽和穩定來應對意大利面臨的挑戰。」
對於支持率已從2018年大選時領先的32%下降到14%的五星聯盟黨,避免提前大選是前提。該黨領導人克裡米(Vito Crimi)表示,該黨將在這個國家非常困難的時期「站在孔特身邊」。
孔特一度希望收編國會獨立派或異議派政黨議員,最終通過重新調整內閣成員來繼續主導現任政府團隊,可惜幕後談判未能成功。現政府要想建立更廣泛的執政聯盟可能還得取決於活力黨重返,但是無論孔特、民主黨還是五星運動都堅持不會再與倫齊合作。
薩爾維尼的聯盟黨作為反對派則一再呼籲提前舉行大選。對於孔特試圖尋找新的盟友,薩爾維尼將其抨擊為「宮廷遊戲和參議員的買賣」,他稱孔特無法領導義大利度過危機,應該「將話語權還給人民」,讓義大利人選擇一個嚴肅合法的政府。
從新冠感染中康復、曾四度執政的前總理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也提出,他的義大利極限運動黨可以為更廣泛的民族團結政府服務。
伯明罕大學歐洲政治學研究員阿爾伯塔齊(Daniele Albertazzi)說,孔特已經成為「精明的政治運營商」,他的訣竅就是向布魯塞爾保證義大利穩定,並且他可以推動新冠大流行後的經濟復甦計劃。
歐盟將義大利視作其宏偉疫情復甦計劃的主要受益者,對義大利的政局怎能不緊張。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多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向義大利公開喊話:「我希望政治動蕩不會使您的計劃面臨風險,因為您是歐盟計劃的主要受益者。」歐盟經濟專員Paolo Gentiloni也對義大利遇到的「麻煩」感到不安。「我們需要一個能夠保證這場危機不會成為社會和金融危機的政府,這個政府要知道如何確保復甦計劃的質量,並確認義大利的親歐洲選擇。」他說。
羅馬智庫政策聲納創始人加萊蒂(Francesco Galietti)同意孔特作為總理非常善於執政,但是對他在管理和實現改革方面的工作卻持負面看法。
「孔特沒有實現任何改革,你可以從復甦計劃中看出,其它歐盟成員國非常緊張,因為超過2000億歐元的資金將流失,」加萊蒂說,「從倫齊的角度看,這是一輛直駛深淵的公交車,所以他想離開駕駛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