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UBG中,作為空投中的武器必定人氣大火,給玩家最直觀的感受,給玩家最猛烈的衝擊,而有一把槍被眾多玩家稱之為「最強武器」
眾所周知,我在前面提到過mini-14步槍,而mini-14是M14的迷你版,但MK14卻是M14的衍生版,
可以這麼說,mini-14和MK14的爹滴都是M14;
mini-14步槍科普指向:穩定性極高的射手步槍:美國斯圖姆魯格MINI-14步槍
而今天的內容就是來聊聊絕地求生中MK14的原型 MK14 EBR
生不逢時的出現一款優良的武器不僅要衡量它的各項性能指標,還必須參照其所處時代的作戰環境和要求。在美軍制式武器的歷史上,M1加蘭德步槍以及M16步槍皆是戰功卓著,但在加蘭德大師手中的另一把槍並未有如此好的風評。
M14自動步槍實際上就是在M1加蘭德發展而來,同樣出自M1設計師加蘭德之手。1945年,戰後的美國尋找下一代制式步槍,加上美國人對於全威力彈的信仰加成,發射7.62x51大威力子彈的M14自動步槍順利成為美軍制式步槍,全面取代參加過二戰的老槍。
導氣式自動原理(M14,Mini-14,MK14 EBR都屬於這個原理)它發射7.62X51mmNATO彈,射程遠威力大,本應該和M1加蘭德那樣,成為一支為人人稱讚的步槍。可惜碰上了越戰,遇見了世界槍王AK系列
M14其實可以調成全自動模式,但依舊難擋AK47的火力M14的精度固然不錯,但是半自動射擊著實讓美國大兵非常頭疼,火力吃虧;即便是打開快慢機鎖,發射的全威力彈讓美國大兵更為惱火,打不準,後坐力大!!
其實它的精度、侵徹力、射程都挺好的,也就是說它科技樹點錯了,點成了狙的路線。也可惜沒在正確場合運用。
於是乎,美軍心一橫,拋棄了M14步槍,而AR家的M16成功上位,於是M14被M16取代,成為歷史上的過客。【但在抱緊AR大腿的同時,也並未放棄M14,因為AR15系列畢竟是小口徑,超過400米之後打不準、侵徹低,而且對掩體很無解】
M16與M14但由於高精度的緣故,M14在後階段被改為了狙擊型,又因為威力大射程遠的原因,戰時也出現過一些狙擊版本,比如美國陸軍改裝的M21狙擊槍,加裝了高精度槍管和專用高精子彈。
M14狙擊型M14,M21,MK14 EBR 同框合影你以為它的歷史就這樣結束了嗎?其實這才剛剛開始
M14改造計劃畢竟,因越南戰爭的失利,數萬支M14還留在美軍倉庫中呢,看著頭疼卻不能白白浪費;但在2000年,美國海豹部隊向美國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提出要求:新世紀戰鬥場景的變化,需要研製一支更加緊湊,室內近距離戰鬥(CQB)場景下的步槍。而選用的步槍就是當年在越南戰場上被遺棄的M14。
至於為什麼選它們?一方面是因為7.62 NATO的侵徹能力在城市戰中對付車輛、普通牆壁等掩體非常有效,另一方面是因為M14的性能久經考驗,海豹多年來一直使用M14,他們甚至把M14改成扳疊式槍託以方便在狹窄環境中使用。
91年海灣戰爭中海豹突擊隊員給這把M14加裝了一個垂直握把,看得出依舊鐘愛無比
具體細節公布後,多家槍械製造商接受國防部的招標並開始設計各自的MK14 MOD 0 步槍。
2001年,步槍槍管生產商,麥克洛克步槍槍管公司(Rock Creek Barrels, Inc.)受美國特種部隊司令部邀請參加有關SOPMOD(Special Operations Peculiar Modification特種作戰特殊改裝)的會議,以研究如何研發MK14 MOD 0 步槍。
會議當中對於新步槍的一些細節做出了要求——可摺疊或伸縮槍託和帶有皮卡汀尼導軌的槍身
皮卡汀尼尺寸圖最初的研發工作交給了麥克·洛克(Mike Rock)和工程師吉姆·裡波迪(Jim Ribrody),但後來的試驗結果表明,雖然研發的試作型步槍有一定效果,但是噪音過大,會影響海豹部隊的作戰風格,被否決了。
塞奇國際的改造計劃(海軍的MK14)2000年,塞奇國際公司(Sage International Ltd.)對現有的玻璃纖維槍託進行簡單改造,並送往NSWC(美國海軍地面武器中心)試驗。
在2000年,塞奇國際最初的設計只是對玻璃纖維槍託作簡單的改裝在得到了NSWC加裝導軌的反饋意見後,塞奇公司的設計師提供了兩種方案:
1.用注模技術把導軌和前託生產在一起;
2. 導軌用螺釘鉚在機加的鋁合金前託;
最終討論決定選擇了第二種方案,並在2003的奧蘭多槍展上展示了他們的方案。
塞奇公司的幾種方案塞奇國際的MK14升級進化史
加裝了KAC-RAS(戰術支架)2002年的EBR原型2003年確定了EBR的設計2004年MK14 MOD0定型配裝給部隊EBR原型,分別為16英寸和22英寸(槍管)最終定型為MK14 MOD0,採用18英寸槍管請最終,美國賽奇國際公司成功博得了海軍的心。2004年,第一款增強型戰鬥步槍MK14 MOD 0正式定型(EBR是增強型戰鬥步槍的縮寫),在伸縮槍託基礎上,還改用了鋁合金的前託以及加裝在其上的皮卡汀尼導軌。由於是用於CQB作戰,所以海軍的M14EBR的槍管也比標準的M14要短些,採用了18英寸的短槍管。
實際上,塞奇公司只不過生產了一副改裝的「馬甲」,只要將標準的M14步槍的核心部件,用螺栓固定在塞奇公司生產的套件上,就可以呈現出一款全新的EBR,這給原本就性能優異的M14帶來了全新的生機。
陸軍的MK14發射7.62×51NATO彈的M14EBR中遠距離侵徹力上遠勝5.56子彈,而且M14步槍的槍機也同樣十分可靠。如此一來,隔壁的美國陸軍也著實看的眼饞,同樣也裝備了一批M14EBR,只不過陸軍的EBR採用的是標準的22英寸槍管,畢竟相比海軍的作戰環境而言,陸軍需要的射擊距離遠,而不應側重CQB作戰。
陸軍裝備的為22英寸槍管作為精確射手步槍保留了快慢機鎖(越南戰爭中用快慢機鎖閹割了全自動射擊功能)的設計,使其只能半自動射擊。隨後,這批作為精確射手步槍的M14EBR便被送往阿富汗前線,參加了阿富汗戰爭。
在持續十餘年的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士兵重新拾起了這些封存在美軍武器儲備庫中的M14步槍,雖然在越戰的叢林環境中M14難以發揮自己的優勢,但平坦開闊的阿富汗地區卻讓M14一展身手。
越南戰爭中M14丟過的臉,M14EBR在阿富汗找了回來
同樣在伊拉克戰爭中,M14EBR也被作為精確射手步槍使用,它是一支性能可靠的武器,只不過在當年越南戰爭中無用武之地罷了,而在中東戰場中遠距離上基本可以做到吊打AK。
隨後,發現M14潛力的美軍開始接著各種「魔改」,比如短槍管的M14EBR可以裝配一些利於近戰快速瞄準的反射式瞄準具,而一些作為精準射手步槍的EBR則可以安裝兩腳架以及高倍率的瞄準鏡,一些使用比賽級槍管的EBR也能夠在一百碼距離上打出1MOA的精度,在美軍各作戰單位普及開來。
M14的槍擊隔了數十年也依舊好用結語終於,那些原本在越南叢林中被AK吊打的數萬支M14們終於有了重見天日的一天,在另一個廣闊的中東戰場,無論是作為CQB戰鬥步槍還是DMR精確射手步槍,都信手拈來。所以任何裝備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之說,只有合不合適。